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區塊鏈的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如此重要

近日,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發佈了全球領先公共雲廠商區塊鏈服務能力報告,中國只有一家企業上榜,就是阿里雲。它獲得了六個評判維度的最高分,全球排名第二。

此次的評估標準涉及區塊鏈底層技術、基礎設施、可用性、可擴展性、互操作性、安全性、雲服務集成、應用開發等方面,最終阿里雲在API擴展等6個項目中獲得了最高分。

阿里雲區塊鏈服務獲得高分的原因是:

(1)區塊鏈服務與其雲服務良好集成。

(2)為客戶提供了整個雲平臺的增值能力。

阿里雲的區塊鏈定位就是做基礎設施建設,產品服務涵蓋:

(1)企業級區塊鏈服務BaaS。

(2)可私有化部署的區塊鏈平臺BaaS敏捷版。

(3)容器服務區塊鏈解決方案。


為什麼區塊鏈的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如此重要


阿里雲落地應用場景:

(1)商品溯源。

(2)供應鏈金融。

(3)數據資產交易管理等。

區塊鏈服務能力報告的評估標準就涉及到了區塊鏈底層技術、基礎設施,我們為什麼說它重要,那是因為它是一切落地應用得以實現的基礎。

區塊鏈的基礎設施是什麼?

它是指為區塊鏈技術、產業和應用發展提供公共服務的設施,它是保證區塊鏈活動正常進行的基礎。


為什麼區塊鏈的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如此重要



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什麼?

(1)區塊鏈技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底層技術,包括存儲、加密、時間戳、共識和跨鏈。

區塊鏈存儲能力:包括存儲容量、計算能力和存儲方式。

以比特幣為例,區塊鏈即可以保證同一筆比特幣不可能被花費2次,並且在整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中,在所有節點間保持一致。

加密技術:保證私鑰的安全性

時間戳:證明了區塊鏈上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且任何人無法篡改。

共識機制:區塊鏈是一個公共賬本、公開的數據庫,同時也是一個點對點的協作網絡。區塊鏈提供了一種新的達成共識的方式,而這種新的共識機制使得不依靠中心化的權威,大規模的高效協作依然能夠完成。

跨鏈:如果說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的靈魂核心,那麼對於區塊鏈特別是聯盟鏈及私鏈來看,跨鏈技術就是實現價值網絡的關鍵,它是區塊鏈向外拓展和連接的橋樑。

(2)成熟穩定的公鏈基礎鏈。

現在處於區塊鏈發展初級階段,其主要特點是公鏈基礎鏈的競爭。未來在每個領域,可能留下來的公鏈不會太多,甚至可能只會留下一兩條,而且這種競爭是全球性的。

(3)服務於企業級的聯盟鏈。

近幾年來我國的區塊鏈行業發展與全球基本是同步的。我國在存儲技術、加密技術、共識機制和跨鏈技術研究上,並沒有落後於世界。中國創始團隊的公鏈建設也取得了一些優異的成績。

不過由於我國對於數字貨幣的監管相當嚴格,影響了我國在公鏈基礎鏈的發展與應用,我國崛起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服務於企業級的聯盟鏈。


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為什麼那麼重要:

目前,區塊鏈的應用開發道路並不一帆風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基礎設施的不完善,難以應對高併發的網絡流量。

吞吐量的限制和算力、存儲資源高度消耗的情況下,無法流暢高效地搭建區塊鏈應用,應用落地的願景很多時候只能是想象,無法真正實現。

由於區塊鏈技術、發展、應用的競爭是全球性的,稍不努力就可能落後。我們不希望作為一個大國在區塊鏈行業發展落後於他國,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區塊鏈底層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更應該重視公鏈與聯盟鏈的發展與應用,使我國在將來的區塊鏈經濟體系中不用受制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