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曉:經濟學家的悲哀 對 “老齡化”的集體誤解

“未富先老”、養老金不足……諸如此類悲觀字眼,充斥於對中國終將到來的“老齡化”社會的描述之中。“老齡化”社會創新動力消退、消費不足、思想保守等,帶來了經濟增長中樞的下降;這是經濟學家給“老齡化”社會給經濟增長帶來影響的集體界定。對“老齡化”的恐懼,使得經濟學家的字眼裡充滿著“妖魔化”的解釋。雖然實業界存在著“老齡化”帶來的養老產業和“銀髮產業”機會,但在經濟學家的“宏觀”解讀下,這種新產業的機會被淹沒在了“老齡化”的經濟拖滯憂慮之中!

誤解1:“老齡化”= 經濟低速

這是經濟學家對“老齡化”的最大誤解。從全球已進入老齡社會的國家經濟發展歷史看,老齡化進程確實伴隨著經濟增速的下降過程。但伴隨發生並不代表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一個常用來說明的例子是發熱和某種病毒或細菌之間的關係:人得某種感染或發病後因發燒、發熱,相應細菌、病毒會減少,但這並不能得出病菌減少帶來了疾病的解釋。常用來說明“老齡化”會帶來經濟停滯的例子是日本,但是日本經濟的下降並不是老齡化的結果,而是經濟發展到成熟階段,國內外環境變化(當然還有事後看來的政策應對不當)導致經濟停滯時,正好社會也進入了“老齡化”。當前進入老齡化的國家,基本上是西方發達國家:2017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比重為8.7%,而低收入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比率分別為3.37%和3.6%,中等收入國家為7.43%,高收入國家為17.43%。可見,老齡化在很大程度上市經濟發展的產物——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活質量提高和醫療服務進步,帶來了人均壽命的提高。而經濟發展到成熟階段時,經濟增長速度必然會下降。從中國經濟發展和人均壽命間的變動關係看,兩者間也存在高度的正相關性!人民有理由擔心“未富先老”,但老齡化並不一定會帶來經濟增長潛力和增速的下降。

誤解2:“老齡化”= 創新不足

《少年中國說》一文,相信大部分國人都耳熟能詳,作為人生啟蒙階段激發國人熱情的讀物,文中言老人保守、因循守舊、少開創精神,不自覺給讀者留下了先入為主的印記,以為老人必老氣橫秋,定暮氣沉沉!然而,老年人生活上的穩重和行為風格上的不莽撞,並不意味著老年人思維上的遲滯和缺少創新思想。老年人在精力上是不如年經人,但在經驗和知識積累上,顯然要超過年輕人。現代工業文明社會里,技術進步、產品發明、工藝改善等,很多是需要學習積累、通力合作的,創新發明通常是系統改進、協同攻關的結果。比如新藥研發、芯片研發、重裝高精設備改進等,並不是光靠激情就能完成和實現的,成功更需要協調、積累,其中個人的閱歷經驗、知識積累就非常重要,而這些通常都需要依靠時間的沉澱,因而實際當中大部分科研攻關團隊關鍵人物都是有一定年長的知識分子。過去,人們一度錯誤認為,大企業保守,小企業靈活、天生多創新;實際上,在現代社會,技術越進步,生產越發達,大企業的創新比例就越高。這說明,現代社會的創新,更多的是組織化、系統化的研發活動成果,老年人在這些活動中的經驗和作用,多是年輕人不具備的。

誤解3:“老齡化”=消費不足

另一種更常見的誤解是,老年人節省、很少消費,進入“老齡化”社會後,社會總需求會下降,從而帶來經濟下行。這種認識貌似有理,實則根本經不起推敲,根本就是錯誤的。按照人的生命週期消費假說,按照成年前(青少年時期)、成年(青年和中年時期)和成年後(老年時期)的三階段劃分,人的消費在中間成年期是消費最少的(但同時也是最有消費能力的,因而儲蓄最多),而兩端消費實屬於較多時期。人們之所以認為老年人消費少,實則不自覺地比錯了對象——將老年人和同時期的中年人、青少年比,而非和自己比!隨著經濟的發展,下一代人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總是要強於上一代人的。年輕人看著老年人節省,但老年人在年輕時更節省。比如,現在老年旅遊已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產業,但就是這批老年人,他們年輕時期可是更捨不得出去旅遊的。人老了,每個人都相對於自己的過去,有錢、有閒了,再加上辛苦了一輩子、不能“白活”的思想作用,甚至基於不枉人生在世走一遭的心理影響,老年人的消費需求,伴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尤其是社會保障的完善,就其老年人本身而言,實際上得到了很大釋放!由於老年人的消費形式和消費需求不一樣,“老齡化”作為新事物,以至於常被誤解為老年人很少消費、甚至不消費,從而在宏觀上得出了消費不足的錯誤結論。

正解:老齡化= 經濟進步

實際上,老齡化上是經濟進步的結果,是經濟發達的標誌。即使“未富先老”,只要政策應對正確,正確認識老年人的社會行為特點和消費特徵,經濟和社會的活力並不會消失。社會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動力發展,和“老齡化”之間,並無直接聯繫。一個社會創新發展動力如何,和該社會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制度完善——如產權制度、相關市場交易制度,企業家精神培育,以及金融法律支持體系建設等,直接相關。“老齡化”社會有新的消費形式和產業特徵,社會運行也更趨成熟、理性,因而也給市場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只要我們能調整思路,保持積極進取心態,主動適應經濟轉型時期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變化,未來中國經濟繼續保持20年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狀態,還是可以做到的。2010年,中國老齡化進程加速,65歲以上人口比重每年提高0.3%以上,2018年達到了11.9%;按這樣的速度,中國約再過15年就會達到當前發達國家老齡化的水準。但是,老齡化的加速,並沒有阻擋中國經濟轉型期固有的經濟運行趨勢,2019年中國經濟將開啟走出長達6年的底部之旅!投資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的第一動力,其見底企穩回升的態勢,已悄然形成!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