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有张士诚、陈友谅割据,为什么他们没有与朱元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很快就被吞并了呢?

Mis梁


我们从三人发家史和当时的各方势力来看就可以很清楚为什么不会三方鼎力了。陈和张只不过是朱元璋的两个强有力的邻居。也是其最强的对手。

至正12年(1352年),朱元璋投身郭子兴从军,取了郭子兴义女马氏为老婆,这养成了元帅的女婿,升任了军中总管。后来与郭子兴闹不愉快,朱元璋请兵出征,攻克了难攻的定远(郭的老家)

。初战告胜,随后紧接着攻克了元军的怀远,安奉,含山,虹县,四战全胜。随后朱元璋来的家乡钟离(安徽凤阳东)。招募了徐达等名将。至此部队有了七百人。随后回禀郭子兴,辞别郭去单干,并且只带了二十四人,其中便有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之后明朝高干。

至此朱元璋迈出了第一步,即将带领这24人开创霸业。

之后我们就可以简约说起啦,

在定远轻车熟路的招募了三千人部队,首先他的部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这也是朱元璋的军队从根本上与其他人的军队不同的一点。训练好第一支精兵之后又陆续吸引来了冯国用,冯国胜两兄弟。

接着进攻滁州,招来了李善长,以后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攻下了滁州,军队变为了三万精兵。

之后朱元璋不满足小小县城,开始进攻南京,1356年,攻下了南京,改名为应天。

当时的局势来看派别算是很多了,他东边镇江的是元朝军队,往东南方平江(苏州)是张士诚 东北面的是张明坚的起义军,南面是元将八思尔不花,西面是徐寿辉(陈友谅在其手下)。这简直是夹心饼干啊。但是因为其目前太过弱小,其他势力均不把他放在眼里。

于是朱元璋分析下形式,做出要先消灭他的两个邻居的选择,张士诚和陈友谅。

接下来我们说这两个主要对手——

张士诚贩卖私盐发家致富,有钱结交朋友,起义当了领导,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天佑为纪年。

陈友谅算是一代枭雄,他在徐寿辉手下做事,徐寿辉是个卖布起家的,后来起义,军队带着红领巾,定都浠水县城,国号天完。陈友谅就是此时加入的徐寿辉队伍,很有文化,写的一手好字,为徐寿辉出谋划策赢得了其信任。但是陈友谅为人心狠手辣,胆大妄为。把义气当狗屎,杀上司,杀兄弟。杀了自己老师倪文俊献给徐寿辉成为了重臣。后来把身边明教朋友逐一排斥或杀害,最后架空徐寿辉,命令其进攻朱元璋。

就这样至正二十年六月,陈友谅率十万军队顺江而下攻下了朱元璋采石后,立刻杀死了徐寿辉。随后称帝,定国号汉。

两个邻居都认识到了朱元璋的威胁,于是二人联合共同打击朱元璋,这样战争就开始了,但是朱元璋有常遇春这员大将,并且有几名隐士加入,叶琛,章溢,刘基。再加上朱元璋本性和张士诚,陈友谅不同。这也为朱能胜利有很大的关系。

之后有了龙湾之战,埋伏挫败了陈友谅,之后朱正文,邓愈用火枪弓箭守卫洪都重伤陈友谅。朱元璋亲率大军再鄱阳湖决战,这一战中陈友谅被射死。朱元璋战胜了最大敌人陈友谅。陈友谅后代陈理败退从此这也就一蹶不振,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在陈友谅最后地盘武昌督战,因为张定边看情势不妙,带着陈理投降了。至此所有陈友谅这个势力被完全战胜。

对于陈友谅这里我们多说一句,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在那个乱世中他的行为却是当时通用的选择,但他的错误就是把这种做法发挥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所以迷信暴力不讲信义这是他丧失了民心,是他失败的最大原因。但是他至始至终反抗元朝,算一条好汉,只能算一个枭雄。真正的英雄还是我们的朱元璋。

