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几乎同时发现佛祖舍利,如今旅游发展却天壤之别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考古界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1987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佛祖佛指舍利;二是1988年在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发现了两颗佛祖舍利子。当年,这两件中国考古界和佛教界的盛事轰动了全国乃至世界,也让扶风法门寺和朝阳北塔声名远播。

30多年过去了,两个曾经名噪一时的佛祖舍利出土地的命运却是大相径庭。据统计,扶风法门寺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旅游直接收入超过两个亿,而其对扶风县以致整个宝鸡市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更是无法计算。可以说,是佛指舍利成就了法门寺,是法门寺成就了扶风的旅游经济,是扶风法门寺让以往不以旅游见长的宝鸡市一举成为旅游大市和强市。反观当年同样因佛祖舍利一举成名的朝阳北塔,此期间除了经历过一次大规模整修外,发现佛祖舍利子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很快就淹没在世人的记忆里。时至今天,朝阳人还会对外来者津津乐道地谈起他们的舍利子,但语者滔滔,听者寥寥,朝阳人所期待的佛祖舍利应该带来的旅游业繁荣景象始终没有出现。

客观地说,朝阳北塔天宫发现的佛祖舍利子和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佛祖佛指舍利在珍罕程度上有一些距离,后者的圣物等级显然更高。此外,法门寺的皇家寺院地位和其所依托的陕西这个旅游大省的广大旅游资源这个大环境,也是朝阳无法比拟的。但抛开这些天然的、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我们会发现,法门寺在旅游拓展上的成功与其举全宝鸡之力广泛招商、周密规划、通力打造法门寺的佛祖舍利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种种努力是分不开的,没有几届宝鸡市党政领导的接续努力,法门寺的旅游盛况不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客观优势和主观努力在法门寺旅游拓展这个成功案例中缺一不可,而且主观努力这个可变量提供给人们的发挥空间更为广大。总结法门寺的成功经验,会给我们以许多启示。这些启示总结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以佛祖舍利子为主要“卖”点,倾力打造朝阳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一段时间以来,朝阳一直围绕古生物化石、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和佛教文化来构建朝阳旅游文化的骨架。经过多年的努力,除三燕文化方面进展稍缓外,古生物化石和红山文化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并且营造出了一些朝阳旅游的知名度。但仔细审视这些发展我们会发现,古生物化石和红山文化都属于比较小众的旅游产品,虽然高大上,但曲高和寡,难以形成持续的旅游热点,很难形成长的旅游产业链。而三燕文化由于缺少平台,也很难把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在朝阳,唯有佛教文化才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所在,不论是历史传承、著名人物、宝寺圣物都有非常丰富的历史遗存,历史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一个建造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的大舞台,剩下的工作就是我们如何去妆点、美化、宣传、经营这个大舞台,进而为朝阳人民换来更多的经济和文化福祉。

二、举全市各行各业之力,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鼓吹朝阳的佛教文化。在同样拥有佛祖舍利这种稀缺资源的情况下,扶风法门寺和朝阳北塔在30年发展中情况迥异,宣传上的差异应该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当法门寺的佛祖佛指舍利已经享誉海内外的时候,朝阳北塔佛祖舍利子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在打造历史文化景点过程中,“三分历史,七分演绎”是大多人文景观设计者、经营者的通用做法。朝阳的旅游文化部门应该组织专门班子,通盘对朝阳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人物故事、奇闻异事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统一版本的“朝阳佛教文化史”。这部“朝阳佛教文化史”不应拘泥于正史所载所记,而应广泛吸纳稗官野史,甚至发挥合理想象,首先从舆论上把朝阳营造成关外独一无二的佛教圣地。在此方面,同时应该加强对各旅行社导游人员的系统培训,切实做到在向游客介绍朝阳佛教文化时“众口一词”、“统一版本”,以千百位导游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强化朝阳的佛教文化符号,让已有定论的历史不断强化,让我们“创造”的“历史”逐渐为世人所接受。

三、厚积薄发,以宽广的视野规划朝阳佛教文化旅游架构。把朝阳打造成关外佛教圣地,需要朝阳几届党政领导班子的接续努力才可能实现。因此,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对朝阳关外佛教圣地的建设进行长远规划、统一布局,并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勇气,一步步去实现这个目标。在朝阳目前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引进战略投资可能是实现我们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北票大黑山等旅游项目的成功招商引资,为我们提供了借船出海、以市场换投资的成功范例,相信这种模式在朝阳关外佛教圣地的打造过程中也同样可以取得成功。

佛教文化是历史给朝阳人民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何让这笔财富不断保值升值,是每一届朝阳市党政领导的责任,更是每一个朝阳人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