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放牛娃(朱元璋)出身的孩子,没读多少书,是如何做皇帝的?

老兵221772921


朱元璋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可是说是无数下层人士的榜样和希望了。关于他为什么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有了诸多的说法,有人认为他天生就是帝王相,有的人就认为他是获得了什么宝物。可以说朱元璋接手的几乎可以算的上是一个非常烂的摊子,在打了非常多年的战争以后,几乎每家每户都过回了贫困的日子,而且农业系统受到了重创,一个国家的人口大量减少。朱元璋本人就是一个贫民出生的,所以他非常理解下层百姓的贫困生活,所以他刚刚上位的时候就减轻了税收,甚至还把国库里面的钱拿出来给百姓买东西,他甚至会亲自下地给农夫们做示范。

而且朱元璋对大臣们说,如果谁有办法提高农业的产量,那么谁就有机会升官。在这样的诱惑之下,朝廷里面的官员发展农业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就在朱元璋觉得自己对于恢复国家的大计已经快全部实现了的时候,一个问题出现了,朝廷中的官员居然没有几个会种地的,他们辛辛苦苦播种出去的东西,不管是在气候非常好的河南地区还是在比较荒芜的地方都没有收回多少的粮食。

朱元璋立刻派人去调查原因,发现竟然是因为之前的战争,让很多农民的土地都被军阀所收割了,所以农夫们只好加入了军队当中,而且农民又不会打仗,死了非常多人,就算真的有活下来的也因为太多年没有种地而遗忘了种地的方法了。而且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多的王朝,他们更爱养马,所以好的耕地耕地就直接被拿去放牧了,所以农民只会养马不会种地。

这么一个大王朝都找不到一个会种地的人就非常好笑了,就在朱元璋非常郁闷的时候,有一个大臣给了他一本书,看完以后朱元璋就非常激动,说到这真是天助我也。写这本书的人叫做鲁明善,他是一个官二代,他本来可以选择过一个浪荡不羁的生活,但是他却非常有责任心,一直关注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状况。

他查了非常多的资料,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而且借鉴了非常多古代文献资料才写出了这本书,因为这个确实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所以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讲非常有帮助。其实在此之前,虽然元朝的统治者们非常抵制这本书,但是后来也接受了这本书,所以元朝的农业也有所发展。后来因为有了这本书,所以明朝的农业才能恢复的这么快,使得粮食产量迅速上涨,不仅解决了老百姓吃饱的问题,也解决了明朝经济方面的困难。


视频速递员


朱元璋,一个草根逆袭皇帝的人,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么,曾经的放牛娃是如何一步一步坐上权利巅峰的宝座的呢?

1,年少时贫苦的出生和不幸。

1328年10月28日,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根据史料例外,朱元璋祖上几代都是务农,可以说是一无背景而无靠山。父亲叫做朱世珍,母亲为杨氏。 他在家排行老四,家族弟兄排行老八,所以当时朱元璋的名字叫做朱重八。

由于生活非常贫困,家里的兄弟姐妹要么早早嫁人要么就送人了,他很幸运被留了下来。不过为了过日子他小小的年纪就给地主当放牛娃去了。 1343年,凤阳县爆发大旱,随后又爆发蝗灾和瘟疫,1344年父亲,大哥,母亲相继过世,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草草安葬家人,16岁的朱元璋从此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2,为了生活出家当和尚。

由于颠沛流离的生活导致朱元璋时常风餐露宿吃饭都成问题,所以他毅然去了皇觉寺出家当了小和尚。但由于当时太穷苦了,连寺庙也揭不开锅了,同其它和尚一样,他们被寺庙打发出来云游化缘。云游化缘说得好听,实际上都知道,被赶出来自生自灭了,从此他再次过上漂泊的生活。

接近三年时间的漂泊对于朱元璋而言,是人生的转折点。虽然贫苦的日子没有改变,但是游历八方使朱元璋开阔了眼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磨砺了自己。1348年,朱元璋继续回到皇觉寺当和尚。

3,参加起义军队并得到重用,开启人生的腾飞。

元末明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连年天灾,不断加重的赋税和荒淫无度奢靡的朝廷越来越导致很多地方的不满,这个时候起义也在各地爆发。

