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有充实的晚年?

地球承包商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有充实的晚年?这个问题我相信是现在摆在农村面前最现实的一个问题。



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儿女,为什么城市和农村的养老差距会如此之大。如果我说农村的老人没有为中国的腾飞做贡献的话,我估计口水都可以把我淹死。再说我自己也是一名来自农村的80后,见证了祖国的腾飞和现在大部分农村的衰落。在农村年青人大量外出打工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既替他们感到可怜,也无助。多少七八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还在地里刨,还在为了一口饭吃在劳累。

因为农村的老人,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超市抢购特价商品,更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晨练,打太极之类的。有的只是日起而出,日落而归的辛苦守着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希望能丰收,希望不给子孙后辈添太多的麻烦,最后能献出自己的余辉。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农村老人有充实的晚年呢?个人认为,第一个就是应该提高农村老人的养老金问题,最少提高到400元/人每月以上,就不用再惦记自己会挨饿的问题了。第二个就是多建一些老年人的文化活动中心,增加老年人的活动项目。第三个医疗保证也保须跟的上来(治病不用花太多钱),老人出了什么情况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送到医院。只有真正的做到无后顾无忧,才能让农村老人有个充实的晚年。


坏男人2576


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养老问题,是目前社会上倍受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难点问题。这些老人都是建国初期的人,他们为了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响应党的号召,出义务工修路挖河,开山修水库。交公粮拿农业税,交三提五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这些老人,在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仍旧还在为生活拼搏。除个别身体弱者,或者儿女条件好的,大部分老人为了生活,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拼搏在打工与田地里。不是他们溅,爱干活,他们傻,是无奈。如果这些老人每月也有几千元养老金,他们也会享褔。生活无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渡晚年。可他们没有这个条件,不干天上不会掉馅饼。

改革开放后,国家富强了。对这些老年人发放了养老金。除个别经济发达地区外,大部分省份每月100一300之间。就这点养老金远远达不到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更谈不上安渡晚年。为了使这些老人,生活无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享晚年,本人提出以下建议:


(1)作为儿女应最大程度的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这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尽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2)国家与各级政府,对这些特殊年代的人,制定特殊政策。在国家财政许可的情下,分年龄段,加大提高他们的养老金。使他们生活有保障,安渡晚年。

(3)把当年这些老年人交的公粮,三提五统,农业税作为入保险,提高养老金的数额。

(4)对这些老年人,实行医疗保障,或者免费医疗。做到病有所医。

(5)国家与社会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院。儿女拿一块,国家负担一块,做到老有所养。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要想解决老人养老问题,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才能处理好这些老人的养老问题。


Xyz薛玉重


现在农村怎么养老是个大问题,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下农村老人老年生活。

第一:现在农村70岁还在种地的老人大有人在,国家可以在浇不到庄稼的山区里多建放水渠,让老人可以不用太辛苦的去拉水浇地。

第二:还可以把粮食补贴提高点,粮食价格也不要这么低,有时候一斤粮食的价格甚至还不如一瓶矿泉水贵。

第三:都说养儿防老,在农村没有能力的老人还是要靠子女养老的,国家养老金,还有低保补贴,再加上其他照顾,加在一起也不够老人生活的。养老金110,低保60,再加上其他也不过200元钱,现在的社会200元钱够干什么用?

最后国家可以把不赡养老人的子女都抓起来,严管。其实在很多老人心里,钱并不能养老,子女的孝心最重要,陪伴最贴心。一首歌唱的对“常回家看看”







慧享农村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型的、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或许不成熟,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提高农村养老金待遇,达到每人每月500元。500元在城里人看来可能算不了什么,但500元对于农村老人来说基本够日常生活消费了。农民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贡献,为城市的发展献出过绵薄之力,这是不能否定的。现在农民朋友年纪大了,不奢求像城里人一样有高额的退休金,但至少应该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将养老金提高至每人每月500元,相信大多数农民都是支持的。

2、完善农村医疗体系,健全农村医疗机构。现在除了过年,农村几乎没有年轻劳动力,而在农村的几乎都是老弱病残,同时农村医疗条件差,老人们年纪大了就容易生病之类的,在没有年轻劳动力照顾的情况下,很容易出事情。应当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是老人们看病变容易,而不在犯难担忧。

3、多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村镇试点建设老年活动中心。现在的农村几乎都是老人,他们的生活太单调了,相关部门应该多举办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村老人的业余生活,同时如果有可能在村镇建设老年活动中心,这样整个村庄的老人都能集中在一起做做活动、聊聊天、举办一些公益讲座等等,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些许色彩。

以上三点只是我的一些拙见,当然肯定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的办法,在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相信这些都将逐步解决,使老人们都能度过一个安详的、充实的晚年。




