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初中女孩鄧雅文四次奪冠 卻讓泱泱中華詩詞大國蒙羞

昨晚播出的中華詩詞大會第四場比賽,來自洛陽初二女孩鄧雅文再次奪冠,成為連續四場擂主,我們在祝賀小鄧同學和慨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同時,也在捫心自問,泱泱詩詞大國是不是正被這個13歲的初中女孩蒙羞?

13歲初中女孩鄧雅文四次奪冠 卻讓泱泱中華詩詞大國蒙羞

洛陽女孩鄧雅文用最後一句“”散入春風滿洛城”收穫第四期擂主。

13歲女孩鄧雅文無疑是優秀的,本季第一場她攜父親寫作的那首《臨江仙》上場,已經賺足了康震、蒙曼等點評老師的嘉許,也足以證明其家學淵源。更重要的是鄧雅文連續四場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大年初二第一場,鄧雅文對陣俄羅斯選手大衛,讓缺乏中國文化根基的老外,依據二、三條線索就辨別古詩詞畢竟有些吃力,鄧雅文輕鬆脫穎而出;第二場,鄧雅文憑著康震老師繪畫,連續猜出“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七言唐詩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主席詩詞,讓站在旁邊的碩士生朱彤只能乾瞪眼,守擂成功志在必得;第三場鄧雅文憑藉幾個拼圖就回答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和“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哲理詩,戰勝敬其璋也是必然;在積累了三期擂主的榮譽後,鄧雅文自信了許多,第四場對陣河南警官胡豔琴,雖然一度比分膠著,但連續猜出五言唐詩“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和杜甫詩題《春夜喜雨》、詞牌名《憶江南》以及七言唐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後,最終將胡豔琴警官斬於馬下,洛陽女孩鄧雅文以一句“散入春風滿洛城”收穫本期擂主,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當然也足見其深厚的詩詞儲備!

但是在我個人看來,鄧雅文這個13歲初中女孩個人的成功,正好照見了中國詩詞的尷尬與落寞,反證了中國詩詞水平的整體下滑,甚至是讓泱泱中華詩詞大國蒙羞,因為詩詞所擁有的深度和高度,需要生活的積累,需要年歲的洗滌和昇華,而不是僅僅止步於黃毛丫頭的鸚鵡學詩。

13歲初中女孩鄧雅文四次奪冠 卻讓泱泱中華詩詞大國蒙羞

毛澤東主席詩詞影響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中國是一個詩詞的國度,詩詞鼎盛時代貫徹漢、南北朝、唐、宋、元、明末等多個朝代 ,湧現了璨若星河的傑出詩人,形成汗牛充棟的優秀詩詞作品。中國人一直都愛詩、學詩、寫詩,中國詩詞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審美方式、生活智慧和價值取向,提升中國人的文化素養和生活品位,涵養民族氣節,孕育民族品格。

詩詞這種文化藝術形式,整體上都是在傳統農耕社會孕育和發展的。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代社會相見變易、相思變難,難道這就讓我們寫不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和“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現代社會即時通訊發達、交流便捷,難道這就讓我們寫不出“驛寄梅花,魚傳尺素”和“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現代社會人情變薄、交際冷淡,難道這就讓我們寫不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現代社會物質富裕、娛樂豐富,難道這就讓我們寫不出“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撥蓮蓬”和“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13歲初中女孩鄧雅文四次奪冠 卻讓泱泱中華詩詞大國蒙羞

鄧雅文很快從幾條詩詞線索猜想出南京這個城市。

中國詩詞的整體下滑,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們心中已經無詩?當今社會已經變成了冰冰涼涼的商業社會,“成功”成為一切社會、所有階層的共同指向,耗時費力的詩詞學習和寫詩被視為酸腐,我們埋首當下時忘記了“詩和遠方”,現代社會似乎進入一個“漸行漸遠漸無書”的時代。 董卿在第四季詩詞大會開場白中說到:詩詞不僅僅是屬於文人雅客,更紮根在千千萬萬普通的老百姓當中,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詩意生活。問題是連現在文人雅客都不吟詩作對了,不信且看中國詩詞大會“百行團”有幾個文化人?倒是讓我們見識了上季詩詞大會冠軍“快遞小哥”雷海為,本季四川“肉鋪大姐”趙華、北京“抄水員”曹雪蓮,這也難怪很多人說本季中國詩詞大會整體實力下降了,從某種程度上說,本季選手整體實力的下降,確實也是讓13歲初中女孩連續四場霸屏中國詩詞大會的重要原因。

可喜的是,中國高層早充分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中央電視臺將中國詩詞大會放在春節期間每晚黃金時間播出,體現著強烈的國家意志,傳遞鮮明的文化導向。因為我們知道,中國古詩詞雖然眼下被冷落而沉寂,但中國人的詩心一直都在,全社會還蘊藏著的對傳統文化的需求,只要激活我們的詩心,讓全社會積極參與當中,學習和寫作詩詞的熱情就會高漲,詩詞水平就會提升,更多的鄧雅文們才會成長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