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這是一場

建築大咖雲集

學術性、前瞻性、實用性、指導性

高度融合的盛會

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

會議時間:2019年5月21-25日

會議地點:蘇州市太湖國際會議中心

會議主題:新時代本土建築文化和技藝的融合與創新

即將開幕!

主旨報告會將由宋春華、程泰寧、劉加平、丁烈雲、常青、李國強、莊惟敏、張俊傑、章明等知名院士、專家作報告,並邀請崔愷、孟建民、王建國院士擔任主持。(主旨報告請點擊)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論壇二十一: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寒冷地區城市在全球有著比較廣泛的分佈,該地域的建築創作要解決特殊的自然氣候、環境與人文因素的諸多限制與影響,去應對與生俱來的地域基因。秉承“原真品質、地域文化、平凡態度、理性精神”的創作理念,使建築以清晰的邏輯去展現原生於冬季城市的生命力。堅持“向陽而生、自然而為、因地制宜、技藝傳承”的創作策略,使建築在與冬季城市的適應、融合與共生中傳承發展。

時間:5月24日上午 08:30-12:00

主持人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陳劍飛 |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建築師

演講嘉賓

演講題目

繁而至簡、協同共生——冬季城市建築創作思辨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梅洪元 |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資深會員。

在當下的建築語境下,冬季城市的建築創作強調從“文化傳承、環境友好、人文關懷”的角度建構建築、環境與人的和諧共生。作者結合冬季城市建築創作實踐,以2022年冬奧會崇禮冰雪小鎮會展酒店與新疆大學新校區設計為例,對於植根於冬季城市的建築創作進行了思辨,強調 “繁而至簡、協同共生”——從紛繁複雜的諸多限制中,使建築以清晰的邏輯展現原生於環境的生命力;用“現代性、在地性、人本性”的表達呈現本真屬性,使冬季城市的建築在適應、融合與共生中傳承發展。

演講題目

語境的多義性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劉玉龍 |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

面對現代、西方、全球的文化範式,我們如何看待傳統、東方、地域文化?

面對快速建設、巨構城市、快社會,我們如何滿足不確定性、老齡社會、 慢社會的需求?演講者希望採用一種PROPRIETY 得體、POLYSEMY 多義、EVERYDAY LIFE 日常的思考和態度,指導和詮釋自己的設計。

演講者以清華大學圖書館北館、清華大學醫學院、青海海北州中藏醫醫院等若干項目設計作為設計思考的案例。

演講題目

寒冷地區的可持續設計實踐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宋曄皓 |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與技術研究所所長

通過龍湖超低能耗建築主題館、北京旭輝超低能耗示範項目、近零能耗裝配式實驗房介紹寒冷地區的可持續設計實踐。

演講題目

適者生成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張鵬舉 | 內蒙古工業大學教授,中國建築學會寒地建築學術委員會主任/資深會員

寒地,直觀看是一個基於氣候的地理概念,延申看也是一個人文概念。在寒地做設計,最核心的策略在於“適配”,即,適配氣候、適配地貌、適配資源、進而適配建造、適配材料、適配造價以及適配當地由地理氣候衍生的文化和人的習慣感受等。這些適配過程將遵循各自的內在邏輯,當發生多個維度的適配時,必然會導致設計的一種“生成”過程。這些維度疊合的越多,越會提高生成結果的“正確度”,從而也必然會生成設計的某類集體特徵。

演講題目

南極科考站建築設計介紹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王中軍 | 上海振華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南極工程部總建築師

將對南極特殊環境做簡要介紹,並展示國外科考站的現狀、我國科考站的建設狀況及設計趨勢。重點介紹南極科考站建設特點、設計要點。南極環境:低溫、乾旱、大風、強輻射、潔淨;南極科考站分佈,各站特點 ;本人參與我國南極科考站的經歷和感悟。

演講題目

市井肌理的嵌入與營造

寒地建築論壇:根植於寒冷地區城市建築的「同生共進•和而不同」

崔 巖 | 大連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

當代城市發展正趨向多元化,高速的經濟發展伴隨著速生的新區,而舊城市井肌理以其便捷的文化設施配套和多樣的生活場景彰顯彌足珍貴,支持舊城市井生活的與時俱進不可缺少新功能的需求,伴隨新功能載體建築的植入,將建立新的秩序與舊市井肌理相融合。由遼寧寒地建築實踐的三個案例引發思考,以建築師的視角闡述建立在舊市井文化地域基礎上的場所營造,才能確保新功能的植入所建立的秩序完好的嵌入舊城市肌理,與那裡的生活相融合,讓舊城的市井生活煥發新的生命力。

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在線報名網址:

pc端:http://2019.chinaasc.org/exhpro/site/index?fair_id=335

手機端:http://2019m.chinaasc.org/fair-detial.html?id=3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