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01

若中国皇帝搞个排行榜,汉武帝一定是C位。

作为一位可以呼风唤雨的皇帝,汉武帝最想要的不是美人,却是一匹马。

那是怎样一匹马呢?司马相如这样写到:

太一贡兮天马下,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所谓天马,就是汗血宝马。这种马因其流汗时,呈血红色而闻名于世。殊不知,为了得到这匹马,汉武帝多次对外用兵,数十万将士战死沙场。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02

公元前138年,登基刚两年的汉武帝,就着手解决匈奴问题。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汉武帝想联合西域其他国家,给匈奴来个四面楚歌。

这时张骞毛遂自荐出使西域。因路途遥远,不熟悉路况,张骞被匈奴扣押。十三年后,张骞才回归。

去时是青年,归时却是白发,汉武帝感念张骞的忠诚,封他为博望侯。张骞此行也并非全无收获,他带来了汉武帝此生挚爱——汗血宝马的消息。

有人曾献给汉武帝一匹乌孙马。这匹马跑得快,耐饥渴,汉武帝奉为至宝。

等汉武帝牵出这匹马,准备向张骞炫耀一下时,张骞却不以为然地说,“陛下,还有比这更好的马,那就是汗血马。”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汗血马更卓越,汗血马可日行千里,耐饥渴,最长可七天不吃不喝。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匈奴对汉族的战役,均为骑兵作战,汉族多步兵,机动能力很差。匈奴擅长奇袭,常打汉族部队一个措手不及,等汉族部队反应过来,匈奴该抢的抢了,早就骑着马一溜烟跑掉了。

一匹优良的战马对于骑兵的意义,那就是现在飞机坦克对于一个军队的意义。

这下,汉武帝心里痒痒急了,却不敢贸然用兵。汉初对匈奴作战多以失败告终,强悍的吕雉都不得不屈从匈奴的威力,被迫和亲。

夜夜思马而不得,汉武帝快疯了。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03

公元前129年,前128年,前127年,匈奴连续三年侵扰上古等地,汉武帝忍不可忍决定反击。

这次战役中,卫青和霍去病这对西汉双子星大放光芒,相比之下,老将李广就显得存在感极低。此战,匈奴死伤十万,西汉死伤约五万。

但是,汗血马的故乡大宛并未参战,汉武帝离得到一匹汗血马还遥遥无期。

没办法,汉武帝希望张骞能够协助李广踏平西域。可惜,李广时运不济,出兵不利,“军多散失”,连累张骞也被贬为庶人。

武力枪马不行,那就去买吧。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终于学聪明了,和西域人做起了买卖,可惜第二年就死去了。张骞的部下继续向西走,一路走到波斯湾,大汉的威名也一路向西。丝绸之路由此打开。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大宛国君可不是傻子,他能把国家中最精良的战马拱手相让吗?答案是肯定不会。所以,西汉源源不断的输出精美的丝织品,大宛送出的却是一些品相一般的大宛马。

同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集结了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出击匈奴。

卫青与霍去病不愧是天才型的军事家,打的匈奴找不到北。从此,胡人“不敢南下牧马”,“闻卫、霍之名而逃”。

一将功成万骨枯,此次战役,匈奴损失无法估计,汉军损失近二十万战士和十万战马。

汉朝战马损失如此之多,急需要新鲜战马的补充。可惜这次战役,真的是把汉武帝的家底给打没了,买马也行不通了。

汉武帝想了一个搞钱的好办法,那就是卖官。皇帝直接卖官,汉武帝是首创。消息一出,买官的队伍那叫一个络绎不绝,终于财政危机缓和了,汉武帝又开始打起汗血马的主意了。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04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再次用兵,这次的目标是汗血马的故乡——大宛。卫青和霍去病都驾鹤西去,汉武帝启用新人赵破奴为将军。

新官上任三把火,赵将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河西走廊,结果一路上连个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原来,征讨西域的消息一传出,西域诸国都以为卫青、霍去病来了,早吓得搬家了。

赵将军觉得不能空手回去,就随手把西域贸易的两个中转站——楼兰和姑师给平了。汉武帝一高兴,就封了赵将军为万户侯。

楼兰古国覆灭,给了汉武帝极大的信心。这次西汉虽然胜利,但派去的数万人也死了大半。汉武帝终于醒悟过来,打仗太费钱了,不如和平交易。

韩不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登上史书,便是作为使节出使大宛。为了表示诚意,汉武帝下令打造了一个纯金马。大宛国君倒是看上金马了,却不肯同西汉交易。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大宛国君威胁韩不害交出金马,可以饶他不死。可惜。韩不害也是见过大场面的,痛骂了大宛国君后走了。大宛国君哪能受这种气,联合临近附属国郁城国把韩不害给杀了。

汉武帝一听就怒了,派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去打大宛。李广利先带了两万兵去攻打郁城,遭到了郁城国的顽强抵抗,最后,断水断粮的汉军部队只剩下几百人。

此时的李夫人还比较得宠,爱屋及乌的汉武帝也没怎么怪罪李广利。第二年即公元前102年,汉武帝不顾国库空虚,继续追讨西域大宛国,李广利为主将。

不同于去年,李广利这次带了二十多万大军,十万匹战马,另外约有十万匹牛和骆驼运输军用物资。汉武帝怕粮草不够,大笔一挥,给了李广利五十万只肉羊。

吃饱了好打仗,汉军捷报频频传出——李将军打下轮台国了,李将军打下郁城国了。最后,李广利终于到达大宛。

汉军压境,大宛国民都很有志气,宁死不降。兵者,诡道也。李广利想了个歪招,把大宛城的水源给断了。不久后,两位大宛贵族开城门投降了。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05

李广利带着几千匹汗血马班师回朝。终于,汉武帝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天马,赋《天马歌》一首: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

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

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汉武帝是高兴了,李广利却高兴不起来,二十万兵将,归来时却寥寥无几。

有人问李广利,天马是汗血马吗?

为了一匹马,汉朝牺牲了五十万将士,到底值不值?

李广利回答,可不是吗?这马是无数将士的汗和血换来的。

这话不假,为了得到一匹汗良种血马,汉朝至少牺牲了五十万将士,花费银钱无法估计。

这么大的代价值得吗?当然是值得的。

汉朝版图进一步增加,丰饶的河西走廊成为汉朝的天然屏障;西汉的威力震慑边关,直到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时,西域人仍然惧怕;天马来到中原以后,汉朝战马的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丝绸之路打开了东方和西方的交流通道,从此我们不再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