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路遥的《人生》?

经纬jw


《人生》是著名作家路遥苦战21个昼夜写成的一部13万字的中篇小说,也是其成名作,该作品还获得过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一经发表,就在读者群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吴天明导演将其拍成电影搬上屏幕后,更是轰动一时。

要评价《人生》这部作品,我们可以将其与路遥先生所处的环境与其苦难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思考、探讨!路遥先生与共和国同岁,他经历了新中国初期的各种社会变革,也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因为家庭贫穷,不得已在七岁被过继给大伯。从小直到他上延安大学,路遥的成长岁月里充满太多的苦难,他亲身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饥寒日子,这给他留下苦难记忆的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意志。作为一个从黄土地里走出的贫苦人家的孩子,路遥从小有一种“走出大山,将命运踩在脚下”的梦想,他不甘于庸庸碌碌。所以,他将自己对于生活的各种向往与对于命运的探讨都寄托在他的作品中。

以《人生》为例,生活在“城乡交叉地带”的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再返回农村,这是路遥对于命运的思考,青年走出农村以后怎样?他们要干什么去?要追求什么样的东西?所以,主要的不是要走出农村,而是走出之后要面对的!

《人生》在发表前,路遥拟定的书名叫《你得到了什么》,这个我们可以以两种视角来分析。第一,作为农民的高加林因为机缘进了城,抛弃了巧珍,和城市姑娘黄亚萍恋爱,最终因为“走后门”又被遣返农村,而他“从感情上更爱的巧珍”已嫁作人妻,他绕了一圈,什么也没有得到!第二,作为“市民”的高加林,竭力摆脱农村的习气,幻想着和黄亚萍结合后去更加遥远的南方,去“施展才华、大有作为”。然而,城乡固有的现实矛盾并没有让他如愿,所以,“市民”高加林进城之后,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得到,并且他丢失了农民的本真!最后,他回归到黄土地,只是暂时的一种退让,路遥先生在结尾篇写到“并非结局”,这就意味着,以高加林的心气,他最终还是要往出走,至于出走后要干什么,他自己是不知道的。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他也不知道去城里要干什么,但是知道要出去,他不想在农村刨挖一生,于是他走进城市后是开始做了揽工汉!即使自己有多大的梦想,但是基本的生存必须要有保障。这跟《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他返回农村只是要填饱肚子,并不是对于“命运”的屈服,他的梦想永远不会在黄土地里,他不可能用“锄头在土地上写下无数的诗行”!

因此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它告诫青年不要安于现状,鼓励青年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青年要规划好自己的未来,用柳青《创业史》中的话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一言以蔽之,世界是平凡的,但是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土豆情09


在小说《人生》扉页,写着这样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每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出自于柳青的《创业史》。作为陕西文坛教父的柳青,对路遥的影响很大。《人生》这部中篇以及百万字长篇《平凡的世界》都可看到路遥对其精神导师致敬的文字。


路遥1982年发表的小说《人生》,描写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的人生追求,曲折的爱情经历,引起巨大的反响,这也是路遥成名作。该小说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更轰动了全国。(元元依然记得,长辈们大骂男主负心汉时,咬牙切齿的情形)

面对代表城市文明亚萍,高加林没有勇气拒绝其诱惑,他放弃了漂亮质朴但没文化的巧珍。当高加林最终被城市拒绝回到农村,昔日的心上人已嫁做人妇,他回到农村,但生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他并不嫌弃农村人,但选择后者,则意味着一辈子困在黄土地,他没有做一辈子农民的思想准备。


路遥并没有交代高加林的结局,《人生》出版以后,有很多人表示要续写《人生》,但路遥曾在访谈中提到,高加林后来到底怎么样了,他也不知道,这应该让生活来回答,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结局。


高加林内心的矛盾,是特定时期高加林们无法立足于土地,也没有能力在城市安身立命,一种普遍的人生困境。今天的年青人也存在"生活是我养的一条狗,/更多时候,/我是生活的一条狗"相似的困境,什么时代出人头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据说因为读报看到,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登上太空的新闻,路遥兴奋的彻夜难眠。后来创作《人生》时路遥认定,主角应该叫加林。而作家本人的人生,似乎也投射到了小说的情节。

