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雷克萨斯UX?价格26.99到37.3万,你会买吗?

杨铭锁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还是值得入手的。


UX的竞争对手是谁呢?综合车型定位、价格因素、车身尺寸来看,UX最直接的对手应该会是奔驰GLA,宝马X2以及捷豹E-pace等。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对手是他们,而奥迪Q2L、Q3和宝马X1呢?现款X1在换代后尺寸暴增,比自家大哥X3也不遑多让,能以紧凑型的身份去中型SUV市场进行错位竞争。

Q3是属于生命周期末期,而且两款车在终端市场都有大幅度的优惠;Q2L则是性价比太高,价格太亲民了,顶配的价格才到UX的起步价,

在价格方面来说两款车的用户群体并不重复。

竞争力如何?

在设计上,不得不说这一代的雷克萨斯是设计界的一股清流,总是让人印象深刻,UX自然也是如此。

锐利的家族式纺锤进气格栅显得非常的犀利,锐利的头灯,配合首次采用的贯穿式尾灯,表现出一位年轻人那种个性张扬的神采。自信点说就是在这个级别来说,外观颜值绝对的T1级别。

内饰的风格,延续了雷克萨斯在用料和做工上一贯的特色,虽然整体感觉依旧很雷克萨斯。

不过功能区划分清晰,人机工程自然不用多说。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在中低配车型上,相对较小的中控屏还是有着一圈傻大粗的黑色边框。

缺少了高配车型上10.3寸大屏带来的科技感,并且很多更加高级的材质和工艺带来的内饰质感,你需要多花费差不多10万元去购买顶配车型才能享受到。

在车身尺寸和空间方面,雷克萨斯UX的车身尺寸也不处于劣势,其4495mm的车身长度在竞品中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

但在轴距上就比较欠缺一点,尤其是在后排的实际空间表现。前排调整到位后,后排也仅仅是能坐下而已。

如果说轴距相同的C-HR后排空间视为能考60分及格的学生,那么UX的后排就是一位连及格都比较困难的后进生了。

而且混动系统电池包额外占用空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偏高的后备箱地台和靠向Coupe的造型也进一步压缩了后备箱空间,把UX当作家庭中的第二辆车或许比较合适。

动力方面,UX几乎全系配备了混合动力系统,相比三款竞品的低配车型,UX的动力总成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上还是有优势的。

但是当这套混动系统和另外三款车型的高功率涡轮增压机型对比时,差距就出来了。

不过倾向买混动车型的用户,可能更看重的是混动系统优秀的经济性、电机加持能带来更好的动力储备和静谧性带来的行驶质感。

值得一提的是,从如今雷克萨斯如今的产品布局来看,大有将混动系统与雷克萨斯车型捆绑的意图。

毕竟这套THS混动系统在燃油经济性、动力储备和行驶质感方面都很有不错的加成,更重要的是可以

给雷克萨斯树立一个绿色高效、质感出众的品牌形象。

在配置方面,相对竞品车型来说就比较有优势了,在28万价位起提供了对手没有的后排侧气囊,部分车型还配备AVS自适应可变悬架系统,后桥电机在部分车型上还可以实现电动适时四驱。

尤其是在多媒体配置和灯光配置这些消费者喜闻乐见,又很直观能看得到的地方,相比竞品车型还是有比较明显的优势的。


小白买车


丰田旗下的C-HR自上市以来凭借个性前卫的造型,获得不错的销量及口碑。而同样来自丰田旗下的高端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在去年的成都车展上公布的全新UX系列,更是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同样基于丰田全新造车理念TNGA架构打造,并搭载第四代混合动力系统的雷克萨斯UX,能否在外观和内饰品质各方面表现出“质的飞跃”摆脱“换壳车”的调侃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外观及尺寸方面:

UX前脸采用类似同品牌NX和RX系列的纺锤型进气格栅,几乎占据了整个前脸,充满视觉冲击力。采用全LED光源的尖锐线条前大灯配合内部的L型日间行车灯,使得气场侵略性十足。在顶配车型上,雷克萨斯还专为UX开发了矩阵式LED大灯,配备AHS远光灯自适应控制系统。

车侧采用溜背式的造型设计,侧面看起来比较扁平低矮,较长的车头配合利落的较短车尾,轿跑SUV的既视感强烈,巨大的黑色轮眉营造出“跨界车”的运动感十足。

尾部设计相对于霸气的前脸而言收敛了不少。较为方正的线条加入一些棱角,科技感十足。值得一提的是贯穿式的L形尾灯,提高夜间识别度之余,尾灯的突出造型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

