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判这个人烹刑,临行前他说了几句话,刘邦听后放人赏官

文|疯癫史鉴,西汉时期刘邦当了皇帝后,手下的有不少异姓王反叛。他总觉的自己的位置坐不安稳,对那些大臣的猜忌心越来越重。公元前197年,代王陈豨在封地起兵,汉高祖御驾亲征经过邯郸的时候,向梁王彭越征兵。

结果这个梁王说自己身患疾病,只派了一个部将过去。汉高祖因此怀恨在心,后来他趁人不注意,以谋逆的罪名把人抓到洛阳,囚禁了起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刘邦判这个人烹刑,临行前他说了几句话,刘邦听后放人赏官

这就跟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抓捕岳飞一样,很容易就找到了所谓的证据。刘邦一开始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只是把人废成了平民。彭越在流放的路上,正好碰上了前去洛阳的皇后吕雉。

他觉得自己承受这不白之冤非常的委屈,就跟皇后哭诉说自己没有罪,希望能够回到故乡。吕雉当时答应了这个请求,把他带回了洛阳,只是她并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

刘邦判这个人烹刑,临行前他说了几句话,刘邦听后放人赏官

吕雉对汉高祖建议说,彭王是很有本事的人,你把他放走就是给自己留下后患,还是直接杀了好。《史记》里说,吕后让人重新把彭王抓了起来审查证据,然后派人上奏,皇帝顺驴下坡诛杀了三族。

杀鸡当然是为了儆猴,刘邦杀了人家后,把人脑袋挂上了城墙吩咐说:有人敢来收敛或是祭奠的话,立刻抓起来。大多数人都不敢违背皇帝的旨意,不过这世上总有那么几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

刘邦判这个人烹刑,临行前他说了几句话,刘邦听后放人赏官

有一个叫栾布早年跟彭王交情很好,从齐国后来后他听说老友的坏消息后,勇敢的赶了过去,哭着把自己出使齐国的情况汇报了一遍。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说,栾布的这场哭诉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他对栾布的义举非常赞赏,可当时的士兵却并不感动,他们依照命令把栾布抓起来送到了皇帝面前。汉高祖对这样公然违背自己意愿的人,非常不满指责了几句后就下令让人烹杀。

刘邦判这个人烹刑,临行前他说了几句话,刘邦听后放人赏官

根据《史记》记载:方提趣汤,布顾曰:“原一言而死。”上曰:“何言?”栾布得到说话的机会后,一股脑的把自己心里的怨言倾诉了出来:当初您被困彭城的时候,全是靠彭王守着梁地,才挡住了项羽西进的脚步。

如果当初的彭王有私心的话,早就跟项羽联手把您给打败了。还有垓下之战的时候,如果没有彭王,项羽恐怕根本就不会灭亡。

刘邦判这个人烹刑,临行前他说了几句话,刘邦听后放人赏官

现在您平定了天下,仅仅因为彭王有病没有响应征召就把人给杀了,陛下就不怕别的功臣人人自危吗。栾布这段话,正好戳中了皇帝心中的痛点,他也害怕自己做的太过,引起了公愤丢掉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

想当初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就因为暴政引起了国民的不满,死后不久那些苦秦久矣的百姓就跟六国的旧贵族联手推翻了秦朝这个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庞然大物。

刘邦判这个人烹刑,临行前他说了几句话,刘邦听后放人赏官

历史上教训就在眼前,汉高祖当然不愿意重蹈覆辙,也许是出于愧疚,皇帝最终动了恻隐之心,不仅赦免了栾布的罪,还给封赏了一个都尉的官职。栾布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史记里说他: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汉文帝时期,吴、楚七国叛乱,栾布领兵作战立下了不少功劳,顺利的封侯拜相,在燕齐两国还建立了祠庙。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感觉还不错的话还请花费几秒钟时间点赞或评论支持奖励一下,如果愿意关注那就更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