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如此精明,党羽遍布朝野,为何没有保住自己小命?

獨家心探


可能是因为影视剧的缘故,我总感觉在清朝的历史人物中,和珅总是显得不那么严肃。因为我一看到“和珅”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的便是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憨厚中透着精明,又有些滑稽。而在历史上的和珅,是位权倾朝野的人物,党羽众多,但他最后的下场也比较凄凉,而不管是影视剧中的角色,还是历史上真实的和珅,都是比较精明的,为什么最后没保住自己的小命儿呢?


原因很简单,和珅很精明,但最后属于是“精明过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和珅这个人能够位极人臣,在朝堂之上权倾朝野,除了他本身的能力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乾隆帝”。和珅是很有能力的,不是那种“烂泥扶不上墙”的人,而且,和珅很有眼力见儿,会来事儿,知道怎么去顺皇帝的心意做事,这也就使得乾隆帝对他很是恩宠,并委以重任,和珅曾担任过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等重要职务。可以说,和珅在那时候属于“天子近臣”,权势滔天。

哪怕是在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之后,和珅的权势还是很大。但那时候,乾隆帝是还在世的。前面也提到了,和珅的权力来源于皇权,来源于乾隆帝对他的恩宠。所以,哪怕是嘉庆帝继位,但是在乾隆帝“太上训政”期间,和珅的权势依然没有减弱,反而在朝堂上等同“摄政”,有“二皇帝”之称。

试想,嘉庆帝那时是没有实权的,实权还是在他的父亲“乾隆帝”的手中,可这也就罢了,毕竟乾隆帝是嘉庆帝的父亲。但是,对于和珅,嘉庆帝就不是那么能容忍的了,一个大臣“权大欺主”,我想哪一位皇帝心中都不会好受,但嘉庆帝不能轻举妄动,因为乾隆帝还在世,和珅还是有靠山的。而那时的和珅,也觉得自己可以掌握住这个新登基的皇帝,有恃无恐。

但是,现实很残酷,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帝便十分果断的处理了和珅,直接便是革职、抄家、赐死。

而和珅有这个结果,也可以说是不意外的,毕竟君王与大臣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红线,便是“皇权”,一旦威慑到皇帝的皇权,那么,就只能被清除掉。


說与山鬼聽


首先,乾隆驾崩之后,要搞和珅的是嘉庆本人,你和珅再精明,党羽遍布朝野有什么用,皇帝有实权,不是傀儡汉献帝,要拿你,只是一句话的事。<strong>

康熙王朝里,皇帝要要简拔空缺的督抚道台,大部分都是肥缺。明珠,索额图,大阿哥,太子都想分一杯羹,李光地夹在中间难以做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康熙和盘托出。

这些人做的事,康熙能不知道?只是他们还没触到康熙的底线,不愿意动。你李光地这时候说出来,不是打皇帝的脸。李光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跪下汇报的时候他战战兢兢,汗如雨下。被康熙驳回之后,直接吓晕过去了。

后来在明珠寿宴上,李光地回来了,一副志得意满,幸灾乐祸的之色,他敢在当朝一品大员面前撒野?

上次弄得灰头土脸是因为势单力孤,这次可不一样,背后有康熙支持,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明珠纵有滔天权势也是枉然。乾隆时期,他用得到和珅,所以和珅做什么事,都是可以容忍的了,朝堂之上,看不惯和珅作派的肯定大有人在,但百官没有予夺生杀大权,只好干瞪眼。你参和珅参的急了,乾隆都不答应,会觉得你不给皇帝面子,找理由贬斥了都是轻的。

咱们公司里也有这种人吧,溜须拍马,一群人厌恶,期待着他被撵走,可是老板待见,咱们着急,没用的。

嘉庆身为皇子期间,严于律己,注重修身,和珅这种穷奢极欲的人,他必定是看不惯的,大权在握之后杀和珅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和珅贪污腐败严重,杀和珅震慑天下贪官

乾隆时代,贪污成风。和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为缓解贪污,解决乾隆个人腰包问题,和珅向乾隆提出“议罪银”的建议,这以罚代管的方法,弄巧成拙,众多官员变本加厉,只要交给皇帝一部分就能名正言顺的贪污受贿,何乐而不为。

和珅的家财折合据说有八亿两白银之多,足矣抵得上当时清廷十五年的税收。和珅这等巨贪,枉顾国家法纪,中饱私囊,侵占国家资源,不杀何以正国法,不杀不足以明典型!

