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比996更崩潰的,是輔導孩子寫作業!”

最近幾天,關於 “996” 工作制的話題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日早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時,總計10小時以上,並且一週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

“996”引起大眾關注的起因是2019年3月27日,一個名為“996ICU”的項目在GitHub上傳開。程序員們揭露"996ICU"互聯網公司,抵制互聯網公司的996工作制度。這一話題在微博上迅速發酵,網友們甚至紛紛吐槽“996到底有多苦”。然而,作為家長來說,有些人既經歷著996的工作制,下班回家後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簡直無法想象!


有人說:“比996更崩潰的,是輔導孩子寫作業!”


孩子寫作業總是腦洞大開,在外人看來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對於輔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來說,可以說是苦不堪言。其實,多數中小學生的作業量都不需要三四個小時來完成。如果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太長(或者不夠長),可能背後都有問題。其中,手機可能是首當其衝的原因之一。面對孩子幾小時寫不完作業,聽聽美國知名教育專家德沃拉•海特納的建議吧!

德沃拉•海特納

有人說:“比996更崩潰的,是輔導孩子寫作業!”

美國知名教育專家、Raising Digital Natives(養育數字土著)公司創始人和主管,擁有美國西北大學的傳播學、社會學等多個博士學位,曾任教於美國的德保羅大學和西北大學,多年來致力於育兒方面的研究,是探索數字時代育兒方法的領銜者。

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在用平板電腦或筆記本完成家庭作業時容易分心,那麼就和孩子一起努力剋制分心吧。下面是一些你可以借鑑的策略:

不同時使用兩個電子設備。許多學生說他們的父母不讓他們同時使用兩個電子設備。這要求孩子們有一定的意志力,把其他所有的東西都放在一邊,只留下一個電子設備。例如,如果做家庭作業必須用到平板電腦,那就只讓孩子用這一個設備,這樣他們就可以集中注意力了。

有人說:“比996更崩潰的,是輔導孩子寫作業!”


用科技壓制科技。有些孩子將會樂於接受LeechBlock(防沉迷插件)和Freedom(安卓內購插件)這樣的“干擾攔截”軟件。雖然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的確有所幫助!我在編寫本章內容時也使用了這樣的軟件。雖然在社交媒體上面可以看到我朋友的可愛寶寶,也可以瀏覽令人激動的突發新聞,但我需要排除干擾,集中注意力。

• 在家庭公共區域做作業。這對某些家庭很可行,而對有些家庭則不太適用。

• 關掉科技產品。許多家長髮現只要關掉家裡的無線網就可以幫助孩子們完成作業。大多數孩子在完成家庭作業時只會部分用到互聯網和聯網設備。他們可能需要訪問互動空間發表評論,但這很可能只是他們家庭作業的一小部分。即使有寫博客文章的任務,他們也可以離線完成並稍後發佈。

有人說:“比996更崩潰的,是輔導孩子寫作業!”


• 先“拔電”再“插電”。如果你的孩子說:“但是我需要(和我的朋友們在線合作,使用網絡等)完成家庭作業”,那就讓他們先完成所有的線下作業,最後做線上作業。設置一個時間限制,或者親自監督他們完成作業。

• 讓孩子看到你的困惑。最後,和你的孩子談談你自己無法集中精力時的體會。告訴他們你的掙扎—分心怎樣影響你的工作效率,有時讓你感覺跟不上步調。知道這些對他們很有幫助,可以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困惑很正常。

令我們分心的不是電子設備本身,而是我們如何使用它們。電子設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也產生了很多弊端。培養數字公民的素養,包含學習如何利用優勢,減少弊端。如果你能找到令人分心的根本原因,那麼就可以更好地引導你的孩子克服分心,完成他們的家庭作業。

注:以上部分內容摘自《孩子,別玩手機了》

有人說:“比996更崩潰的,是輔導孩子寫作業!”

【美】德沃拉·海特納(Devorah Heitner) 著

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3月版

這本書是旨在幫助家長們瞭解,數字時代成長起來的孩子在學習時間管理和經營人際關係時會面臨一些什麼樣的新挑戰,以及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如何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指導那些玩轉技術的孩子。本書將用父母們都會感同身受的育兒情景,告訴你遇到孩子“手機成癮”該“怎麼說” 、“怎麼做” ,以及如何在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正向引導,以聰明地方式減少孩子的“讀屏時間”,讓孩子不僅知道什麼時候該對誘惑說“不”,還知道如何利用科技產品更好地生活。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