童童话三农


关注【乡村关中】分享新锐思想,解答实事求是,评论有理有据。洞察社会万象,打开脑洞天窗,开启新生思维。

农村老人都期盼着老了,“闲坐门前摇椅憩,笑看儿孙院中嬉。”儿孙绕膝、乐享天年。目前部分农村老人却为了子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随着他们日渐年老,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愈发边缘,生活则维持在“有饭吃,没钱花”的状态。“管了自己管儿子”“养了儿子养孙子”,确实是一些农村老人的生活状态。一定程度上讲,这不失为一种天伦之乐。然而,让老人负重前行,终究不是理想的社会状态。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技从业者,“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农村空心化、农村家庭空巢化成了普遍现象。当分居城乡的“两栖”家庭越来越多,对老人疏于照顾,甚至需要老人独立承担照顾孙辈的重任,也就成了无奈的选择。这种状况,短期恐怕难有万全之策。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有充实的晚年?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让老人养老:

一,子女在外打工,给老人寄些零花钱。

农村人常说“养儿防老”,农村人老了,干不了农活了,就要靠子女来养老,现在农村生活节奏快,家里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老人就在家带着孙子过日子,在外打工的子女每个月给老人寄些零花钱,让老人在家有钱花。有些老人子女给的钱还舍不得花,就攒起来,家里的门户差事要随份子钱,生个小病了要买药了,能不给子女添麻烦就不添麻烦,自己在家把自己照顾好,让子女在外打工不分心。

二,身体硬朗的老人,靠种地来地来养老。

在农村老人身体硬朗,都下地干活,种自家的那一亩三份地,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虽说种地利薄的很,但老人在家就闲不住,就要给自己找些活干,来打发时间。老人年纪不管多大,只要自己有赚钱的能力从来不会伸手问子女要钱,其实如果子女条件好的话,真的可以考虑给父母买一份农村社保,这样就为家里的老人提供了一份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子女在外面上班工作也不至于太担心。

三,子女在外上班,老人照顾不上,送老人去养老院。

在农村,有的老人的子女都在城里上班,老人又不愿意呆在城里,老人一人呆在家,子女又不放心,因此子女有能力就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养老。在养老院老人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在一起下下棋,谈谈心,人老了就怕寂寞,在这里人多热闹,又有人照顾,在养老院养老时老人养老的好去出。

四,作为子女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都要变老这是个自然规律,做为子女和父母相处就短短几十年,虽然现在生存压力很大,赚钱固然重要,还是多抽出时间多陪陪父母,父母不图儿女大富大贵,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就好,现在老人不过多追求物质,而更是精神寂寞。有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家乡的父母,在他们健在的时候,多想一下天伦之乐,多进进作为子女的孝心,让自己人生不能留下缺憾,趁现在父母还健在,就多陪陪他们吧!

总之,老人一辈子为操持这个家,辛劳一辈子,在他们晚年,做子女的尽量满足老人的一切诉求,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安度晚年。和老人相处的日子是减法,见一面就少一面,不要等你醒悟的时候而亲不在,那你想弥补自己的亏欠就没有机会了,要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日子,父母在,家就在,那里有你牵挂的双亲,有对你无私奉献的老人,要有感恩的心对待你的父母,父母晚年才能过的舒坦。你觉得呢?

条友们,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我们留言评论区恭候。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基哥。


乡村关中


老人其实挺好养的,你想他们都是辛苦了一辈子,老了只要他们还能干的活,他们一定会去帮忙干的,你要他不干,他还不高兴!

我家有三个老人,不管是婆婆还是我的父母,他们都是特别勤劳的人,三个老人都快七十岁了,我常要他们少干农活,多休息,争取多活几年,多看看世界比什么都好,我说我们不会让你们没吃没喝的,不管怎么讲,他们还是拼命干活,可以说我们做孑女的都特别孝敬他们,想想他们年轻时把我们养大也不容易,希望他们多享福几年。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我想到好吃的,他们也喜欢吃的多买点给他们吃,因为就是给钱他们,他们也舍不得买了吃,只有买给他们,时间长了他们也怕过期浪费了,所以他们就会吃了,把他们穿的衣服都给他们买点穿,他们吃好了穿好了,我心里也踏实点。

有时想想每个人都有离开的那一天,希望自己多为他们做点,到时不要他们离开了我们还会有遗憾,让自己的心里也得到安慰吧!

一句老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千般好,希望我们作为晚辈的不要把老人当成自己的负担,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今天为他们的付出,也是我们孩子们明天会对我们做的,我们都做个好榜样吧!


