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以往我们介绍的文章多是文人墨客所写,那么科学家的游记会有什么异同?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李书华先生(1889-1979)

本文作者李书华,担任过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参与创建了中国北方最为重要的科研机构——北平研究院。

1936年,他和徐旭生(考古学家)、顾颉刚(历史学家)等为协助陕西的科研事业,从北平而来,游览了足足9天。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禹贡》半月刊第七卷第一二三期合刊

《陕游日记》

1936年

第一日 入潼关、抵西安

二十五年(1936)十一月十三日晚十时,同旭生、颉刚由北平西站乘平汉特快车南下,同车赴陕者,尚有杨克强先生。竖日下午四时十九分,抵郑州南站下车,军警检查行李甚严。余等四人寓中国旅行社招待所。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潼关东门,1937年

十五日晨二时五十分,由郑州南站乘陇海特快车西行,其卧铺车厢中有招待生,而无茶房,招待生系铁路局招考而来,应试者须有初中毕业,故举止颇有度。七时过洛阳。按余于四年前"国难会议"时曾到此,并瞻龙门造像,旧地重经,曷胜今昔之感。下午三时半,抵潼关。上次火车仅到潼关,今则已可直抵长安,而普通通客车亦可由长安直抵眉县。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潼关地形图,1921年绘制

潼关为入陕要道,其地海拔320米。前次出陕、入陕,两次留宿于此,曾至潼关东门,门在绝壁上,北临黄河,隔河即山西之风陵渡,形势险要。黄土本分布于中国北部各地,而河南、陕西尤为显著。潼关东西地势迥异,其东山峦起伏,而其西及秦岭之北、渭河沿岸各地,则平野极广,即关中平原,所谓"沃野千里"者是也。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华山云雾,民国

下午四时三十一分,车抵华阴,隔窗南望,华山(海拔约2200米)近在眼前。忆余上次游华山,是时正值大雪之后,满山雪后数寸,且余因急事返北平,故仅由玉泉院经五里观(630米)、莎罗坪(760米)、毛女洞(1100米),步行至青柯坪(1160米)而返。每以未能登其绝顶,引为憾事,异时有暇,当重游也。

下午五十二十三分抵华县,克强之故里也。郭汾阳(郭子仪)和寇莱公(寇凖)均生于此,地以人传,故为人所乐道。南望山脚一带,红叶甚多。

下午六时五分抵渭南。按民国二十三年(1924)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曾派人用弹性摆测各地重力加速度,经潼关西至渭南而止。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临潼街道,民国

下午七时二十一分抵临潼。县城南依骊山,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地,故骊山最高峰为烽火台,山下华清池及始皇陵在焉。按华清池在临潼县城西南角之南,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置宫,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始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年(747),更名华清宫。汉张衡有温泉赋,至此而后,文人题咏至多。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华清池温泉,1921年

今之华清宫,乃乾隆以后所重建,今年复加修饰。光绪庚子(1900),西太后避地西安,亦曾勾留此地。温泉乃由一池中外出,分流于各池。男浴池与贵妃池均用瓷砖所造,此外更有公共浴池数座。温泉之温度,余曾以摄氏表测之,为42.5°C,并携温泉水两大瓶,交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分析成分。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秦始皇陵,民国

始皇陵在骊山下,临潼之东约四千米。陵为方形大土丘,远在十余里以外,即能见之。其坡度甚小,每边长约里许,高约三十余丈。陵前无石刻,亦无树木,仅存瓦砾残片,供人凭吊而已。

二十三年余与诸友同登陵顶,流连许久。按《史记·秦始皇本纪》称:"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长安志》又引《两京道里记》:"陵高一千二百四十尺,内院周五里,外院周十一里"。《水经注》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见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据此,则当日始皇陵规模之宏伟,可以想见矣。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灞桥牌坊,1936年

