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的保險比我買的划算,要退保重新買嗎?

前兩年購買了某保險A,最近又不斷看到新的保險產品,保障責任也越來越全,產品越來越好。總覺得自己當初買的不划算,退掉原來的保險重新買新產品,可以嗎?

相信不少購買保險的朋友,都有過這樣的困惑。那麼,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該不該退舊買新呢?

現狀:早買保險早保障,新產品總有優勢

2017年,李倩購買了百年人壽的康惠保,這款網紅保險在當時來看性價比算很很高了,價格便宜,而且重疾保障也做得不錯。不過18年百年人壽又在康惠保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推出了康惠保旗艦版。

“我看過產品介紹,康惠保旗艦版不僅增加了中症保障,而且輕症種類也有增加,還可以選擇男女特定重疾,保障比之前的康惠保都更加全面。”李倩說。

李倩的經歷也並非個例。近年來,隨著大眾對保險的需求越來越大,保險業快速發展。除了傳統的保險公司,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保險公司也湧現出來。

為了順應市場的變化,搶佔市場,保險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明顯加快,健康險、高端醫療險每個月甚至每週都能看到新產品上市。

新產品往往在原有超的基礎上增加優勢和賣點,比如醫療險從只報銷社保範圍內用藥到不限範圍,從公立醫院到私立醫院;重疾險涵蓋的疾病種類也越來越多,甚至增加輕症保障等。

這就不免讓人擔憂:都說保險早點買就能早有保障,可是新的產品卻比我之前買的保險看起來更划算,保障也更全面。我已經買的保險會不會保障不夠,那我買的早不是也沒什麼用了嗎?

一旦知道自己買的產品不是最好的,就覺得心裡不是滋味,我們究竟該如何正確應對這種變化呢?

觀點:保險沒有絕對“更好”的產品,合適最重要

隨著大家對保險需求的側重點不同,保險公司升級產品也是必然選擇。

保險跟一般商品不同,每款產品的設計都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每個年齡階段和收入層面下的需求也不同,不存在絕對的產品‘更好’,不能一刀切的判斷產品的優劣。

保險公司推出新產品時,為了吸引客戶,設計中通常都有一些新的亮點出現,但這也不代表我們之前買的產品就是不好的。

拿重疾險來看,重疾險的價格具有隱蔽性,不能片面的比較保險產品的價格是否划算。不同保險產品有不同的保險期限、保險金額、保險責任和條款,因此保險產品的價格一般是不可比的。除非兩者很相似,否則就很難根據價格來判斷哪個更划算、哪個不划算。

此外,投保重疾險的時候,不同年齡對應的保險費也是不同的,年紀越小越便宜。如果想退掉之前交的保險,按照現在的年齡去購買新的保險,保費可能也並不便宜了。

以康惠保旗艦版為例,它的保障固然更全面,但是也要求必須保障“重疾+中症+輕症”,保費也相對更貴。如果你的預算不足,而且只是想要保重疾,那麼原有的康惠保就足夠了,不需要追求退掉之前的而購買新產品。

而且,一旦退保,可能就是沒有盡頭的。

保險產品總是在不斷進化升級的,可以說,明天的保險產品設計一定會比今天好。如果把昨天的產品退了換成今天最優的,可能明天又有更好的選擇了,那是不是要接著退?

建議:明確這個問題,再考慮退舊買新

退保之前,必須明確我們退保的目的是為了配置更好的保障方案,而不是為了省錢。

假如你真的買到了特別貴、特別坑的產品,並且才交費1-2年,這個時候是可以考慮退保,選擇更換更划算的產品,避免在坑中越陷越深。

不過,如果你買的產品本身就是當時高性價比的產品,新產品與之相比優勢並不算特別明顯,這個時候不建議退保。當然,如果在購買保險後的3-5年內遇到了明顯優秀的產品,而自己的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退保換新產品。同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退保不如再買一份新產品,既不會產生經濟損失,還能使保障範圍更全面。

長期保險的交費期限通常是20年-30年,如果你交費已經超過10年,無論如何都不建議退保了。這個時候你的保費已經交了不少,退保經濟損失會比較大,而且隨著年齡增大,再購買新產品價格也會更貴。

當然,如果你買錯了產品,就應該果斷退保。比如,你本身要購買消費型重疾險,卻被忽悠購買了返還型保險,導致保障不足而且保費更貴,就要果斷退掉重新購買保險,因為保障才是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目的。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真的要退保,也要等新的保險度過等待期再退保舊產品。因為新產品等待期內出險是不予理賠的,為了避免讓自己的保險處於裸奔狀態,就需要拿捏好時間,做到保障的無縫銜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