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胰島素的糖尿病人是否終生都要打?

13075931178


營養師小糖來為大家解答。很多糖尿病人畏懼胰島素,不僅僅是因為針扎時的疼痛感,更因為胰島素會給人一種“病情惡化”、“打了就撤不下來了”的錯覺。其實,胰島素並沒有那麼可怕,它的副作用比各類降糖藥要小,打了胰島素也不是就要一直打,還是分病情情況的,有的患者後期可以撤下胰島素。

哪些人需要打胰島素?

1.一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自身胰島素絕對缺乏,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不打胰島素很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但1型患者在病情的“蜜月期”也可以不用打胰島素。

2.口服降糖藥失效的2型糖尿病人,2型糖尿病患者多表現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敏感性不足,尤其是使用磺脲類促泌劑的患者,易隨著病情延長(胰島功能漸漸損壞)而發生藥物失效,不得不注射胰島素治療。此外,初確診時血糖較高者、體重下降過快至消瘦者,不使用胰島素也難以控制好血糖。

3.出現了嚴重的急性併發症患者,比如感染、肺結核、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等,還有處於手術、外傷等應激狀態下時也應停用降糖藥,而使用胰島素治療。

4.有較嚴重的慢性併發症患者,比如中期以後的視網膜病變和腎病等,為了避免病情繼續惡化,也為了避免降糖藥的肝腎副作用,應使用胰島素治療。

5.妊娠高血糖或者糖尿病人妊娠期間,應使用胰島素治療,以便在血糖控制最佳時懷孕生育,降低產婦和胎兒的各種健康風險。有的妊娠高血糖患者在生產後血糖會恢復正常,而糖尿病人在生產後也可視情況恢復降糖藥治療。


糖人健康網


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的代謝性疾病。診斷糖尿病以後,控制血糖是關鍵,控制血糖的方式主要有改變生活方式、口服藥物降血糖、注射胰島素。那麼,打了胰島素的糖尿病人是否終生都需要打胰島素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哪些糖尿病患者需要終生使用胰島素

我國糖尿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居多。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經飲食控制、增加運動,或給予必要的口服降糖藥,血糖均可得到平穩的控制。但部分患者,進展到疾病後期,胰島β細胞功能嚴重缺陷,胰島素分泌明顯降低,即時給予多種、足量的降糖藥,血糖控制依然不達標,此時,幾乎只有通過補充外源性胰島素控制血糖。所以,胰島β細胞功能嚴重缺陷的2型糖尿病患者,幾乎需要終生注射胰島素。

除開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也不少見,由於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β細胞受損嚴重,導致胰島素絕對缺乏,這部分患者一經診斷,就應給予胰島素控制血糖,否則會頻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者可危及生命。


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短期應用胰島素,但他們不必長期應用胰島素,在病情好轉以後,可據病情換用口服降糖藥。主要包括:

  • <strong>血糖急聚升高的患者,當血糖達到16.7mmol/L時,會增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風險;當血糖達到33.3mmol/L時,會增加高血糖高滲狀態的風險。因此,對於血糖急聚升高的患者,為了降低急性併發症風險,應短時間內使用胰島素降血糖。血糖降至正常範圍以後,可據病情恢復使用胰島素前的降糖方案。

  • 已經發生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積極處理血糖,否則會危及生命。這部分患者只有通過胰島素降血糖,以預防昏迷、神經損害的發生或加重。
  • 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血糖≥11.1mmol/L,或糖化血紅蛋白≥9%,需要給予胰島素控制血糖,來誘導緩解,經過3月的時間,血糖控制達標以後,可據病情調整為口服藥控制血糖,但需要密切監測血糖,再次嚴重升高時,需再次使用胰島素。
  • 發生急性感染、接受大手術、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惡化期間,也需要使用胰島素替代治療,病情好轉後,可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

綜上,終生使用胰島素的患者多見於1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功能嚴重缺陷的2型糖尿病患者。部分血糖急聚升高的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的患者,新診斷糖尿病伴隨血糖嚴重升高的患者,部分基礎疾病病情嚴重惡化的患者,需短期給予胰島素控制血糖,病情好轉後,可據病情更改治療方案。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很多人對胰島素治療總有擔心,比如認為病重了才需要打胰島素;病重的需要打四次,病輕的只需要打一次;打了胰島素就不能停,需要終生注射;能不能每天只注射一次等等,其實這是很多患者對胰島素治療認識足所致。

糖尿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自身胰島細胞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而胰島素是將血糖運動進細胞內被利用的運輸工具,當其數量不足時,便會導致血糖大量滯留在血液中從而造成了血糖的升高。既然如此,就像一項工程需要100臺車跑運輸才能按期完工,現在卻只有50輛車,不得不延長工期,此時從別處調用50輛車,即能確保在工期內完工一樣,直接注射胰島素補足所缺失的數量,血糖便能得以充分利用就會下降至正常水平。

可以說胰島素治療在所有降血糖的措施中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降糖效果,而且胰島素不需要通過肝腎代謝,長期使用對機體的損傷幾乎為零。只不過它的使用需要皮下注射,給很多人帶來了諸多不便,糖尿病患者常不願意選擇胰島素治療。