车过灞河、浐河,两河均各有桥。明曾重修灞桥。按唐时此桥之旁有亭曰灞亭,送客东行必至此地。灞桥左侧有高原,昔称灞上,汉高祖入关,曾屯兵于此。

晚八时十分抵长安,已有考古会同仁来接。进城门时,守卫索取名片后始放行,得以入城。

第二日 考古会

十一月十六日晨七时半起床,室外气温5°C,盖西安一带为大陆气候,每际深秋,早晚较凉,而午间则仍颇热也。西安海拔400米,其经纬度二十三年曾详测。是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应黄河水利委员会之请,派人用稜镜等高仪、恒星表及自动计时仪,详测黄河及渭河流域八处之经纬度,以为该会大地测量基准点之用。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陕西水利局新建大楼前合影,1936年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李仪祉先生(1882-1938)

上午余等往访旧友,并往晤邵力子先生及本地各机关人员,复参观陕西水利局,得晤李仪祉先生。嗣由雷孝宝先生导观陕西化验所,在该处所遇吴伯藩先生,与谈余等欲游唐太宗昭陵之意,吴谓可在咸阳酒精厂寄宿。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宝鸡斗鸡台素描,民国

下午二时陕西考古会开第三次会议,邵力子主席亦到会参加。按考古会发掘斗鸡台工作,由旭生率领何士骥、苏秉琦、白万玉等至宝鸡县先秦遗址斗鸡台,进行发掘。其后为整理掘得各器,颇需时日,故暂停发掘。

曾发现古人居住遗址及三古墓,并获得屈身葬遗骸八具。所得则有铜鼎、铜镜、铁剑、石器、骨角器、金花残漆器等甚多,而尤以新石器时代末期,三代及汉唐时期之陶器为最多。此次开会结果,决定廿六(1937)年春间仍继续发掘斗鸡台,之后再往发掘周丰镐两京遗址。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西安东大街,1935年

晚六时到南京酒店,应邀赴宴,餐后在长安市上散步。余上次来陕时西安尚无电灯,今则电灯辉煌如画。加以新辟之马路,或展宽之马路,亦较前多,且新建筑亦多。陕西交通方便亦极进步,陇海铁路将通至宝鸡,且有延长西北至兰州、西南至成都之计划。西兰公路,早已通车。由西安至成都之公路,近亦通车。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泾惠渠落成的新闻报道,1932年

水利方面,除泾惠渠早已完成外,洛惠渠、渭惠渠亦将相继落成。此后政局如能安定,则将来陕西经济形势,亦必大异于从前也。

西安每际日出、日落时,最引人注意者却为乌鸦,每当晓日初升,即结队掠空而过,蔽天盖地,飞往城外,向郊野中寻食,日落则又相偕结队飞入城中,栖于人家屋瓦上,真奇观也。

第三日 游终南山南五台

南五台在西安南约三十余千米,为终南山一部分,《汉书·地理志》作"太台山",或"太一",犹云第一山也。《关中胜迹图志》谓:"南山神秀之区,为长安县南五台为最",故急欲一游。

上午十时十分,余与友人乘汽车赴南五台。出南门复南行,南望大雁塔,西望小雁塔,经兴善寺,至韦曲镇,此为唐代韦安石别墅林石花亭处。折向东南,经牛头寺及杜公祠,复前行。此数处风景,余前次来已从容领略,今追忆如下: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大雁塔西门门楣画像,1941年

大雁塔,即慈恩寺塔,在乐游原之西南,曲江故址之西。按隋代为无漏寺,唐高宗为太子时,曾重饰之,改称大慈恩寺,又建翻经院迎玄奘至,尊之为慈恩大师。高宗永徽三年(652),玄奘起塔,塔之上层内部,固以屡经改建,为基底仍为唐代遗物。现塔之南门东西龛中,所嵌褚遂良所书《圣教序》尚完好,东龛内系由上而下,由右向左读;西龛内则由左向右读。塔下层四面门框,均石质,皆唐时名手所刻花纹及佛像,西面门框刻有宫殿花纹,极为名贵。唐进士及第,题名于慈恩寺塔,所谓雁塔题名是也,惜今皆剥落无存。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小雁塔,1936年

