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梁鏞
永嘉之亂以後,華北長期陷於戰爭,民生經濟大受破壞,人口銳減,晉室政權南下,改都建康,建立了東晉。
西晉時期北方各族分佈
五胡亂華時,又有大量的西北諸胡和北方的鮮卑遷入中原。《晉紀》、《晉書》記錄當時永嘉喪亂,中原士族十不存一。唐編《晉書》卷65《王導傳》據說:“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洛陽傾覆以後,中原的士族男女十有六七到長江下游的江南避難。隨著東晉政權在南方的建立,北方人口向南方遷移的規模更大。截至南朝劉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近30萬戶,達到90多萬。這些南遷的北人,給南方注入了新的活力。北方漢人能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糾合宗族鄉黨建立塢堡以自保。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里(如《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殘暴)。
當時北部的外族統治者在發動征戰時,多趨用其他民族為前趨,如《宋書·柳元景傳》北方被俘的漢族軍士雲:“虐虜見驅,後出赤族,以騎蹙步,未戰先死。”又,《宋書·臧質傳》載拓跋壽致書臧質:“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城東北是丁零與胡,南是三秦氐、羌。設使丁零死者,正可減常山、趙郡賊;胡死,正減幷州賊;氐、羌死,正減關中賊。卿若殺丁零、胡,無不利。”臧質得書後,立即將此書另寫以示北魏士眾,並告之曰:“汝等正朔之民,何為力自取如此。大丈夫豈可不知轉禍為福邪!”皆以種族矛盾和正朔雲云為號召。
原先在中原地區的士族、仕人、農民、手工業者、商賈等也紛紛 逃亡到南方去,他們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使江淮和江南地區日漸富庶和繁華,最終在南北朝時期取代中原而成為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
在當時北方許多人眼中,東晉、劉宋等南方政權雖然侷促一隅,但仍算是漢族的正統政權,因此王猛諫苻堅曰:“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直到蕭梁時,梁武帝蕭衍都還被中原士大夫認為是“正朔”的代表。除了種族和正朔問題以外,漢地北部在異族統治時,雖有少數以仁政安百姓,但更多的是行橫徵暴斂,屠殺虐苛之事,因此,謝靈運言:“北境自染逆虜,窮苦備罹,徵調賦斂,靡有止已,所求不獲,輒致誅殞,身禍家破,闔門比屋。”此亦為北方漢人期待歸漢之因。所以晉、宋的漢族政權多次北伐,亦往往利用北方漢民舊戶以為助。如桓溫伐苻秦時,進軍關中,抵灞上,“居人皆安堵復業,持牛酒迎溫於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劉裕北伐長安,王鎮惡等乘利徑趨潼關,為姚紹所拒,發生轉輸不充而乏食的問題,眾心疑懼,大軍無法及時救援,王鎮惡於是親至弘農,說諭當地漢族百姓,百姓競送義租,軍食復振。克長安,滅後秦後,劉裕欲離開長安南歸,“三秦父老詣門流涕,訴曰:‘殘民不沾王化,於今百年矣。始睹衣冠,方仰聖澤。長安十陵,是公家墳墓,咸陽宮殿數千間,是公家屋宅,舍此欲何之?’”北方漢族人民,盼望迴歸漢族政權之情如是,乃至許多北方政權初起時,亦都打著晉官的名義,以號召民眾歸心。
遷到南方的中原漢族與當地的漢族互相影響,形成了一種包含江南特質的新興文化;華北的五族(、匈奴、鮮卑、羯、羌、氐)與漢族之間進行了長期混戰和廝殺,到五胡亂華的後期,除漢族和鮮卑族仍保持其勢力與明顯的民族認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戰敗後或被大量屠殺,或是逐漸被同化,鮮卑族拓拔部最終獲取勝利,建立北魏之後逐漸統治華北地區。
五胡亂華的可怕之處,並不在於單純的屠殺。
五胡亂華說是五胡其實不只是五胡,北方的少數民族非常多。 而這些少數名族,都是沒有文明的遊牧文化,屬於茹毛飲血的狀態,他們把俘虜來的漢族女性稱兩腳羊,晚上姦淫,白天干脆煮了吃了。這還不算完,西晉之後,這種亂世持續了將近三百年,對於中原文明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漢人幾近滅絕。
五胡亂華不是我們今時可以想象出來的。
一命兩極
五胡亂華是中國人類發展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間,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恥辱,導致華夏人口嚴重減少,人倫下滑,幾近亡種滅族,使得中原文明、社會經濟嚴重大倒退,那麼五胡亂華在當時到底有多亂?
