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清明燒紙錢有用嗎?陰間怎麼花錢?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今天清明節放假,每到清明,人們都會想到那首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人們到了清明,祭奠祖先,注意力都在“雨紛紛”和“欲斷魂”上。

祭奠先人,都有些悲哀,如果再陰天有雨,就更有些悽慘了。

然而,人們往往忽視了後面這兩句:酒家何處?杏花村。

清明節,不管是在哪裡討生活,都要趕回老家,掃墓祭祖,和家人一起團聚喝酒。

春遊、賞花、玩兒也是重點。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1、清明為什麼要燒紙錢?

中國人是相信有靈魂的,所謂人死之後的陰陽兩隔,死人在另一個世界不但需要日用品,也需要花錢。

早期給死人用的錢以玉帛為主。到了秦漢,由於圓形方孔貨幣的普及,埋“瘞錢”(指給死者用的錢幣)成為取代玉帛的新常態。玉帛和瘞錢這種實物祭品,一直在皇室中延續下來。這兩年盜墓筆記火了以後,人們對葬品研究的更多,尤其是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經常挖到古墓,大量的古錢幣出現,多是當時的葬品。

貴族和富人埋什麼東西的都有,有一年在承鋼果山發現的墓葬,陪葬的就是一套車馬。

富人墓裡放錢幣的更多,四川經常挖掘出幾噸錢幣的新聞。可窮人家有的就陪葬不起,紙的發明,就給人們找來了替代品。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2、從什麼時候開始燒紙錢的?

有紙以後。

廢話!

目前有關燒紙錢的記錄最早出現於唐朝。

《舊唐書》中有一段有趣的記載:“璵專以祀事希幸,每行祠禱,或焚紙錢,禱祈福祐,近於巫覡,由是過承恩遇。”講的是唐玄宗寵臣王璵燒紙錢的祈福的事。

但是最初焚燒紙錢的習俗流行於民間,官宦階層並不喜歡這種山寨的方式,認為這是對死者的不敬。《舊唐書》已經明言焚燒紙錢“近於巫覡(wū xí)”。

士大夫們甚至有頗為激烈的言論。

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呀?

鬼也知道報紙上有假話嗎?!

歐陽修也感嘆過:“如寒食野祭而焚紙錢,天子而為閭閻鄙俚之事者多矣!”

富人根本就不知道窮人的難處,死不起怎麼辦?

有法活嗎?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3、銀色的元寶是燒給人的,金色的是燒給佛和菩薩的

元朝時,狐首束腰的銀錠被鑄造出來。紙錢也從圓形方孔發展到了“元寶”。元寶起源於杭州紹興一帶,用錫箔疊成,疊好後串成一串或摞在一起焚燒。

元寶才是真的寶,紙錢的面值發生了質的飛躍。同時,各種紙車紙馬紙房紙人也冒了出來,極大提高了陰間的生活水平,以至於《元典章》明文規定:除紙錢外,其他紙糊房屋人馬盡行禁絕。

元寶這種實物貨幣的出現也為紙錢增添了新的形式。

明代之後,元寶很快流行到長江中下游等地區,至今依然。按照當時的規矩,銀色的元寶用於祭拜祖先,金色的元寶則用於供奉給佛和菩薩。

朱元璋進佛殿,問寺里人拜不拜佛,寺里人說,後佛不拜先佛。

皇帝都認為自己就是佛。

所以,孝莊太皇太后葬禮上共燒去金銀紙錠63萬,紙錢49.5萬,紙帛十七萬,不分顏色了。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4、上墳燒了幾個億?

清末民國時期,現代貨幣傳入中國。上墳燒的紙錢再一次發生了演變,出現了“天堂銀行”、“冥界銀行”字樣的紙幣,往往印有閻王爺的頭像,面額巨大,感覺都是一夜暴富。

現在大街上賣的就是這種,高仿人民幣也有。

融入了現代元素的的冥幣,高效地滿足了人們對面額的需求。

還有騙子,拿冥幣騙人的新聞也屢屢出現。

現代社會,不知道誰家開始帶的頭,燒汽車、冰箱、電視、演員,估計再過幾年,機器人也該有了。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5、陰間怎麼花錢?

陰間是不是商品社會,需不需要花錢?

《太平廣記.淮南軍卒》裡的記載的是漢代到宋初的故事,陳少遊鎮守淮南時,曾經派一個姓趙的士兵出去辦事,路上這個士兵被金天王派來的一個綠衣人叫走了,說金天王讓他帶一封信去四川,並給他一萬錢。

我不知道什麼計量單位,應該不是元,那個時候都是金屬貨幣,反正應該是挺多的。

他說給我一萬錢,這麼多,怎麼拿呀?