解决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势力大成,于是自然而然的将矛头指向了张士诚,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发兵东吴,不到半年,攻占了江苏大片地区,眼看就要踢走张士诚了,中途有一件事儿,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因为官位不满意,对朱元璋进行了叛变,想要投靠张士诚,朱元璋及早发现,亲自来到洪都,鞭抽朱文正,但是没有杀他,直接把他囚禁起来,直到最后朱文正也是老死大狱。这对朱元璋日后性格有深远影响,因为自己最亲近的侄子都背叛了自己,还有谁可信?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攻陷了张士诚死守的江平,战争维持了九个月之久。城破后,朱元璋不杀张士诚,投降变善待他和她亲人。但是张士诚抱着必死新年,杀了自己亲属想自杀。后被救下押送到了应天。最后在和朱元璋面对面对话时候激怒了朱元璋,(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朱元璋听后气的把他挫骨扬灰了。

至此两个强敌就这样被朱元璋消灭了。

接下来朱元璋打算进攻军元,他表面上不称王不称帝,并暗中表示不与元朝为敌,表现得亲近元朝。其实不然,经过了打败朱元璋张士诚的战役,元朝慢慢发现朱元璋才是最可怕的对手,给他封管送大量金银珠宝,希望能招抚他。朱元璋当然不会同意,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开始北伐,徐达,常遇春二人指挥军队大破元军,占领山东。此时朱元璋才引起了王保保注意,但是为时已晚。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年号洪武,国号明。占领山东河南后,进军元朝大都,占领后,元首领元顺帝北逃到开平,史上成为北元,朱元璋便进攻拥有十万军队的王保保(山西,甘肃),攻破了山西甘肃,洪武二年(1369)六月,朱元璋派兵北伐,攻破了北元。洪武五年消灭了元剩余势力,暂时结束了北元战争。

综上来说当时张和陈算是他的两个主力对手。

感谢评论的朋友的建议,我手机打字可能有些字没有检查,发的急了,以后吃一堑长一智,尽量修改好再发送。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评论转发支持一下。谢谢手机码字不易。

如果你对明朝历史感兴趣,推荐你可以看看《明实录》 《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史料和笔记杂谈。这样可以全方面的了解明朝的建立发展,体会当时各种人的心里。当然通俗点你想以放松的形式去了解明史《明朝那些事儿》推荐给你,相信你看了会很喜欢。


错错错momomo


你以为皇帝想当就当,是个人就能当皇帝吗?百姓不认可你,手下不支持你,没能力打赢对手,凭什么当皇帝?朱元璋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有了三大法宝:“民心、贤才、能力”。

中国从始皇帝登基开始,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当中,出身下层的开国皇帝也就刘邦和朱元璋两个人,从一介布衣变成一国之君,这可不是光靠运气就能做到。都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正因为朱元璋能力确实出众,所以另外两位根本没有和他演对手戏的机会。正所谓“一顿操作猛如虎,统一天下号洪武”。

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的生平,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一家人靠着给地主种地过活,要是在新社会,朱元璋就是个“根正苗红”的贫农。每到年景不好的时候,朱元璋一家只能去乞讨逃荒,生活相当凄惨。

1343年的时候,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接连去世,年仅16岁的他选择独自闯荡养活自己。后来朱元璋参加红巾军起义,并且娶了统帅郭子兴的义女为妻,相信此时的朱元璋能力非常出众,不然郭子兴怎么会愿意让一个当过乞丐的农村小子当自己的女婿呢?而朱元璋也没辜负自己岳父的期望,打下了不少硬仗,展示出运筹帷幄的能力。

后来出走单干,朱元璋以“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先后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又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北伐赶走了元朝统治者,最终创建明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元璋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两项原则,一是严明军纪,不许军士扰民;二是尊重读书人,广纳贤才。有了民心和贤才,且朱元璋又是一个能力出众之人,真是想不当皇帝都难。

反观朱元璋的对手陈友谅和张士诚,陈友谅作为一个典型的乱世枭雄,非常残酷,喜欢杀人,搞得手下人心惊胆战,有贤能的人早就跑光,还有谁能来辅佐他干大事?