這還得從東漢末年說起,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北方遊牧部落對富庶的中原地區早就虎視眈眈,時常南下侵擾,但由於有曹操、司馬懿等強人的據守,他們也不敢亂來,待曹操、司馬懿等人相繼去世,沒有了強人的西晉政權奢靡成風、不思進取,再加上殘暴的統治,使得國力逐漸衰退,有爆發了“八王之亂”,國家動盪,民不聊生,很多北方民族也介入中原的戰爭,趁火打劫,趁機壯大自己的實力。
南下的胡族不下十幾個,其中最主要的五胡是:匈奴族、鮮卑族、羯族、氐族、羌族等。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的入侵揭開序幕,公元304年,氐族領袖李雄佔領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離石(今山西離石),並稱帝,史稱漢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到了公元310年劉淵病死,他的兒子劉聰繼位,即命部下率兵攻打西晉都城洛陽,並最終攻下洛陽,俘獲了晉懷帝,公元313年,劉聰毒死了晉懷帝,晉懷帝的侄兒司馬鄴在長安稱帝,是為晉愍帝。
公元317年,晉愍帝也被殺,自此西晉滅亡,中原淪喪與胡人之手,西晉皇室的後裔司馬睿在江南的建康(今南京)稱帝,建立東晉,他們以北伐中原、恢復故土為己任,自始至終都在與五胡征戰不斷,因此這一時期戰亂連連,混亂不堪。
北方胡人大舉入侵中原後,他們紛紛自立為王,建立了大小二十多個政權,這一段時間被稱為“五胡十六國”,這一段時間不光是亂,而是幾乎回到了原始社會,其中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兇惡,他們大肆屠殺漢民,由於他們是來自蠻荒之域的野蠻胡族,還保留著原始的食人獸性,他們生活在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文明程度很低,吃人肉是很正常的。
他們的軍隊都是把人肉當軍糧,據說鮮卑族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攻打宋國的時候,三十萬大軍不帶一粒糧食,看見人了就吃,“掠人而食”人吃人在那個年代就變成了真實情況,據《晉陽秋》中記載,僅石勒一戰就屠殺了數十萬百姓,而且當時路兩旁的樹上、城牆上全部掛滿了人,完全就是人間地獄。
直到革命英雄冉閔滅掉羯趙建立大魏的時候,漢人被屠殺的局面才得到逆轉,他下達了《殺胡令》,要殺盡所有北方的胡人,後來在北魏的鮮卑人的反撲下,冉閔失敗了,漢人再次遭到鮮卑人的大屠殺。
直到公元439年北魏完全統一了北方,這場長達一百多年血腥屠殺才逐漸結束,此時整個中原漢人只有400多萬,北方人口銳減了三分之二,可見胡人是多麼的兇殘。
北魏統一了北方,社會勉強穩定了下來,但是隨著政權更迭不斷,南北對峙戰爭也從未停止過,因此百姓在多次戰爭的蹂躪之下,人口也是不斷在減少的。
真正結束五胡亂華這一黑暗時期的還是楊堅建立了大隋,滅了南陳之後,終結了幾百年的動盪局面,為後來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遺產君
我是孫老師,我來回答。
五胡亂華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史上最不願意提及的地方,這也是我個人認為歷史學領域不想講的部分。主要原因在於五胡亂華嚴重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發展,差點造成漢人的歷史終結!
