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张华绿色家园:让残缺的生命在“家园”里飞翔

沧州张华绿色家园:让残缺的生命在“家园”里飞翔

《沧州骄子》丛书征稿选登之九十二

沧州张华绿色家园:让残缺的生命在“家园”里飞翔

残缺的生命在“家园”里飞翔

张徽贞 杨金丽

投诉举报

战胜不幸,坚强生存,努力地把光和热奉献给社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张华绿色家园面对残病,超越小我,让卑微的生命屹立挺拔,也为社会扶残助残探索出具有独创意义的路径。

在河北,甚至全国,张华绿色家园都是一个颇有影响力的病残人群体。经过一批又一批家园人“挣命”般的努力,他们用最微薄又最昂扬的草根力量,艰难探索社会扶残助残路径,不仅让残缺的生命活出了精彩,也用自己的行动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11年里,本报记者数十次深入其中,真实记录了他们的每一步成长。从集体捐献遗体,到连续举办四届残疾人联谊会;从获得省委领导关注,到接受央视主持人柴静的专访;从互相取暖,活出生命的灿烂,到超越小我,以公益情怀温暖更多弱势人群……

11年后,张华绿色家园发生了哪些变化?盛夏时节,记者再赴任丘,重访家园。

沧州张华绿色家园:让残缺的生命在“家园”里飞翔

人走了,气息却留在家园

他们的世界很小,他们的苦难很多。轮椅、黑暗、病痛,命运对他们那样苛刻,他们别无选择。

无法选择命运,却可以选择怎样面对命运。张华绿色家园,这个由残疾人、尿毒症病人和志愿者组成的群体,在2002年8月25日成立时,定下了这样的人生格言:“不求生命的长度,而求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成立不到一年,就因集体捐献遗体,受到时任省委书记白克明的关注。

11年过去了,集体志愿捐献遗体的人数,从最初的9人,陆续在增加,目前已达20人。其中,李先碧、张华、王泉等5人去世后,已经捐献了遗体。

“在我们心中,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虽然走了,但我们却感觉他们就在身边。”家园会长文革说。李先碧是离开家园的第一个人,也是沧州第一个捐献遗体的人。在她56岁生日那天,她对赶来看望自己的家园朋友们说:“我是一个有着36年党龄的党员,生病这些年,没做什么贡献,反而给社会添了不少麻烦。我对生与死已想得很明白,我要把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出来。”而这,开启了家园集体志愿捐献遗体的先河。

张华,是家园的创办者,更是领路人。她是中国第一支女子石油队队长,因过度劳累身患尿毒症,被医生断言活不过30岁。可是,她却在45岁时成立了张华绿色家园。她有太多的事情想做,但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她把家园的重担交到文革手上,并留下遗言:“我死后不开追悼会,不收礼金和花圈,不放哀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妹妹和家园成员们为我唱歌送行。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希望能和他们最后相聚在一起。一旦我不行了,把我的遗体及时送往河北医科大学,尽我所能,为社会再做一点事。”

象征着团圆和快乐的平安夜,在家园人心中却充满苦涩。那是因为2010年的那一天,他们的副会长王泉走了。去世当天,他连续工作11个小时,中午1点了,才在小摊上吃了一碗凉皮;去世前,他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一直在为家园的事情、为墩布厂的事情四处奔波。

在为他举行的捐献遗体告别仪式上,四面八方赶来的残疾朋友们泪眼模糊——他们眼前,还时时晃动着那个拄着双拐蹒跚行走的“公益行者”——王泉大哥,以及他曾经说过的一段话:“做公益7年了,看起来我只是在付出,但我们帮助过的残疾人被社会认可,获得世人称赞,无异于称赞我王泉。‘我’的含义有两种,一个是大我,一个是小我,超越小我,就能达到大我。”