尺寸方面介于官方的说法,雷克萨斯UX是一款紧凑型跨界SUV。和同级别的奥迪Q2L和宝马X3相比,除去轴距稍有略势之外,其车长和宽都处于领先。

内饰方面,UX的内饰布局与同品牌ES比较接近。中控台倾向驾驶员一侧,雷克萨斯在车系内饰之间的区别,采用不同的元素和风格,UX则采用多层叠加式设计。用料方面虽以硬塑料为主,但顶部采用了皮革包裹,并用缝线进行装饰,配合磨砂质感的饰板,档次感依然不低。

雷克萨斯最新的布置设计,驾驶模式和车身稳定系统开关在仪表盘的两侧。毋庸置疑的出现在全新UX上,该设计最早是源自雷克萨斯旗舰跑车LF-A上。

仪表盘为全液晶设计,亮点为界面会随着驾驶模式的不同而变化,同时车主还可以车速以数字和表盘两种方式显示,个性化十足。

方向盘直接沿用雷克萨斯近期新车型的三幅设计,功能按钮丰富。采用皮革包裹,手感及握感十分出色。

中控屏采用7英寸液晶显示(高配车型上提供的是10.3寸横向大屏)内置的多媒体系统通过苹果Carplay进行手机互联。虽然Remotetouch操作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操作,但新加入的多媒体快捷键却十分好用,包含多个旋钮及按键迎合了手腕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可对音响进行快速切换控制,十分方便。

空调控制键采用钢琴键式实体按键控制,手感依旧继承了雷克萨斯一贯的优秀质感。空调出风口采用旋钮方式来控制,阻尼的力道依旧保持细腻。

UX仅配备了普通面积的天窗,而且开启幅度较小,仅有280mm,未配备全景天窗实属遗憾。

座椅采用皮革包裹,坐垫长度适中,腿部支撑力较好。内部填充材质偏软,但并不影响其包裹性和支撑力。还是秉承了雷克萨斯更为舒适的品牌性格。

由于UX的顶配车型会搭载四驱系统,所以后排地板中央会有隆起,而且后排空调出风口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导致后排腿部空间实际并不十分宽裕。

采用同平台的UX后窗相比C-HR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依然偏小,但乘坐时的压抑感已经没那么强烈。

UX的后排座椅可以按4/6比例放倒,形成一个纯平的储物空间。但后备箱受车身高度影响,搬运重物上车时会显得不太方便。

动力则是搭载一套代号为M20A-FXS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电机功率为80KW,内燃机功率107KW,综合输出功率可达131KW。

与之匹配的是全新开发的E-CVT无级变速箱,减小了变速箱体积并减轻了重量。

底盘悬挂方面,由于与C-HR采用相同架构。UX的悬架组合与C-HR一致,均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但在F-SPORT车型上将追加AVS可变阻尼避震器,加强了运动型和舒适性的选择。

白希文总结:

雷克萨斯UX作为主打运动豪华的紧凑型SUV,混合动力可以说在同级中暂时没有竞争对手,再加上激进的外观设计和高品质的驾乘感受,还是很能吸引年轻一代追求高品质驾乘感受的消费群体。如果正式上市有个更亲民的定价,相信可以带来不错的销量成绩。


白希文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聊一聊这周三刚上市的雷克萨斯UX,这款车上市的价格是26.80-37.10万元,一共有六个配置,五款混动一款自然吸气版本,UX260h是混动版,用的是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动机的混动系统,最大扭矩188牛·米,最大184马力;UX200 F SPORT是全系唯一一款自然吸气动力车型,使用了和260h一样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但是调校略有区别,最大173马力,最大扭矩207牛·米。

除了200 F SPORT版以外, UX 260h也有两款F SPORT版,一个两驱一个四驱。了解过雷克萨斯IS车型的人都知道,F SPORT更帅一些,特别受年轻人喜欢,但是也贵,特别贵。所以,一会儿分析一下,UX的F SPORT版本值不值得购买。但先别急,我们先大体上了解一下,这款车的定价到底是不是高了些?