1353年,朱元璋在一些原因下放弃当和尚,转身投奔了当时的一只起义队伍――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由于朱元璋作战勇猛,并且为人聪明机智,很快就得到郭子兴赏识,职位不断提高,娶了郭子兴养女后,朱元璋可以说已经成为了红巾军的核心人物之一。

4,发展自己势力,队伍不断壮大。

由于当时红巾军两派内部的不合,导致朱元璋离开了红巾军,自己回家乡同儿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等拉起了队伍。由于在红巾军时朱元璋早就名声大震,所以很快就拉起了一只小队伍,虽然前期只有700多人,但是慢慢的,人越来越多,在不断攻克元军进驻城镇村落后,人数一度扩张到了3万多人。

在随后和红巾军整合之后,郭子兴的去世让朱元璋成了这只队伍实际的元帅,人数约10万。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的朱元璋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打下一个城池必安抚民心,同时整顿军队纪律,宽大处理降兵降将,广招人才,声望极高,部队不断不断的补充,成为了一支反元中坚力量。

5,四面楚歌,一统江南。

这个时候,抗元起义军有主要的五支,朱元璋以应天为中心根据地的队伍为一支,上游以陈友谅为首的一支,下游以张士城为首的一支,东南面为方国珍,南面则为陈友定领导的起义军。

虽然同属反元队伍,但一山不容二虎,非常不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随后朱元璋和这几只队伍爆发了战争,在逐一消灭掉这些队伍特别是威胁最大的陈友谅之后,朱元璋整合所有成了唯一的反元武装,同一江南势力。

6,建立大明王朝,推翻元朝统治。

在整合了所有势力后,朱元璋领导的队伍更是所向披靡,元军节节败退。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武洪。至此彻底脱离元朝统治,形成了对立国。随后开始了大举的攻打元朝,收复中原的军事行动。



也就是在同一年,随着元朝皇族弃大都(今北京)逃亡蒙古,统治了中国97年的元朝覆灭!


由此,朱元璋从一个草根真正逆袭到了权利的巅峰。可以这样说,真的是教科书式的逆袭!


尘沙史料


人们常说,历史上只有两位出身最底层的皇帝,一个是刘邦,另一个就是朱元璋。相比于刘邦,朱元璋的出身更加低微,最终夺得帝位亦更为不易。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打下江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元帝国陷入极大统治危机。到元顺帝登基,大元帝国已不复祖上的容光,虽然帝国疆域仍然极其辽阔,但多年的内斗,使得蒙古势力并非铁板一块。同时,自元帝国建国初就确立的等级制度此时更是爆发了巨大的负面力量,汉人基数庞大,却是三等或四等人,统治阶层无休止的剥削压迫,逐渐激发汉人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再加上天灾,饥饿和死亡不断侵蚀元帝国的统治基础。所谓时势造英雄,朱元璋身处这样的时代,其童年和青年时期固然是不幸的,但正是这样糜烂的时代,给予了他建功立业的机会。

第二,个人魅力招揽大批人才。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出道伊始并没有多达的号召力,但其情商颇高,能力早就现出端倪。比如,朱元璋从皇觉寺投奔发小汤和,汤和此时已担任千户,而朱元璋只是六根未尽的僧人,但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千户汤和对朱元璋鞍前马后,态度极为恭敬。再后来,迎娶马皇后,招纳李善长,刘基,宋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这些人都是朱元璋打下江山的重要因素。反观同时代的陈友谅,张士诚等,尤其是陈友谅,势力曾远远超过朱元璋,但因手下人才凋零,终至功亏一篑。因此,朱元璋善于识人用人亦是成功的法宝。

第三,韬光养晦政策得当。自最开始追随郭子兴开始,朱元璋便懂得低调的道理,尽管立有不少战功,但始终以郭为尊,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已经算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但他仍然宣布服从小明王韩林儿的领导。尽管韩林儿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领袖,不能够左右任何事,但朱元璋这招妙棋收揽了不少民心。同时他听从了谋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继续积蓄力量。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非常英明的,因为当时元帝国的政策是谁称王揍谁,因而朱元璋的势力并未受到蒙古军队的过多削弱。