目前使用的胰島素從起效時間上分為速效胰島素,注射後立即發揮作用,主要用於降低餐後血糖;中效胰島素,注射後起效緩慢,作用時間可持續約12小時,主要用於解決餐前與餐後血糖相差較大的問題;長效胰島素,注射後起作用時間長達24個小時,主要用於降低全天血糖的整體水平。在此基礎上,常常會把速效胰島素和中效胰島素混合在一起製成預混胰島素,比如30%速效+70%中效的30R,或是50%速效+50%中效的50R等。

因此,不同的胰島素使用方法也不同,比如速效胰島素需要在三餐前使用,中效及預混胰島素需要在早餐及晚餐前間隔8-12小時注射兩次,而長效胰島素通常在睡前使用一次,是根據患者全天整體情況來決定使用種類和次數的,並非病情越重才需要使用,更不是使用次數多病情就越重。

實際上,使用胰島素治療可以直接補充機體所缺少的胰島素,從而減輕了本已受損的胰島素的分泌負擔,使之有機會得到休整而避免損傷的進一步發展,對胰島細胞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避免病情的進一步發展,要知道胰島細胞一旦受損死亡即不可再生。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糖尿病是一種漸進性疾病,胰島細胞不斷受損與死亡是無法避免的,而適時使用胰島素治療可以延緩這一過程的進展,因此患者需要使用時不應拒絕,或者採取間斷使用胰島素的方式也可以獲得保護胰島細胞的效果。

正因如此,臨床上常常根據患者的胰島功能情況及血糖控制情況,採取不同的胰島素治療方案,既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又獲得保護胰島功能的效果,常用的治療方案有:

  • 胰島素替代方案:停用口服降糖藥,三餐前注射速效胰島素;早晚餐前注射預混胰島素等

  • 胰島素補充方案:白天口服降糖藥,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或中效胰島素等

總之,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措施之一,就像降糖藥有很多種,可以根據病情做選擇與更換一樣,患者也可以在胰島素治療與口服降糖藥之間做選擇與更換,並非注射的胰島素就不能停用,是根據病情的需要所決定的。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胰島素沒有依賴性,打過胰島素的患者不一定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糖尿病分幾個類型,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必須長期注射胰島素補充機體代謝需要,所以必須終身打胰島素。

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相對缺乏,可以通過口服藥物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

初發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很高,可以先用胰島素強化治療,恢復部分胰島功能。血糖控制後可以停用胰島素,改為口服降糖藥。

我是懷樂醫生,執業藥師,有問題可以關注後私信問我。





懷樂醫生


這個問題需要根據情況來回答,1型糖尿病的發生是由於胰島素絕對缺乏,因此自診斷後,需要終身打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患者擅自停用胰島素治療,可能引起嚴重的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發生而危及生命。2型糖尿病的發生是由於胰島素的相對缺乏或者作用缺陷的導致的,胰島素治療是其可供選擇的一種治療方式,可以短期使用,也可以長期使用,對於口服降糖藥無效或者口服降糖藥有禁忌症時,胰島素治療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手段。


胰島素的治療方案分短期強化治療及長期治療。

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適合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紅蛋白≥9.0%或者空腹血糖≥11.1伴有高血糖的三多一少的症狀。強化治療的時間在2周到3個月之間,治療的目標是空腹血糖在4.4-7.0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10mmol/L。有部分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在胰島素的強化治療後,改善了高血糖狀態對胰島細胞的毒性作用,部分患者血糖可恢復正常,之後可定期隨訪監測,當血糖再次升高時,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後2小時血糖≥10.0mmol/L時,需要重新起始藥物治療。


除此之外,在發生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或者需要手術治療或者伴發嚴重感染時,單純使用降糖藥,血糖水平不容易控制,也可考慮給與短期使用胰島素治療,待急性併發症控制後,手術後恢復正常時,或者感染控制後,可改藥物治療或者繼續胰島素治療。

因此,除了1型糖尿病需要終身打胰島素治療外,2型糖尿病對於胰島素的治療具有可選擇性,短期應用胰島素安全有效。


全科鮮醫生


胰島素不成癮,是否需要一直打有病情本身決定。

新發2型糖尿病血糖不是很高,可以單純飲食、運動控制。如果發現糖尿病時血糖就很高,糖化血紅蛋白超過9%,先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結束後,胰島功能得到保護,可以有一段時間只靠飲食、運動控制,必要時輔以口服藥,不需要一直用胰島素。

新發1型糖尿病可能會有“蜜月期”,短期可以單純飲食、運動控制。蜜月期結束後需要長期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又叫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自己無法生產足夠胰島素,胰島素絕對缺乏,所以除了蜜月期,需要一直打胰島素。

妊娠糖很多可以依靠嚴格飲食、運動控制使血糖達標。如果1周飲食運動控制血糖不達標,專家建議及早起始胰島素治療,待產後停藥,重新診斷是否有糖尿病。

但是,部分糖友胰島素之所以會伴隨終生,是因為糖友的“胰島”失職,要把血糖控制的和健康人一樣,需要胰島素幫助身體正常工作。隨隨便便停胰島素,會有危險。

請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微笑面對糖尿病


不是的,胰島素其實和降糖藥是一樣的,有助於穩定血糖,但是如果糖友能夠依靠自身的條件就能讓血糖穩定,那麼就不需要藥物的幫助。特別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是由於生活習慣或者飲食習慣導致的糖尿病,改變生活習慣,逐步靠飲食和運動就能使血糖穩定,那就不需要吃降糖藥和打胰島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