五胡亂華發生西晉時期,自然原因在於當時氣候寒冷,北方的遊牧民族不得不南遷解決生存問題。但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西晉爆發了八王之亂,這幾個分封的王侯都想當皇帝,爆發戰爭。胡人一看,你們自己都亂了,那我肯定要趁火打劫啊,不然這不是我們遊牧民族的風格!
於是大量胡人南下進入中原,肆意屠殺。見到男的就殺,見到女的就俘虜。比如其中的石勒和石虎,嗜殺如命,攻下一城幾乎就屠殺一城,以殺人為樂。石虎的兒子喜歡砍下漂亮宮女的頭顱,做成工藝品,放在盤子裡供人欣賞,經常把人和牛羊一起煮,分給大臣品嚐味道。在這種野蠻的屠殺下,中原地區的漢人有原先的一千六百多萬銳減到三百萬左右!可以說,差點造成中原地區漢人的滅絕。
還好有大將冉閔發佈了反胡令。漢人最終趕走了在中原地區禍害百年的胡人。
這一段歷史之所以提及的很少,主要在於這是我們漢族的一個恥辱,也跟我們現在宣傳的民族團結相違背。但不管怎麼說,我們要以史為鑑!
我是孫老師,專注歷史領域。關注孫老師,一起發現有趣好玩的歷史真相!
孫老師說歷史
要了解五胡亂華有多亂,我們就要搞清楚“亂華”究竟是怎樣一種“亂”法。
第一亂:政權更迭頻繁
北魏的崔鴻在他的著作《十六國春秋》中,將五胡時期中原出現的政權劃分為十六國,其中十六國分別是:前趙(匈奴)、後趙(羯)、前燕(鮮卑)、前涼( 漢)、前秦(氐)、後秦(羌)、後燕(鮮卑)、西秦(鮮卑)、後涼(氐)、南涼( 鮮卑)、西涼(漢),北涼(盧水胡),南燕(鮮卑),北燕(漢),夏(匈奴),成漢(蠻)。
除此之外,還有代國(北魏的前身)、冉魏(漢人冉閔所建)、西燕、翟魏、吐谷渾。
(時局圖)
第二亂:不同政權對中原百姓的態度
在五胡亂華期間,最大的矛盾就是“亂華”二字,縱觀十六國,不同政權、領導者的態度又不一樣。總的看來,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排斥型
代表人物:石勒、石邃、苻登等等
《晉書》石勒羯人對漢人的屠殺和食用:於是數十萬眾,勒以騎圍而射之,相踐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餘萬,王彌弟璋焚其餘眾,並食之。登既代衛平,遂專統征伐。是時歲旱眾飢,道殣相望,登每戰殺賊,名為“熟食”,謂軍人曰:“汝等朝戰,暮便飽肉,何憂於飢!
浚乘勝遂克鄴城,士眾暴掠,死者甚多。鮮卑大略婦女,浚命敢有挾藏者斬,於是沉於易水者八千人
第二類、學習拉攏型
代表人物:苻堅、北魏孝文帝、冉閔
《晉書》王猛臨死前對苻堅說:“晉雖僻陋吳、越, 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 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晉書》:“初,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以 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
《晉書》後趙君子營:陷冀州郡縣堡壁百餘,眾至十餘萬,其衣冠人物集為君子營。乃引張賓為 謀主,始署軍功曹,以刁膺、張敬為股肱,夔安、孔萇為爪牙,支雄、呼延莫、 王陽、桃豹、逯明、吳豫等為將率。
此類君王通常是想要打造統一政權,他們任用世族門閥,學習漢族文化,在朝堂之上出現了大量世族子弟和西晉高官。
冉閔的情況又比較特殊,他是後趙武帝石虎的養孫,在對北燕、東晉這樣的敵對國家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他也因此上了東晉的黑名單。石虎去世之後,石虎第九子石遵不滿太子石世,就拉攏石虎,對他說:事成之後,讓你做太子。