以上,是为个人见解,欢迎探讨。


七号美凌格


由于封建社会的帝王之位大多都是传承的,所以许多皇帝都是从小就饱读诗书的,这是学习安排没有办法的事情,哪怕是不喜欢读书的隋文帝,其实也算是读了不少书。

但是却有一类人,往往不见得就是这样的,那就是开国皇帝,往往开国皇帝有一部分是因为旧朝的没落,揭竿而起,也就是本身很可能就是没有文化的人,所以读书对于他们实则是一个很难经历的事情。

现在我们常说的这样的人,有两位,一是刘邦,二就是朱元璋。

当然,刘邦不读书,其实也是误会,他因为《史记》中的记载,经常被认为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赖,讨厌儒生,是一个地痞文盲,但是实际上他深藏不露。年少时,刘邦就和发小卢绾一起读书,《史记》中有“及高祖、卢绾壮,具学术,又相爱也”的记载,说明刘邦是读过书的。而且在后来张良就对刘邦的学习能力很震惊“沛公殆天授”,说明刘邦只是不认真读书,但是学习能力是很不错的。

那么朱元璋又如何呢?

朱元璋几乎所有的皇帝里面出身最不好的了,也算是史上最后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他从小就出身贫穷,当然更没有钱读书,其原名朱重八,是因为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朱元璋是后来改的名字。

那时候元朝压榨百姓,民族矛盾尖锐。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但是当地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年仅17岁的朱元璋终于成了乞丐,也是大家十分熟知的一段历史。

但是要注意,其实朱元璋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不代表其没有文化,其文化学习,很有可能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因为古代寺庙常常会有抄经等工作,所以在这段期间,他很有可能学习了一些文字,毕竟在之后流浪期间,他是很难有机会学习的,可是就在看见大江南北的惨状后,已经有了起义的想法。

就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朱元璋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重点就在这里,一个从未读书的人,如何读的了信?所以其实他已经有一些文化的底子了,这一点,其实还有证明。

就在加入郭子兴后,朱元璋由于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瞧,粗通文墨几个字,其实已经说明了。

而他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又会笼络人心,于是之后就与郭子兴养女马氏成婚,并正式更名朱元璋。

从这时候起,我们已经能看到,朱元璋不是不通文墨,而且用现在的话来说,智商情商都不低,所以一路做到了起义军的元帅。

而且不光是朱元璋其实有一些文化,他还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知识分子,并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

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至正十八年召见儒生唐仲实 ,询问汉太祖高帝、汉世祖光武皇帝、唐太宗、宋太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皇朝。

那之后,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成功了。他成了我们口中的“明太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虽然也有很多人不赞同朱元璋,是因为他出身很不好,又没有文化,所以不相信这样的一个人可以做好一代帝王,可是事实告诉我们他做好了,他创建了一个强盛的朝代。

而且他也不是没有文化的,他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而且对于文化人的看重,又怎么能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呢?况且一个能留在史册上的皇帝绝非偶然,如果他没有进取心,没有思想都不可能走到今天。

而这些都是与文化一样,是成为一个优秀皇帝的条件!

所以才有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开创了一个安稳的社会生活年代的事迹。最后还成功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统一中国,作出了伟大的业绩。


井夫子


明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共历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原本是一个地主家的放牛郎,似乎与帝王毫不沾边,那么他是如何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大明帝国的呢?让我为您一一分解。



一、朱元璋的出生

元天顺元年(1328年)十月,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因其在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取名朱重八。朱家世世代代靠给地主种田为生,生活异常贫苦,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所以朱元璋打小就给地主放牛。元朝末年政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压榨百姓,以致民怨沸腾。蒙古的统治者将汉人视为低等的贱民,蒙古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占有汉人的财产,而杀死一个汉人的代价仅需要罚一头驴。

元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大旱,进而发生严重的蝗灾及瘟疫,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死于灾荒,在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进了皇觉寺当了和尚。然而庙里由于灾荒也断粮了,只好打发一众僧人出去化缘。而这一出去就是三年时间,这三年的颠沛流离,朱元璋的足迹几乎遍布安徽与河南,他看到了民众生活的疾苦,许多人活活被饿死。他也看到了统治者的专横残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不抚恤,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横征暴敛。这三年经历,路途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于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加入反元斗争

