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讀外國名著總覺得索然無味?

抬頭望天空觸手便可及


因為世界文學名著所描述的時代背景人物故事,與我們21世紀的今天的生活完全都不同!在看世界文學名著之前,我建議大家先把歐州文學史美國文學史,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外國文學簡編上下卷閱讀幾遍,深刻的理解了歐美國家政治經濟的歷史,再去閱讀名著作者的傳記:如《三仲馬傳》《天才詩人普希金》《司湯達傳》《巴爾扎克論文藝》《高爾基論創作》等。培養起閱讀名著的興趣,這些文學名著能夠引導我們瞭解一個民族的氣質,觸摸一個時代的靈魂,從而感悟人生,淨化心靈,提升人格境界與提高審美能力!總之,比起渲染慾望的網絡小說,這些文學名著能夠讓我們穿越時空,看到過去未來的人生畫面,與眾多世界文學大家對話!


被動專家


幾乎所有老師或學者在推薦讀書的時候,都會反覆強調我們要多讀經過時代挑選、沉澱下來的經典名著,而不是沉迷於感官享受,閱讀一些網文爽文,但我們滿懷熱情地捧起那些被尊為世界名著的書時,往往看不了幾頁,便覺得索然無味、昏昏欲睡,無奈放下了,數次拿起數次無奈放下名著的這個過程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會經歷的,看著諸如豆瓣之類的軟件上,很多人評論這本名著有多麼多麼精彩,意義有多麼多麼深刻,但自己卻怎麼也讀不下去,這是什麼原因呢?恐怕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耐心沒有毅力,而是有著如下幾種原因。

1、 文化語境、思索方式不同造成的隔閡

因為生活的文化語境與長期以來積澱的思維方式不同,我們在閱讀一些世界名著時,很難有代入感,這一點我們在閱讀一些大部頭的外國名著時應該深有體會。尤其是翻譯過來的文字,與我們日常學習、接受的閱讀習慣差異很大,文筆文風也與現代漢語迥異,這些原因都造成我們在閱讀接受上的困難。比如被尊為世界名著的《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靈夜》等作品,大段大段的意識流,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還有很多的詞源辨析,如果不是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者,恐怕很難有耐心去啃這些名著吧,還有這些經典作品都是作者經過幾十年的思索以後沉澱的結果,我們閱讀者很難體會到這些偉大作家的深邃思想,讀不進去也是情有可原的

2、 社會閱歷、欣賞趣味與一些名著有差異

很多被尊為世界名著的書籍的思想很深邃,裡面有很多人生哲理與對人世的思辨,如果讀者沒有一定的閱歷和思維方式很難真正品味到其中複雜的思想。很多老師在推薦諸如此類的名著時忽略了我們這些年輕人接受的可能性,當我們翻開這類名著時,往往會讀得雲裡霧裡,不知所明,這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也說明這類名著暫時與我們無緣,在這個時間段,這些思想意蘊深厚的名著刺激不了我們的興奮系統,或許等再過幾年,待到某一刻機緣巧合之下,讀者重新翻開幾年前都不懂的名著時,會發現那些你曾經覺得陌生、有距離感的名著突然之間能夠讀懂了,這是因為我們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對周遭的人世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讀這些名著的時候自然就能夠進入那個情境了。比如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裡面包含了很多佛家哲理,"空了"觀,還有很多具有隱喻意味的詩詞,人生閱歷和文學修養不夠的閱讀者很難把握到作者在書中寄託的人生哲理,"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暫時性地都不懂這類名著,我們不必苛責自己,只是我們與這類名著的緣分不到。

3、 由於時代變遷與審美差異,與一些名著無法產生共鳴

在世界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被尊為世界名著的作品是特定時代的產物,在那個時代或許對很多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那個時代具有開創性的意義,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文學成就,但是我們現在的讀者所處時代的審美風尚與一些名著所盛行的時代有很大距離,所以我們在閱讀這類名著的時候,很難產生共鳴。比如很多俄國的大部頭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戰爭與和平》《復活》等作品在世界文學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我們在心裡也對這類作品充滿著敬重,但是由於時過境遷,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很可能望而生畏、敬而遠之,而導致的結果就是想讀卻讀不進去,即使我們運用一些閱讀的技術,勾勾畫畫,整理書籍中的邏輯線索,但還是無法讀進去,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能做的就是再多一點耐心,既然被很多人尊為世界名著並且經過了時代的檢驗,這些名著肯定有它自身的價值,只要有不懼困難的勇氣和韌勁,相信有一天我們能夠理解這些曾經望而生畏的名著。(作者:瀟湘雨)