路遥的初恋林红,一位容貌异常姣好的北京知青。然而她因招工离开了陕北。1969年丢官又失了恋的路遥,回山沟沟当了民办教师。失意的他和北京知青林达相爱两年后结为伴侣,可惜在1992年,路遥逝世3个月前两人离婚。

可以设想一下,路遥即使找到一个“巧珍”那样的女子,也无法解决现实生活的难题,拥有长久幸福。家族性肝病,贫穷家人的负担,一个疯狂写作,甩手掌柜似的丈夫,林达终于又回北京去了。

路遥热爱着家乡的黄土地,"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路遥曾讲到:有人认为我,是不是在在农村就過到过巧珍?我回答说,不是,因为这个人我可以说,她就是整个陕北劳动妇女的一种形象,陕北的劳动妇女就是这样。


多少人感叹造化弄人,世事不公,而英年早逝的作家,曾在兄弟工作的煤矿体验生活后说到:

凡是下过井的人,生活在太阳底下就应该知足了。


元元的天下


人生之路,关键只有几步,怎么选择要看自己!这应该是《人生》这本书的精髓。

《人生》作为路遥的成名作,是一部真正的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围绕高加林与农村姑娘和与城市姑娘的故事展开,通过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给人一种痛惜感。

通过故事的展开,描述一个农村青年的选择,这是一个现在无法解决但将来也不好解决的的矛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生悲剧,但在复杂的表象下悲剧的表现出生活的苍白和无力,为了更好的生活放弃了种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往高处走的时候有很多种选择。选择的时候要不违本心。

人生之路,关键只有几步,怎么选择要看自己!


改变165806236


看路遥的《人生》这本书,纯属偶然,两天时间将其阅读完毕。随着主人公髙加林的人生旅途,颇有感悟。一次又一次的将自身的性格特点同高加林现比较。远大的理想抱负,没有正统的城市血脉,传统连贯的学校教育,单纯简单的世界人生价值观。唯一的不同,髙加林的每一次选择,没有那么多家庭因素影响,更多的却源自于个人态度认识和原则坚持,淳朴的民风也只是隔靴搔痒般的影响,但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因此,髙加林的人生旅程,自己的选择是最大作用的。

起初,还以为如此的悲剧结局,社会改革变化占了足够的分量,如果没有起初高明德的陷害,也许髙加林的人生会是一帆风顺。

但后来,我却改变了态度,每一个人抉择都是由个人所决定的,社会外界的影响并非是主要因素,试想一下,如果在民办教师的职位上,髙加林遇到了城市的另一个吸引,又或是遇到了另一个黄亚萍,结局还会是喜剧吗?我持否定的态度,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髙加林本身个人性格内存在的虚荣,存在的脱离现实的追求所造成的。

说到脱离现实的追求,我们必须要承认,追求是对一个人前进的最大动力,追求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平凡人的最内心深处的原则。然而,简单的远大理想追求却必须建立于现实的背景,只是一味的追求,只是单纯的理想,或永远只是追求,永远只是理想。

没有考虑到现实条件的追求,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包括我自己。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认真考虑过,自己的追求是源自于自己本身的追求,还是源自于社会的追求。

追求,不能脱离现实!

谈了这么多的性格、追求,其实并没有道出我最大的感悟。我不知道,以往看过这本书的读者是否有这样的感悟——髙加林,一个简简单单的想成为城市人,为何会如此的困难。在我看来,并非是一个城市户口的难度。而是一个平凡的人融于社会,取得优质资源的难度。那是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时的社会现实,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差异,也许就是人一辈子的差异。

时值改革开放30余年的今天,有变化吗?国家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试问一下,城市真正接纳了农村吗?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居住在城市里的农民,并不是因为我是农村户口,而是在城市里的生活中,让我始终觉得我没有融入其中。

不可否认,我是接受城市里最好的教育资源才能走到今天。我无法想象如果我没有接受这样的教育,现在的我会是在干什么?