元至正八年(1348年),朱元璋回到了皇觉寺。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朱元璋参加郭子兴的反元义军,朱元璋犹豫不决,但是由于被人告发,所以他不得不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进入军队的朱元璋如鱼得水,此时他的才能便施展出来了。朱元璋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为人讲义气,够朋友,打胜仗后得到的战利品从不中饱私囊,总是献给上级,上司的赏赐也会分给手下的弟兄。而且他粗通文墨,机智灵活,颇有谋略,便很快得到了统帅郭子兴的赏识,升朱元璋做自己的侍卫亲兵,后郭子兴又将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许配给朱元璋,部队人都称他为朱公子,之后他便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此前他一直叫朱重八)

三、另起炉灶单飞

朱元璋很快发现郭子兴心胸狭隘,鼠目寸光,跟着他难以成事,便决定回乡拉人单干,并很快募集了数万人的队伍,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一代名将徐达,汤和,常遇春,李文忠等。凭借朱元璋前瞻的战略眼光与正确的作战部署,其军队一路攻克滁州,和县与浙西大部,并攻克了采石、太平,芜湖等粮食重镇,解决了军队粮草问题。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战略,积极笼络知识分子,逐步壮大实力,成为元末三大抗元势力之一。



四、干掉竞争对手

朱元璋除了元朝军队外有两大劲敌--长江上游的陈友谅与下游的张士诚,朱元璋要想成帝业,必须要解决这两个人。但是这两个人先打谁,朱元璋内部争论不一。陈友谅心高气傲,而且军队实力远强于朱元璋,尤其是陈友谅的水师令朱元璋寝食难安。而张士诚目光短浅,偏安一隅,胸无大志。最终朱元璋决定先打陈友谅,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朱元璋首先派人诈降于陈友谅,让其出兵,然后里应外合,陈友谅信以为真,果真发兵进攻,结果中了朱元璋的埋伏,陈友谅大败,逃往九江,朱元璋继而攻克安庆、江州,陈友谅败逃武昌。最终在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彻底打败陈友谅,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随后发动平江战役,包围了张士诚。张士诚率部突围几次均被打退回来。平江战役历时一年多,最终张士诚部粮尽,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被俘,被朱元璋处死。

五、建立大明王朝

解决了内部的竞争对手后,朱元璋终于把枪口对准了元朝。元至正二十七(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途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广大民众纷纷加入反元的大军。北伐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元朝军队,昔日横行欧亚的蒙古铁骑,现已腐化得不堪一击。

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改南京为应天,作为帝国的都城,大封诸将为公侯。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进攻大都(北京),元顺帝携后宫妻儿仓促逃亡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至此,蒙元在中原98年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同时丢失四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朱元璋从社会最底层一跃成为开国皇帝,这恐怕当时还是和尚的朱重八想都不敢想的事,这其中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如果没有童年的苦难,没有亲人的离世,没有三年的在外磨炼,也塑造不了朱元璋铁一样坚强的性格,深远的谋略与远大的志向,这是必然因素。若朱元璋流浪三年归来,没有接到好友邀请从军的信件,更没有人告发,可能朱元璋会在庙里做一辈子和尚,也许饥荒过后会还俗,娶妻生子,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偶然因素。所以朱元璋的成长、成事经历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与工作,都大有裨益。苦难与挫折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没有彻底的失败,也没有永远的成功,有的只有永不放弃的勇气!


蒋翰禹


几位答主说的都挺好,而且朱元璋这样一位知名的皇帝,他的事迹可谓是人尽皆知,似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供大家参考。

《太祖皇帝钦录》里记录了朱元璋晚年时的自述,里面提到,每天晚上,他的御榻“周匝群宫人铺睡”,就是说必须由宫女在他的床周围打地铺,而且是严严实实、密不透风,这位疑心的皇帝方才能够安然入睡。一旦有一个位置出现了空缺,那一场某个心怀不轨的“贼子”经由那块空地,一跃而上将他刺死的大戏就立刻会在朱元璋的脑海中上演,将他搅得辗转反侧。

从这个记录中,我们可以一方面看出,朱元璋的性格并未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得敦厚,相反却愈加走向极端;另一方面,有一个细节颇值得注意,为什么打地铺的必须是宫女,太监哪里去了?