石遵肯定沒有兌現這個承諾,冉閔便和他兒子石鑑關係天然對立,當石鑑動手想要剷除冉閔的時候。冉閔為了打擊後趙政權中敵對自己的人,其中“與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等到甄別出哪些是後趙政權的忠臣後,他頒佈了一紙殺胡令來消除後患。即便他登基之後,殺胡令帶來的後果也沒法消除,“遣使者持節赦諸屯結,皆不從”,但這樣下去他的政權就要分裂出去,少了一大部分實力。
於是,天王撤銷了殺胡令,並讓他的兒子冉胤當大單于,來表達自己想要親近胡人的意圖。什麼?不殺胡了,還要重用?被他殺胡令吸引過來的光祿大夫韋謏當場拍板表示反對重用胡羯,使用單于的稱號,冉閔怒了,你們還不聽話了,當即把韋謏和他的兒子韋伯陽給殺了,並且把歸順的胡人也授予官職,表現自己一碗水端平。
當時冉閔的局勢並不好,外憂內患,獨木難支,他又想尋求外援——東晉。冉閔對東晉說: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但冉閔這套反覆的手段還有之前的隔閡完全不能讓人相信,東晉不搭理他。
其中投降的漢人又分為三類境界,一類是想利用自己的能力緩和胡人和漢人的矛盾,如王猛;二類如楊軌假意投降,然後伺機尋找機會實行斬首計劃;三類為了保全自己性命和世族前程。
第三類、救國型
《資治通鑑·第九十九卷》前涼的奠基人張軌臨死前:吾無德於人,今疾病彌留,殆將命也。文武將 佐鹹當弘盡忠規,務安百姓,上思報國,下以寧家。素棺薄葬,無藏金玉。善相安遜,以聽朝旨。
當時晉國南渡,北方只有張軌支撐,大量難民前往涼州刺史張軌處避難,時人認為“中原方亂,避難之國,惟涼土爾”。
腦洞趣味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五胡亂華時期,北方基本都是弱肉強食的大屠場,強者生存,弱者被奴役被殺,任何人不得幸免。
因強者主要是五胡統治者,所以主要被殘殺的都是漢人。
根據葛劍雄的著作,我們看看五胡亂華北方人口減少了多少。
葛劍雄認為五胡亂華時期的北方人口低點,只有五六百萬人,還不到原來人口的四分之一。
北方人口(主要是漢人)銳減1500萬以上,大部分都是死於屠殺和饑荒。
為什麼今天很多人稱讚冉閔為大帝。
其實冉閔是個種族滅絕者,他的大屠殺幾乎將羯族殺絕。而且冉閔殺羯族也是有自己的政治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解救漢人。
但在當時漢人幾乎單方向被五胡屠殺的悲慘情況下,冉閔就算是黑暗中的一顆流星了。
當然屠殺都是一樣,不能說冉閔比五胡要好,都是屠夫和反人類分子。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族。
實際上,亂華的並不止五族,還有很多其他少數民族。
今天來看,五族只有羌族還存在,其餘四個已經消亡了。
當時北方漢族人幾乎生活在地獄,不但隨時可能被殺,女人可能被姦淫,甚至還可能被吃掉。
《資治通鑑·晉紀七》記載:河間王顒頓軍於鄭,為東軍聲援,聞劉沈兵起,還鎮渭城,遣督護虞遵夔逆戰於好畦。夔兵敗,顒懼,退入長安,急召張方。方掠洛中官私奴婢萬餘人而西。軍中乏食,殺人雜牛馬肉食之。
也就是將女僕萬餘人押在軍隊裡一起走,因軍中缺糧就將女人們殺掉,混在牛馬肉中一起吃掉。
薩沙
五胡亂華時期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場噩夢,300年裡除了屠殺還是屠殺,整個中華大地就是一個大型屠宰場。
五胡主要是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遊牧民族。由於漢朝對外族實行寬仁包容的政策,胡人逐漸遷徙到華北地區,到了晉朝,首都洛陽周邊生活了大量的胡人。
