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5個教師崗位無人報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了?


1835個教師崗位無人報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了?


登錄廣西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系統,最新的招考新聞,看上去觸目驚心。


1835個教師崗位無人報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了?


截至3月29日11點零6分,廣西尚有1835個教師崗位無人報考,截至3月29日15點15分,4612個教師崗位報名不足3人,達不到1:3的開考比例。

要知道,為期5天的報名,3月29日是最後一天。截止時間也由原來的3月29日17:30延至18:30。


1835個教師崗位無人報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了?


2019年廣西中小學教師共招聘19772人,據廣西中公教師考試網統計,截至3月28日17:30,報名人數達8.2萬,報考比例為4:1,相比公務員招考近40:1的火爆場面,招教遇冷顯得無比揪心。


1835個教師崗位無人報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了?


梧桐樹已栽,

鳳凰何時來?

在大眾固有的認知裡,教師職業真的是鐵飯碗,假期多待遇好。誰能料想這次的教師招考能遭遇滑鐵盧?其實,教師招考遇冷並非廣西獨有。

現象一:據《今日頭條》報道,2018年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全省尚有744個職位無人報名,1643個職位未達到開考比例,1546個職位資審合格為零,515個職位資審合格只有1人,2228個職位無人繳費,3318個職位競爭比小於3,其中244個職位競爭比為2:1,另103個職位剛好達到比例3:1。

現象二:昭平縣教師崗無人問津,4個月3次徵集志願。昭平縣於2018年4月9日發佈2018年中小學教師招聘公告,共招聘297人。

第一次報名結束後,有數十個崗位不符合開考比例。然後於7月27日發佈復徵和補充招聘崗位共98個計183人。

但兩次徵集志願之後,至2018年8月10日上午9時止,昭平縣2018年中小學教師招考復徵志願,尚有57個職位無人報考,不得已於8月10日再次發佈徵集志願公告。

現象三:2016年,杭州市各城區持續近一個月的教師招聘出現了很多學校招聘崗位報名人數很少,有的知名小學甚至招不到老師的情況。杭州某城區教育局人事科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以往也有報名不足的情況,但沒有這次這麼明顯。”

教師招考遇冷現象讓我們不得不承認,教師這個鐵飯碗的吸引力已今非其比。

一個所謂的“一個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職業,一個天天被掛在法律文書、政策文件裡,官員口中的“尊師重教”的職業,居然報名者寥寥。


1835個教師崗位無人報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了?


將三尺講臺弄得人人嫌棄,

你我都是“共犯”

畢竟,在很多人口中,教師是個假期多、工資高、福利好、一天兩節課、作業推給家長、補課一年賺一套房、誰都搶著做的緊俏行業。

基於這種認知,很多人對老師有一種莫名的羨慕嫉妒,恨不得用神仙的標準來要求老師。只要發生師生矛盾、家校矛盾,輿論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摩老師,不把老師妖魔化誓不罷休。

而真相是什麼?

假期多?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中學專任教師工作量狀況及標準研究”課題顯示:中國教師平均每週工作時間為54.5小時。這樣算來,每年至少多工作580個小時,就算有寒暑假,老師一年也要多工作22.5天。

工資高?

《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7》指出:2016年,鄉鎮教師、鄉村教師、縣城教師的月收入分別為3965.23元、3550.38元和3446.37元。而2017年高校畢業生月起薪的加權算數平均為4537元。

事情少?

下鄉扶貧、控輟保學、戶籍登記、禁毒防艾、文明城市宣傳、組織家長填寫問卷調查,造各種檔案、填各種資料,迎各種檢查……這些先了解下。

更不用說無限責任和老師自帶的“背鍋俠”屬性。


1835個教師崗位無人報考,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當老師了?


尊重教師,

他們是塵世中真正的福音

為了情懷走上三尺講臺,為了麵包走下三尺講臺的老師,不在少數。但是還有一大批老師掙扎在麵包和情懷之間。

著名的人文學者、北大教授錢理群提出的關於現代教育弊端的論斷:我們的大學正在培養一批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一次次的招考遇冷,正在驗證這個論斷。在此要強調,這個論斷是中性的,無關褒義和貶義。

我們都是肉眼凡胎,不管從事什麼工作,無非是追求兩樣東西:物質和精神。單就物質而言,當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人的內心就會產生一種近乎痴迷的不平衡狀態。

就情懷而論,情懷是精神層面的,越是精神層面的越是要被認可和肯定,那麼整個社會認可教師的地位了嗎?

當學生家長因不滿教師對孩子的教育衝到學校對教師破口大罵大打出手的時候,可曾考慮過何為尊師?當因為自己的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把責任歸咎教師和學校動輒去上邊告狀的時候,何曾思考過何為重教?

社會賦予教師以神人之力卻不給教師以神人之敬仰,這本身就是一種病態的體現。

2015年4月14日,一名河南省實驗中學教師在辭職信中寫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紹興稽山中學的一個老師,寫下一篇《我只是不想再浪費生命了》,離開呆了20年的高中校園。

大家奔赴嚮往的遠方,不曾回頭。

但更多老師依然留了下來。

為了夢想,為了孩子,也為了能為這黯淡世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變。

他們忍受著貧窮、勞累、誤解、焦慮、無意義感,一直紮根於一線教育。努力自我完善,努力指引每個孩子。

這些教師,是塵世中真正的福音。因為有你們,孩子們才有希望。

向所有教師致敬!

也希望看到此文的我們,從此能真正理解那些站在講臺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