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我是敏學訥言,關注我,關注想知道的歷史!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徐州自古兩漢古蹟多。徐州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歷史上是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蹟和深厚的歷史底蘊。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其中,北洞山漢墓群位於徐州市北十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北岸、津浦鐵路西側的銅山縣茅村鎮洞山村。也是我們今天說的重點。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村中有三座山頭。東南一山稱為桓山,山中有一石室墓,早年被盜,墓道兩壁上有不少後人題記。相傳是春秋末年宋國大司馬桓魋,生前用三年時間為自己營造的墓室,為斜坡式墓道,墓室寬6米,深12米多,面積80多平方米。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石室所在的桓山原為古泗水道上的旅遊勝地,墓門外的石壁上鑿有“桓魋石室”和宋、元、明、清時期文人墨客的題字及詩文。

明朝正德三年(1508),欽差廣東知監太監傅倫來徐漕運,於石室旁刻一詩:

“春風吹上洞山顛,滿野雲煙遮碧天。梵宇崔嵬留古蹟,墓巖幽邃滴寒泉。數聲音樂空中響,幾樹松楸開後妍。欲紀勝德還刻石,蓬萊何必覓飛仙。”

蘇東坡擔任徐州知府時,曾留有《遊桓山記》等詩文。但是此墓從形制上看可能是漢代墓葬。但眾說紛紜,尚待進一步研究。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村中部的另一座山是北洞山,山上封土成峰,土呈棕褐色,人工夯築,土中有繩紋、弦紋灰陶片及較多的繩紋瓦片。封土高度約20米,範圍直經約百米,封土大多被村民取走他用。

在墓北約百米處,還有一山,叫後樓山,考古工作者已經在該山上發掘出十餘座豎穴石室墓,這些墓多在一側或一端鑿有洞室,出土器物也較豐富,有玉璧、玉璜、玉枕、玉覆面及一些銅器、陶器等。這些應該是北洞山楚王墓的陪葬墓。

三座山都有墓葬,都有悠久的歷史,真是處處古蹟,山山墓葬!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北洞山楚王墓是北洞山漢墓群的核心墓葬,整座墓葬鑿山而建,鑿山為室,因山而葬,依山為陵,坐北朝南,由墓道、主體墓室和附屬墓室三部分組成。大小石室一共19間,而且完全按照陽間“人字形”住宅的形制修建。雖然古墓歷史上多次被盜,但還是出土了數千件精美的文物。

北洞山楚王墓的規模比徐州任何一座楚王陵都要大,甚至超過了著名的滿城漢墓。而且它也是目前中國發現的,結構最複雜的漢代墓葬。

考古上的重要發現:

1、發掘出土的各式陶俑422件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陶俑主要從墓室和露天甬道兩個地方出土。其中墓室中出土的大多殘破,因經歷多次偷盜,色彩脫落嚴重,墓室內出土的陶俑可分為男、女立侍俑和撫瑟俑三種。古代盜墓者不喜歡這等陶俑,只是更喜歡金銀珠寶、青銅器、玉器等陪葬物。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在露天甬道兩側的7個壁龕中,出土的224件彩繪儀衛陶俑,卻幸運地未遭盜墓者光顧(看來盜墓者沒想到或者忽略了此處)。絕大部分保存完整,惟妙惟肖,神態逼真,宛若真人,只是尺寸稍小,大多在50—58釐米之間。這也符合漢代墓葬的特點,以形似真人、縮小版本的陶俑作為陪葬物品。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顏色豐富多樣,有紅、白、黑、綠、藍、紫、絳諸色,色調配置和諧,衣紋線條流暢飄逸。雖然陶俑採用模製成型,但彩繪均不相同,面部表情生動細緻,眉目、鬍鬚纖細如毫,形式多樣,甚至連單、雙眼瞼都清晰可辨,融雕塑和繪畫技藝於一體。

2、墓葬結構複雜、設施一應俱全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該墓開鑿於北洞山主峰南坡,坐北朝南,整座墓葬南北總長77.65米,面積447平方。墓葬主體結構採用中軸線對稱的前堂、後室佈局,從外向內依次由外墓道、門闕、中墓道、石龕、內墓道、耳室、墓門、甬道、側室、前堂、廁間和後室等組成。主體結構東側為一組附屬建築群,結構十分奇特,這種構造一般墓葬很少出現。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墓葬附屬建築,包括儲藏室、更衣室、浴間、廚房、井、灶、廁所等應有盡有,還有舞樂宴飲的場所,規模宏大,構造奇特,長15米,寬2.1米,面積46.5平方米,是附屬建築中最大的一間,從中曾經清理出女俑、跪坐俑、侍立俑以及伴奏歌舞用的排簫、銅鈴、石磬和飲宴的十多件玻璃杯等。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在廚房中設有灶具,廁所中有蹲坑,貯藏室中有穀物碳化痕跡,有方形水井,上有復鬥式井臺。整個附屬建築,工藝有些粗糙,全部用毛茬石頭,未做拋磨處理。廁間與庫房等部位,用特製陶製空心磚相隔。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可以想象,兩千年前楚王為了死後能夠繼續享用人間的榮華富貴,事死如事生,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按照人間的標準修建了規模宏大的陵墓。這是此墓對考古的最大發現。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3、出土玉衣等其他珍貴玉器文物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墓葬中發現了王侯一級才能使用的玉衣。該墓雖多次被盜,但還清理出不少珍貴的文物,最能說明墓主人楚王身份的,有金縷玉衣的玉片五六十片,呈鱗片狀,現在徐州博物館展出。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墓道還出土大量的半兩錢,總數約有七、八萬枚,這一方面說明其年代是在西漢前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諸侯王在其封國內可以大量鑄錢。此外還出有銅印,如“楚宮司丞”、“虹之左尉”等印。

結構最複雜的北洞山楚王漢墓,面積447平米,類似地下豪華別墅

這都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珍貴資料,值得我們通過深入學習研究,探究過去,證實史實!

如果感覺我的勞動成果還可以的話,請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