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超然物外

古人有八大雅事:琴、棋、書、畫、詩、酒、花、茶。

蘇軾有詩《望江南·超然臺作》雲:"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詩酒趁年華",進一步申明:必須超然物外,忘卻塵世間一切,而抓緊時機,借詩酒以自娛。

詩酒趁年華,超然物外

酒,是一種文化。中國上下五千年就是一個酒的文化,就是一個酒的歷史。李白有舉杯邀明月的雅興,而蘇軾有把酒問青天的胸懷。歐陽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曹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蒼涼。杜甫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瀟灑。

酒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它的發明者,共推儀狄、杜康。晉人江統說:"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儀狄,大禹時代人;杜康,據說就是夏代國王少康。而杜康之名又盛於儀狄,故儀狄之名則彰而不顯。撥開塵封於酒史上的重重迷霧,最早的酒產生於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則是不爭的事實。

詩酒趁年華,超然物外

我國釀酒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產生之日開始,就受到先民歡迎。人們在飲酒贊酒的時候,總要給所飲的酒起個饒有風趣的雅號或別名。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繹而成,或者根據酒的味道、顏色、功能、作用、濃淡及釀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綽號在民間流傳甚廣,所以文在詩詞、小說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詞。(杜康、歡伯、杯中物、金波、秬鬯、白墮、凍醪、壺觴、壺中物、酌、酤、醑、醍醐、黃封、清酌、昔酒、縹酒、青州從事、平原督郵、麴生、麴秀才、麴道士、曲居士、麴櫱、春、茅柴、香蟻、浮蟻、綠蟻、碧蟻、天祿、椒漿、忘憂物、掃愁帚、釣詩鉤、狂藥、酒兵、般若湯、清聖、濁賢)

在古代,"酒"是所有酒的統稱,在蒸餾酒尚未出現的歷史時期,"酒"就是釀造酒。蒸餾的燒酒出現後,就較為複雜了,"酒"這一名稱既是所有酒的統稱。早初酒應當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後,經商周、歷秦漢,以至於唐宋、皆是以果實糧食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後才出酒的,無論是吳姬壓酒勸客嘗,還是武松大碗豪飲景陽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隨著人類的進一步發展,釀酒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餾、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黃酒是中國的特產,屬於釀造酒。

詩酒趁年華,超然物外

黃酒是中國最古老的獨有酒種,被譽"國粹",儒家文化乃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稱之"文化精髓"。兩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黃酒生性溫和、風格雅緻,酒文化古樸厚重,傳承人間真善之美、忠孝之德;儒家內涵講究中庸之道,主張清淡無為,宣揚仁、義、禮、智、信等人倫道德。細細體味,黃酒與儒家文化可謂一脈相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中庸"黃酒之格。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也。"儒家"中"與"和"聯繫在一起,主張"和為貴"、"普通的和諧"。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經常可行之道。中庸既是一種倫理原則,又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方法,中庸之道無處不在,深深地影響著國人的生活。黃酒以"柔和溫潤"著稱,恰與中庸調和的儒家思想相吻合。黃酒集甜、酸、苦、辛、鮮、澀六味於一體,自然融合形成不同尋常之"格",獨樹一幟,令人歎為觀止。黃酒兼備協調、醇正、柔和、幽雅、爽口的綜合風格,恰如國人"中庸"之秉性,深得人們青睞,被譽為"國粹"也就為之不過了。黃酒之"和諧",對今日我們倡導"構建和諧社會"也是相符的。儒家"和為貴"、"普通的和諧"與黃酒"中和"之理念,正好給予了現代意義"和諧"詮釋、發揮和想象的一個空間。

"仁義"黃酒之禮。"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範疇和最高道德準則。子曰:"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其中"仁"是目標,"克己"而使"禮"得到遵守和恢復是實踐途徑。孟子則經常以"仁義"並重。"仁"體現 了人與人的關係,是在尊重關懷他人的基礎上,獲得他人的尊重和關懷。黃酒是一種物質,它自古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酒作用於人的精神的東西,可使人為善,也可使人為惡。酒雖有利有弊,但適度把握,裨益頗多。酒的功能有三,一是可解除疲勞恢復體力,二可藥用治病滋補健身,三酒可成禮。黃酒承載著釋放人們精神,惠澤健康,表達情感,體現愛心,激發睿智的作用,這與儒家崇尚"仁義",主張"天地人合 一"的精神境界,提倡友善、愛護是息息相通的。

"忠孝"黃酒之德。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乃表現於人與人交往中的忠誠老實;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孔子認為孝悌是仁的基礎,孝不僅限於對父母的贍養,而應著重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孟子更是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這些"忠孝"思想體現了是中國古代傳統道德文明,也是中國美德的一部分。黃酒生性溫和、醇厚綿長,在漫漫中國酒文化長河中,黃酒以其獨有的"溫和"受國人稱道,黃酒的文化習俗始終以"敬老愛友、古樸厚道"為主題,這與儒家所追求的"忠孝"精神一脈相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