而出身私盐贩子的张士诚虽然比较善良,不过并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大志,只想偏安一隅当个土大王,但是你不打人,人家就不来打你吗?真是鼠目寸光。陈友谅攻打朱元璋的时候,还想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可见他是个没有战略眼光的人,最后的失败早已是必然结局。

当朱元璋回顾自己对手的时候,他说:“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简单道出了为什么不会三足鼎立的原因。魏蜀吴能鼎立,是因为曹操、刘备、孙权都是心怀天下的英雄。而乱杀人的陈友谅,以及胸无大志的张士诚,怎么可能得到民心归顺以及贤才辅佐呢?他们的失败是必然,又凭什么和朱元璋鼎立呢?


篱上青



朱元璋、陈友谅以及张士诚没有形成与曹操、刘备以及孙权鼎立的三国模式,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各自的人物背景,以及时代的人才储备量。

我们看看曹刘孙以及朱陈张的人物背景:

曹操——曹操的老祖宗曹参是汉朝的相国,是成语“萧规曹随”里的曹参,然后曹操的父亲曹嵩官至太尉,曹嵩的养父曹腾则是桓帝时期的权宦,以阉人身份获封侯爵,曹阿瞒也因此遭人骂作“宦官之后”,可是这改变不了他良好的出身和社会地位。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貌似仍然没有考证,曾经是个草鞋销售员,后来与公孙瓒同在卢植门下求学。当时承认刘备系中山靖王之后,虽然家道早已经没落,可是血统是高贵的,再加上曾经在卢植那里深造,咳咳,虽然刘备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可是学历证书总还是到手了。

孙权——孙权极有可能是孙武的后人,孙权的父亲孙坚因平定黄巾起义有功,被封侯爵,孙坚由此立于庙堂,孙权可以说是官宦子弟。孙策接手孙坚的事业以后,孙家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为以后的孙权打下了厚重的基业。

朱元璋——朱元璋出身贫民,父母死于饥年,可是他却没钱安葬。在父母死后,朱元璋流离失所,最后去了皇觉寺当和尚。后来朱元璋投奔郭子兴,获得郭的赏识,郭将马皇后许配给他,他也因此更受郭的信任,并逐渐成为郭的左膀右臂。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继承郭的势力,从此得以逐鹿天下,可以说没有郭子兴便没有明太祖。

陈友谅——陈友谅,沔阳渔家子也,先祖为陈家的赘婿。陈友谅读书少,只是略通文义。徐寿辉起兵以后,陈友谅投奔了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后来,陈友谅借机杀了倪文俊,消化倪的势力以后,又夺权杀了徐寿辉,自己当皇帝了。

张士诚——张士诚同样出身寒苦,以撑船运盐谋生,但是在他所处的圈子里颇有号召力。张士诚常遭地主富人的欺辱,最终忍无可忍,便召集人手向地主富人挥起屠刀,张士诚也由此起事。

朱陈张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与曹刘孙相比,简直是惨不忍睹,他们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更是无法与曹刘孙相提并论,在见识以及政治范畴方面也远没有曹刘孙的高度。


然后再看看他们的人才储备情况:

曹操的人才储备——谋士有郭嘉、荀彧、贾诩、荀攸、程昱、杨修、刘晔等人,当然还有很多,在这说出几个最为主要的便可。将领有许褚、典韦、张辽、张郃、徐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庞德、司马懿等诸人。

刘备的人才储备——谋士有诸葛亮、庞统、徐庶、姜维等诸人。将领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魏延马岱等诸人。