和珅太过骄横跋扈,擅作威福,触动了皇帝逆鳞

和珅在朝廷内结党营私,满朝都是他的眼线。甚至嘉庆皇帝的伴读吴省钦、吴省兰都是其耳目。有些官员为了避祸,装聋作哑,比如刘墉,在正史上,他是不敢跟和珅斗的。

乾隆后来年老,上朝时命和珅侍立在身旁,和珅充当传话筒,说什么便是什么,大臣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皇帝的意思。英国使臣在回忆录里写道,当时清人暗地里管和珅叫二皇帝。和珅僭越礼仪,无礼已极,这种难以控制,驾驭不得的大臣,绝对留不得。

关于嘉庆杀和珅的原因,众说纷纭,不管是嘉庆心中是怎么想的吧,害民贼,蛀虫,除掉了,对国家是好事。


西堤君


和珅作为清朝“第二巨贪”(“第一巨贪”当属乾隆帝的曾孙、庆密亲王奕劻)绝对可谓“臭名昭著”。但是,和珅与单纯的“贪官”不同,其能力还是颇为强悍的,对乾隆帝心思的揣度更加无人能及。终乾隆一朝,和珅位极人臣、党羽遍天下,而且还和乾隆帝攀上了儿女亲家。那么,为什么乾隆帝丧期未过,和珅就成了嘉庆帝刀俎之下的鱼肉了呢?原因大概有几个。



首先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之所以党羽遍天下,并不是因为和珅的人格魅力,更不是因为和珅地位崇高,再高他也高不过皇帝、宗室。之所以有那么多人依附和珅,无非是和珅深得乾隆帝宠信、权势鼎盛,这些人通过依附、巴结和珅以谋求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乾隆帝去世了,和珅权势的来源消失了,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依附、巴结和珅已经换不来政治、经济利益。那么,还有多少人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树倒猢狲散,无可避免。毕竟,依附、巴结新老板嘉庆帝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才是利益最大化。嘉庆帝想要和珅的命,还有谁愿意舍弃自己的地位、利益去保他?



其次,和珅虽然本职、兼职一大堆,但很少涉及军事方面。换句话说,和珅手里没有兵权。乾隆朝的名将傅恒父子、阿桂、兆惠、海兰察,有谁是和珅能够用得动的?更何况,嘉庆四年时,这些人基本上都已经谢世了。新掌握军权者要么是保持中立的纯粹武将,要么是嘉庆帝的亲信,谁会为出来给和珅站台?和珅唯一可以用得动的武将恐怕就只有他的亲弟弟和琳了。可是,彼时和琳也已经作古多年,而和珅唯一过过手的军职——步军统领(九门提督)也早已被免去。手里没有硬家伙,就只能和其他大臣一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嘉庆帝要杀和珅,和珅只能引颈就戮,毫无还手之力。



再其次,嘉庆帝需要立威。当了三年多傀儡皇帝,亲政伊始,面对满朝父亲乾隆帝的旧臣,嘉庆帝要想做到说一不二,就必须震慑群臣,需要立威。放眼朝堂,还有谁比和珅更适合做那只儆猴的鸡?因此,和珅必须死,他的死是有确实作用的,并不是可有可无。这也是嘉庆帝杀和珅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和珅长期贪污敛财,积聚了巨额财富。面对父亲乾隆帝“乾隆盛世”盛世之下留下的空虚国库,嘉庆帝迫切需要寻求弥补财政赤字的巨额资金。向百姓摊派显然是不太可能的,百姓已经无可盘剥了。指望世家、富户?看看崇祯末年的旧事,直接不要提了。那么,怎么办?肃贪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抄了和珅及其一众党羽的家,钱不就来了?所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就是指的这件事。同时,此举还不用担上盘剥百姓和刻薄世家、富户的恶名,而且还可以起到整饬吏治的作用。经历了数十年的所谓“乾隆盛世”,清王朝的吏治实际上已经是一塌糊涂了,嘉庆帝要想恢复元气、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整饬吏治。而杀了和珅恰恰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顺带着还能捞点实惠,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最后,和珅掌权之时,实际上也不是一家独大,朝堂之上的派系依旧是存在的。有乾隆帝在,其他派系自然不敢公然攻讦和珅。但是,乾隆帝死了,与和珅不对付的势力一个个公然站到了台前。嘉庆帝亲政伊始,急需要用人,总不能一棒子将这些所谓“朋党”全部打死吧?但是,总归得给出一个说法呀。怎么办?只能杀了和珅,安抚其他政治势力。一次性肃清各派势力,嘉庆帝做不到、也不能做。因此,只能牺牲和珅,维持政局的暂时平稳,徐图之。



