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肇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国际巨头有三大差距

陈肇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国际巨头有三大差距

在12月17日的“互联网+”支撑环境建设研讨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的枢纽、资源配置的中心和智能制造的大脑。目前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经超过150个。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商业成熟度与国际巨头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体现在缺乏龙头企业、核心能力薄弱、生态相对滞后三个方面。

在上述研讨会上,陈肇雄表示,当前中国的“互联网+”正在进入一个大连接构筑新基础、大数据形成新要素、大融合打造新动力,万物互联的新阶段。

他介绍,目前中国5G研发试验处于世界前列,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据测算,5G及后续技术有望带动经济增加值到2030年达到6.3万亿。

物联网方面,中国蜂窝物联网连接数达到2.5亿户,同比增长160%;窄带物联网突破两千万,预计到2020年,总连接数超过6亿,将实现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深度覆盖。

工业互联网方面,中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体系正在加快构建,工厂内外网络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正成为支撑制造业乃至实体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

他介绍,当前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达40%左右,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在提高,实现网络化协同的制造业企业超过30%,开展服务型制造的企业超过20%。在家电、机电、航天等领域表现了一大批工业互联网企业。

不过工业领域的“互联网+”也面临不少短板。首先是数字化基础薄弱的问题。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一些企业达到3.0水平,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仍处于2.0阶段。

陈肇雄指出,目前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薄弱,工业网络标准、技术、产业基本被外商掌控,且标准众多,互通性差。工厂外网络主要依托公共互联网,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高安全、高实时和高可靠的要求。同时,IPV4资源枯竭,也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海量地址需求。

其二,平台支撑能力不足。陈肇雄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实体经济全要素连接的枢纽、资源配置的中心和智能制造的大脑。2015年以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已经超过150个平台。跨国巨头强化资源整合,打造“国际品牌+高端产品+先进平台”的综合优势。

然而,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平台商业成熟度存在一定差距,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龙头企业缺乏,中国不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GE近两年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投入高达30多亿美元,而中国投入最多的三一重工八年来累计在数字化领域的研发投入不足GE一年的六分之一。

二是核心能力薄弱,GEPredix支持的工业终端接入数为1000万,提供的算法模型数量超过300个,而国内航天云网的INDICS接入算法模型仅100多个。

三是生态相对滞后,GEPredix第三方开发者有5万余人,提供的服务在技术水平、专业能力、应用深度等方面都更为突出,INDICS作为国内拥有第三方开发者最多的平台,其开发者尚不足1万人。

其三是安全隐患突出,线上线下的融合使得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从虚拟网络空间向现实物理世界蔓延扩散。公共互联网病毒、木马、高级持续性攻击等网络威胁向制造、金融、交通、能源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传导渗透。

“生产设备正由机械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并将大量接入工业互联网,这会带来新型安全风险,这些设备不仅是网络攻击的对象,一旦被控制,会成为攻击源发动网络攻击,破坏力将被指数级放大。”

陈肇雄建议,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面向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要求,全面部署IPv6,加快5G商用进程,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同时,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形成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发展体系,促进工业全要素连接和资源优化;此外,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实现建平台与用平台双向迭代,互促共进。

他还建议,进一步提升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大力发展智能工厂,加强企业间网络化协同,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推动产品联网与远程服务,创新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

在政策环境上,他认为应当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完善适应“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发展政策法规,构建以《网络安全法》为核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大数据安全管理、跨境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专项立法同步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

同时,他建议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动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