无论任何史料,包括一些诋毁这位明代开国君主的野史小说,从未强调过朱元璋是一个好色之徒,那打地铺的只有宫女而没有太监就不能用想当然的理由来推测。传统观点认为,明代的宦官干政极其严重,但是太祖朝却是一个例外。据说,朱元璋曾立过一个“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铁碑,到了英宗正统年间,太监王政擅权时才被撤走,这也成为了日后宦官权力不可收拾的一个重要标志。

然而,翻检史料,我们却发现,事实完全不是这样。以洪武二十八年由朱元璋亲手刊定的《礼仪定式》为例,在这本详细规定各种官员相见礼仪的国家经制大典中,如果三品(如正三品的六部侍郎)、四品的官员在遇到超品级的公侯、驸马等皇亲国戚时,必须引马回避;而当时最高品级仅有六品的内官在碰到这些权贵时,仅仅需要下马侧立一旁即可,连回避也免了。也就是说,在行用礼仪方面,有品级的内官是超越六部中的二把手——侍郎的。

再举一列,明人都说宦官出镇、监军的恶习始于明成祖朱棣,多半还是因为这位夺取侄儿皇位的皇帝内心觉得自己得位不正,恐怕天下人不服,所以才重用宦官。不过,哪怕在持有相同观点的《明史》中,也明明白白的记录了十几条洪武年间派遣内官代表皇帝巡阅方面的事例。最早的是洪武元年十一月,遣“奉御马仲良”往谕广西左右江。而在《祖训录》中,更是明确记载,所有的朝议大事都由宦官衙门——纪察司写在“钦录簿”上,以备皇帝察考,这已经与后世权倾内外的司礼监的职能极为相似了。

如此一来,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所谓太祖御内官甚严及不得干政的传统观点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出于后人对于宦官擅权的不满而编造出来的“祖制”,意图以此来规劝后世的君主不要重用内官。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中来,既然朱元璋不排斥甚至相当重用内官,为什么到了晚年难以入睡时却不允许太监在他的周围打地铺呢?这其实与他的统治权术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回答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了解朱元璋凭什么能从一个卑微的小乞丐成为君临天下的至尊。

在政治统治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制衡、牵制,放任任何势力一家独大都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故事早已为这个原则添注了无数血淋淋的注脚。朱元璋开国的大将不放心,所以要举起屠刀大肆杀戮,同时还要安排一些低层武将来填补这些权力空缺;而在这些武将逐渐长成一股势力后,朱元璋又大兴文教,破格提拔一大批民间儒士来辅佐朝政,约束武将势力;当文官集团也渐成气候之后,皇帝的眼光又投到与他密切相关的太监身上顺乎情理。而当太监也有羽翼丰满的趋势时,更为亲近的宫女就成为了防范太监的最佳人选。

史载,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因病去世,这位刚强一生的皇帝极其悲痛,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不过,蹊跷的是,本该由皇后统领、治理后宫的女官机构并未随着皇后的消失而有所裁减,相反,其品秩、规模却一路暴涨。甚至,女官机构的权力开始超越内宫,向着朝政领域进发,部分的侵夺了原本由太监把持的记录朝政大事的权力。而这时的女官领袖也并未是任何后宫中的嫔妃,而恰恰是朱元璋本人。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史料中的诡异一幕,在宫外耀武扬威、代表天子巡视四方的太监,在其原本的职能范围内,却被疑心的皇帝驱逐,代之以相对柔弱的宫女。而纵观朱元璋的发家史,我们也能看到,此种疑心和制衡,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这位传奇皇帝。在他刚起家时,一方面重用那些很早便跟随他的大将,典型的如徐达;另一方面,他也在积极的寻找和重用中途投靠他的人才,典型的如常遇春和李善长。再到后来,笼络敌方人士成为了他颇为着力的事情,著名的王保保以被朱元璋成为“天下奇男子”而为人们熟知,实际上,当时被他称为奇男子的又何止一人!只不过投降以后就再也不提罢了。

