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麼,來什麼”背後的心理機制

↑↑↑點擊上方關注我,陪你一起心理成長

專欄作者 | 院長X大叔


有次凌晨兩點,我到大街上接我弟弟。

約好了來看球,他直到開場儀式的時候才打來電話,說找不到小區門了。

大街上一輛車都沒有,我遠遠望見一個人,走在路的最中央,蛇形一樣向我走過來。不消說,喝高了。

弟弟一到我家裡就吐了個狼狽不堪。等到他緩過勁來,一問,失戀了。

那女生我知道,弟弟追她就花了大半年時間,不惜精力,肯下血本。

確立關係之後,更是把她捧在手心都怕化了,言聽計從,生怕她有一點點的不開心。

不到一年,這女孩子還是提了分手。女孩告訴他,有次自己喝醉了,跟別的男人發生了關係。所以沒有辦法再面對他。

弟弟說:我不明白,我都說原諒她了啊,為什麼她就是要分手?

我對她那麼好,生怕做錯一點點事,就是害怕她跟我分手。

事情就是這樣,如果一個人鐵了心要分手,任何一個藉口都可以成為分手的理由。

也許她挑不出弟弟的錯,所以寧願爆出自己的錯,或者捏造一個事情,也一定要分手。

在我看來,恰恰是弟弟的擔心害怕,造成了他的分手。

“怕什麼,來什麼”背後的心理機制


怕什麼,來什麼

記得剛學會自行車的時候,我第一次騎車上街。

眼見前面一個老大爺迎面走來,我心裡一緊,擔心自己會不會撞到他。於是反覆默唸:千萬別撞到他,千萬別撞到他……

結果我好像變得不會拐彎一樣,直接撞向了他。好在只是輕輕碰到,更好在是個好大爺,道個歉就放我走了。

我接觸過不少演講緊張的個案,特別恐懼演講,每當要上臺講話的時候,都會極度緊張,渾身冒汗,臉色蒼白。

他們在上臺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做法,不斷提醒自己:不要緊張,不要緊張,千萬不要緊張。結果當然是腦袋裡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就像墨菲定理告訴我們的那樣:黃油麵包總是塗了黃油的一面先著地。正如俗話所說,怕什麼,來什麼。


“怕什麼,來什麼”背後的心理機制


我們無法讀取的“不”

墨菲定理涉及到的是概率問題,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看似跟墨菲定理相反的說法:你認為事情會怎麼樣,它就會怎麼樣。這叫做自我實現效應,又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希臘神話裡,皮格馬利翁是一名雕塑家。有一次,精心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麗的少女。

他深深愛上了這個“少女”,給她取名,給她穿衣,並且擁抱它、親吻它。

最終,他的真心感動了女神,便將雕塑變成了真人。

但其實,這兩個看似相悖的說法,說的是同一件事。

這是因為,在讀取個人願望的時候,我們的潛意識裡存在一個bug:它無法讀取。一切否定詞,都會被直接忽視。

所以,當我們說怕什麼的時候,對於潛意識而言,就是我們想要什麼,於是越是害怕的事,越是會發生。

我儘管車技不佳,但轉彎總是會的。真正的原因是,當我說“千萬別”的時候,大腦讀到的只有撞到他,腦海裡的畫面也是撞到他,於是情不自禁地就撞到了對方。

經常當眾講話的人都知道,一開始發言都難免緊張,但說上幾句之後人就放鬆了。

而如果反覆提醒自己不緊張,大腦反而會固著在緊張的狀態下,無法放鬆了。

戀愛不也是一樣,如果你不斷擔心對方會離開你,你整個人都處於一種負能量態。

兩個人在一起時,呈現的必定是個緊張兮兮的狀態,這種狀態會讓對方變得非常難受,反而把對方推離你身邊。

“怕什麼,來什麼”背後的心理機制


“正面詞彙”幫你擺脫消極暗示

生活裡,我們做一些簡單的調整就可以改變事情的走向。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消極暗示改變為積極暗示。我們在唸叨千萬不要怎樣的時候,是在潛意識裡給自己一個消極的暗示,消極暗示來自消極語言。

在《不抱怨的世界》裡,作者認為語言可以改變思維,從而改變整個人生。

因此,我們應該更多地使用正面詞彙。把「不要緊張」改為「放輕鬆」,把「不要離開」改為「在一起」,把「不要什麼」變成「要什麼」。

「要什麼」不僅可以明確目標,正面詞彙的使用也讓大腦呈現正面積極的畫面,帶給我們更加積極向上的能量。

複雜一點的方法是,巧妙地利用這個心理規律。我的老師處理過一個演講緊張的個案,他嘗試了很多放鬆技巧,但是效果都不好。

最後,他向個案提了一個奇怪的要求:下次上臺講話前,請一定努力保持住這個極度緊張的狀態。

好玩的是,當個案有意識努力去緊張的時候,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保持緊張的狀態。

這是因為,當你有意識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潛意識收到的是,我不再害怕這件事了。

但最根本的方法是,將自己從匱乏態轉變為豐盛態。要明白,之所以會害怕和擔心,表現的是一種匱乏狀態。

這種匱乏的根源,是內心安全感的缺失,或者更加本質的說,是拉康所謂的原始的缺失

只有在生活中不斷自省,終於明白我本自足的時候,我們即成為一個豐盛的人,

而一個豐盛的人,不會擔心失去這個失去那個,他們自信自愛,也活的更加輕鬆自在。

↓↓↓心樂土心理諮詢,給你專業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