这台UX的车长是4495mm,轴距是2640mm,在汽车网站分类里属于紧凑型suv。网友都说这是高配版C-HR,因为俩车同平台,甚至同样都有2.0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一模一样的动力总成。C-HR的轴距也是2640mm,长度4405mm,短了UX 90mm,但C-HR在汽车网站分类是属于小型SUV,这一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这车一上市,很多人就开始喊,价格太高了。但喊价格高的人再多,也没看到有人会说这台车凉了。大家心里其实很清楚,这台车不会凉。雷克萨斯的车价格本来一直就不低,那这台车的价格到底是不是高了呢?我这里帮大家整理一下思路。有人说,这台车上市之后,很多买雷克萨斯CT200h的人就转过来买这个车了。这句话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

同意的原因是,现在的确有不少准备买CT200h的人,内心很纠结,因为都知道马上TNGA平台的CT200h就要来了,现在买的就是即将换代的产品。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且手头预算还挺充足的,至少是25万以上的预算,能买到CT200h舒适型以上的版本。这部分人,我觉得转头买UX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因为UX入门版本才26.8万,新平台新设计,配置还不低。本来CT200h就没什么优惠,大部分地区原价卖,小部分地区优惠5000-8000元,还附带一些强制消费才肯卖。如果说飞度是理财产品,那CT200h就是P2P了,马上都要换代了价格还这么坚挺。

在CT200h舒适型基础上,加1、2万预算买UX的人肯定是有的。因此,我一半同意这个说法。

那为什么另一半不同意呢。因为我帮身边人买过不少台CT200h,十个客户九个买的不是“精英版”就是“舒适版”,刚刚我们说了,舒适版加1、2可以上UX入门版。可是精英版CT200h才21.5万,你让他们怎么转UX?UX的入门价格26.8万,现在至少还要加1、2万的装潢。这一正一反,要贴5万多才能购得到UX,这部分CT200h客户不大可能会打UX的主意。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CT200h是精品小车的代表。要知道,就算90%的客户都喜欢大车,也不能忽视那10%喜欢小车的客户。我身边很多人喜欢小车,甚至我夫人就是非小车不开的人。速腾,卡罗拉在她眼中已经是大车了。她觉得Mini,甲壳虫这类车才是大小正合适的。因此,这类客户也不会转买UX,因为不是自己的菜。

好,那我们回看雷克萨斯UX的定价,26.80-37.10万,贵吗?我来告诉你,CT200h现在的定价是21.50-28.20万元,而实际上CT200h 25.2万舒适型以上的版本买的人都很少,再多掏2000元买双色车身都很少有人愿意,更别说花28万多买CT200h F SPORT版了。有人会说,哎,那这样看起来这个价格正好和UX无缝对接呢。是的,没错,但是,我想告诉你一件事,现在的价格是CT200h在2017年官降之后的价格,你如果回看CT200h的定价历史,你就会明白,现在UX的定价到底是高还是低。

CT200h是2010年在海外上市,2011年进口国内的。2011年国内上市的定价是27.90—44.50万。看看,当年CT200h的定价怎样,再看看现在UX的定价是26.80-37.10万。怎么样,当年CT200h的定价可是比现在UX定价整体都要高一级的。有人说,那不能这样比,8年前豪华车市场什么行情,8年后什么行情,现在豪华车都是越卖越便宜了。

也对,那再看2014年,CT200h新款上市,定价26.9-34.8万元,哎,是不是感觉降低了一些?是的,2014年的豪华车销售市场已经出现拐点了,我就是那一年离职的。豪华车市场就是在这一年开始,集中下探价格的。又过了3年,到了2017年,CT200h迎来了换代前最后一次改款,上市定价22.90-29.90万。没听错,CT200h的起售价从26.9万降低到22.9万,是的,你可以理解为官降了4万。这还没完,紧跟着2018年5月关税下调,这款车又官降了1.4万,变成了21.5万起售,也就是现款在售的价格。

大家看一看,从2011年27.9万开售,到2014年26.8万,再到2017年22.9万,最后是2018年21.5万。可以说,CT200h一直是厂家在主导价格,而不是市场。这款车从上市至今,价格几乎都是纹丝不动,我印象中帮人拿过最好的优惠也就是不到1万。2017年到2018年连续两轮官降之后,这车就一直处于几乎原价销售的状态,还要强制买装潢,非常强势。

好的,我们现在再回看雷克萨斯UX,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现在问大家,雷克萨斯UX起售价26.8万贵么?很多人可能就没有文章开头时候那种,一看到将近30万就喊贵的感觉了。这种思维模式,其实在很多时候都能遇到。