有史以来,明太祖的出身在历代皇帝中可谓是低贱的无以复加,连与他并列的汉高祖都是一个亭长,而他却是一个乞丐。抛却其它一切诸如学习能力、坚韧不拔及运气等因素,制衡和疑心可谓是朱元璋能够走向天下至尊并成功安抚全国的关键性因素。在这种权术指导之下,那些所向披靡的大将一个个引颈受戮,完全没有一丁点反抗能力。那些以党争为能事的文人败类也一个个俯首帖耳,不敢有任何非分之念。那些失去了部分生理功能的内官,也从不敢有太过分的举动,生怕皇帝一时兴起,将他们所剩无几的内宫职权彻底剥夺,成为没有依靠的孤魂野鬼。而那些最受信任的女官,也要面对其它势力的虎视眈眈,失去了皇帝的庇佑,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她们什么都不是。

经过这一系列的权力结构调整,整个天下都处于朱元璋精心构建的网络之中,而那根可以决定任何人命运的绳索却牢牢的攥在了皇帝陛下的手里,每个人都必须尽心竭力,否则后果难以预料。只不过,这种统治术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它太过于精妙和复杂,除非也经历生死斗争,否则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所以,我们也会看到,在明成祖朱棣和仁宗、宣宗之后,明代皇帝的统治能力一路下滑,最终走向了无尽的党争的漩涡。


甲日终始


所谓时势造英雄,朱元璋靠的是元末大起义起的家,当时元顺帝骄奢淫逸,朝廷纲纪废驰,民不聊生,帝国境内狼烟四起,大小势力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大多数义军将领因取得了一些胜利从而骄傲起来时,朱元璋做为义军将领中的一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清醒,你的政治纲领是:高筑墙,广聚粮,缓称王。枪打出头鸟,朱元璋的低调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同时他虚心纳谏,重用人才,使得自己的集团越来越大,最终夺取了天下,建立了大明。


风云济会


任何一个开国之君,都有过人之处。还得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家人在灾难中纷纷离去,使他没有了后顾之忧。后来在寺庙中度日,在寺庙无法维持时,在外流浪几年。一个人在绝境中首先的活着,人在兵荒马乱之际为了活着比和平年代要残酷的多,不是现代人可以理解。能够活着必须把礼义廉耻抛于脑后,用不正当思维方能生存。这正是他能够发展起来最重要的东西。

天时:此时天下叛乱纷争不断,他投靠义军,讨好郭子仪,巴结上司,为了活着冲锋在前,有了利益分给大家,笼络人心。此时他的目标转换为做首领。因为只有做为首领才能减少战场死亡率。笼络人心是为了有更多的兄弟为自己冲锋陷阵。后来联络同村兄弟,李善长等人,慢慢壮大队伍,以至于直接控制队伍。

地利:郭子仪去世,朱元璋有了部队控制权,用6 年时间休养生息,严明军纪,使自己有了根据地,慢慢壮大,找准时机吞并陈友谅,张士诚等,慢慢统一全国。

人和:所谓人定胜天,初期的迎娶郭子仪义女,同村发小汤河,徐达,郭英,李善长等,并收义子20几人,其中的沐英等都为他立下汗马功劳。还有重用的刘基。后来的常遇春,冯胜,邓愈等,此时的朱元璋只需要管理好这些大臣就行了。正是这些文臣武将的同心协力才能够成就大业。


永恒的青春88240411


太正常了,刘项原来不读书。。。曹操也不治产业任侠放荡,成吉思汗更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可见多读书并不是白手起家当皇帝的必要条件


历史心发现


自古英雄不分出身,有志者事竟成!

一个放牛娃没读过多少书的人做皇帝,首先要有宽广的胸怀,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洞察一切细微,能治理江山的帝王一定是平衡文武,善于用人,知人善用的顶级天才,经历过苦难的帝王更会痛恨贪官污史,治理那些不法分子不会心慈手软,至于是不是一个人好皇帝只能由后人评说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