姑且让我站在一个初步踏入城市内的角色来说说,我感到了太多的优越,这优越也只能够建立于低层次的平民百姓中。高层次的城市人,手中掌握的一定会有更多的优越。我不是想愤青,只是觉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这差异,却并不是因为个人所决定的。如果只是个人所决定的,也许我就不会有这样的感悟了。

以此文,提醒自己。人生路遥,不要沉迷于自己给自己构建的世界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里,必须要和现实相结合!


八小时以外


《人生》发表在《收获》1982年第3期上,影响很大,曾获得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路遥在《人生》这部中篇小说中试图塑造出一个接受现代教育和现代文明、追逐人生梦想的文学典型人物——高加林。

我们来看小说《人生》,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路遥对乡土人生深情留恋和呼唤,闪烁着他的理光芒。我们都知道,路遥有着苦难的童年,当他走出那片留给他苦难的土地,接受现代理性时,内心又更依恋着那片土地。

路遥一次次地试图冲破传统,让年轻人去追求城市文明和现代理性,把理性地光芒带到深受传统思想禁锢的农村农民之中。但他的那份恋土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内心,并一次次地让他在走出去的同时又回归乡土,扎根乡土。这种矛盾性一直充斥在《人生》文本中,作者也始终在传统与理性之间徘徊,突围出去,又最终又回归。

事实上,路遥希望千千万万的高加林们走出去,改变祖辈们世代的生活方式;但在情感上他又极力地使这些青年们回归乡土,回归传统美好的人性、人情之中。乡土是路遥的“根”,同样也是高加林们的“根”。

刘巧珍,一个善良、纯朴、勤劳、美丽的农村姑娘。可惜高加林丢弃了刘巧珍。在路遥笔下,为我们谱写了一段爱情悲歌,虽然刘巧珍的爱情最后失败了,但是她的意识与与情操胜利了。

黄亚萍,一个具现代文明为一身的女性代表,也是一位“第三者”的形象。 由于种种原因,她对文明的接受和向往最终也是以悲剧而告终。

《人生》从高加林回村、进城、又回村的圆形轨迹中,揭露了城乡交叉地带的农村青年在迈向人格解放的人生课题时,也揭示出了路遥社会制度改革的深沉呼唤。

可以说,《人生》是路遥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当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


书房记


路遥的《人生》在当年出版不久就被拍成电影,在当时颇有点轰动效应。

出生于农村的高加林却不安于一辈子就在农村生活,希望能在城市里找到自己的发展机会,为此,他甚至于和农村的女友巧珍分手,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的努力却最终没有成功,他只好又回到农村...而巧珍也嫁了人...

当时虽然很多人认为高加林希望有更好的人生发展的愿意可以理解,但绝大部分人对他『抛弃』农村女友的做法是批评态度的,甚至于将他与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相比...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怎么来看《人生》呢?

站在今天回头看,我们会发现高加林身上的悲剧意味更强了,因为如果不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完全可以达成自己的人生愿望,如今城市与乡村之间不再是天堑;甚至,即使在农村他也会有更多的机会。

其实每个人生下来,随着年岁既长,就会发现他的人生轨道已经在那儿了,由他的出生环境(父母,父母的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大环境、大时代..) 所决定的他的人生轨道已经在那儿了,如果他希望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无疑地,他个人必须付出努力,但能否成功,却很大程度上要看周围环境,而我个人认为,一个开放的、公平的文明的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至少它不试图却阻挠这种努力。

但是三十年前的中国并不是这样,有各种有形、无形、有意、无意的障碍,正是这种障碍造成了高加林的悲剧,当一个人正常的追求受到环境的阻碍而不得时,这就是悲剧,虽然那年代这样的悲剧太普遍。

再说回高加林的感情,他与巧珍分手其实并没有太多可指责之处,无疑,巧珍是个好女孩,但在感情交流上,的确她是除了『猪又生仔了』这样的话题之外并无更多可与高加林沟通之处,高加林对于婚姻其实有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要求,如果,他为了所谓的道德一直与巧珍在一起的话,对于两个人其实都无快乐可言。