晉朝末年的“八王之亂”使得戰亂不止,百姓民不聊生。氐族趁機率先作亂,其他胡人紛紛響應,一場慘無人道的屠殺就此展開。胡人不斷攻擊漢人,所到之處屍橫遍野。氐族光攻打洛陽就屠殺了二十萬人左右。
據《晉陽秋》記載,一個叫“胡皇”石勒的胡人首領,他一次就屠殺了數十萬人,很多逃亡的百姓,聽到他要趕來了,紛紛上吊自殺,石勒死後他的侄子石虎繼位,石虎的手段更為殘暴。
有個叫“羯族”的胡人更為恐怖,漢族女人被他們蹂躪後,就會被殺死,隨即會煮了吃掉,簡直就是沒“開化”的猛獸。整個“五胡亂華”的300年裡,北方漢人人口從2000多萬人銳減至400萬人。
後來漢族和鮮卑族融合在一起,對“匈奴”“羯”“羌”“氐”四個民族展開了反擊,胡人也被屠殺殆盡。至此“五胡亂華”宣告結束,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統一了華北。
花木童說史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在《天龍八部》中,慕容復武功高強,卻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愛江山不愛美人,結果辜負了王語嫣,最終落得江山美人都沒得到。
金庸先生寫書,喜歡和歷史結合起來,今天我們就從慕容復念念不忘恢復的燕國開始,講一講五胡亂華。
慕容復的祖上是鮮卑族,這個民族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居住在大興安嶺北麓的鮮卑山而得名,鮮卑就是當時亂華的五胡之一,燕國就是他們在那個時期建立的。
除了鮮卑,另外四個亂華的胡人,是匈奴、羯、氐、羌,看到這,也許有人會問,歷經了秦皇漢武,五胡怎麼還有機會亂華的呢?
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需從三國開始捋捋。
司馬昭之心,雖然路人皆知,可他仍然把滅魏的活,交給了他的兒子。公元265年,司馬炎把魏國最後一個皇帝趕下臺,建立了晉國,史稱西晉,並於公元280年,滅了吳國,統一了中國。
司馬炎統一中國以後,他總結曹魏亡國的原因,不是老曹家後繼無人,而是老曹家的後人沒有掌權,所以才給了司馬家篡權的機會。
於是,他就開始大肆封王,不僅把他的弟兄、子侄都封了王,而且還給了他們封地,並允許他們擁有軍隊。
據史冊記載,司馬炎當時總共封了27個同姓王,這就為政權的穩定,埋下了禍根,加上接替他當皇位的兒子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白痴,所以在公元290年,司馬炎駕崩之後,就發生了八王之亂。而八王之亂以後,西晉的實力就被大大削弱,加上八王之中,有的王為了打勝,還藉助了胡人的力量,結果引狼入室,才造成了五胡亂華的混亂局面。
五胡亂華,當時到底有多亂呢?
可以說,那就是漢族人的噩夢,因為那不僅僅是像戰國時候你打我、我打你的問題了,一群碧眼紅髮的傢伙,就像魔鬼一樣,他們不僅殺人,而且還吃人。
眾所周知,古代打仗講究的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在他們那糧草就都省了,他們所到之處,基本上是屍橫遍野。
以羌族石虎為例,羌族其實是匈奴的一個分支,也稱白匈奴,石虎攻下一城,男人全部殺死,女人留著,既可以用,又可以充當軍將。
石虎曾經攻下一城,抓到了女人2萬餘人,行軍月餘,所俘虜的女子已不到7000人。
可以說那個時候,就是漢族的災難,中國歷史上,漢族一共經過三次劫難,五胡亂華、蒙古人入侵,清兵入關。
但五胡亂華是最悽慘的一次,這些胡人把漢人當作兩隻腳的動物任意屠殺,即使佔據地盤,建立了國家,漢人的權益也得不到保障。在他們看來,殺漢人和搶漢人的東西,都被認為是合法的。
