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讀孔子儒家(24):和而不同;同而不和「每日真國學」

中國人必讀孔子儒家(24):和而不同;同而不和「每日真國學」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導讀:

西方有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東方有中國 “三聖”:老子、孔子、墨子。

懂中國必從先秦開始,知“國學”必讀“三聖”經典。“三聖”經典曾被廣泛誤讀,本系列閱讀讓經典迴歸本真,把經典讀“薄”,以89條箴言呈現,以通俗語言加現實情境真實解讀。

89條“三聖”經典箴言,是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的一道指南,是生活、事業、人生的一道指引。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釋義:懂得尊重“多元”的待人處事態度與氣度。

“君子”追求和諧而不排除多樣、多元及差異,“小人”力求一致,但不一定和諧、融洽。

比如,包容對待別人的差異、另類、個性、缺點等,能平和處之,照常相處,和諧與共。

27.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釋義:為人要莊重自尊,而不與人爭強鬥勝、爭執鬥狠,樂(合)群團結但不結黨弄權、結黨營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