比如前几天我和朋友吃饭,两个富二代在抱怨,一个富二代说自己女朋友最近又看中一个香奈儿的包,3万多。另一个富二代说,别提了,他老婆最近也看上一个包包,爱马仕的康康,7万多,还得配货。我听的一脸懵逼,我问啥是配货?富二代也知道我不是这个消费层次的人,就耐心跟我解释,配货就是指,你直接拿7万块去专柜说我要买康康,人家会把你轰出去。因为你要买康康,就得搭配消费其他的爱马仕商品,消费够一定金额才能有一次买康康的权利。哦,我一下就明白了,这不就跟4s店进货一样嘛,想从厂家拿赚钱的车,就必须带着不赚钱的车一起拿。我听完瞬间觉得,有钱人的钱真的是永远也赚不完的。

我也相信,饭局中犹豫给不给女朋友买香奈儿的富二代,一定回去就刷卡消费了。因此,这就引出了一个理论。消费在很多时候,消费的是什么?其实,就是社会共识。

就好比朋友圈经常会推送广告,有时候一个奢侈品的广告推送到大家的朋友圈,大家都开心的不得了,点赞的留言的,好不热闹。但是比亚迪推了个广告到大家的朋友圈,明显点赞评论的就很少了。大家真的以为奢侈品广告推给你,就是因为大数据评测到你是奢侈品潜在买家了?错,是因为只有让更多穷人知道这是一个自己买不起的牌子,富人才更愿意买这个牌子。

好,那么再回看雷克萨斯UX这款车,网络上都是对比C-HR。有说C-HR的设计风格更加犀利,UX设计更稳重;有说C-HR噪音控制没有UX更好;有说C-HR操控更好,UX更舒适;有说C-HR性价比很高,UX没有性价比。哎,当年C-HR上市的时候,大家也都是在哭着喊着说这车价格定高了。C-HR现在价格也很坚挺,大约1.5万上下的优惠,卖的也还不错。

其实,上面这些点在UX客户眼里都不是决定购买与否的关键因素,甚至一丝一毫都不会影响到他做判断。

因为在UX的客户眼里,首先这是一台雷克萨斯。雷克萨斯的标签是“品质”,“稳定”,“服务”,“精致”,“混动”,“贵”。是的,雷克萨斯的东西都不便宜,但是好用,而且省心。如果是刚接触雷克萨斯的客户,慢慢的还会发现一件事,那就是价格异常坚挺,去哪里问,价格都差不多。

已经不止一次,有身边朋友想买雷克萨斯,我再三提醒看好之后别下订单,我来帮你走大客户。但结果,他们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下了订单,没有找我。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眼里,这车找谁都不可能再有更多优惠了,这就是雷克萨斯品牌最神奇的地方。我觉得雷克萨斯学会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精髓,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光而不耀,温润如玉“,细细品味,就能咂出其中的内涵。

我倒不是说要把雷克萨斯UX捧上天,只是这款车就我的推测,基本上短时间内是降价无望了。目前4s店订单最多的就是260h混动的最入门版,也就是起售的26.8万这个版本。而且截止到昨天,我了解到的本地行情是,过年前只有1台车可以提,名义上说是按订单顺序排列。但我内心是拒绝这个想法的,我能够想象多少人像是为孩子找关系进好学校一样,到处找关系争取年前提到现车。年后这车的产量也有限,所以混动的260h我觉得指望来个跳水价,大幅优惠,可能性不大。雷克萨斯就是一股清流,坚持进口,一直说国产到现在都没个准信,进口配额一年到头就那么多。卖的好不好不关键,但据我所知,雷克萨斯经销商还是很赚钱的。

回到配置上说,26.8万的入门版买的人多很容易理解。首先,UX要买肯定买混动,今后就算有优惠,肯定也是UX200先开始优惠,但厂家也不会傻到生产太多UX200给经销商卖,这款车我觉得只是给那些想要F SPORT,无所谓混动与否,口袋里钱又不够多的人准备的,毕竟UX200F SPORT售价29.1万,和UX260h F SPORT版就差1.7万,两者配置几乎无差,如果是我肯定选后者。因为,大多数人买UX肯定要混动啊,想也不用想。

