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同桌,考试连我的名字都抄,现在竟做了我老板

学渣同桌,考试连我的名字都抄,现在竟做了我老板

来源丨焱公子(公众号ID:Yangongzi2015)


老锚升职请客。酒至半酣,面红耳赤硬要我们猜,他在北京总部的直属BOSS是谁?

“瞧你这话说的。我管他是谁,我只知道,云南分部你最大,哈哈哈。”阿盯一直是我们这群发小里最会说话的。

老锚手指阿盯,神秘一笑,这人跟你有关系。小时候拿你的小飞机,架了个小导弹。

“抄魔?”我们都惊了。

小学同学孟超是个又懒又淘的典型学渣。“抄魔”这个诨号,就是因为他巨能“抄袭”。

有一回,阿盯弄了一架小飞机的手工作业。孟超看完,回家也“抄”了一架,样式、颜色差不离,还在尾翼加了个小易拉罐,说是飞机带着小导弹。

最经典的一次,孟超考试时抄同桌老锚的试卷,连名字一起抄。

发卷当天,老师拿着两份100分试卷说,咱班有个同学,会变魔术,能让同桌拿200分。这抄袭,把自己的卷子都送没了。

从此,抄魔这名儿,就叫开了。

孟超大学毕业就出国,大家没了他任何音讯。不曾想,竟成了老锚的顶头上司。

“这家伙,小时候虽是个学渣,却也是个人精。现在了不起了,总部人人都说他牛。不过,就我看,还是三板斧,爱抄会抄。”

那晚上,老锚喷着酒气,语气有点酸。

之后,因为业务关系,我到北京,机缘巧合见了孟超,合作了几回。

实实在在接触下来,我感觉老锚说的“人人都说他牛”一点不虚,但“爱抄会抄”就显得不符事实。

孟超擅长分析对手的商业模式,会站在前人肩上走出自己的路子。他的BOSS位置,是带着全部门攻坚,一步一脚印扛下来的。

老锚口中极度轻视的“抄能力”,在我看来,实际上是职场人都应该拥有的深度模仿力。

学渣同桌,考试连我的名字都抄,现在竟做了我老板

一、什么是深度模仿?为什么要进行深度模仿?

模仿是个中性词,褒义上叫“学习借鉴”,贬义上是“抄袭山寨”。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期间,出现了粉丝锁票、惹怒电影院事件。原因是网友们扒出作者唐七 “借鉴”了十几本小说原著的内容,涉嫌抄袭。但另一厢,作者发布法院认证,证明自己没抄。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让模仿一词变得既像天使又似恶魔。其实,若是深度模仿,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让人诟病。

什么是深度模仿?井上达彦在其书《深度模仿》中说,深度模仿就是深度学习,是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深度模仿?

1.创新

电影《无双》中,郭富城是个精于模仿的绘画高手。他通过制作名画的赝品赚钱,之后还将绝技用到了制造伪钞上。他的复刻行径,体现了人们的一个普遍认知:模仿与创新相矛盾与对立。

但其实不然。“真正有创新力的组织,不是不模仿,而是无法被人模仿”。

找到可模仿的经典范例,在持续的模仿过程中,就有可能找到并握住超越范例的机会,然后,让自己的商业模式,无人可仿。

通过深度模仿,发现成功者的基因,并将其植入自己的组织之内。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2.差异化

只有极少数的天才能通过原创成功,绝大多数企业通过模仿致胜。

但竞争的本质,不是别人做这个,我也依葫芦画瓢去做这个。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我和你做的方向大致相同,但是我会想办法跟你形成差异化。

只要差异化在我的整个服务内容和流程上都体现出来,我就能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我们小时候练书法,捧着字帖,拿笔临摹。一段时间后,写出来的字,会有一些临贴字风格,会挺像贴上的字,但其实大多为形似神不似。

这种单一的模仿,是浅度模仿。而深度模仿,是为了创新,为了拉开差异化,在职场上确立个人的品牌,拥有这种“抄能力”才是我们的初衷。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进行深度模仿?这里,我想分享三个策略,分别是“守”、“破”、“离”。