找他來的那個綠衣人說,你揣懷裡就行。

他揣懷裡,也不覺得怎麼重,就走了。走了一會兒,一摸懷裡,發現都是紙灰,就掏出來扔在路邊,繼續走。

過了一會,那個綠衣人追了上來,說,剛才給你的錢給錯了,那是我們陰間用的。說完就又拿了三千塊陽間的錢給他。

一萬換三千。

由此可以看出看出,陰陽貨幣換算比例是3:1左右。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還有一個故事。

山裡的一個人家比較窮,兒子以砍柴為生,一直娶不到老婆。一天,兒子遇到一個婦人,說願意和他回家過日子。家裡人看到兒子揀回一個媳婦,還帶了兩個箱子,非常高興,只有妹妹看見這個女人只有一個腳,但也沒敢說話。

第二天早晨太陽老高了,兒子媳婦也不起床,叫也不答應。老兩口就破門而入,發現炕上只有白骨,打開那個女人帶來的箱子,裡面有一些瓦塊和紙灰。

紙灰應該就是燒過去的紙錢,隨身攜帶現金。

看來陰間還沒有銀行卡和支付寶。

這是洪邁《夷堅志》裡記載的南宋故事。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6、大燒活人行不行?

有的鬼喜歡讀書,還和活著的人探討問題,這類的故事很多,隨便一搜就能出來。

有一個老先生在寺裡教書,外面有很多無主的野墳,平時經常聽到鬼說話,時間長了也就不在意。一天晚上,牆外有聲音說:我知道你也不怕我們,所以有事和你說,你桌上有一本溫庭筠的詩集,能不能把那首《達摩支曲》寫下來,燒給我。最後一句“鄴城風雨連草天”,如果你把那個“連”字抄城“粘”字,我就非常感謝你了,我在和人打賭。

鬼的心眼兒還挺多。

作弊也叫搗鬼、鬼話連篇,是不是都是從這裡來的?

這是紀曉嵐先生寫的《閱微草堂筆記》裡的故事,紀大煙袋,大家都熟悉了。

看來,在陰間,學習氛圍也很濃,賭博還成風。

這是燒文件,可文件被人給記在腦袋裡了怎麼辦?大燒活人可以嗎?

還是《天龍八部》。

鳩摩智在大理和枯榮大師、保定帝等人大戰,就是為了搶奪六脈神劍的劍譜,可劍譜在戰鬥中被枯榮大師用內功燒掉了。他認為段譽學會了六脈神劍,就要把段譽抓走,逼段譽將劍譜寫出來,好到杭州慕容先生的墓前燒給慕容先生。

如果不寫,就大燒活人!

這個比較恐怖。

金庸先生設計的同樣情節還有一次,就在《射鵰英雄傳》裡。

黃老邪夫婦設計偷了全真派的九陰真經,可惜被徒弟梅超風偷走了,就是後來練的九陰白骨爪。老婆阿衡重新要再寫一遍,可惜阿衡剛剛生完蓉兒,心力憔悴,竟活生生的給累死了。

寫文章很辛苦,所以如果你覺得老羊鏟史還不錯,要給肯定和轉發。

周伯通把九陰真經傳給了郭靖,黃藥師知道後,就要把郭靖燒給老婆,以祭奠她的亡靈。


7、生死之間

人生不易,人死也難。

那一年,瓊瑤又火了一把,

3月12日,瓊瑤突然公開一封寫給兒子和兒媳的信,透露她近來看到一篇名為《預約自己的美好告別》的文章,有感而發想到自己的身後事,認為萬一到了該離開之際,希望不會因為後輩的不捨,而讓自己的軀殼被勉強留住而受折磨,也藉此叮嚀兒子兒媳別被生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瓊瑤提到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明年將邁入80歲的她,認為自己沒因戰亂、意外、病痛等原因離開,一切都是上蒼給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並特別發出5點聲明叮嚀兒子,表示無論生什麼重病,她都不動大手術、不送加護病房、絕不能插鼻胃管,最後再次強調各種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讓她沒痛苦地死去就好。

中國人,太需要死亡教育了,怎麼能看淡生生死死,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的醫院,很多都是人沒了,錢也沒了。

又騙感情又騙錢。

借問酒家何處有,清明相約去喝酒。


8、掃墓的禁忌

禁忌有很多,但材料準備了,可是找不到了。

所以簡潔的不是迷信的說,

一、上墳不要燒紙,挨罰!

不許野外用火,一旦失火,撤職的除了村幹部外,還有鄉里的領導。

都是鄉里鄉親,沒必要害別人。

二、不要輕易的改變墳墓的形狀和走勢,包括設置新的內容(祭品的容器、栽樹之類)

再說就是迷信了。

最後就是,家裡人聚到一起不容易,把酒喝好,不要喝多。

喝車不開酒,開酒不喝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