孙权的人才储备——谋士有周瑜、鲁肃、陆逊等诸人。将领有吕蒙、程普、黄盖、太史慈、甘宁等诸人。

朱元璋的人才储备——谋士有刘基、李善长、朱升等诸人。将领有徐达、常遇春、汤和、李文忠、沐英等诸人。

陈友谅的人才储备——谋士有邹普胜、张必先等诸人。将领有张定边、张必先等诸人。

张士诚的人才储备——张士诚貌似没有明确的可以行使军师职权的人。将领有吕珍、张士德等诸人。

汉末及三国初期的人才储备量应该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爆发期,反观元朝末年时候的中国,人才储备量显然无法与汉末及三国初期相比。


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这三位地方割据势力代表,最终为何没有形成与曹刘孙相似的三足鼎立格局呢?

首先,曹操、刘备以及孙权能够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一是因为他们的身份地位和高度差距并不明显,能够享受到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差不多,当然,刘备在这方面肯定比不过曹操和孙权;二是因为他们所获取的社会资源量很相近,无论是谋士还是将领的数量与质量。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让他们不得不陷入僵局,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互相抗衡和僵持的格局。

然后,朱元璋、陈友谅与张士诚三人的出身其实也差不多,皆算是贫民。他们在起事以前更没有机会享受曹刘孙他们那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也无法自小沐浴“政治”耳濡目染地熏陶。朱元璋在当和尚以后没有守在寺里敲木鱼念经,而是四处游历增长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同时因为当过和尚,性格上较陈友谅和张士诚更为谨慎。陈友谅稍占优势的是他曾经在县里当过小吏,然而他并没有认真工作,因此浪费了一个学习政治的好机会。张士诚是帮人撑船运盐的,不过他经常利用这个便利走私贩盐以获利,他虽然经常送钱给那些窘困的兄弟,可是这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他仍然变得喜图眼前小利,难有长远的目光。

最后,因为朱元璋经过当和尚的那段日子以及四处游历的经历,让他性格变得更为谨慎以及圆润,因此更容易获取他人的忠心,于是他得到了元末那个堪比孔明的刘伯温,又得到了徐达、常遇春等大将,人才储备优于陈友谅和张士诚,陈与张自然无法与朱相抗衡,自然也就无法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吾与吾国


咦?三国鼎立?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么?你把方国珍往哪里放?明玉珍呢?陈友定呢?还有,元朝还没灭亡呢,王保保呢?元朝皇帝呢?云南的梁王呢?

很快?多快算“很快”?五年么?十年么?他们三个政权同时存在的时候,算不算“三国鼎立”呢?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乱世。乱世纷纷,群雄逐鹿,众多豪杰下场,未知鹿死谁手。

只不过元末这个时代比较特殊。中国历来的乱世,除了农民起义之外,都会有旧时代的中上层人士参与:秦末有六国旧贵族,汉末有各种宗室和军阀,魏晋南北朝多的是世家大族和各族贵族,隋末亦然,唐宋亦然,明末都有各路藩王。独独元末,在蒙古统治者面前,汉人的地位都差不了太多,哪怕你再有钱,身份上也没有多么优越的地位。元末起事的各路豪杰,出身都很低贱,有贩盐的,有贩布的,有打渔的,有种地的,就是没有前朝的贵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朱元璋,张士诚还是陈友谅,出身都没有什么不同,剩下的就是各逞英雄,同场竞争罢了。

本来就是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也不过是又一轮成王败寇罢了。我们是看到历史发展的结果,反过来问这样的问题。但是处在当时的乱世当中,焉知最后获得胜利的,不会是陈友谅之辈呢?

历史的必然性体现在,在这乱世当中,最后一定会有一个人胜出,翦灭群雄,一统天下;历史的偶然性体现在,这个人未必一定就是朱元璋。

题目中问到的“三国鼎立”只是一种局势的可能性。下盘棋每一场的局势还都不同呢,为什么就一定应该出现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呢?

