03.02 安慶大王廟街53號旌表忠貞牌坊


今天介紹的是安徽省安慶市大觀區大王廟街的一個已經消失了的節孝牌坊。

大觀亭大王廟傳統民居,是老城安慶最後歷史遺存。大王廟街53號古建築,為清朝古建築,建築為二層,外牆被水泥砌築。

大王廟傳統風貌保護區傳統民居建築群是安慶僅剩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目前安徽省保存面積最大、文化底蘊最深厚的歷史文化街區建築群之一。

大王廟街53號古建築穿坊木製結構

據大王廟街街坊鄰居當地百姓講述,當年這座牌坊是在屋邊,是清朝朝廷為旌表大王廟一位貞潔女性而立的牌坊,牌坊為漢白玉質地,已經有百年曆史。

古建築內部牆壁上的繪圖

文革期間,紅衛兵們將這座牌坊整體推倒,很多人將推倒之後的牌坊殘件拉回去,久而久之,當年的牌坊殘件已經基本無法尋找。

無意之間,卒子在一戶百姓家的屋基下,找到這截殘存的牌坊立柱殘件,屋子的主人說就是大王廟街53號牌坊的殘件,當年她的父輩從廢料堆裡,抬回去這截牌坊殘件,也為今年人民提供了一段歷史。

有著百年曆史的木門

通過對這截牌坊的殘件研究,這個節孝坊是二柱牌坊,以中央築以坊門,由兩旁的上轅的華表頭和中間的橫樑或板門組成。經過卒子手繪之後,大致能夠看出一二。

古建築內部部分細節

保護性建築

節孝坊橫樑上築起斗拱和屋簷,整體小巧而精緻,又稱為節孝牌坊。這座牌坊在大王廟街53號建築的門前,堅實純美,莊重威嚴。

節孝牌坊多為朝廷表彰婦人守節、盡孝之美德而立。每座節孝牌坊的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散發著人性的光芒和血淚。

牌坊流行於宋代,盛於明朝和清朝,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具有褒揚功名、旌表節烈、倡導民風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