小雁塔在荐福寺内,寺为唐高宗崩后百余日,武后为高宗所建。义净游学印度,历时二十又五年,回国后,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入荐福寺翻译院。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宫人等鸠资建塔一座,俗呼小雁塔。其后唐文宗开成六年(841),日本高僧圆仁(即慈觉大师)又来此求法。后代皆重修之。明嘉靖时地震,此塔受震最烈,即导致今所见由塔顶至底之纵裂缝。寺有钟高丈余,金章宗明昌时所铸。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牛头寺,民国

兴善寺乃隋文帝时所建。牛头寺则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所筑,宋太宗时改称福昌寺。杜公祠在牛头寺内,相传为杜工部故居,明世宗追慕其人,于嘉靖时建祠以祀之。

汽车过杜曲镇后,转向南,可直达太乙宫,由太乙宫可等翠华山。吾等在未到太乙宫之前,先向西行,经四皓村、药王洞再转弯向南,至台沟口(海拔600米)下车,此处为入南五台之谷口,是时已上午十一时四十分。

由西安至南山,沿途空中飞鸦成群,郊野地上亦多觅食者,而大雁亦三五成群,掠空而过。据本地人云,关中四季皆有雁,非同平津一带一年来往各一次也。

余等步行入山,经土地祠,其东南坡上,有明太监张德墓及刘安墓。经弥陀寺、普善堂、流水石庙,于十二时二十五分至兴宝泉庙(海拔720米)。南五台每年有庙会,在阴历六月初一至十三日之间,沿路汤房(按即开水房)极多,建筑一如小庙宇式。汤房在每年庙会期,特备汤以饮香客,大似妙峰山之茶棚。惟妙峰山之茶棚,每隔五里许方有一所,此处汤房则相隔半里或一里许,且一处有相连数所者。

南五台山势雄伟,树木密布,风景绝佳。自兴宝泉而上,林木益密,红叶更多。沿途诸树种类不一,陕西林务局皆为审定而标以小牌,注明其学名及中国名,以便游人观览。余等经白衣堂(海拔800米)、大悲堂,于十二时五十分至竹林寺(海波850米),寺旁有五佛殿。余等指竹林寺吃茶,友人携有点心相饷,用代午餐。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南五台之一天门,1936年

下午一时半动身,过朝天门、石马庙。于下午二时抵一天门(海拔1050米)。再上经观音寺、古弯柏树庙,古胜宝泉、古西方境,至下宝泉(海拔1200米),内有柏沣西(柏景伟)先生读书处。复经上宝泉、圆光堂,于下午三时至二天门(海拔1320米),与其相连者为弥佛寺。经圣母殿、五圣殿、琉璃殿、石佛寺,在向上行,山路全为石堦所成。过千佛寺、睡佛殿,至三天门(海拔1420米),已下午三时二十分。

复前进为三佛殿、三圣宫。按三圣宫为南五台唯一道观。经黑虎殿、南海殿、紫竹林、灵光殿、兴龙寺(海拔1560米),于下午三时五十分抵四天门。门下有方铁钟,露置地上,考系康熙时造。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南五台之大台顶,民国

四时十分抵大台,即南五台之绝顶(海拔1700米)。大台上有正殿北向,西为住房,贤明导余进正殿,开后窗,南望则群山起伏,高峰壁立,积雪未融,映入眼帘,胸襟为之一涤,惜旭生、颉刚等未及同观也。

南五台山深而树多,红叶满山,尤属奇观。此山树木种类至多,尤以栲、尖齿栎、马尾松等为最重要。

士林上山,沿路采集标本,并注意山上下植物分布。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素来对于西北植物调查研究特别注意。即以陕西而论,二十一年后曾多次派人入陕调查,数年来研究结果,成绩极佳,于陕西省植物种类及其分布,已得其概要。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易俗社弟子骆秉华

下午四时二十分,由大台下山,六时半回台沟口,即登车回西安寓所。即至省政府应邵力子先生宴。省政府乃前清巡抚衙门,光绪庚子,西太后在西安曾居于此。饭后张扶万先生约观易俗社秦腔戏,余前次曾观之,戏词亦颇文雅。今晚来此已逾八时半,未至九时即完场矣。