或者我们反过来讨论一下,如果想要出现三国鼎立这样的局面的话,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三家如果能够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就可以维持这样一个状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吧。很有意思的是,这种平衡态并不是发生在三家势均力敌的时候,而是有一家超强,另外两家相对较弱,而另外两家又能够联合起来一致对付那个最强者的时候。这并不是元末的形势。

元末,朱元璋采取的策略,一直是“缓称王”,他在各路群雄的相互征战当中,不断地壮大自己,最后在与另一家超强寡头陈友谅的对决当中胜出,这才奠定了他的优势。而他这个优势一旦建立就已经找不出来另外两家可以联合起来抗衡他的势力了。

时势没有造成三国鼎立的条件,也就没有形成这样的局面,仅此而已。


轩辕十四Rex


借用朱元璋的一句话来做一个总结性的阐述,朱元璋说陈友谅和我相比骄傲放纵,而张士城去量较小,陈友谅骄傲容易得罪别人, 张士诚肚量小怎么没有远见,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



如果大家知道他们的生平,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与朱元璋的不同之处了,张士诚盐贩子出身,虽然他为人仗义疏财,在当地人民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起兵造反。

但是后来我们会发现张世昌不断地投降又不断地反抗也体现了他土财主的心理,并没有去彻底地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而陈友谅则与张士诚不同,陈友谅是一个狠角色,并且他嗜杀成性,最失败的是他杀了徐寿辉,徐寿辉可是他的老领导,你想一下假如换在今天,你会跟这样的人卖命嘛,说不定那天被坑死了,自己还不知道,

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能力,是勇气,是包容,是决断,是诚实,是信念而这些恰恰是他们缺少的


抖动徐州


他们算三国鼎立,那元朝算什么呢?

历史上南部北伐已经够艰难了,元末起义军内部矛盾激化,如果想要【一统中原】,最终肯定要【驱逐鞑虏】,只有首先尽快整合义军力量才能减小内部损耗,实现北逐蒙元的统一大业;在外强虎视眈眈时无法做到割据一时,而要打破外部壁垒又必须内部一致。

所以起义军内部互相战争,胜利的一方获得北逐蒙元的资格,是符合历史发展的。

历史上典型的的全国性质的三国鼎立,一种是三国魏蜀吴的北方—川蜀—江东割据,北方优势明显;【同样的还有后魏—成汉—东晋】

一种是南北朝关中—河北—南方的割据,包括【前秦—前燕—东晋,后秦—后燕—东晋,西魏—东魏—梁,北周—北齐—陈】


史彪738


在当时南方,确实已经形成了朱陈张三足鼎立之势,如果加上元朝,也算是四足鼎立,这四大集团中,元朝势力最大,本可以以一挡三,奈何元朝将军,大臣之间都忙于党争,争权夺利,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危机之上,剿灭起义军不力,鄱阳湖陈朱大战作壁上观,最后落得身死族灭。

朱元璋也没很快就吞并了其他俩股势力,采纳的缓称王战略,让他积蓄了足够的钱粮,稳定住已经占领的地盘。反观陈友谅,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快,从后来很多汉军投靠朱元璋就能看出,陈友谅在用人方面很有问题。

鄱阳湖大战,是元末南方起义军的转折点,经次一战,朱元璋实力暴涨,先灭张士诚,再北伐驱逐元朝。鄱阳湖大战,朱元璋的胜利可以说是带着些许侥幸,当时的陈友谅60多万军队对打朱元璋20几万,而且汉军的楼船高大,面对明军的小船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天要亡他,必定先让他疯狂。

鄱阳湖大战之初,朱元璋乘坐的船多次被炮石击中,遭汉军围攻,幸亏部下拼死救护才逃脱。滑稽的是陈友谅一代枭雄最后竟死于流失,原因在于陈友谅从战船上探头出来瞧看,竟被流失击中,一命呜呼,真是天意。

