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悲傷逆流成河》是我在讀初中的時候就讀過的作品,那時候覺得書裡的女主角易遙簡直就是在用她的一生詮釋什麼叫做“沒有出路的人生”,而男主角齊銘也是易遙人生悲劇的一個造成者和承擔者,在顧森湘和易遙雙雙死亡之後,齊銘的人生也走向了絕境。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而之所以說齊銘是製造易遙人生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郭敬明給他們兩個人設定的故事人物背景——一起長大卻擁有不同人生軌跡的“青梅竹馬”。就像電影裡他們兩個始終一個站在窗的裡面,另一個站在窗的外面一樣,分享著一樣的時空,卻無法理解彼此的悲喜。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其實不管是小說裡的易遙還是電影裡的易遙,都一樣的渴望著齊銘的理解。而齊銘最後的不理解不管在小說裡還是電影裡,也都一樣成為了易遙自殺的導火索,成為壓死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區別在於,小說裡的易遙是在齊銘面前縱身一跳,像一隻蝴蝶一樣燦爛而又悲壯地死去。而電影裡的易遙選擇了跳河,而且後來又被顧森西救了回來。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因此郭敬明改編了《悲傷逆流成河》裡易遙的結局,把跳樓變成跳河,把死去變成重生,是想給易遙沒有出路的人生找尋一條出路。同時也是想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易遙出身於社會的底層,從小的生活環境是上海的一條弄堂,母親幹著見不得人的職業,長期以來鄰居的指指點點讓她的內心變得越來越敏感和自卑,而母親對她的態度,又讓她覺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一個過錯。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在學校中,品學兼優的齊銘對易遙的好成了所有人針對她的原因,是啊,易遙卑微、骯髒、平凡不堪,憑什麼得到齊銘的愛和關注?於是當唐小米抓住了易遙的把柄,就奮不顧身地將她推向了深淵,在中學時代經歷過流言攻擊和校園霸凌的人都會了解,如果沒有足夠堅定的心智,那樣的困境足以讓人陷入絕望。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齊銘雖然和易遙一起長大,看起來是最關心她的人,但實際上他們兩人之間的鴻溝不僅存在於現實當中,也存在於齊銘和易遙的心裡。就像齊銘在聽到流言之後,會跑過去質問易遙,“你為什麼會得那種病?”言辭之中沒有理解,那是因為易遙的世界他始終無法感同身受。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而當顧森西的出現給易遙灰暗的人生帶來了一絲光明之後,顧森湘的死又決然地掐滅了這最後的光明。顧森西和齊銘,一個是顧森湘的弟弟,一個是顧森湘的男友,無論如何,他們都無法再和易遙走到一起,他們都無法再去理解和陪伴易遙。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流言蜚語一波接著一波,而真正擊敗易遙的,是齊銘和顧森西的誤會。於是小說裡的易遙選擇死在齊銘的面前,而電影裡的易遙卻通過“死”,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生”。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在死之前,易遙指責所有的人都是殺死她的兇手,在她跳河之後,那些曾經以流言中傷她,傷害她的人紛紛嚇得跌倒,嘴上說著“和我沒關係”,但他們心裡卻比誰都更清楚,自己在“殺死易遙”這件事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於是當她們一直想要“殺死”的人真正被他們殺死的時候,他們卻突然害怕面對自己是一個殺人兇手時的事實。


悲傷逆流成河:郭敬明改編易遙的結局,是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易遙必須“死”,她的死是對所有傷害和絕境的反抗,她無法在這種傷害中決然地活下去,如果沒有經歷過死,易遙將無法生。在小說裡,易遙用死結束一切,但是她始終是以一個無能為力的弱者的狀態走到最後的,而在電影裡,易遙的死成了一種報復,一種解脫。郭敬明在告訴所有人——絕境不一定意味著死,也可以意味著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