综上所述,和珅必须死!因为他的人头对于嘉庆帝是有大用的。同时,和珅本身并没有抗拒皇权的筹码,他只能引颈就戮,别无选择。而且,和珅只有老老实实伏诛,才能让嘉庆帝不生出更多的反感,从而凭借着固伦和孝公主的面子,保全他钮祜禄氏这一脉。后来的史实也的确如此,嘉庆帝虽然赐死了和珅,却没有夷灭和珅满门,他的儿子丰绅殷德最终保住了小命,虽然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好歹还活着……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和珅这个人情商和才华都是相当高的,因此才能在乾隆皇帝手下游刃有余。和珅为什么会被嘉庆处死?我想主要有三点原因。1.贪财。2.得罪了嘉庆帝。3.是乾隆留给嘉庆的登基贺礼


和珅

1.贪财——贪官污吏总是没有善终的

和珅爱财这是不争的事实。除却手下官员求办事送个礼这些路子,甚至叫送给乾隆的贺礼都会被截留一部分。乾隆有规矩,地方送的贺礼或者其他东西,过多的只会留一部分,剩下的退回。但是送给他的礼单都是经过和珅挑选的,这里面就有大文章可作了。退回时留哪些?退回哪些?这个权力就给了和珅,和珅留下的或许不一定是最好的,但退回去是最好的,也就顺便就变成自己的。皇帝的东西都能擅自截留何况其他人。皇帝的御用文臣纪晓岚曾多次弹劾和珅,不过由于和珅会做人,才华也不错,深的乾隆赏识,每次都是事情大而化小而化了,不了了之。

2.马屁拍过头,过于自信得罪了嘉庆帝


嘉庆皇帝

在乾隆未立太子之前,所有的大臣都不知道他的20多个儿子哪一个能继位,各人都是胡乱押宝。和珅呢,他的想法是不管以后谁当皇帝,都要抱紧当前的粗腿,而和珅也就从来没把诸位皇子放在心上,毕竟官场混了那么多年,以后拿捏一个小皇帝还是手到擒来。同时于他贪财,排除异己,已经树立了不少仇人,不少还是皇子身边的。乾隆后期,皇帝开始膨胀,极度恋权,并且在嘉庆帝继位后,还当了三年太上皇。太上皇期间,和珅两次将嘉庆的旨意告知太上皇:1.逼使嘉庆的军机作为需提前告知太上皇2.冬日阅兵典礼旨意被撤回。这两条使嘉庆对和珅恨之入骨。

3.比不过帝王心术——和珅是乾隆留给嘉庆的登基贺礼

杀和珅可以国库增收。历史记载,和珅贪污的东西折合白银大概有8亿两,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了,要知道乾隆时期国库的收入也不过六七千万两。


平衡朝野势力。和珅朝中得罪的人太多。乾隆把和珅留给嘉庆杀不但。能够平衡朝中的势力而且可以为嘉庆皇帝立威,也可以给天下臣民一种新帝有担当,作为的印象。

总而言之,乾隆嘉靖时期,皇帝想杀你,基本是没多少反抗的余地的,何况和珅有三条取死之道。

下面再说说题外的话,谈一谈乾隆为什么不杀和珅

1.和珅善于在皇帝面前包装自己和珅揣摩皇帝心思。比如处理贪官李侍尧,知道皇帝并不是真的想杀他,就从中斡旋,留下李的性命,深的皇帝心意。

2.适时显露才华:皇帝不管什么时候用,他都会快马加鞭,竭尽全力完成。比如花三天三夜赶至承德避暑山庄为皇帝翻译六世达赖喇嘛的文书;再比如由于乾隆后期,皇帝开始膨胀,号称十全老人,到处题字写对联,其中有些就是由和珅代笔的

3.贪慕的钱财不仅自己有,还给了皇帝一份。尤其是乾隆后期国库空虚,使得皇帝更加离不开和珅


4.乾隆虽然后期有点昏聩,但毕竟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能够镇的住和珅,因此不杀他。


Hellossn


乾隆活着的时候就写给和珅一封密信,并慎重关照:“此信必须要到你遇到最危险的时候才能打开。”

乾隆不是不知道和珅的劣迹,也不是没有人参他的本,只是乾隆太喜欢和珅的遛须拍马,那些奉承的话,乾隆爷爱听。另一方面,乾隆也需要这样的官员在朝庭起到平衝势力的作用。


和珅原形的图片。

和珅官至军机处大臣。和珅利用自己的职位和权力以及乾隆对他的宠爱,贪污了许多古玩字画及无数的金银财宝;和珅还仿照皇家的气势修建了宅居和墓室。此后,和珅的家底到了嘉庆帝对他查办的时候终于曝光,和珅的家产拥有八亿两白银,在当时朝野的议论,都说比朝廷的库存白银还多。当然,这说法有些夸张,不过,在此可以看出:朝野对和珅的所作所为是存在贬意看法的。和珅当时的势力大到可以一手遮天!