一往文學


謝謝題主的提問。題主提到的現象,我想應該是很多讀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趁著回答熱度還不太高,斗膽說一下個人對此問題的膚淺理解。

首先,名著與暢銷書有所不同,外國名著尤其如此。對於中國讀者來說,外國名著並不是由於受歡迎才成為名著,而一般是由一些專家進行推薦的。評選和推薦名著的人不是出版商,而是思想深刻、學識淵博的文學鑑賞大家。這些大家的鑑賞水平不是一般讀者能夠企及的,導致很多外國名著有些“曲高和寡”的意味。

其次,外國名著均有其特定背景。這包括文化背景和歷史背景兩個方面。每部外國名著都有其各自的文化和歷史背景。如果不瞭解這些背景,讀者也就很難與作品中的人物經歷產生共鳴。就拿題主提到的《茶花女》來說吧。這部名著表面看是寫了一個妓女的愛情悲劇,實際上是深刻揭露貴族階層的虛偽道德。如果對法國七月王朝的歷史背景知之甚少,有的讀者可能讀起來會覺得有些枯燥乏味。除此之外,個人體會,如果有機會的話,建議還要了解外國名著作者的生平和他生活的年代,充分了解他的創作動機,也有助於更好的理解名著。

第三,外國名著“門檻”較高。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說外國名著就比中國名著好,而是因為閱讀外國名著對中國讀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剛才提到了特定背景的問題,實際上很多讀者尤其是很多年輕讀者對於外國名著是有畏難情緒甚至牴觸情緒的。年輕人(不是指題主哦)閱歷尚淺、思想不夠豐富是客觀因素,但淺嘗輒止、膚淺浮躁的讀書態度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這就像刷抖音習慣了,突然改看話劇,肯定會覺得興致全無。庸俗文化永遠比高雅文化更有市場。有的時候,“容易懂”可能意味著膚淺,艱澀難懂卻可能代表著深刻。

第四,翻譯水平參差不齊加重了外國名著的索然無味。多數情況下,外國名著的譯者並不是文學家。因此也導致外國名著往往有很多種譯本。比如,根據朋友推薦,自己第一次讀《培根人生論》時,感到讀起來很費勁。但換了另外一種譯本後,讀起來就覺得很受啟發。

當然,對於中國讀者來說,一時讀不懂也沒關係,不妨先放下,等了解了名著的創作背景等信息後再重新閱讀。或者順其自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不斷開闊,閱歷持續積累,再讀起她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讀外國名著總覺得索然無味?這裡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語言及生活習俗,我們無法從中切身體會,無法全面深入瞭解。

1、翻譯過來就變味了

文字可以翻譯過來,但真正的感受就千差萬別了。翻譯只是從翻譯者的角度來感受,我們是從自己的習慣和見聞中體會,經過兩層過度,很難去把握這其中的感情和用意。

翻譯者是不能將那些作品完全國有化,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他們只是稍作調整,或是改變語言順序或是用我們的俗語作引導等等,但終究難以改變文字結構,翻譯出來的作品還是要順著原作者的意識發展。這樣無論如何都還是帶著外國作者的表達味道,和我們自己平時看到的表達方式就不是一個味。

2、文化、習俗無法感同身受

從你舉例的兩部作品來說,時代相去甚遠,已成歷史,要想真正讀來產生強烈共鳴,這是難事,我們自己國家的歷史尚且源遠流長難以全面掌握,更何況遠在千萬裡的國外。

當然也並不完全是索然無味,這其中一些做法和想法是相通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就是不變的,書本里體現出來的我們也能理解和接受,只是書里人物平時的生活習慣和說話方式我們無法感同身受。


