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賽再次叫板GL8 不靠動力硬剛 打其油耗軟肋

​在國內MPV市場上,別克GL8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不僅搶先一步進入國內市場佔據先發優勢,而且趁著二胎政策的春風又繼續霸佔銷量榜。GL8可以說是MPV裡的標杆,綜合性價比超過了同級別的奧德賽、艾力紳以及宋MAX等等車型。汽車論壇上有句打趣的話,“看了GL8卻去買奧德賽的人是因為錢不夠”,說明了價格是阻礙消費者購買GL8的“唯一”因素。在GL8的地位看似無可撼動的時候,2019上海車展上奧德賽混動版如約亮相,不少人看了後都認為GL8應該讓位了。

奧德賽再次叫板GL8 不靠動力硬剛 打其油耗軟肋

在上海車展中首次亮相的奧德賽混動版,動力系統由2.0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雙電機構成,官方油耗低至百公里5.8L,是目前7座中型MPV中油耗最低的車型。這得益於奧德賽混動版搭載本田最成熟最先進的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這套系統正是雅閣混動版所使用的,而後者是混動版B級車中銷量最好的車型。

奧德賽再次叫板GL8 不靠動力硬剛 打其油耗軟肋

在外觀上,奧德賽混動版延續了日規版Absolute車型設計,大嘴式進氣格柵,內部融入橫置銀色鍍鉻裝飾條,大燈底部配有LED日間行車燈。車身側面線條流暢,一條腰線貫穿頭尾,尾燈組採用LED光源。新車在長寬高方面有小幅調整,軸距仍然是2900mm,空間上與GL8相比仍然沒有優勢。

奧德賽再次叫板GL8 不靠動力硬剛 打其油耗軟肋

內飾方面,相比2018款奧德賽變化較小,屬於MPV的常規設計,中控臺和換擋桿連為一體,方便了駕駛員的操作。四幅式方向盤也體現了穩重感。

奧德賽再次叫板GL8 不靠動力硬剛 打其油耗軟肋

動力方面,奧德賽混動版搭載本田第三代i-MMD雙電機混合動力系統,其中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07KW,電動機總功率為135KW,與之匹配的是E-CVT變速箱。

作為同級別合資品牌中率先使用混動技術的車型,奧德賽混動版為什麼要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首先從大環境來看,雖然奧德賽的銷量並不差,不過隨著國產品牌的發力,比亞迪宋MAX、傳祺GM6、風行菱智等車型的出現已經在性價比上超過了奧德賽,而在價格相差不多的合資品牌中,它的性價比就更低了,奧德賽的市場已經逐漸被蠶食。

奧德賽再次叫板GL8 不靠動力硬剛 打其油耗軟肋

我們拿2018款奧德賽和GL8的入門車型作對比,首先動力上,奧德賽比GL8少了20馬力;其次空間方面,奧德賽也不是GL8的對手;在行駛品質上,奧德賽的隔音效果不如GL8,並且由於車身重心高,在高速上的厚重感和穩健性比不上GL8。唯一的優勢就是奧德賽比GL8的起步價便宜100元,你沒看錯,壹佰元。這麼一來,以性價比作為賣點的日系車奧德賽在美系車GL8面前沒有多少優勢可言了。

奧德賽再次叫板GL8 不靠動力硬剛 打其油耗軟肋

如果奧德賽一定要在落後的地方和GL8拼一拼,那就把發動機升級為2.0T,再出個加長版,在動力和空間方面扳回來,不過考慮到成本問題,這樣做並不會增加奧德賽的性價比。而且作為城市用車的MPV來說,富裕的馬力和過大的空間意味著浪費,所以奧德賽和GL8在動力和空間上硬碰硬顯然不是明智的做法。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我們不要再糾結眼前的GL8,而是站在整個MPV的角度來看,不少車主都在抱怨MPV油耗高,比如GL8的油耗就妥妥的10升。那為什麼不使用混動呢?既能用電機和電池增加的0.5噸車重來提高車子的高速穩定性,還能緩解一部分油耗的壓力,所以本田開始獨闢蹊徑地開發了奧德賽混動版。

奧德賽再次叫板GL8 不靠動力硬剛 打其油耗軟肋

對於把混動玩得爐火純青的本田來說,在奧德賽上走一走其他車型上的混動老路子未嘗不可。奧德賽則抓住了用戶的痛點,用混動把油耗降了近三成,而且相比GL8來說更省油不少。所以,對於顧家的奶爸來說,省下來的油錢給孩子買些奶粉和玩具,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