乾隆晚年的时候,嘉庆帝即位。但乾隆并没放弃手中的权力,处处干政,而和珅在这一阶段还是沉腼于乾隆的宠信之中。其间和珅曾在乾隆面前二次馋言挑唆乾隆与嘉庆的关系,但乾隆并没有所行动。当然,乾隆心中有数,知道和珅的为人和朝野以及嘉庆对和珅的看法。至此,嘉庆帝很难展示出自己的政治抱负!

乾隆终于驾崩,嘉庆立马对和珅展开查办。和珅终于感到末日将临,方才想起乾隆的那封密缄,于是打开阅之,上面只写了四个字“保留全尸”。和珅始才感到秋风至,冬眠时长,此去东流而不返。无奈之下,方才递“信”给嘉庆,嘉庆按照先皇的旨意给了和珅一杯毒酒,呜乎!

为什么和珅奸朋遍野权力倾世还不能保住小命呢?这里有三个原因:何为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执政根本性存在与先皇不同的政治体系,和珅当初协同乾隆干扰嘉庆舒展才华,此恨绵绵,不杀和珅实难消除心中的积怨!

和珅巨贪,朝庭臣工一至对和珅怀有忌恨之心,到了乾隆驾崩,一些和珅原有的朋党纷纷倒戈,有的甚至上奏嘉庆要对和珅处予凌迟的极刑。

嘉庆即位,本身对和珅不存好感,加上和珅罪恶累累,嘉庆共罗织了和珅二十大罪状,条条死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最后留下全尸!


星空89831416


和珅,不管是在历史书里还是在影视剧里,大家应该都看到,和珅是个很精明厉害的角色,善于经营官场,溜须拍马,其实这只是他的表面,实际上,和珅才干也非常得高,少年时就博学多才,通汉、满、蒙、藏等语言。因此甚得乾隆皇帝喜爱,只是,正由于他家财万贯,且功高盖主,一次次的仗着乾隆的喜爱而欺凌还在浅邸的嘉庆,因此,嘉庆皇帝必杀和珅之。



按理,和珅如此精明的乾隆皇帝一旦驾崩,他肯定能清楚自己身处的险境,不可能不考虑自己安危,是什么给和珅那么大自信而不做考虑的呢?小编以为原因有几个:

其一:我们的和大人,万万没想到,嘉庆帝如此按捺不住性子,这么快就对他动手。当时正是乾隆皇帝大丧之时,和珅作为治丧大臣在处理一切治丧事物,正常情况下,国丧是当时头等大事,什么事情都没有治丧重要,和珅没想到嘉庆会在治丧期间对他下手。



其二,虽然当时和珅有着很多的官职,身兼内务总管,军机大臣,甚至兼任九门提督,掌握着京城军马,而且朝堂上党羽众多,只可惜,或许这是老乾隆聪明的地方,为了给儿子嘉庆铺路立威,下了很大一盘棋,乾隆晚年,一直把和珅架在身边陪侍,乾隆驾崩后,又被命位治丧大臣锁定在朝中处理治丧事务,这个职务也就切断了和珅与外界联系。



这个治丧大臣可以说是直接要了我们这位和大人的性命,和大人过于的自信,以为治丧期间小皇帝不敢发难,而且手中掌握重兵且党羽众多,没想到,嘉庆皇帝早就运筹帷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大丧期间便处置了和珅。可以说嘉庆此举,继得了惊人的钱财,又震慑稳定了人心,给自己做稳江山铺平了道路。


唯恋无名


和珅不精明的话,就不会位极人臣!在乾隆让位的时候,和珅可能就已经想好了后路,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命该如此,谁也阻止不了!

嘉庆即位源于乾隆的让位,乾隆不甘心让出权利,想要继续把控朝政,便以太上皇的身份架空嘉庆,而乾隆又不想国民嚼舌头根,则需要一个话事人!那么谁最合适呢?这个不用想,非和珅莫属!这就如同,和珅间接的架空了嘉庆,让嘉庆成为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空壳皇帝!



嘉庆是个明白人,其知道只要熬到乾隆驾崩,自己就能夺回自己应有的一切。嘉庆凡事异常小心,仅仅过去三年,高龄的乾隆便因病去世,嘉庆终于不再是一人一下万人之上了,他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那么,嘉庆要怎么做呢?很明显,他要将自己压抑三年之久的怒火释放出来!这三年的压抑与憋屈源于乾隆和和珅,乾隆已经驾崩,和珅就等于是嘉庆的出气筒!不除和珅,嘉庆咽不下这口气,更无法真正把控朝政!