学渣同桌,考试连我的名字都抄,现在竟做了我老板

二、分享深度模仿的3个策略

1.守

守就是有样学样,一板一眼,守着要模仿对象的套路来学习,“师徒制”便是这种模式。

它是一个正向模仿的过程,即发现优秀的人和事物,去模仿精髓之处;并对其负面缺点进行反思。通过看到别人的错误,积累自己的经验。

罗胖在《奇葩说》里提到,职场是允许“作弊”的地方!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还抱持学生思维,总是单枪匹马,老老实实认认真真自己应付面前难题,那他大概率是混不好了。

职场不是考场,职场是道场。“打小抄”甚至“互相抄”,都是你要傍上身的技能。所以,别怕人说你“偷看”。 没人天生什么都知道,遇上难事儿了,跟同事打听打听,找领导要点资料,不丢人。

甚至,主动找那些乐意分享的前辈,掏以往成功的案例,领导的脾气,客户的资料,产品的资料等等。模仿优秀,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职场“打小抄”,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叫准备充分。

学渣同桌,考试连我的名字都抄,现在竟做了我老板

那么,除了身边的优秀者,还能模仿谁?对于这个问题,我提供三种方案,供你思考。

01.模仿对手

麦当劳与肯德基,多年来互为竞争死敌,但也始终在互相对标,模仿学习。一方一推新产品,另一方必定也跟上新花样。还有蒙牛和伊利,他们既为竞争对手,也是互相模仿的对象。

02.模仿自身

强生之前是靠一次性医疗用品发迹的,它模仿自身经验,开发了一次性使用的隐形眼镜安视优,突破传统隐形眼镜使用2~3年的理念。

我在今日头条上写文,之前是写故事,后来对标自己,对以前的标题、行文技巧进行模仿,转行写职场文,让自己有了更多元的视角,表达力锻炼更精准了。

03.模仿其他行业

1950年,日本丰田公司发现在美国自助超市中,买家总是只拿必要的商品,在必要的时刻,取必要的量。他们立刻积极借鉴模仿这一精髓,并用到汽车生产系统中,开发出最好质量、最低成本和最短交货期的生产系统“Just In Time”。

2.破

彻底模仿要经过三个过程:单纯的照抄式模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本质性转移,得到新创意。

守就是单纯的照抄,而破,则是突破原有模仿对象的瓶颈,引发革新。

学渣同桌,考试连我的名字都抄,现在竟做了我老板

在餐饮老板内参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L君辞职创业,开火锅馆。他认为只要坚定模仿行业大佬海底捞,就一定会有收成。他还特意跟随企业家游学组织到海底捞学习。但最后的情况是,半年后,他的店倒闭了。

所以,“破”要怎么做?这里提供一个秘诀:逆向思维。

举个例子。

看到海底捞服务做得好,L君去模仿。他让服务员接近顾客,与顾客拉家常、交朋友,试图了解顾客。但试过几次,效果适得其反,顾客大多反应冷淡,甚至有人表示厌烦。

火锅店关门后,L君复盘反思。同样的方法,自己一味照做,为什么会失败?海底捞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时,他所运用的,就是逆向思维,不仅是从单纯模仿的角度,而是反向挖掘深层原因。

思索过后,L君明白了:海底捞已是家喻户晓的大品牌,顾客对其天然有好感,服务员拉家常式地聊天,只会更增强这份好感。但自己是创业者,小店没什么名气。如今顾客注重隐私,对交朋友式的服务并不感冒,这种刚开业就降低顾客体验的服务模仿,难怪会失败。

深度模仿的破,目的是模仿牛人,超越牛人。因此,在模仿过程中,不能太固化自己的思维,要学会逆向思索,举一反三。

学渣同桌,考试连我的名字都抄,现在竟做了我老板

3.离

离是深度模仿的最高境界,即开创别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就像齐白石老先生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创新,才是唯一能存活下来的路。

李小龙师承叶问,学习咏春,后来他在看书多年学武的实践中,融合咏春、拳击等多家技法,独创“截拳道”,使之成为全新的实战技击术,在武术界独树一帜,成为一代功夫巨星。他就是一个从“守”到“破”到“离”的模仿典范。

在职场中,你现在所做的,是模仿,还是深度模仿?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曾说,所谓独创的作家,不是不模仿别人,而是无法被别人模仿。

守—破—离,牢固基础的“守”,推陈出新的“破”,颠覆创新的“离”。深度模仿,步步进阶,何愁不能有所成就?


作者:焱公子,发型光芒万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强,专注解职场。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公众号: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