第四日 由西安赴武功

十一月十八日晨十时十分,余与旭生、颉刚和士林同乘火车赴武功。车站在城北,唐大明宫旧址之南。按唐三宫殿,一太极宫曰西内,二大明宫曰东内,三兴庆宫曰南内。到车站时,乘客行李,须受检验,余等因有人在此招呼,得免开箱即解行李之苦。售票处买票时,以到者先后,按次排列,秩序井然。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未央宫遗址,1937年

火车站由西安向咸阳进发,铁路北有汉城旧址,俗呼为杨城。余前次入陕曾往观之,并到未央宫遗址凭吊。宫址久荒,仅余大土台,台高,出西安城西门,及可望见,其中汉代破瓦堆积不少。本地人多再此捡拾瓦当,以供市易。铁路之南则有周丰京、镐京,秦阿房宫,汉昆明池等遗址,民国二十三年旭生曾详加调查。

过沣河、渭河,至咸阳县城。渭河有桥,唐时称渭桥,由长安西行之人,送行者例送至渭桥。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咸阳周陵,1934年

三年前咸阳县城尚极荒凉,此地将来可成为陕西之工业区。秦咸阳遗址,在今咸阳县城之东北。今县城北之咸阳原上,陵墓林立,若周文武成康之陵及周太公之墓,皆在此原上。按诸王陵为方锥形大土阜,文王陵前则有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石碑,刻"周文王陵"等字,武王、康王陵前,亦有同样之碑。惟周文武陵寝所在,本有渭南、渭北两说,未知孰为真伪。且周时葬地,有冢无冢,亦尚难考订。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汉武帝茂陵,1936年

西行入兴平县,遥见汉武帝茂陵立于铁路之北,其东二三里许为卫青墓,再东为霍去病墓。茂陵甚大,四面作锥形,实大土阜也,每边约七十丈,高约十余丈。陵前有毕沅所立碑,上刻"汉孝武帝茂陵"六字,其后尚有雍正时一碑已倒。按汉陵除文帝灞陵、宣帝杜陵外,西汉九帝陵皆在渭北高原之上,而茂陵则其最西之一陵也。

卫青墓亦为方土丘形,据《汉书·卫青传》称:"青尚平阳公主,与主合葬,起冢象庐山"。考庐山即匈奴地奚符庐山,杨雄所谓填庐山之壑者是也。惟今所见之卫青墓,则除大土丘及毕沅碑外,无像某某山之特征。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作者与霍去病墓石兽合影,1936年

霍去病墓,亦名石陵子,《汉书·霍去病传》谓其冢像祁连山。墓为南北两大土丘所成,南土丘较大,直似一小山,山前有毕沅所书碑,其旁有马踏匈奴石像,半山上有石牛,山下有人抱石熊像,刻此何意,尚不可解。

北面半山中有药王庙,庙门左贴一"去"字,右贴一"病"字,盖取药能治病之意也,殊趣甚。大约南土丘像祁连山,北土丘为墓。此墓中汉石刻甚多,雕工亦精,真国宝也。因墓前石刻多,本地人称之为石陵子。

由潼关至西安铁路,在渭河南,由咸阳以西,铁路在渭河北,均与渭河平行。铁路北原之坡下黄土层中,本地人多凿土穴居。铁路以南,渭河以北,则有新凿之渭惠渠,与铁路平行,工程未竣,尚未放水。

下午二时一刻抵武功车站,农专及中国西北植物调查所同仁来迎,改乘汽车到农专。农专在车站之北第一道原上,地势最高,车站在第二道原上,车站南尚有第三道原,在下则为渭河河滩。

80多年前走进关中,你能看到什么?

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大楼,1936年

农专正面大楼一座,全校教室、实验室及图书馆均集中于此。大楼之左,有学生宿舍及教职员住宅多所。由农专南望,近则渭河如带,远则秦岭如屏。稍向西南可遥望太白山,此山高约4000米,为中国内地最高之山,他年有暇,当往一游焉。

下午五时,因辛树炽校长在京未回,改推杨以周秘书长为主席,报告北平研究院与西北农专合组中国西北植物研究所之经过及其工作,之后与会者又多演说,直至七时始散。

本文由"终南山故事"独家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