夢途客棧


我來簡單說一下,外國名著索然無味,有好多原因是因為宗教信仰。茶花女中施展的無非是所謂的魅力,其實還是靠姿色。

中國人讀國外名著,索然無味主要是宗教信仰問題。

在初中時,我也曾疑問,蘇比怎麼會聽到教堂的鐘聲就萌生善意,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天我通讀了歐洲史和宗教史,才明白歐洲人為什麼這麼說,這麼寫,因為他們從內心深處就是這麼認為的。

歐洲信仰來自耶穌,耶穌出自古希臘,古希臘被古羅馬乾掉了,可是卻奇蹟般的信仰了耶穌,並尊為國教。這就沒法說理了。後來古羅馬也滅亡了,但是由於羅馬的原因,耶穌教奇蹟般地活下來了,並且發揚光大了,而且分為兩支:耶穌教和猶太教。原先的希伯來人信耶穌,強調教血統,為以後的多次迫害和希特勒迫害埋下禍根,也是始料未及的,老子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徒。多麼睿智!基督教因為保羅教皇的參與而發揚光大,凡是信耶穌就能得永生。從此不再分教徒的種族。

從此,猶太教就變成少數派。

再後來,因為印刷術從中國傳到了西方,馬丁

.

路德教皇把聖經從希伯來文翻譯成英文,告知大眾,凡是信教,就可得永生,此為新教。與天主教分庭抗禮,聖經從此被廣泛傳播。由此,發現了弗吉尼亞州,隨後,又誕生了美利堅合眾國。

而這些,是中國讀者所不瞭解的,因此,統一歸為怪力亂神迷信一類,而一概予以鄙夷唾棄。

雖然,我至今不明白牛頓為何信奉天主教,(可能是希伯來人的猶太教聖經保留了古希臘文明的緣故)但基督教畢竟統一了歐洲,教皇主管天底下的所有宗教事務!這個觀點是被認同的。只是新中國不認同而已。因為建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強調宗教八大自由(具體內容,百度一下)。

因為這個原因,遇到一些涉宗教問題,往往覺得索然無味。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就簡單認為歐美人信仰上帝就行了不能簡單理解成怪力亂神,一概排斥就行了。畢竟,現在是地球村時代,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月淡風青


之所以出現這個現象我個人覺得有一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生活方式的不同導致外籍名著中的故事情節與中國的差異。甚至某些名著中人物的行為方式與中國的完全相悖。在中國本來是有情有義的事情,而在很多外國名著中,卻被描寫成了理所當然,致使中國讀者感覺不到情義所在而覺得了無情趣。

(二)人文文化的差異導致外籍名著中的故事結局與我們想象的不相吻合,甚至有天壤之別,致使讀者覺的情未到位或者索然無味。比如有一本《桀驁不馴的女性-維格迪絲》,這部書描寫的是主人公維格迪絲與里奧特的愛情悲劇故事。本來二人偶遇相愛,海誓山盟,溪間戲水,月下賞雲,因一次里奧特沒有把持住自己的情感,強行佔有了維格迪絲,於是,他們以前的山盟海誓全都化成了維格迪絲的滿腔憤怒,而就僅那一次,維格迪絲還懷上了里奧特的兒子。無論里奧特怎樣的懺悔,都沒有獲得維格迪絲的諒解。而在兒子成長的過程中,維格迪絲還教育兒子,里奧特就是她一生中最痛恨之人,待兒子十八歲那年讓兒子約里奧特決鬥,當然兒子並非里奧特的對手,結果是里奧特為了贖罪,竟撲到兒子的劍上以死謝罪了,這可以說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悲劇。按理說維格迪絲應該翻然悔悟,把以前的徹骨之痛轉化成懊悔,甚至鬱鬱寡歡而死,最起碼也得去到以前這個曾深愛自己的人的墳前上個香,這樣才能與讀者產生共鳴,而結局卻是作者偏偏描寫了在里奧特死後,維格迪絲又無慮的生活了十餘年,這與中國讀者的心裡有著極大的落差。我們注重的是主人公的感情結局,而作者注重的是主人公的桀驁不馴,我們認為結局不妥甚至是敗筆,而從主題來說,這樣更可以扣住《桀驁不馴的女性-維格迪絲》這個主題。這雖然是一個非常好的愛情悲劇故事,但我們讀後總覺得有些失落甚至後悔。究其原因,人文文化的不同使然呀!





