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腦梗,可以說是一個要命的病,往往是突然降臨,讓人措手不及,甚至會因第一時間突發時,會給患者很少的搶救時間。所以呵護健康,必須要從預防開始,降低腦梗發生,也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腦梗是如何誘發的,如何預防它?神經內科醫生提醒:現代人誘發腦梗的原因有很多,以下4個習慣是主要誘發原因。

習慣1、過度泡腳

泡腳對於正常人來說是一個再好不過的習慣了,但是如果對於本來就有基礎性血管疾病的人而言,是十分危險的。

因為,突然的熱水刺激,能讓人體的血管,特別是腿部和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增加心臟的負擔。

因此,對於有基礎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切勿盲目泡腳,溫度不宜過高。

習慣2、睡前過於激動,憤怒

睡覺期間,是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峰時期,這是因為經過幾個小時的睡眠,身體的各種代謝都離不開水分的參與。

這時候血液就會變得格外粘稠,血流速度也會減緩,如果在此時情緒過於激動,導致血管迅速的收縮,就容易突然引發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建議不管白天經歷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也不要將情緒帶到床上。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習慣3、長期吃宵夜

對於有吃宵夜習慣的人而言,長期如此,難免會造成身體中脂肪堆積的情況,因為宵夜為了滿足人們的口感,大多都會選擇重口味的食物。

一旦出現肥胖,血液中血脂過高的情況,則會大大的增加發生腦梗的機會。

習慣4、玩手機到半夜

手機不離手是危害現代人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睡覺前,越看手機越不困,然後一玩玩到半夜。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而熬夜是腦梗年輕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熬夜時,身體會增加腎上腺激素和去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而這兩種激素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流速度減緩,增加血液的粘稠度。

並且熬夜還會增加動脈硬化的過程,進而增加腦梗的發生機會。

血管血管同壽,養好血管就等於養命,神內醫生提醒:堅持“兩多、一少:”讓你血管比同齡人更年輕。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兩多:

1、多飲水

身體在缺乏水分的情況下,會導致血液粘稠,血液粘稠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日常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成年人每天應該補充夠1800ml(7-8杯)以上,喝不夠的人要注意加量了。

在每天喝水的過程中,放入一些對血管有益的乾果,會對血管起到更好的養生作用。

其中山楂就是對於養血管最好的選擇,山楂這種水果可以入藥,山楂可以活血化瘀,促進消化,尤其對油膩食物的消化有獨特的功效。這種水果適合患有三高的人食用,能促進身體廢物的代謝,對動脈粥樣硬化的人也有同樣功效。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是一朝一夕就會形成的,長期血壓血脂血糖異常,造成血管內細胞損傷,導致低密度脂蛋白沉積,形成斑塊。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對於預防血栓、腦梗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們而言有幫助。

2、多測測血壓

據一項研究證實,高血壓是引發中風的眾多原因當中不可忽視的一種因素,如果高血壓的患者,能夠持續的控制好血壓,會大大降低發病幾率。

很多人都知道,血壓過高會損傷身體,但其實血壓長期的不穩定或者是血壓過低也是十分危險的。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不穩定的血壓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臨床上因為不按時吃降壓藥而引腦梗的例子也數不勝數,所以,高血壓一經確診就必須堅持服藥治療。

一少:少吸菸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吸菸對身體的傷害並不僅限於肺部那麼簡單,吸菸還會嚴重的損傷血管。

這是因為吸菸會增加體內一氧化碳濃度和導致腦灰質部血流量減少,長期吸菸就會讓患者大大增加患上腦梗塞的幾率。

所以本來血管就不健康的人,或者是有三高的人群,一定要要注意遠離香菸,儘量戒掉或者是控制每天吸菸的數量。

有人會問那麼如何做出準確的判斷:

腦脊液、眼底檢查及頭顱CT、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風的準確診斷。早期頭顱CT檢查有助於鑑別中風屬於出血性或者缺血性,還可以區分不同部位的出血,是中風必須的首要檢查。具體標準: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1、缺血性中風:常於安靜狀態下發病,發病急驟,多數無明顯頭痛、嘔吐等先兆症狀;有頸動脈系統或(和)椎-基底動脈系統的症狀和體徵;腦血管造影檢查顯示不同部位腦動脈狹窄、閉塞或扭曲。造影攝片時應將頸部包含在內;急性腦缺血性中風發作24-48小時後,頭部CT可顯示缺血病灶。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動脈系統的狹窄和閉塞;局部腦血流測定,可提示局部腦缺血病變。

2、出血性中風:既往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突然出現意識障礙和偏癱;CT表現為高密度影區,出血可破入腦室。臨床上根據患者意識清醒與否、是否昏迷、偏癱程度等將出血性中風分為三級.

腦卒中的併發症又是什麼呢?

1.腦疝

腦血管病患者多數死於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於大量出血,腦中線結構移位或被破壞,全腦水腫,形成腦疝,使腦幹被擠壓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樞所致。

國內報道,腦出血合併腦疝死亡者佔44、8%~50、1%,故及時有效地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預防腦疝形成,是治療成敗的關鍵措施,而當患者出現下列情況:

①頭痛劇烈或極度煩躁不安;

②頻繁嘔吐或抽搐;

③呼吸及心率變慢,血壓升高;

④意識障礙逐漸加重;

⑤雙側瞳孔不等大,則提示顱內壓明顯增高,可能有腦疝形成,應積極脫水或手術治療。

2、腦心綜合徵

當腦出血病變波及植物神經的高級中樞丘腦下部,導致神經體液障礙時,也常引起心腦功能或器質性改變,稱為腦心綜合徵。

3、膀胱及直腸功能障礙

輕型腦出血病人常因不習慣臥位排便,而出現一時性“體位性尿瀦留”及大便乾結,嚴重病人,當病變波及半球運動中樞時,常出現尿頻及膀胱內壓增高,如第三腦室受到刺激,往往會出現直腸活動性增強,導致高度排便亢進,患者便意頻繁,但每次排便量較少,如灰結節受損,可出現不自主排便,若全腦受損,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現二便失禁或尿瀦留。

4、腎功能衰竭及電解質紊亂

腦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語,不能反應主觀感覺,加之症狀複雜,治療矛盾較多;也常因頻繁嘔吐,發燒,出汗,脫水劑的應用和補液不足而造成失水,電解質紊亂及腎功能衰竭,有時因缺氧,飢餓,呼吸異常等導致酸中毒,或偶然發生鹼中毒,但上述病症在昏迷或合併感染的情況下,常易被掩蓋而被忽視,使病情日趨加重.

睡前四個習慣,與健康有關,醫生:做好“三多一少”腦梗不來!

5、中樞性體溫調節障礙

當腦出血波及到丘腦下部及前部時,散熱機制被破壞,可引起持續性高熱,體溫常達40℃以上,並可伴有無汗,肢冷,心動過速,呼吸增快等症狀,但白細胞一般多不增高,複方氨基比林,阿斯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時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溫有效,如不及時處理,數小時可死亡。

6、褥瘡

腦血管病人常因偏癱,長期臥床不起,加之有些病人較胖,不易翻身護理,骶尾部,內外踝,足跟,髖部等骨突出部位,常因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而導致局部營養不良,發生褥瘡。

所以看到這些致命的併發症我們一定要提前預防,避免以後的時間都在病床或者"小盒"度過,後悔都來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