我觉得大家都喜欢买入门的26.8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外观上看,根本看不出高低配的差别,LED大灯一样,17寸轮毂一样。而车内配置也不寒酸,什么一键启动,7寸屏 Remote Touch操作系统,驾驶模式调节,仿皮座椅等等应有尽有。雷克萨斯的车有个特点就是丐版不丐,IS和ES车型也是一样。

但是再往上的探趣版28.8万,性价比就低多了,贵2万,只是多了天窗,雷达,无钥匙进入,迎宾照明灯,不推荐。因为你如果这都能接受,那还不如直接再加2万,上 260h F SPORT版,30.8万虽然我认为已经很贵了,BBA已经有很多车可以选了,都比他大,都比他动力好,甚至配置也比他高。但是,对不起,在很多人眼里,这是 F SPORT,独一无二,喜欢就是喜欢,不谈钱。好吧,外观上就明显能看出来 F SPORT专属网状格栅,还有徽标,饰条还是熏黑的,轮圈是专属的,方向盘也是,还有绝对不能缺少的“可移动仪表”,看过我们趣试驾IS那一期的朋友,肯定知道这是多么炫酷的东东,还有很多,不一一说了。

总之,我觉得UX真正值得买的应该是这款,预算也应该是按照35万来考虑。

再往上33.3万的四驱版,我也不推荐。我觉得这车没必要四驱,常年处在冰天雪地的兄弟可以忽略我这句。但是建议盯着价格多看3分钟,33.3万啊,如果再没有优惠,还要加装潢,办好奔40去了呢。

这还不是最贵的,这款小SUV竟然还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37.1万的顶配版,我觉得这就和2011年上市44.5万的顶配CT200h一样,这不是用来卖的,这是用来秀的。目的就是告诉在座的各位,看看啊,UX最多可以配这么多配置。想要不?哎,就是不给你。别急,等过几年改款,中低配就陆续增加了。都是套路,哎。

这款车静态看过几次,很遗憾,还没能试驾到。月底这款车试驾车上好牌就可以试驾了,争取过年前去试驾一次。改天有机会在节目里,或者在文章中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试驾体验。

今天这篇关于雷克萨斯UX的文章就聊到这儿,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下方的留言区可以讨论一个话题:你觉得雷克萨斯UX是他定价贵了呢,还是自己太穷了?哎,这个话题太扎心了,大家有什么其他想聊的,随意聊。2019要努力,争取2020年我们看啥车都好便宜。


百车全说


光雷车这一品牌在中国区的广告费每年高达3.3亿,所以丰田和旗下雷克萨斯的广告软推特别多,大批水军“车主”跟进,为点狗🐶粮来坑不了解的吃瓜准车主,不愧是车最坑、利润最高的车企。“世界的BBA,美国的雷克萨斯”!作为丰田苦苦打造跪舔高端的二流伪豪车,也越来越不行,即使在美国靠着本土生产+终身保养,也正被抛弃,豪华车主流依旧是BBA!雷车在美年度销量目前第三仅比奥迪多一点,马上也要被奥迪超,对于美国奥迪可是纯进口!可见霉果人也越来越懂车😬。 即使在曰本本土,主流豪车也一样是bba,而且是大排量的!雷车、英菲尼迪、讴歌这三个二流伪豪车相对少的多!而且没去过岛国的媚日跪奴还不敢面对哈哈哈😄

越来越多人明白匠人精神,是用在劳斯莱斯、宾利等手工打造的车上,雷车流水线量产,流水线装配工人和“匠人精神”不沾边😬~装逼而已!是2016年后媒体忽悠营销的经典案例,其只是二线伪豪车(以前主流美国人用车观念只是够大、技术老旧质量稳定些就OK,不像欧洲人对车观念严谨)😷,比不上真正的二线豪车凯迪拉克、沃尔沃、捷豹等;雷车只是凯美瑞(es)和RAV4(nx)汉兰达(rx、nx)换壳车,底盘调教比帕萨特、迈腾都差,仅和速腾相当,没有豪车该有的底盘调教+行车质感,全系215窄胎、麦弗逊+无力的动力(外号老年代步车)+噪音震动大(几乎全系轮拱+后备箱无隔音棉)+偏窄小的车身(底子〔底盘〕不行只能窄)这车巨坑!看准了国内无骨媚日跪奴多价格弄得高高的“舒服、虚荣的”宰那些大头😊,还说服务好!服务好!即便如脑残粉所说小毛病少,可是不等于好开!二手车李老鼠也说日系车不好开要受10年罪😊,日系车利润高就是这么来的,丰田行业利润第一,电视、报纸、门户网站、自媒体等大量广告、软推来忽悠,养活了80%的自媒体。

