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艦隊4月18日進入波羅的海,俄海軍進入戰備值班,是一觸即發還是虛驚一場?

蘇鎮兔子


不會一觸即發的,北約與俄羅斯還沒有到兵戎相見的地步。

根據俄羅斯的國防部的聲明,此次北約派往波羅的海地區的艦隊規模比較小,僅有4艘軍隊,分別是美國“格雷夫利”號驅逐艦、波蘭“普拉斯基將軍”號護衛艦、土耳其“格科瓦”號護衛艦和西班牙“胡安·德·波旁”號護衛艦。



在現代海戰中,在缺乏航母戰鬥群和支援保障艦隊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不可能遠洋作戰。而且北約艦隊裡還有土耳其的護衛艦,考慮到普京和埃爾多安目前正處於蜜月期,雙方大打出手的可能性極低。俄羅斯艦隊進入戰備值班,對北約艦隊進行監視也屬於國際常例,並沒有特殊意義。

當然,北約艦隊選擇活動的地點,是比較敏感的,波羅的海對於俄羅斯有重大意義。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國本為內陸國家,並無出海口,在大航海時代後,海洋成為重要的貿易、軍事通道,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憑藉海軍成為世界強權。



時任俄羅斯王國太子的彼得一世在留學歐洲後,下決心排除萬難進行改革,為此不惜處死兒子阿列克謝,在取得一定成果後。彼得一世於1700年對瑞典王國開戰爭奪波羅的海的出海口,經過21年的戰爭,取得了波羅的海的霸權。

其中在涅瓦河口建立城市,命名為聖彼得堡,成為俄羅斯幾百年的首都。也經過北方戰爭的勝利,俄羅斯王國升格為帝國,君主由沙皇升級為皇帝,可以說波羅的海是俄羅斯帝國的宏圖偉業的開端,也成就了彼得大帝的名號。



故北約艦隊進入波羅的海,其重要意義更多是政治方面的,顯示出一旦戰事開啟,北約有能力封鎖波羅的海,甚至可以登陸俄羅斯境內,以聖彼得堡為目標打開缺口,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腹地。而俄羅斯海軍分佈在北冰洋、黑海、太平洋及波羅的海四個不同海域,很難互相配合。

在日俄戰爭中,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遭遇重創,波羅的海艦隊奉命支援。從北歐地區繞過好望角,行程近3萬公里到達對馬海峽,被以逸待勞的日軍艦隊迎頭痛擊,俄羅斯海軍傷亡慘重,是世界海戰史上損失最為懸殊的戰鬥之一,此戰即為對馬海戰。



故波羅的海一旦出現戰事,也會遇到同樣的境地,俄羅斯其他區域海軍的支援將會緩慢而且極容易被以逸待勞的北約海軍所擊敗,甚至對於俄羅斯四個方面的艦隊,都存在類似的問題,這也是俄羅斯地緣天然不足之處。

所以,此次北約艦隊進入波羅的海活動,並不是將局勢推向緊張。更像是在提醒普京,俄羅斯的大門可隨時被北約關閉,而且以目前的國力,俄羅斯也沒有能力在海軍上加大投入,建立一隻可以與北約爭鋒的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