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這些項目的做法可學可用——長沙3個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的啟示

【特别关注】这些项目的做法可学可用——长沙3个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启示

4月8日,全省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現場會在長沙召開。會議安排參觀考察的長沙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長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綜合處理(清潔焚燒)項目、長沙市嶽麓汙水處理廠等3個環境基礎設施項目,讓與會代表眼前一亮。

不少與會者說,我省專門就環境基礎設施召開現場會,近年來還是頭一次,長沙這些項目的經驗可學可用。

加大投入力度,補齊環境設施短板

說起地溝油,人人喊打。如何從源頭規範餐廚垃圾收集,杜絕“地溝油、潲水油”迴流餐桌,與會代表在長沙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找到了答案。

該項目於2012年6月建成投產,按照“全面覆蓋、分步實施”原則分兩期建設,投資2.2億元。隨著長沙市2016年底在全國率先啟動餐廚垃圾全覆蓋收運工作,該項目作為特許經營的承載主體,日均處理規模達到800多噸,也是國內收集處理餐廚垃圾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

目前,該項目收集範圍覆蓋長沙市內五區、望城區、長沙縣及瀏陽市、寧鄉市城區,涉及2.5萬餘家餐廚垃圾產生單位。

據瞭解,在長沙市餐廚垃圾全覆蓋收運試點之前,一些不法商販把餐廚垃圾收集起來煉製地溝油,已經形成黑色利益鏈。如果僅靠單個回收企業或者政府簡單的管理辦法,很難斬斷黑色利益鏈。為此,長沙市加大投入力度,配備了專業執法隊伍,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法制管理、政策保障”的一整套模式。

位於三汊磯大橋西側的長沙市嶽麓汙水處理廠,承載長沙河西80%的汙水處理任務,服務面積約108.59平方公里,也是全省規模最大的汙水處理廠。

項目一期工程於2008年10月投產運行,投資7.3億元。二期提標改造及擴建工程投資13.99億元,於2018年底完成,汙水處理能力整體提升到每日45萬噸,將極大緩解長沙河西日益增加的汙水量和現有汙水處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對保護湘江庫區和龍王港河的水環境具有關鍵作用。

高起點規劃,有效破解“鄰避效應”

在長沙市望城區的橋驛鎮黑麋峰,有一個固廢垃圾填埋場。其西側,長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綜合處理(清潔焚燒)項目已經投產,不僅清潔焚燒垃圾(設計日處理規模5000噸),還能用垃圾發電,已於2018年1月併網試運行。

將垃圾焚燒處理項目選址在原有的固廢垃圾處理場內,成為有效破解“鄰避效應”的重要手段。

近年來,一些地方和民眾對垃圾填埋、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極為敏感,由“鄰避效應”引發的群體事件時有發生。

不僅選址科學合理,長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綜合處理(清潔焚燒)項目採取高標準設計,主要工藝系統由行業內具有豐富經驗的日立造船株式會社負責設計。來到該項目參觀的不少與會者感慨,這座“花園式工廠”乾淨整潔、鳥語花香,將他們腦子裡垃圾焚燒發電廠“惡臭撲鼻、蒼蠅繞身”的印象一掃而空。

項目運行一年多來,累計處理生活垃圾約240萬噸,各項生產運行指標全面達到設計標準。其中,煙氣排放指標全面優於國家最新標準和歐盟標準,二噁英測定均值僅為國家標準限值的2%至5%。目前,項目已經啟動二期工程,日處理規模將達到9000噸。

由於清潔焚燒項目給力,固廢垃圾填埋場的垃圾庫存從2017年的7000多噸下降到目前的1000多噸,沼氣及臭氣產生量大幅減少。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我省城鎮化快速推進,原有的生活垃圾填埋處理處置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目前,長沙、衡陽、株洲、常德(含二期)、澧縣、益陽、郴州(含二期)、永州已經建成8座垃圾焚燒處理項目,還有一批項目正在推進中。

社會化運作,讓項目可持續發展

環境基礎設施項目普遍投資較大,在嚴控政府性債務增長、防範政府債務風險的背景下,資金籌集問題如何解決?

面對參觀者的提問,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的特許經營方給大家算了筆細賬。

長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綜合處理(清潔焚燒)項目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總投資25.86億元。項目資本金由企業出資,資本金以外的資金由銀行貸款解決。企業與政府簽訂特許經營協議,除了每千瓦時0.65元的發電收入外,由政府在特許經營期限內(25年)額外補貼每噸109.9元的垃圾處理服務費,每年保底處理量180萬噸。“垃圾焚燒發電收入、垃圾處理服務費構成了項目穩定運營的現金流。”

長沙市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的資源化利用之路走得更遠。餐廚垃圾經統一收集處理後,將廢水、廢油、廢渣分離,廢水達標排放,廢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沼氣用於發電自用和上網;廢油通過加工製成工業級混合油出口歐洲;廢渣通過蠅蛆養殖製成高蛋白飼料原料,沼液沼渣作為有機肥用於農林施肥。項目運行以來,餐廚垃圾收集總量達100餘萬噸,提煉廢油脂5萬餘噸,年發電量超過1000萬千瓦時。

長沙市嶽麓汙水處理廠是廣東省聯泰集團投資的BOT項目,目前已啟動三期擴建工程。該集團還在邵陽、岳陽等地運營了汙水處理項目。

根據本次會議部署,我省將以PPP模式推動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推進機制,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審核:劉立平

近期重點文章推薦

省人大常委會啟動水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舉報電話0731—85309464

全省生態環境系統集中開展“一法兩條例"培訓 嚴格打造高素質生態環保執法隊伍

我省環保鐵軍獲“國字號”殊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