陈友谅被灭,就轮到张士诚了。张士诚其实是个没有太大野心的人,安于现状,在陈朱大战时,双方都曾向其求助,结果张士诚一个都没帮,坐看俩家斗法,可想而知,只要任何一家赢了,都会去找张士诚算账。朱元璋去打张士诚的时候,在温柔乡呆久了的张士诚,就是不断的修城,把平江城筑得更高,最后坚持了八个月被灭。


春秋知事


在朱元璋的众多对手中,有两个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陈友谅和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张士诚。

不过张士诚这个人虽然实力雄厚,但对元朝首鼠两端,没有多大的雄心壮志。所以,朱元璋最危险的敌人是陈友谅。而陈友谅此人也颇有野心和雄心。

陈友谅原本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可是此人狼子野心,利用阴谋和手段除掉了政敌倪文俊,之后又杀死徐寿辉取而代之。然后在采石称帝,国号汉,叫陈汉政权。

当时的陈友谅已经占据了现在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在朱元璋的上游,陈友谅可以顺江直下。如果此时陈友谅再联合朱元璋下游的浙江张士诚,双面夹击朱元璋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朱元璋十分头疼。

但朱元璋最后摸清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底细,他决定先干掉陈友谅。因为朱元璋发现张士诚是一个畏首畏尾的人,但陈友谅却是一个狡猾聪明之辈。如果朱元璋先打张士诚,陈友谅肯定会乘虚而入,但如果朱元璋先打陈友谅,那么张士诚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搞清楚两个人的性格后,朱元璋对陈友谅下手了,而陈友谅也等这一天很久了。这对生死冤家终于来了场最后决战——鄱阳湖大战。可是最后决战时,陈友谅运气太差,两军打的正酣的时候,陈友谅出来勘察军情,竟被流箭射中,一命呜呼了。

结果,朱元璋轻松接管了陈友谅的地盘。然后朱元璋又干掉了靠贩卖私盐发家的张士诚。之后朱元璋扫平了割据群雄后于公元1368年,40岁的朱元璋在应天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颜威说历史


经济及科技(特别是交通与武器装备)发展是主要原因,三国时代,经济及科技发展还很低下,征战所损耗的人力物力多年难以弥补,大规模集团作战一次需要休养生息多年,否则人民生存的基础会断档,征服地人心末定,国家内忧外患,战争成果与国家极易颠覆;元末经济及科技与三国时代已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战争的支撑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连场的追击战和大集团作战成为家常便饭(徐达把蒙古打残才花了多久;汉武帝时打匈奴可是倾国之力多年作战),此时速战速决,乘胜追击,一鼓作气覆灭敌方集团就成为最佳选择,灭国大战往往几年就打完了.比如解放战争三年就打完了,而三国时期魏灭蜀后还要历经长达二十年的休养生息才有力量发动灭吴大战.


似水流年


元朝末年,狼烟四起,各地割据武装多如牛毛,而走到最后的的三大集团,就是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了,但最终的赢家还是朱元璋,他们为什么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首先陈友谅其人性情强硬残忍,多疑,得意便骄狂,原先投靠在倪文俊手下,结果杀其自立,更挟持天完政权首脑徐寿辉,最终也将其杀掉,手下大将赵普胜多次为他打败朱元璋,却被他轻易中了反间计而处死,陈友谅野心勃勃,在自己的地盘大肆征兵,四处出击,没有很好的稳固统治,稳定发展,积蓄力量,而是贸然开始征伐朱元璋,结果最终导致失败被杀。

其次张士诚,穷苦人出身,很小时就操舟卖盐,为人义气,仗义疏财,后与兄弟等十八人起义抗元,占据吴地后,迅速腐化,变得骄纵,奢侈,完全不管军务政务,天天吃喝玩乐,最终被朱元璋吞并。

最后朱元璋坚持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内修良政,外练强军,最终一统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