夢碎遠方


外國名著的譯文非常重要,讀過那麼幾本,是在學生時代,發覺還真是有“興趣盎然”與“索然無味”之分。

最晦澀難懂的一本就是《百年孤獨》,看了幾章沒有看下去的慾望,跳躍式的啃完,合上它竟不知所言是什麼,真的是“雁過無痕”了。再一本《傲慢與偏見》通篇都是些像對話又不似對話的描述,故事情節平淡,語言蒼白無力,人物形象不鮮明生動,確實有點索然無味。類似的還有《戰爭與和平》《悲慘世界》。

《飄》卻讓我百讀不厭,每次都被它詼諧的語言逗得哈哈大笑,波瀾起伏的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單純而又複雜的內心描寫,讓你感同身受,恨不能跳進書裡和主人公一起“肩並肩”小說對於人物外貌描寫和心理變化的描述是最出眾的,讓人歎服,讀來暢快淋漓。《安娜·卡列尼娜》也是部讀來欲罷不能的名著,人物形象非常飽滿,小說的悲慘結局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兔子的八哥生活


好多回答都說文化不同,生活習慣不同等等。你想,文學名著,既然流行於當時西方國家,肯定是幽默有趣,膾炙人口。如何讀起來味同嚼蠟呢?

你仔細看看翻譯者,翻譯的年代,答案就出來了。

翻譯者現在被稱呼為翻譯家,好像天一樣。其實他們就是常凱申式的翻譯家。

上世紀早期出國,國外生活幾年,外語從零開始,只有小學水平。中文和外文的駕馭文字水平都是低水平。國外的成語,雙關,幽默點,都不懂,生動幽默對白不理解,中文水平也不高。文字乾癟味同嚼蠟,糟蹋了名著。

這些後來的翻譯家後來都佔了窩,成名成家,有地位,成了文壇霸主。

解放後沒有人敢再重新翻譯,當時的出版社也不敢給出版。

現在名著也沒人讀了。


MyTel創客空間2


讀一本書與個人的閱歷有直接關係!選一本世界名著,如能讀懂原文更好。如果是譯文,一定要看翻譯是誰!我國法文翻譯最權威的是,付雷先生。同一部名著,被很多人翻譯過,說明白,就是在創作,內容大多是意譯,就是譯者對作品所產生的,特定歷史時期的理解能力使然。譯文的好與壞,完全取絕與譯者的文化修為與個人能力!當然,也有讀者的個人閱歷,及文化修養有關!越是文化閱歷淺的人,讀名著自然就會感到索然無味!購買名著一定要看譯者是誰,也不要被某些名家所左右。比如巴金(安娜\\卡列尼娜),郭沬若(浮士德),他們年輕時的譯文,一般人真的讀不下去!我買過一套大部頭,《諾貝爾文學獎全集》51冊,臺灣版。其中很多冊是臺灣學者翻譯的,根本就讀不下去!舉個現實例子,美國前總統,我們的翻譯是理根,臺灣是雷根!都是意譯,誰更準確?!


用戶61455448482


文學或是藝術品它是一種基於個人經驗的產物,如果你沒有體驗過某種類似的情景或是做過接近的思考,你很難直接通過文字或是畫面獲得共鳴,最直接例子是學生看魯迅小說最喜歡故事新編,因為直觀,因為漫畫感,但深層的東西,比如讓他看加繆的局外人或是鼠疫,他沒法直接獲得作者傳達的信息,因為那是一種由複雜的經驗提煉出來的表達。所以增加閱歷與讀書同樣重要。既然是名著,就有是名著的道理。高中課本里有《百年孤獨》的選節,當時嘗試了好幾次,實在是沒有辦法看下去,前段時間忽然想看,就買了書,然後愛不釋手,覺得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書,連看三遍。《茶花女》,以前看的時候只追情節,現在才看到裡面包含了太多東西,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

在這麼浮躁的社會,需要我們有一顆不浮躁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