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三国——三国时代为啥流行认义子?

谈谈三国——三国时代为啥流行认义子?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塑造成了天下无敌的战神形象,然而,除了武艺高强之外,吕布留给读者的印象更多的是“三姓家奴”这个丢人的绰号。“三姓家奴”,究其原因,只不过是吕布曾经有两任义父,是丁原、董卓的义子而已。

谈谈三国——三国时代为啥流行认义子?

吕布影视形象

其实不仅是吕布,在三国时代,还有好几个比较出名的“义子”,比如说刘备的义子刘封,关羽的义子关平(有争议,有说亲生儿子的),曹操的义子曹真,王允的义女貂蝉(这个凑个数,主要是是想说王允的义女婿吕布)。那么三国时代为啥那么喜欢认“义子、义父”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谈谈三国——三国时代为啥流行认义子?

吕布与董卓影视形象

第一,提高自身实力。自古以来,人与人最亲近的关系莫过于亲戚,当然有所谓的血亲、姻亲的区别。要命的是,人人都想有个“强大的亲戚”,但是这不是想有就有的。那怎么办?就认一个吧。所以,年纪相仿的就结为异姓兄弟,比如刘关张;年纪差多了就义父义子(义女),比如吕布与董卓。与其说吕布为了一匹赤兔马杀了义父丁原,倒不如说吕布觉得董卓比丁原更能让自己在事业上腾飞,从而提升自己的实力。而董卓收吕布为义子的原因也是为了壮大自己,提升实力,毕竟吕布这个人武功强大。

谈谈三国——三国时代为啥流行认义子?

刘备影视形象

第二,为自家传递香火。自古以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中国人的普遍观念,三国乱世更是如此。身处乱世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即便是武艺高强的颜良、文丑,足智多谋的杨修、孔融,也不能保证哪一天不会死于非命。名门望族,人才辈出,也不能保证某一天被满门抄斩,比方说马超一族、曹爽一族、魏延一族。为了能够传递香火,能有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然是最好不过,但是身处乱世,常年奔波征战,又怎么能有时间生娃呢?所以收为义子成了比较好的选择。典型的例子有刘备,前半生在曹操、袁绍、公孙瓒、吕布、陶谦、刘表等军阀麾下奔波流离,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于是刘备就收了寇封为义子,并给他改名刘封。关羽也是,过五关斩六将的时候,路上顺便收了关平,当然也有人说关平是关羽的亲生儿子,我们权且不去深究。当然,后来刘备又有了刘禅、刘理、刘永等儿子,关羽也有了关兴。

谈谈三国——三国时代为啥流行认义子?

刘封 三国杀形象

第三,报答他人的情谊。友谊地久天长,友谊自古以来就是历久弥新的话题。历史上朋友英年早逝,替朋友把孩子养大的人并不少见,比如赵氏孤儿的程婴。三国时代就得数曹操了,当然,曹操经常是替朋友顺便把妻子也“照顾”着,比方说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晏,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儿子秦朗、曹操族弟曹邵(一说是曹操手下将领秦邵)的儿子曹真、早年随曹操兖州起兵的“济北相”鲍信的儿子鲍勋。何进对曹操有恩,曹邵(秦邵)、鲍信据说是替曹操打天下时战死沙场,为了报答他们的恩情,顺便收编他们的妻子,曹操就选择了收为义子。

谈谈三国——三国时代为啥流行认义子?

曹操影视形象

第四,作为工具。历史上收人才为义子作为工具的例子太多了,老实说董卓收吕布就是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汉代有皇帝收义女然后包装一下“昭君出塞”,隋代有靠山王杨林收秦琼为义子,五代十国更有所谓李家“十三太保”等等。三国里面最典型的工具式“认亲”恐怕就是“美人计”了。司徒王允为了铲除董卓,把丫鬟貂蝉“镀金”成了义女,然后挑的董卓、吕布反目成仇,最后吕布杀了董卓。当然三国的“美人计”在正史上并不存在,但是小说写得很精彩……

谈谈三国——三国时代为啥流行认义子?

不论是历史还是小说,收义子的现象在三国时代乃至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