姐妹在农村YD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空心化严重,留守老人孤独感强烈。子女不在身边,没有人嘘寒问暖,生病了也得扛着,现在大多靠邻居们互帮互助。张大爷儿女都在外边,上个月感冒发烧迷糊了一天,直到第二天邻居破门而入,才让他喝了水,吃了药。

二是农村老人养老资金不足,基础养老金不能完全满足老人生活之必须。老人的生活质量一看自己的健康状况,七八十岁的人了,能劳动的绝不偷懶,吃粮吃菜能自给自足的就会好一些,子女条件不错的,也需要再贴补点。

三是农村医疗条件还不是很好,老人们有病常常拖着,舍不得花钱吃药,更舍不得住院花大钱。所以说,农村老人在医疗保健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质量和保障。

四是农村老人们精神生活匮乏。他们不像城市老人那样有些书法爱好,写作爱好,音乐爱好,运动爱好那样,甚至于连看电视的激情和爱好都没有。除了农业劳动之外,就是聚在一起聊聊天,等他们的老邻居老朋友一个个都逝去的时候,那就是一种煎熬。



所以只有彻底解决了上述这些问题,农村老人才能够过上充实的养老生活。

一是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老人的子女能够就近就业,这样的话,不仅老人的养老金水平能够得到提高,而且因为有子女的陪伴和问候而变得充盈起来。

二是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现在农村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这样的活动,其实大多流于表面形式,要真正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还需要提高医生素质,培养好的医生,让好的医生愿意来到农村了,改善医疗设备水平,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用在表表册册这些表面的玩意儿上。

三是大规模建设养老院,敬老院。并且打破老人和子女思想上的禁锢。不要再认为进养老院就是子女不孝顺。即使子女在身边,老人有费用可以进得起养老院那就是一件好事儿。闲下的时候老人们可以在一起玩玩聊聊,能够让他们更多地开动脑筋,增加交际机会,人的大脑就不会停止起来,有利于老人的健康养生。子女们经常去探望就可以了。

只有实现精神和物质上的双充裕,农村老人的养老生活才能充实起来,幸福起来!

你觉得呢?


村姑说村事


关于农村养老问题我来说一下,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人,从建国初期直止开放后几年,那一代人在党的领导下把一个贫穷落后让世界各国看不起,经过坚苦奋斗,战胜白然灾害,兴修水利,改造良田,辛勤劳动,起早贪黑,取得了优益的成绩,为国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农农和工人都一样,只是分工不同,对于养老来说就应平均对待,同样为国家付出了,请问那些说一面之词的人,当然我们要区分年令段,不能统统包刮,最低应从六五年后前推基本准确,那时国家沒有养老保险的政策,而且农民才基本上能填饱肚子,,他们以最好的粮食上交国家,现在应不应当给一些养老的补贴,凭心而论,他们也沒想和工人比,只要能有一个幸福晚年,在评论中有人提议,有两千.一千.仍低上五百的,就我


雷福林手机用户135713


老是扯这个问题有意思么?请问,古今中外有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人靠种两亩地能摆脱贫困的?米国,种地的人均种千亩,所以一亩补贴10美元就差不多能收入6到10万美金。日本算少的,人均50亩,同时,人家算精细化种植。新疆生产兵团也人均种500亩左右,所以老了把土地还国家,拿退休工资。现在一帮种2亩还是粗放式种植的闹要跟人家比收入!?给你发一千,兵团退休的发2万3万?干活到连自己都养不活了怪社会?78年的时候你咋不说你不要土地自谋生路?那么多连一亩土地都不到的农民一样摆脱了贫困自己养老。你咋不行?


制图员No33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顾此失彼,忙于生计而忽视了家庭的照料,导致空巢老人急剧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此事,下面我先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首先国家在逐渐加大老年人的养老金补贴,残疾老人的护理补贴,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生活,并且支持村集体建立老年娱乐场所,锻炼身体场所及老年公寓,使空巢老人在这些公共场所,由村集体有关人员督促和指导大家建立互助组,形成一个互助群体,使他们在这个大群体里幸福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其次希望国家加大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住院报销比例及慢病的报销比例,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病的几率也逐步增大,适当的提高也是情理之中,根据岁数大小调整报销的比例,岁数越大报销的比例越高,这样为岁数大的有病的老人及时就医创造条件,增加他们的幸福指数。

再次我们谈谈子女对老人的养老问题,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优良传统,我觉得现在人们的这些优良传统美德的意识淡漠了,我们要从小培育孩子,让他们传承这一美德,对现在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去尊老、敬老、爱老、孝老。

子女不论有多忙,都要常回家看看;都要多陪老人聊聊天;都要常给老人做做饭;都要多陪老人吃顿饭;都要多给老人洗洗衣……

子女不论有多忙,当老人身体不适时,都要多照料照料,都要为老人寻医问药……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愿每个人都能善待自己老人,愿每个老人都能有个幸福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