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悲伤逆流成河》是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就读过的作品,那时候觉得书里的女主角易遥简直就是在用她的一生诠释什么叫做“没有出路的人生”,而男主角齐铭也是易遥人生悲剧的一个造成者和承担者,在顾森湘和易遥双双死亡之后,齐铭的人生也走向了绝境。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而之所以说齐铭是制造易遥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郭敬明给他们两个人设定的故事人物背景——一起长大却拥有不同人生轨迹的“青梅竹马”。就像电影里他们两个始终一个站在窗的里面,另一个站在窗的外面一样,分享着一样的时空,却无法理解彼此的悲喜。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其实不管是小说里的易遥还是电影里的易遥,都一样的渴望着齐铭的理解。而齐铭最后的不理解不管在小说里还是电影里,也都一样成为了易遥自杀的导火索,成为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区别在于,小说里的易遥是在齐铭面前纵身一跳,像一只蝴蝶一样灿烂而又悲壮地死去。而电影里的易遥选择了跳河,而且后来又被顾森西救了回来。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因此郭敬明改编了《悲伤逆流成河》里易遥的结局,把跳楼变成跳河,把死去变成重生,是想给易遥没有出路的人生找寻一条出路。同时也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易遥出身于社会的底层,从小的生活环境是上海的一条弄堂,母亲干着见不得人的职业,长期以来邻居的指指点点让她的内心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自卑,而母亲对她的态度,又让她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一个过错。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在学校中,品学兼优的齐铭对易遥的好成了所有人针对她的原因,是啊,易遥卑微、肮脏、平凡不堪,凭什么得到齐铭的爱和关注?于是当唐小米抓住了易遥的把柄,就奋不顾身地将她推向了深渊,在中学时代经历过流言攻击和校园霸凌的人都会了解,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心智,那样的困境足以让人陷入绝望。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齐铭虽然和易遥一起长大,看起来是最关心她的人,但实际上他们两人之间的鸿沟不仅存在于现实当中,也存在于齐铭和易遥的心里。就像齐铭在听到流言之后,会跑过去质问易遥,“你为什么会得那种病?”言辞之中没有理解,那是因为易遥的世界他始终无法感同身受。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而当顾森西的出现给易遥灰暗的人生带来了一丝光明之后,顾森湘的死又决然地掐灭了这最后的光明。顾森西和齐铭,一个是顾森湘的弟弟,一个是顾森湘的男友,无论如何,他们都无法再和易遥走到一起,他们都无法再去理解和陪伴易遥。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流言蜚语一波接着一波,而真正击败易遥的,是齐铭和顾森西的误会。于是小说里的易遥选择死在齐铭的面前,而电影里的易遥却通过“死”,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生”。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在死之前,易遥指责所有的人都是杀死她的凶手,在她跳河之后,那些曾经以流言中伤她,伤害她的人纷纷吓得跌倒,嘴上说着“和我没关系”,但他们心里却比谁都更清楚,自己在“杀死易遥”这件事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于是当她们一直想要“杀死”的人真正被他们杀死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害怕面对自己是一个杀人凶手时的事实。


悲伤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编易遥的结局,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易遥必须“死”,她的死是对所有伤害和绝境的反抗,她无法在这种伤害中决然地活下去,如果没有经历过死,易遥将无法生。在小说里,易遥用死结束一切,但是她始终是以一个无能为力的弱者的状态走到最后的,而在电影里,易遥的死成了一种报复,一种解脱。郭敬明在告诉所有人——绝境不一定意味着死,也可以意味着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