他们的精神,已经融入到家园中。他们虽然走了,但在家园,却能时时感受到他们的气息。

“我们曾经笑言,等以后死了,我们到那边再办一个家园。”文革说,嘴角浮着微笑,眼里却有晶莹的泪珠。

沧州张华绿色家园:让残缺的生命在“家园”里飞翔

抱团取暖,激发生命正能量

重访家园这天,气温达37摄氏度。让人意外的是,大家齐刷刷地都来了。“那么高的气温,你们腿脚又不方便……”“家园就是咱的家,下刀子也得来!”于大体说。

于大体家住北辛庄乡堤东村,离墩布厂十几公里的路程,她愣是拖着残腿,倒车、步行赶了来。她的故事,颇有代表性。没来家园前,她生活在自卑、封闭中,干农活儿,她都是早晨3点去,6点回,就怕别人笑她瘸。自从来到家园,她爱说了,爱笑了,朋友越来越多。家园成立残疾人柔力球俱乐部,她报名参加。一次,大家去北京参加柔力球比赛,为了活跃气氛,有人提议唱歌。从来没在人前唱过歌的她,第一次开了口。从此,隐藏了大半辈子的艺术细胞爆发了,人也越活越年轻。现在,村里人见了她,都夸她时髦了。她说:“我这一身的衣服总共才几十块钱,这叫气质!”

“自从到了家园,文姐带我们去过宜昌、北京、石家庄。走的路多了,视野也开阔了。今年还代表沧州,在全国柔力球比赛上得了第三名!在宜昌参加完比赛,别人都吵着出去玩儿,我没钱,就说不去了。文姐说,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我给你出钱,一起去!在那,我还学了一首湖北小调!”说着,于大体唱了起来。旁边,李德凤也跟着对唱。唱到高兴处,两人高呼:“我们是快乐大本营!”

家园好像一个大磁场,吸引了138名成员。都说100个人100条心,可在这里,138条心紧紧地拴在一起。

志愿者冯鹏飞告诉记者,他一辈子都忘不了一位残疾叔叔的眼神。当时,他和那位叔叔独处。他目光中满是戒备与敌视。直到别的残疾朋友来了,互相说说笑笑,那位叔叔才快乐起来,眼神和缓了许多。听谈吐,还是个幽默风趣的人。

这让冯鹏飞更深地了解到残疾人的真实生存状态。残疾叔叔目光中流露出的戒备与敌意,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说明他害怕伤害,想保护自己。这也说明,在个人空间里,残疾人是自卑的,但当他们在一起时,显得那么快乐、阳光、自信,还能奉献社会。

这,就是张华绿色家园的价值,以及她存在了11年,还有那么强的生命力的原因。

生命阳光,普照需要帮助的人

从自助到互助再到投身社会公益,在张华绿色家园成员身上,体现的不只是自强不息,更多的是如何让人生更有意义。

今年“六一”,家园一行人在文革的带领下,一起去看望白血病女孩儿丁丁。他们为她准备了20多本课外读物,还送给她一个大大的加菲猫。文革还把别人送给自己的一盒幸运星转送给丁丁。“你能战胜病魔,重返学校,好孩子,你真棒!”文革搂着丁丁高兴地说。

“奶奶,是您把好运给了我呀!我的病好啦!”丁丁开心地笑了。

丁丁是张华绿色家园“爱心基金”今年的受益人之一。知道她的情况后,文革从“爱心基金”里拿出1000元钱,放到小丁丁手中。自从2007年设立“爱心基金”帮助贫困人群开始,文革的称呼一直在变,从最初的“文姐”、到“文阿姨”,直到“文奶奶”,岁月流逝,不变的是那份情怀。

抚着丁丁的头,文革想起了6年前见到的那个贫病男孩。11岁的孩子,躺在炕上,两个小屁股上一边一个碗口大的褥疮。残疾的父亲魏双平为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连给孩子买止痛药的钱都没了。文革、王泉等四人凑了200元钱,让老魏给孩子买点药和喜欢吃的东西。魏双平哭了,文革也哭了,她永远忘不了那种眼睁睁看着一个生命慢慢消逝,想伸手挽救又力不从心的疼痛。从那时起,她就发誓:等有了钱,一定设立一个爱心基金,帮助那些无助的人。

2007年12月31日,文革拿到了自己在墩布厂的第一个月工资300元,她当场将工资卡交给相关人员。当时,王泉说:“你家生活也不富裕,爱人治病已借了3万元,好不容易有点收入,全都放到爱心基金里,家人怎样想?”但文革还是坚持这么做。如今,“爱心基金”共收到各界捐款1万多元,文革捐了3000多元。钱不多,却给很多弱小的生命带去爱的温暖。

文革虽然双腿残疾,但每次出行,她都拄双拐。2010年,她不幸再次摔伤,只得坐上了轮椅。这时,魏双平给文革打来电话:“文姐,我看到你坐轮椅的照片了。你出了什么事?可要千万保重!我现在在外面打工,等我以后有钱了,一定要报答你!”

