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患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坦言:這四件事要少做,但你卻不聽

俗話說“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同理,血管發生堵塞也是如此。

腦梗塞患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坦言:這四件事要少做,但你卻不聽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血管內的“垃圾”也越來越多,長年累月,就容易增加血管堵塞的發生。血管堵塞的部位不一樣,會誘發不同的疾病,比如心臟血管堵塞,誘發心梗;腦血管堵塞,誘發腦梗;肺部血管堵塞,誘發肺栓塞……

一旦出現以上症狀,是非常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會危及生命,其中,以腦梗的死亡率居高,一旦突發,很容易危及生命。

腦梗,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是中風的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於中老年人群。

腦梗為何越來越多?醫生苦勸:這4件事要少做,但你卻不聽!

第1件: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會使身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如果長期以來,會使身體相應的部位血管受到壓迫,使得血液流速減慢,血液循環不暢通;同時,喝水少,會增加血液粘稠度,更容易誘發斑塊的形成。

腦梗塞患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坦言:這四件事要少做,但你卻不聽

長期久坐,血管內脫落的血栓會隨著血液流動到全身各處,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尤其是下肢靜脈血管。

第2件:吸 煙

香菸中含有上千種有害物質,其中,尼古丁是一種讓人上癮的成分,會促使血管痙攣,使血壓升高,同時,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氧量,增加血液粘稠度,促使血栓形成。

吸菸,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尤其是腦梗的獨立危險因素。

吸菸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促使脂肪沉澱,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發生,血小板聚集,損傷血管。

第3件:“偏食”

現代人飲食結構出現了非常大的失衡,以“精細”為主,“偏食”嚴重,餐桌上經常能看到大魚大肉,平時鐘愛於蛋糕類食物,不僅熱量高,脂肪也很高,不容易被人體代謝掉,不利身體健康。

腦梗塞患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坦言:這四件事要少做,但你卻不聽

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分飲食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還會誘發多種慢性代謝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

飲食不均衡,是現代人誘發腦梗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4件:經常熬夜

過了凌晨0點睡覺,就算是熬夜了!而今,熬夜晚睡的人越來越多,不僅會使睡眠不足,還會降低身體免疫力、記憶力,不利於身體健康。

此外,經常熬夜對血管也有一定的損傷,會使血管發生病理性改變,或出現血管痙攣,誘發危險,如常見的過勞死。

腦梗塞患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坦言:這四件事要少做,但你卻不聽

保護好腦血管,預防中風,記住“三補”、“三相伴”:

“三補”:

1、補充對心腦血管疾病有益的物質

中國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要求奶類一天補充300g,蔬菜300-350g,水果200-350g,禽蛋類120-200g,谷黍類250-400g,這是比較好的食品結構。

2、補充維生素C,增強血管彈性

研究表明,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又稱為“抗壞血因子”。

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延緩和預防衰老;同時,維生素C還可增加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促進膽固醇排洩,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內壁沉澱,從而保護血管。

3、補充水分,稀釋血液

水,是人體內七大營養素之一。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水,也是很好的稀釋劑和排毒劑,可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狀態,減少血栓形成,保護血管,還利於毒素經尿液排出。

腦梗塞患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坦言:這四件事要少做,但你卻不聽

“三相伴”:

1、書相伴

一本好書,會受益終身,經常讀書,不僅能知天下事,還能益智益腦,預防老年痴呆症。

讀書,不僅是精神食糧,還可促使大腦功能活動,預防認知衰退,延緩大腦衰老,提高記憶力。

2、笑相伴

笑,不僅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心態。

開懷大笑對身體有很多好處,能提高內啡肽水平、強化免疫系統、增加血管中的氧氣含量,還是最自然、最沒有副作用的止痛劑。

腦梗塞患者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坦言:這四件事要少做,但你卻不聽

笑,能觸發大腦皮層反應,利於感染身邊的人一起笑。

3、動相伴

運動,是一劑良藥,不僅可促進血液循環,還可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

運動最好選擇有氧運動,這樣利於增強心臟功能,利於保護心臟。

運動時,一定要進行適量的熱身運動,還要保證適宜的運動量,不宜太劇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