據資料記載,在五胡亂華以後,漢人的人口從1650萬,銳減至340萬,所剩下的漢人,大多都南遷。公元317年,司馬睿在南方建立東晉,細算起來,從三國歸晉,到西晉滅亡,才僅僅經歷了36年。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場著名的淝水之戰,苻堅是氐族人,他滅了慕容復祖上的大燕國,建立了前秦,前秦去攻打東晉的時候,當時擁兵80多萬,而東晉當時只有區區8萬人,之所以就這麼一點兵力,就說明東晉的人口之少。
在東晉名將謝玄的領導下,東晉以少勝多,前秦戰敗以後,再次分裂為幾個胡人的小國,依舊在中華大地混戰。
這中間值得一提得,有兩個人物,一個是祖逖,就是那位聞雞起舞的名將,苻堅被打敗以後,他力主北伐,卻沒得到東晉朝廷的支持,他自己招募了士兵,進行了北伐,打敗石虎,收復了黃河以南大部分地區,結果卻被朝廷猜忌,最後憂憤而死。
另一個人叫閔冉,有人曾把他與岳飛齊名,說他曾下殺胡令,拯救漢人於滅亡之即,冉閔當時是殺了很多胡人,但因為他最初在石虎手下,和東晉對抗,所以殺胡令下達以後,雖然他殺人近百萬,但依然沒有人,把他當作民族英雄對待。
五胡亂華持續了123年,公元439年,鮮卑族統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中國進入南北朝時期,慕容復恢復大燕的夢想,也總算是實現了,只可惜掌權的是拓跋氏,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後,鮮卑族開始漢化,最終融入漢族消失,北魏後來分裂成北周和北齊,北周滅北齊後,楊堅篡權,建立了隋朝,並統一了全國。
小小嬴政
五胡亂華歷時三百年,期間建立的大大小小政權數十個,而五胡亂華名為五族,實際是一個概述,真正參與的民族多達十多個,在此三百年間總人口銳減一半以上,可以想象一下,五胡亂華有多亂,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屠宰場,沒有規則,弱肉強食。
五胡亂華簡介
316年,西晉滅亡,正式進入五胡亂華時代,漢朝之後,不斷的有胡人向中原遷移,漢王朝也一直採取寬容接納的政策,因此,胡人不斷的盤踞華北地區,勢力不斷的壯大。直到晉朝八王之亂爆發,內耗嚴重,胡人藉此機會入侵中原,開啟了五胡亂華的時代。
五胡亂華時期誕生的政權
五胡亂華時期誕生的主要政權有丘漢、東晉帝國、前趙、後趙、前燕等大大小小58個政權,彼此相互征伐,今日你打我,明日我打你,不僅僅是全部攻打漢族,各種異族之間也不是一心,彼此各懷鬼胎,相互攻伐,其混亂程度還要勝過戰國時期,總之,就是一個亂字來形容。
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
五胡亂華時期人口銳減超過一大半,可以想象一下普通百姓們的生活狀態,已經不能用慘字可以形容的了。由於又是異族入侵,又是常年戰亂,社會已經沒有了秩序,可以說是誰拳頭大誰就厲害,弱小就意味著滅亡,不收任何的保護,除了各種軍閥之間的征戰,民間誕生的土匪強盜也數不勝數,所以普通百姓就是待宰的羔羊,當時的百姓一天什麼都不需要想,因為只需要想如何填飽肚子,如何活下去。
“兩腳羊”就是這一時期誕生的一名詞,意思就是胡人將漢族細皮嫩肉的女子當做可以使用的羊來一樣對待,因為五胡亂華時期,常年戰亂,糧食產量極低,沒有食物,胡人們便以人肉為食,攻城拔寨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集戰利品,將敵方的男人奴隸為奴或者直接殺掉,女子用來姦淫,之後殺掉吊起來當做食物。漢族人民慘遭瘋狂屠戮,險些滅族,實在是慘無人道,有一些反人類的感覺,此電影中的食人族恐怖多了。