“姐姐没事。只要你生活得好,姐姐就满足了,不需要你来报答。”“那我就报答那些更困难的人!”

魏双平的话代表了很多得到过家园帮助的人的心声。曾经,他们都是弱小的生命,生活在社会边缘,一杯水一句话就令他们心生感恩。

其实,在家园设立“爱心基金”前,2005年,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他们就开始实施“阳光工程”,希望生命的阳光能普照更多的人:贫困学生、孤儿姐妹、服刑人员、素不相识的残疾人、老人、病人……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他们的付出,而心存温暖。

心怀梦想,凝聚更多爱的力量

身遭不幸,坦然面对,勇敢接受,不会沉沦其中,这就叫坚强。张华绿色家园的坚强,赢得了所有人尊敬的目光。不仅如此,他们在顽强生存的同时,还努力向社会输送着营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志愿服务,创造价值,是他们共同的快乐;捐献遗体,造福医学,是他们终极的追求……最近几年,尽管很少出现在媒体上,但他们仍脚踏实地地做事。“残疾人图书室”是这样,帮扶贫困学生是这样,连续7年的“送温暖下乡”也是这样。

2007年,张华绿色家园创办残疾人墩布厂。“我们不仅把它当成一个厂,它还是一个家,一所学校,一个实 现残疾人梦想的实验场。”通过这样一个试验场,文革把自己孜孜追求的平等与尊重意识,灌输给更多的残疾人。他们把墩布命名为爱心墩布,销售都由残疾人负责,利润用于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即使放在全国考量,这个墩布厂的试验性都是超前的。

他们开着残摩去进货,两天跑近千里路,晚上舍不得住10块钱一晚的旅馆,就在残摩上将就一宿。可再苦再累,他们都能品出一股甜滋味。墩布厂里的残疾人,大多数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发工资,一位残疾女工哭了:“我要把这钱拿回去,让我的老头子看看,这是我劳动赚来的……”

“这些年来,家园一直在向前走,很慢,但很扎实。我们的墩布厂依然没有摆脱艰难、贫困的现状,好几次差点儿走不下去了。好在,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帮。”文革说。她说的“贵人”,太多了:华北油田为他们提供办公场所和厂房,还把他们定为油田公司的定点采购单位;“沧州好人后援会”知道墩布滞销的情况后,捐款1万元,并联系各单位买走6000多把库存的墩布;任丘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全力支持他们……

采访当天,正赶上北京富机达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到墩布厂与文革商谈合作的情况。这是一家总部设在北京的上市公司,怎么会相中他们呢?工作人员说:“张华绿色家园在全国拥有良好的口碑。董事长李志安先生非常看重文革老师的人品和能力,期待能为残疾人朋友切切实实做点事。”

现在的墩布厂让她心力交瘁,勉力支撑。但是,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唤起人们对残疾人群体的尊重。

令人欣喜的是,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家园。庞大而富有爱心的志愿者队伍,就是其中之一。在张华绿色家园,他们的故事在继续,爱的灵魂也在叠加。

影响:

2002年9月,《沧州日报》首发《四名尿毒症病人建起张华绿色家园》,从此开始了对张华绿色家园历时11年的跟踪报道。他们捐献遗体,记者亲赴现场,真实记录;他们要办图书室,报社组织策划“帮张华绿色家园捐建图书室”活动,募集图书和资金,帮他们建成全国第一个残疾人图书室;他们组织残疾人联谊会、举行才艺展、开展助弱扶困的“阳光工程”……记者全程报道,用文字真实记录下这个民间群体的爱心奉献、自强不息,并上升为家园精神,以此感动世人,净化人心。

2003年,时任河北省省委书记白克明及有关领导,就张华绿色家园的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学习家园精神,弘扬他们自强不息、热爱生命的精神。张华获得首届“感动河北”人物称号。张华去世后,“希望将军”赵渭忠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所希望小学,并建议扶孤助残的涞源三姐妹也取名为“张华绿色家园”。

家园先后获得首届“沧州好人”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华北油田“十佳好人”,副会长王泉获得第四届“沧州好人”称号,家园会长文革获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届“十大爱心人物”、华北油田道德模范等荣誉。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次进行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