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經典電影《菊豆》讓人壓抑,劇中你覺得誰最可悲又可惡

近來重溫一部老電影,張藝謀早期執導並且親自主演的《菊豆》,這部劇看著讓人是非常壓抑的,讓人感覺一片灰濛濛的天,看不到一點太陽。雖然電影運用的色彩因素非常突出,這也是老謀子早期最拿手的手段,強烈的色彩對比,老謀子在以後的電影中也逐步的把它發展了極致,到《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他的熒屏充斥了中國風,通過色彩的搭配來達到最好的氣氛營造效果。

張藝謀經典電影《菊豆》讓人壓抑,劇中你覺得誰最可悲又可惡

請輸入圖片描述

張藝謀經典電影《菊豆》讓人壓抑,劇中你覺得誰最可悲又可惡


張藝謀經典電影《菊豆》讓人壓抑,劇中你覺得誰最可悲又可惡


一部好的電影,自然讓人對於人性思考會更深,也會更深刻的去觸及你的內心。生活有時候是兩部分的,有時候我們需要放鬆放鬆,有時候我們又要停下腳步,來沉思沉思。但你內心比較壓抑的時候,那麼你需要多看一些讓自己 開心的影視作品,不管它有多少什麼有營養價值的內容,只要讓你會心一笑就行。比如說本山傳媒集團的《鄉村愛情》,又比如說趙家班的小品,又比如說德雲社的相聲。類似的節目其實有很多很多,比如說在南方風行的《外來媳婦本地郎》,《家有兒女》以及《七十二家房客》,這些節目讓你看了,深思的時間肯定不多,更多的是讓自己在工作壓力之餘哈哈一笑。而對於《菊豆》這樣的作品,它完全走的就是另外一條路線。一部《菊豆》看下來,你可能會發現,這劇中的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是悲劇,可謂眾生皆苦,只是說誰更可悲一點。

張藝謀經典電影《菊豆》讓人壓抑,劇中你覺得誰最可悲又可惡

張藝謀經典電影《菊豆》讓人壓抑,劇中你覺得誰最可悲又可惡


楊金山是造成菊豆早期悲劇的主要人物,可能很多觀眾覺得他最可惡。可是,多年來他也是一直活著眾人的壓力之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他雖然擁有楊家染坊,生活上說應該來說是比較富足的一類,至少來說,是中等家庭。可是生不出兒女,他就沒有了傳家的人,香火就要在他手上終止,這是他萬萬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在逼迫之下,他用盡一切手段,包括變態的折磨老婆,包括不斷的吃藥等等,總而言之,他對別人也狠,對自己也狠。可是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就是有人叫他一聲爸爸。記得劇中楊金山在知道楊天白不是他親生兒子時,準備把楊天白一手推下染坊的時候,可是天白轉身叫了他一生爸,楊金山既然住手了。這一聲爸,喚起了他內心深處的人性。

主角菊豆是不是最可惡的呢,估計看了影片同情菊豆的人肯定是居多一些,在明知道楊金山已經摺磨死了前兩個老婆的情況下,她肯定要為自己尋找一條活路,這是必然的,兔子逼急了都咬人呢?菊豆的悲劇就在於她不應該嫁給楊天青,可是那個時代下,她又有什麼選擇的權利呢?兒子天白一樣活在世俗的眼光下,本來天青是他真正的生父,結果就為了證明自己不和母親菊豆和父親天青站在同一條戰線,竟然親手殺死天青,這部劇看得讓人有些覺得驚悚。

張藝謀經典電影《菊豆》讓人壓抑,劇中你覺得誰最可悲又可惡


張藝謀經典電影《菊豆》讓人壓抑,劇中你覺得誰最可悲又可惡


​ 滿部劇,主角中的每一個人,你都覺得可憐,每一個人你都覺得可悲,可是又沒有一個人是十分可惡的,每個人都有苦衷,每一個都好像被某一些規則逼迫著朝不正確的方向前進,最終造成所有人的悲劇。筆者今天討論《菊豆》,其實不是想太多的糾纏於他的劇情,也不想討論那麼多封建禮教什麼之類的東西,只是在思考一些問題,有時候我們大家都認為應該在某個規則下生活的時候,每個人好像心理都在維護這個規則,但是其實大家都心照不宣,對於這個規則是討厭的,是厭倦的,甚至來說是仇恨的,可是表面上又迫不得已去遵守他,《菊豆》中的封建禮教就是這麼一個東西,其實天青如果放手帶著菊豆,天白遠走高飛,哪怕去流浪,可能對於劇中的四個人物來講,楊金山也好,菊豆真正意義的一家人來講也好,可能都是最好結局,而天青在這方面的懦弱,最終讓他命喪染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