可以逐条搜索还只是一小部分:丰田刹车门事件;凯美瑞刹不住;丰田碰撞测试造假;丰田卡油门事件;丰田气囊隐患;丰田断轴;丰田CVT啸叫口哨异响;丰田cvt高速失速;丰田cvt低速顿挫;雷凌卡罗拉方向机漏油异响;卡罗拉雷凌减震漏油;雷凌卡罗拉漏机油;雷克萨斯CVT隐形召回;雷凌卡罗拉CVT问题 集中爆发;雷车严重烧机油;雷车 频繁召回;LX570跳档;丰田北美生锈门;神户制钢造假雷克萨斯……😅等等感兴趣的可以搜索验证!还一天到晚吹开不坏、多少年不用动,坏了只能打牙咽肚不敢提~

仅仅从故障率方面讲,可搜索“2016年汽车召回”最多的品牌前二十名中有8个是日系(本田召回最多,第三丰田、第四马自达、第七日产、第九雷克萨斯、第十三菱、十二斯巴鲁、十七英菲尼迪);🤔2017年汽车召回排行榜除去因为日本高田杀人气囊问题的普遍性召回数量后,日系车销售量比德系低召回量却比德系高!可见日系质量已经很差!以丰田为例:召回故障分类:PCS碰撞预测安全系统、高田气囊、制动执行器、座椅、EGR程序等多种问题,本来就脆皮棺材车,涉及安全性方面还这么多缺陷问题!“开不坏的丰田”是扯淡!🤗直接车报废人灭口!其它系包括国产车也召回,可没这么多吓人的问题!(所提问题经得起搜索验证!) 2016年底丰田北美因为车架生锈车身都锈穿召回150万台红杉坦途,你没看错,是生锈!岛国人贱奴性十足,反映在产品质量方面,1950年前其产品质量极其低劣,在被捧为“质量管理之父”的美国人戴明博士指导40年才逐渐改良,1990年后没了指导就开始暴露各种造假的本性😝,丑闻频出甚至连安全气囊测试数据都能造假(日本高田气囊),所谓的工匠精神也沦为笑柄,变成了忙于低头赔罪的“躬匠”!

苦苦打造二线伪豪车,“青面獠牙”的凶相畸形设计国际上没其它家车企仿,就连韩国、曰本国内曾经山寨雷车纺锤脸的几个品牌,也都纷纷放弃转而借鉴德系六边形前脸(奥迪引领的潮流)。BBA出来后是能引领全球设计潮流的!😊(除了这下尴尬了的国内几个国企央企在仿这个失败纺锤脸,扶不起的阿斗!其它自主品牌基本都有自己的家族风格,比山寨欧系半个多世纪直到现在还在山寨的大部分日系车都强!),有吹日系不挑油,那是老旧的自吸技术原因😄,自吸再挑油真该臭街了。再看看现在可笑的软文广告方式,一个劲儿热脸贴冷屁股的扯上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沃尔沃、捷豹等,用“傍大款”方式找存在感,掩盖垃圾本质😁。

现在的曰系车质量次、安全性渣,成了故障多费心、活棺材担心烦心、被鄙视、有问题不敢说的沮丧境地。 开其它豪车有面儿能谈成生意,赚钱谁在乎几个维护保养钱?;开雷车得破产、谈生意要失败、巴结高端遭鄙视👎、泡马子会被甩、和人打个招呼都不爱搭理你、上路也容易让另一半成孤寡~,曰系车已经没必要再追,打五折都不值!

这价位,当然是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沃尔沃、捷豹等!


丰田CEO疯舔胀男


雷克萨斯不可能优惠多大的,这也让雷克萨斯的品牌性加强了许多,但是这个价位我不推荐买


老毛说车


个人感觉真实售价可能比预售要低,这个车定位年轻,这个价位现在可选的太多,售价偏高,现在雷车在网上的热度被Es带的很高,车本身也不差,定个好价格会好卖。我个人不会买… 略小,适合女生。


变超人会飞


不错的车子,


铭鸿设计


nx有优惠,性价比高


peanut移动


价格高了。还不如买nx


qzuser204859822


还不错,RX也不错但就是贵了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