当然, 这并不是说,他与黄亚平在一起就无可指责,因为他与亚平在一起除了对方能与他『谈得来』之外,他是有企图心的。

但无论如何,今天的高加林应该有更多的选择与机会。


苏菲猫之读书追剧观影


《人生》这部路遥作品,我还是在一个偶然时间里“认识”的,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早晨,我们一帮同一天参加工作的知青下了早班不睡觉,居然相约去看电影,正巧电影院放彩色故事片《人生》,从此我就喜欢上路遥作品了,相互传阅原著,摘抄优美哲句,其热烈不亚于当年下乡时传阅手抄本之痴迷。

电影《人生》由周里京和吴玉芳主演,讲述了一对回乡青年高加林和巧珍追求事业与爱情的伤痕岁月,故事让我们回味青春,也让我们在曾经追寻梦想中去拨动那根琴线,似曾相识的那个特定故事真叫人难以平静和荡气回肠,由于我们与主人公岁月里或多或少地有着难忘共性往事,也有着美丽的渴望和憧憬,更让我们在风雨后去感叹与思考,去梳理岁月,珍惜中去热爱今天生活。

《人生》片中插曲更是让人难忘伤感,当我们看着加林与巧珍分别于大山里那个小木桥时,回首往事,心里如同五味瓶打翻似的,在搅拌在撕裂在揉碎,在向往更是在思索,这也许就是搏弈青春与自我撞击迸出的火花吧。那首歌好愁好痛好伤心,我至今没忘:“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照哥哥,煮了那个钱钱哟下了那个米,大路上搂柴瞭一瞭你,青水水的玻璃隔着窗子照,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双扇扇的门来呀单扇扇地开,叫一声哥哥呀你快回来。。。。。。”

今天我同样拜读了各位老师们的佳作和感悟体会,受益匪浅。以此纪念名著,路遥虽已逝,但路遥仍在。。。。。。

(注:图片选至网友作品,致谢。)


风雨黄鹤村


电影人生的编剧是路遥,路遥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电影《人生》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编剧是路遥,导演是吴天明,女主角是吴玉芳,男主角是周里京,女配角是李小力,男配角是高保成,贾六,乔建华,这是一部非常经典,好看的电影。


幸福兰104261291


关于《人生》,我最早只是听说里边有个“负心汉”高加林。


上大学时,在影视课上看过吴天明导演的电影《人生》,感觉高加林真不是个好东西,巧珍简直太可怜了。


前年,从同学那里借来了小说《人生》,一天一口气读完。感觉全变了,巧珍是可怜,但最可怜,最痛苦的人是高加林。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大学扩招后第一届学生,知道家里供给上学不易,便人认真真读完了四年大学。


毕业后,自己来到大城市找工作,没钱,没背景,表面上看着选择很多,其实根本就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为了省钱,只能住城中村,一住就是七年。最开始找工作,路远一天只吃两顿饭。

结果三个礼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来时带的1000块钱,除去路费和两个月房租及其他开销,只剩下了300块。想着即便是很快找到工作,也得一个月才能发工资,就省着花吧!


后来,工作找到了,我硬是用300块钱撑了一个半月。

我说这些不是在博取同情,而是想说,农村孩子走向城市,向上攀登的愿望很强烈,而且每向上走一步的代价都很大,背后的心酸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

他们也想过上好生活,也想出人头地,活出个人样,但他们无背景可靠,更无钱可创业,他们只能靠自己双手去拼搏,这一过程,很苦、很累、很艰辛。

所以,也会像高加林一样犯些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错误,或遭人唾弃,或有情可原。

这或者就是成长的代价


萤囊夜读


路遥所写的《人生》,艺术的再现了当时回乡知识青年的真实状态。本人在八二年连读两遍。后来改编的同名电影也看了。

本人除了没谈恋爱外(我一同学曾有大队支书女儿看上,但同学未从受到打击),高嘉林所有经历都经历过。

那个特殊年代的农村出身的高中生确实看不到前途在哪里,希望在何方。大量城市知青尚有招工、回城一丝希望。广大回乡高中生只有同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修理地球。一天几个工分值2角钱,累得贼死。

《人生》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农业、农村、农村青年的真实生活。至今回想起来还是让人心潮起伏,不能平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