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生境界来看,你觉得朱熹和王阳明谁更高?

吃茶去的平常心


从提问的标题中,我提炼出了这么几个关键词:人生境界,朱熹VS王阳明。

“人生境界”四字的出现将朱熹与王阳明之间的PK上升到了哲学理论的高度。“人生境界”的含义宽泛深奥,欲回答此问题,首先从理解“人生境界”处着手。

何为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在其作品《新原人》一书中对人生境界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大抵可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 自然境界:一个人凭本能或风俗习惯做事,而此事对自身无任何意义或意义不大,这样的人生境界即属自然境界的范畴。

  • 功利境界:一个人做事,全凭对自己有利,即利己。这件事对他人而言有两种影响:积极的或消极的,但甭管哪种影响,只要此事对自己有利有益就OK。这样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 道德境界:一个人觉解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认为应该做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那么他做的这件事就有了道德的意义。这种人生境界即是道德境界。
  • 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生境界中最高层次的境界,能够做到这一境界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不仅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员,还把自己看作宇宙中的一份子。他与宇宙同一,做对宇宙有利的事。这种人生境界即是天地境界,又称哲学境界。

四种境界中,前两种是人凭本能就能够达到的境界,后两种是一个人应该达到的境界。

了解了人生境界后,再来比较朱熹和王阳明的理论学说就有明确的对比方向了。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认为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讲求格物致知,主张知先行后,属客观唯心主义。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良知即天理,讲求致知格物,主张知行合一,知先行后,属主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影响了当时人们对情欲的正面看法和态度,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形成对立。

朱熹与王阳明的理论PK点主要集中在人生境界中的道德境界层面:

朱熹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认为知识的多少决定道德水准的高低,而北大学子弑母案即推翻了朱熹的这一论定。由此可见,知识的多少在提升道德境界方面并不起决定作用。

王阳明则认为只要心有良知,一心向善,即使是没读过书的凡夫俗子也可以成为圣人,跻身道德境界。

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虽没有高学识,却能够在关键时刻为他人着想,为社会考虑,顾全大局,可见大禹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因此,从道德境界,即人生境界方面而言,王阳明略胜过朱熹。


迷途的mao


王阳明是代表心学,朱熹是继承和发扬了二程的理学。

从人生的境界来说,王阳明更洒脱,而朱熹更多囿于古人之见。

自然是王阳明境界更高,所以王阳明能影响东南亚各国,而朱熹之理学所不及也。心学与理学有二大最大的区别,从中也可见二学之一斑。

误区一,心外格物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现于《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大学》一文中却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解释,也就是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当时是没有定论的。

南宋儒学大家朱熹在程颢程颐“二程理学”的基础上,把“格物致知”解释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的解释,一时被奉为正统之说。

此观点被王阳明归为心外格物,阳明先生认为,心外事物千千万,任何一个人穷尽一生也很难全部格出道理,就算是格出道理,也是各事物有其各自的道理,万物万理,你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一个适合万物的天理,格世界之万物,行不通。

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孟子说的“格君心”之“格”。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即是穷理。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圣人这样,我们普通人就更难格万物了,这提示我们,多学习别人的经验是好的,但把学习当目的就麻烦了。马云的成功,马华腾的成功,华为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用他们的本心与当时的社会资源完美的结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可以参考他们、学习他们,但如果谁把他们的创业路径复制一下拿来用,成功的可能性自然是微乎其微。更不用说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创业公司,还有人把阿里巴巴现在的管理制度照搬过来,结果可想而知。

误区二,先知后行

在“知”“行”关系上,程朱理学主张“知先行后”。应该把封建道德和义理放在第一位,只要有了知,行是自然而然的。譬如有人要去京城,必须知道要出什么门,走什么路,否则便去不了。朱熹认为学问不外乎致知、力行两件事,他虽然也强调两者不可偏废。但要究问知行的先后,他则说“当以致知为先”。

阳明先生认为这显然错了,有些道理,你不去实践,你怎么知道是对的,那只是假设,假设能说是“知”吗?。知行是两个字,但说的是一个工夫,反对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知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中国的教育,大抵上也算是一个“先知后行”的典型代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恨不得把体育课、音乐课、实验课全部砍掉,甚至大学也是如此,这就造成了很多学子毕业即是失业,进入职场毫无竞争力可讲。这种现象不彻底改变,教育强国就很难实现。


咕咚学堂


不知道题主你了解不了解他们两人的大概人生,所以这个题不好答。

简要说吧,

1.朱熹也好,王阳明也好,他们生前都没有身后如此大的名气。

2.生前他们都挺混的,跟他们所标榜的自己的主张有不少相违背的地方。

3.混是一方面,朱熹呢,更无知一点,王呢,更无耻一点。

4.他们都不是当他们在世时的,学问最好和道德最高的人。

5.他们所创的学说,是迎合他们当时当代的学说,从这点来讲他们都是聪明人。

6.也正因为他们只为迎合当时当代,他们的学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看来有的一窍不通,有的需要改进。

7.与其改进他人的学说,好好的学会他们,然后自己自成一家,不好吗?