和珅亦知如此,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其早已把当今圣上得罪的不能再得罪!作为一个精明人,和珅为自己早早铺好了后路,势力遍及全国各地,更是把自己的弟弟提拔为四川总督,自己的儿媳为嘉庆的亲妹妹,再加上自己富可敌国的财力,有权有钱,有内有外,自认高枕无忧!

只可惜,还是前文那句话,人算不如天算,自己的弟弟突然离世,紧接着乾隆就驾崩了,和珅还没来得及重新铺路,势力就要面临着洗牌!更何况嘉庆把握住了和珅的命脉!



在当时,人去世是需要守灵人的,更何况是一代帝皇的离世!嘉庆昭告天下,大肆宣传和珅对于乾隆的忠心以及对于大清朝的卓越贡献!这就使和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难以抉择!选择守灵,意味着与外界彻底失去联系!不去守灵,则是抗旨,实属大逆不道,被责罚水到渠成!和珅只得选择去守灵,作为一时妥协之计!

和珅没想到的是,嘉庆除他之心是如此之恨,在乾隆丧期内就选择对自己下手,列举种种罪状,快狠准的宣告了自己的一生!

和珅,兴于才华,死于才华,以及自己遏制不住的欲望!


瀚海说史


我认为,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发展的一个趋势是,皇权的不断增大,尤其到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大。和珅在乾隆末期,几乎做到了在朝廷一手遮天的地步,嘉庆帝作为一位皇帝,不会允许一位能威胁皇权的重臣存在;

二、和珅的贪腐过于惊人,已经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和珅早已丧失民心。

三、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继位,朝野力量会重新洗牌,一定会形成自己新的权力圈,便于自己的统治,前朝留下的大臣成为自己的掣肘。

四、清朝到乾隆末期,已经危机四伏,财政困难,除掉和珅,能将其贪污所得上缴国库,成为皇帝的财产。所以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古今大历史


和珅是一个著名的贪官。为什么嘉庆皇帝一定要除死他。因为一、和珅非常聪明,很有才华,深得乾隆皇帝的宠信,官越做越做大,权倾朝野;二、他不光有权,也非常会捞钱,家产比国库还多;三、和珅结党营私,党羽众多,影响朝政;四、和珅的心中一直只有乾隆皇帝,根本不把嘉庆皇帝放在眼里,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非常深。因此,和珅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嘉庆皇帝的统治。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也为了尽快的树立威信,嘉庆皇帝早就下定决心要除掉和珅。所以等乾隆皇帝去世不久,嘉庆皇帝果断地把和珅逮捕下狱,很快就逼迫和珅自杀。

嘉庆皇帝能很顺利的扳倒和珅。主要原因有一、和珅的后台乾隆皇帝去世了,和珅失去了靠山;二、和珅平时也得罪了一些大臣。而嘉庆皇帝采取了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积极拉拢了王杰等人。三、嘉庆皇帝重点打击和珅、福长安等人,并没有把和珅的党羽一网打尽。一些和珅的党羽为了自保,纷纷反戈一击,也跟着弹劾和珅。和珅众叛亲离。五、嘉庆皇帝铲除和珅的行动策划了很久,等乾隆皇帝去世不久,就果断动手,打得和珅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反击。




寒松722


有一句话说得好“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和珅是乾隆皇帝身边的红人,特别是在乾隆晚期,简直是一手遮天,在朝廷呼风唤雨。但和珅忘记了一个定律,那就是不能威胁到皇权,虽然和珅党羽遍布,但终究是臣子,只要有一天你没有坐到龙椅上,你都不能说你胜利了。

和珅是个聪明人,要不然也不会把乾隆讨得那么开心,但和珅是必须死的,无论多少聪明才智都救不了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乾隆已经年老,已经快到了下一代皇帝接任的时候,和珅是乾隆身边的红人,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不可能让一个前朝忠臣威胁到自己儿子的皇权,但新皇登基必须快速建立威信,建立威信的最快最好方法是什么?一是对外战争胜利,人心归附,而是对内处理一些位高权重的贪腐大臣,杀鸡儆猴,和珅无疑是最合适的,可以说和珅就是乾隆送给嘉庆的一份大礼,嘉庆迅速在群臣面前建立起了威信,巩固了帝位。和珅的死,只能怪他没有看懂乾隆的帝王之术,乾隆对和珅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就是不动你,他要的是连根拔起,这方面和朱元璋很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