五胡亂華時期,是漢民族最黑暗的三百年,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甚至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別人口中的食物,一點也不誇張。不過五胡亂華之中,受害的不僅僅是漢族人民,各異族也都是受到了重創,有些也是險些滅族,而有的更是直接滅族了,所以歷來戰爭受傷害的都不僅僅是一方,而是所有的參與者。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歷史時刻錄
可以說,五胡亂華時代是華夏時代最混亂,最動盪,最血腥的時代。但也正式由於這個打大動盪的時代,極大地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為江南的開發提供了條件,也為隋唐的輝煌奠定了基礎。可以說,五胡亂華是火山爆發一樣的災難。但過後留下的確是最豐厚的土壤。二百多年大混亂,的的卻卻是最血腥的時代,最黑暗的時代。華夏第一次墜入歷史的低谷,但在這個時代,卻是精彩紛呈。英雄與懦夫並存。豪傑與狗熊同行。各色人等紛紛走上舞臺。演出了最華麗的樂章。他孕育了隋唐最偉大的文明和最燦爛的季節。五胡亂華開啟了這個時代魔盒。
從公元317年司馬睿南渡建立東晉開始,標誌著南北 朝開始,到公元582年隋文帝楊堅滅陳。五胡亂華南北朝總計265年。在這個最血腥。最混亂,最痛苦,最黑暗的時代。各色人等紛紛登場,扯旗造反,相互征伐,父子相殘,權臣篡位個更是比比皆是。稱王稱帝有如兒戲。但這二百多年,又是最偉大的時代。英雄輩出,這是一個最不講出身的時代。草莽英雄的的舞臺。是崇尚武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豪傑,英雄,草莽,梟雄,文人,共同譜寫了這個時代。這個時代也孕育了隋唐的燦爛和輝煌,可以說如果沒有南北朝就不會有隋唐的偉大。
自東晉開國到南陳亡國,南北朝一共24個國家。121位皇帝。在位時間最長 的是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位48年。最短的是北周末帝宇文覺在位1年。登基時年紀最大的是南燕世宗慕容德時年63歲,登基時年級最小的是東晉孝宗司馬聃時年2歲。這是武夫的世界,是強者的舞臺。有槍便是草頭王。但也是貴族的屠宰場。司馬氏皇族以及其他失事王族無一善終。劉聰率大軍攻入西晉皇宮,立即把司馬家的皇陵給刨了,宮娥才女,公主貴妃被統統送入軍營,哀嚎之聲不覺於耳。南朝宋齊梁陳皇族更是無一例外被趕盡殺絕。王族都如此悽慘。普通百姓更是不必說了。
亂世不如狗,是那個時代百姓最好的寫照。兩腳羊是百姓的稱呼。無數百姓的累累屍骨堆砌起所謂名將的赫赫戰功。在這個時代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就是百姓。五胡亂華的慘痛無論怎樣形容都不為過。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魏晉時期,隨著北方遊牧民族不斷南遷,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廣闊的各民族雜居區。其中人數較多、規模較大的族群有匈奴、鮮卑、氐、羌、羯,史稱“五胡”。
以“五胡”為首的遊牧民族受到漢族官僚、塢堡主的殘酷剝削與壓迫,他們被強迫充軍,被逼作“田客”;有些還被“兩胡一枷”,意思是兩個胡人被枷在一起掠賣為奴;後趙開基皇帝、羯族人石勒就有“兩胡一枷”被奴隸販子販賣的慘痛經歷。這些相繼內遷的少數民族,被魏晉統治者恣意欺辱與屠戮。故此,在西晉末年爆發的“八王之亂”中這些飽受欺凌的人乘機相繼起兵攻晉。
這段戰亂不斷、遍地兵燹的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最血腥的時期,史稱“五胡亂華” 。