杠赛来1


两者都是圣人,都是为了追求最终真理。然而王阳明更高一些,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不仅继承了存天理灭人欲,还提出了天理即人欲。两人都对佛家很感兴趣,他们的学说和佛学是分不开关系的,佛家说真妄不二,欲望和天理也不二;妄心灭不掉的只能转识成智,欲望也是如此。王阳明要灭的欲是过于执着贪婪的私欲,财色名食睡这些欲人人都有,有些人在不伤害他人不违背善良的基础上去经历和满足这些欲望、不贪婪不染着,那这就没什么问题。有些人为了这些欲望却伤天害理,那私欲放在第一位,那这样的欲是一定要灭的。济公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讲的就是凡人的心贪婪容易执着外境而着相,容易干出违背良心的事,所以不能学他放纵欲望。如果如同王阳明那样悟了道明心见性了,就能把握比较好了。


灵江魂


朱熹是宋代理学大师,是缺德、愚蠢、守旧的封建文人,是儒家文化的背离者、篡改者、毁灭者!

因为朱熹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荒谬思想,毒害中华民族八百多年!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大师,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圣人,是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践行者!因为王阳明主张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主张的“存仁义、灭贪欲”思想不谋而合。


董海发


朱偏于理论,王偏于实践。


抱朴见素


朱熹(1130年_1200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号晒庵,别称紫阳。今江西人,博览群书,广注经典_《四书章句集》、《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词集注》等。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二程(程颐、程颢)关于理、气关系学说,集理学大成,世称_程朱理学。《》《》王阳明(1472年_1529年)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大名王守仁。今浙江人,博学多才,其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大学问》。开始学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学陆九渊心学,并发扬光大陆九渊心学,世称_陆王心学,创立_阳明学派。《》《》朱熹、王阳明同是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哲学:“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哲学:“夫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四句论性_“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论儿童教育_“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自然日长日化”。《》《》朱熹、王阳明不同在_理学与心学。理学与心学统一起来能互补短长。灭人欲不妥,节制人欲可能。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当补充为_心中有理,心中有物;心外有理,心外有物。《》王阳明高于朱熹的地方①四句论性相比孟子的性善、荀子的性恶更接近性的本质(真理)。②儿童教育在于儿童兴趣喜爱,在于一天天成长,知识一天天消化、转化即自然日积月累。③人生经历_龙场悟道(早年反宦官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逆境中的意志信念;可为_后事师。④“致良知,知行合一”_人生境界是良知,要达到这种境界则需要思想与行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统一。致良知,知行合一至今仍为人们的人生准则;可为_后人师。





四维正邦


龙场悟道,王阳明悟的是明明是“道”,但儒生硬说是儒,王阳明是站在“道”的高度挥洒“儒”学。王阳明是继慧能之后三教融合的普及化,事俗化,和升华化。而朱熹囿于儒家,固于“儒学”。朱熹只不过作了古文的“宋朝”的“现代文翻译”。并且添油加醋。


明地释天


从悟道、明心见性、天则规律与人欲之私之微妙处、学问论究之极致和透彻剖析之关键,一以贯之亘古亘今无始无终而生生不息地见解。王阳明肯定在朱熹之上,即使是孔子也可以说逊色于守仁何况是朱熹,其实朱在解读孔孟学说也有不少误解处因为儒学整套学问论究有衔接对不上号,也有环节脱离无法延续有隔阂…标准不统一。

而王阳明则是古今贯穿惟精惟一将儒学发挥到极致且知行合一,可以说是将孔孟儒学再一次梳理升级达至圣极,王阳明不管儒释道诸子百家他都能一一理会,他从儒学中真正悟道其良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代用名


无神秀就无慧能。思想是向上的。每代人都会找到自己喜欢的想亲近的思想。勿论高低,他们是高低错落的群山,去亲近与攀登就好,你将在任何时间看到他们所见的美境,那时你会忘了高与低、远与近。你会庆幸,幸好他们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