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法院创新多元调解 “234”模式成效显著

2018年3月,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宜秀区法院集中办理全市三个城区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至2018年底,该院案件量较同期上升了18%,在办案法官没有相应增加的情况下,该院2018年结案率却较上一年上升了13.1%,结案率在全市名列前茅,民事审判法官的工作量也没有显著增加。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得益于有效贯彻上级法院“实干快结”的工作部署,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该院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办案实际的多元化解“234”工作模式,为该院化解了近25%的民商事案件。

依托两大平台。一是依托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在全市法院率先与安庆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成立保险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法院派出法官与各保险公司的专职调解员一起对集中对涉保险纠纷进行调解。2018年,诉调对接工作室化解的保险纠纷达831件,占该院全部涉保险纠纷的84%。二是依托综治中心法官工作室。积极融入党委中心工作,争取支持,在新成立的宜秀区综治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对各乡镇街道上报以及到综治中心反映问题后拟走诉讼程序的当事人进行现场接待,第一时间进行调解,调解后进行司法确认,有效减少了群众诉累和法官审判工作量。

构建三张网络。一是调解工作站全村(居)覆盖。在全区60个村和居委会设立司法调解工作站,并安排固定法官与村居对接,在醒目位置公布调解工作站的法官姓名、联系方式,群众遇到纠纷可第一时间联系驻点法官进行处理。二是网格员协助调解全面覆盖。

充分利用遍布全区的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员队伍,将全区305名网格员聘请为法院的特邀调解员,当遇到调解难题时,即通知当事人所在村居的网格员协助调解,往往能起到良好效果。2018年,网格员参与司法调解108人次,协助化解纠纷97起。三是在线调解全域覆盖。区综治中心的综治视联网系统与全区各乡镇街道及村居均实现了互联互通,该院以该全域覆盖的视联网系统为依托,大力推进在线调解和在线确认工作,大大提高了调解的效率。目前,该院在线调解和确认的案件占到全部调解案件的近10%。

完善四大机制。一是完善节点控制机制。对进入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办公室(简称多元办)的案件进行严格节点控制,受理、登记、送达、通知、调解等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所有案件均要求在受理当天分到调解人员手中,调解人员于收到材料后三小时内联系当事人了解情况,8小时内确定调解方案,24小时内组织调解,通过该院多元办化解的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为7天。二是完善温馨服务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做到便民、利民、亲民,对行动不便或偏远地区的当事人调解人员均主动上门,2018年全年调解人员上门调解58人次;对存在生活困难的当事人,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帮助解决困难,进一步提升调解的实效。

三是完善联动调解机制。积极扩大多元化解的朋友圈,与政府金融办及各金融机构建立金融纠纷协调工作机制,与劳动部门建立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协作机制,与公安、检察院、妇联、团委、工商联等单位均建立了联合调处纠纷的工作机制,极大的充实了调解工作力量,形成了聚势聚力化解纠纷的良好格局。四是完善学习培训机制。为提升调解工作实效,宜秀法院将调解队伍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该院多次派法官到浙江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定期组织特邀调解员、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该院还并定期开展干警进村入户走访活动,不断提升干警对区情民情的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