公元308年,匈奴貴族劉淵率先稱帝,定國號漢,開始向日益衰落的西晉王朝發起大舉進攻。這場戰亂曠日持久,殺的是屍積如山,血流成河,戰爭的刀光劍影在史冊上刻下了一個個叫人觸目驚心的死亡數字。
公元309年,劉淵兩次攻洛陽,匈奴兵打到洛陽郊區,將三萬被俘男女沉於黃河。不久劉淵死,其子劉聰繼位。311年,劉聰麾下大將石勒在今天的河南鹿邑一帶擊潰晉軍,陣斬十餘萬人;同年,劉聰派大將軍呼延晏率三萬大軍攻洛陽,先後十二次打敗晉軍,雙方戰死者幾達三萬;劉淵養子劉曜和大將石勒等率軍接迭進攻,終於攻陷了西晉國都——洛陽。
劉曜、石勒攻進洛陽後,縱兵大掠,西晉的王公大臣們乘亂從洛陽的東南門逃出城去,石勒察覺後率兵追趕,不久追上,除晉懷帝被俘外,數萬王公貴戚、文臣武將均被圍射而死,無一漏網。
晉人在長安另立愍帝,並開始積聚力量,反擊趙漢的進攻。經五年動輒“伏屍數百里,血流漂杵”的殊死搏殺,劉曜率趙漢軍直搗長安,而此前城中守軍早已死傷過半,糧草耗盡,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已無力據守,遂被劉曜一舉攻破。
至此,由司馬氏建立的西晉王朝名實俱亡。部分西晉皇族衣冠南渡,在江南建立了另一個晉——東晉。
此後,黃河流域成了“五胡十六國”相互攻伐、爭奪統治權的血肉戰場。
趙漢皇帝劉聰死後,悍將劉曜、石勒各自稱王,分別建立了以匈奴族為主的前趙和以羯族為主的後趙。前、後趙都想稱霸中原,因此長期混戰,殺人如麻。
公元325年,前後趙軍隊發動了好幾次大戰役,各有勝負,雙方共陣亡、斬首、坑殺三萬多人;327年,濟河之役爆發,雙方共有兩萬多人被斬首;328年,前趙軍大敗後趙軍於高侯,史載後趙軍大敗虧輸,“ 枕屍二百餘里”,慘不忍睹 ;同年,雙方為爭奪洛陽而大打出手,後趙軍大敗前趙軍,斬首五萬餘級; 329年,後趙軍再次大破前趙軍。前趙軍幾乎盡數覆滅,“枕屍千里”,劉曜為石勒所俘殺,前趙亡國。
羯人似乎是來自中亞的白人部族,生性殘暴,史書中有羯族軍隊以風乾人肉充軍糧的記載。前趙滅亡後,由羯族梟雄石勒建立的後趙基本控制了中原地區。
後趙全盛期地域遼闊,西至河西,東至大海,南抵江淮,北至燕代。後趙第一君石勒病死後,他的子孫為爭奪帝位相互殘殺,後來又與各族反抗軍鏖戰不休,黃河流域戰火紛飛,幾無停歇,到處是殘垣斷壁,屍骸狼藉,富庶中原幾成人間地獄。
公元333年,後趙軍在一次大戰役中慘敗,損失頗重,“枕屍三百餘里”。338年,後趙軍在與氐人的兩場大戰中,殺人與被殺七萬有餘。343年,後趙與鮮卑發生戰爭,趙軍得勢,斬殺鮮卑三萬餘人。
349年,後趙軍兩次伐鮮卑,坑殺降卒三萬餘人,誅戮三千餘戶。同年,後趙政權為漢人冉閔奪取,他頒發“殺胡令”,下令大殺殘忍兇暴的羯人,一日之內有三萬餘羯人被屠戮。在隨後的日子裡,共有二十餘萬羯人被誅殺。殘餘胡羯被迫西逃,輾轉返回了其中亞故地。
350年,冉閔稱帝,改國號魏,史稱“冉魏 ”,羌、氐、鮮卑等部族不服,與冉魏展開混戰,戰死者多達千人。
公元352年,冉魏被鮮卑慕容氏建立的前燕所破,冉閔被擒殺,這場戰亂導致十五萬人死亡。
公元353年至357年,由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先後攻滅了前燕、前涼和代等割據政權,並派兵征服了西域諸綠洲小國。前秦基本統一了中國北方,這段時期被稱作“五胡十六國”時期,也被史籍稱作“五胡亂華”,據統計,在這一過程中,各方將士戰死近九十萬人。如果算上因戰亂無辜死難的各族百姓,怎麼也有近二百萬。至於財產的巨大損失,則難以統計了。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嚴禁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