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再這樣溺愛孩子了!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有的父母對孩子就過於溺愛了,但卻覺得那是應該的,毫無察覺那就是溺愛。

由於父母長輩對孩子的溺愛,讓許多孩子越來越無理取鬧,本想養一個獨立自主懂事的孩子,沒想到最後變成熊孩子。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但絕不能過分溺愛孩子,否則孩子會養成一些不良的習慣。

請不要再這樣溺愛孩子了!

溺愛孩子的危害:

1、被溺愛的孩子比較自私

被溺愛的孩子整天被別人包圍著,不太懂的怎麼付出,相對比較自私點;

2、被溺愛的孩子沒有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從小處在一個溺愛的環境下,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沒人去阻止他反對他。這樣的孩子做事情沒有原則性,以自我為中心;

3、被溺愛的孩子做事能力不足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獨立,但是被溺愛的孩子卻缺失了這樣的擔當,導致孩子辦事能力不足,做事畏手畏腳的放不開;還會致使孩子很多能力被掩蓋了,甚至厭學。

請不要再這樣溺愛孩子了!

對照一下,看看你對孩子溺愛了嗎?

1、特殊對待

孩子吃的喝的都處處受到照顧,生日買大蛋糕,給禮物......這樣的孩子容易膨脹,變得自私,不會關心別人;

2、過分關注

家人親戚都關注他,逗孩子玩,孩子變現好一點,所有人都鼓勵表揚。這樣孩子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覺得所有人應該圍著他轉,很鬧騰;孩子一哭,父母更無從招架;

3、輕易滿足孩子

現在的父母覺得,我就生一個孩子,孩子要什麼我就給什麼。孩子就覺得我要什麼父母都會給我,變得不珍惜,變得很物質,甚至浪費金錢,不能吃苦;

4、不上進

大人有時候覺得小孩子上課那麼累,回到家就多玩一會沒事,導致孩子生活起居、學習沒有規律。長大後比較散漫、沒有上進心,得過且過;

請不要再這樣溺愛孩子了!

5、連哄帶求

一到孩子吃飯睡覺,就跟打仗一樣,連哄帶求的。哄著吃飯,求著睡覺。在孩子看來,你越是求我,我就越跟你對著幹。孩子非當不能明辨是非,父母也喪失教育的威信;

6、包辦代替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啥都做不好,也不捨得讓孩子幹活勞動,什麼都自己親力親為。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需要餵飯,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不會做任何家務活,不知道父母的辛苦......這樣包辦下去,孩子會變得懶惰,不勤快,也沒有同情心。

愛孩子不等於溺愛孩子,孩子需要從小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健康成長,這才是父母最應該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