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本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慶曆三年(1043年),出任參知政事,發起“慶曆新政”。不久後,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潁州,范仲淹扶疾上任,於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

雜詠四首

(宋)范仲淹

梓人一笑白雲鄉,杞桂森森遇豫章。

聞道周公繩墨在,天庭誰此遇明堂。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雜詠四首

(宋)范仲淹

有客藍田得意歸,溪光冉冉白虹霓。

玉人豈忍言環佩,留取天王尺二圭。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雜詠四首

(宋)范仲淹

鏗鏗千古嶧山桐,金石聲來造化中。

誰道元和無復致,為君堂上起薰風。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雜詠四首

(宋)范仲淹

嶺上英英向日開,帝鄉情態自徘徊。

如何一施陽春雨,依舊無心歸去來。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觀獵

(宋)范仲淹

鷹犬一何驕,霜明遠近郊。

鸞皇不觸網,狐兔自充庖。

熠熠流鳴鏑,紛紛過綠髾。

雄飛侵漢下,殺氣與雲交。

翦棘爭探穴,摧林競覆巢。

惟開三面者,盛德播弦匏。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贈張先生

(宋)范仲淹

應是少微星,又云嚴君平。

浩歌七十餘,未嘗識戈兵。

康寧福已大,清靜道自生,

邈與神仙期,不犯寵辱驚。

讀易夢周公,大得天地情。

養志學浮丘,久鏈日月精。

壽存金石性,嘯作鸞鳳聲。

陰德不形言,一一在幽明。

何當換金骨,五雲朝玉京。

有客淳且狂,少小愛功名。

非謂鐘鼎重,非謂簞瓢輕。

素聞前哲道,欲向聖朝行。

風塵三十六,未作萬人英。

乃聞頭角者,五神長戰爭。

禍福有倚伏,富貴多虧盈。

金門不管雋,白雲宜退耕。

人間有嵩華,棲之比蓬瀛。

芝田春藹藹,玉潤畫錚錚。

峰巒多秀色,杉桂一何清。

月壑認瑤池,花巖列錦城。

朱弦冉冉奏,金醴遲遲傾。

相勸綺季徒,頹玉信縱橫。

此樂不尋常,何苦事浮榮。

願師先覺者,遠遠濯吾纓。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寄秦州幕明化基寺丞

(宋)范仲淹

同時辟命新,中道改絲綸。

滄海人歸楚,清風子在秦。

共居卿月下,獨得將星鄰。

聳動軍前檄,崢嶸席上珍。

烽煙邊信息,金鼓武精神。

獵度天山雪,歌逢隴樹春。

燕臺無限好,西向自沾巾。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劍聯句

(宋)范仲淹

聖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

蚩憂發靈機,干將構雄績。

橐籥天地開,鑪冶陰陽闢。

南帝輪火精,西皇降金液。

炎炎昆岡熒,洶洶洪河擘。

雷霆助意氣,日月淪精魄。

神氣不在大,錯落就三尺。

直淬靈溪泉,橫磨太行石,

雄雌威並立,畫夜光相射。

提攜風雲生,指顧煙霞寂。

堅剛正人心,耿介志士跡。

初疑成夏鼎,魑魅世所適。

又若引吳刀,犀象謂無隔。

截波虯尾滑,脫浪鯨牙直。

頑冰掛陰霤,皓月乘孤隙。

河角起彗氣,雲罅露秋碧。

曉鐔星斗爛,夜匣飛龍宅。

舞酣霰雪回,彈俊球琳擊。

鮮搖霅水光,膩刮湘山色。

青蛟渴雨瘦,素虺蟠霜瘠。

清音鏘以鳴,寒姿堅且澤。

鬼類喪影響,佞黨摧肝腸。

一旦會神武,四海屠凶逆。

周王奉天討。商郊千里赤。

楚子揚軍聲,秦師萬首白。

祥輝冠吳楚,殺氣橫燕易。

與君斬鰲足,八極停震虩。

與君製鵬翼,三辰增煥赫。

莫使化猿翁,辱我為紀惑。

莫使暴虎人,屈我執仇敵。

尊嚴俟冠冕,左右舞干鏚。

功成不可留,延平空霹靂。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郡齋即事

(宋)范仲淹

三出專城鬢似絲,齋中蕭灑勝禪師。

近疏歌酒緣多病,不負雲山賴有詩。

半雨黃花秋賞健,一江明月夜歸遲。

世間榮辱何須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聽真上人琴歌

(宋)范仲淹

銀潢耿耿霜稜稜,西軒月色寒如冰。

上人一叩朱絲繩,萬籟不起秋光凝。

伏犧歸天忽千古,我聞遺音淚如雨。

嗟嗟不及鄭衛兒,北里南鄰競歌舞。

競歌舞,何時休,師襄堂上心悠悠。

擊浮金,戛鳴玉,老龍秋啼滄海底,

幼猿暮嘯寒山曲。隴頭瑟瑟咽流泉,

洞庭蕭蕭落寒木。此聲感物何太靈,

十二銜珠下仙鵠。為予再奏南風詩,

神人和暢舜無為。為予試彈廣陵散,

鬼物悲哀晉方亂。乃知聖人情慮深,

將治四海先治琴。興亡哀樂不我遁,

坐中可見天下心。感公遺我正始音,

何以報之千黃金。

古風‖《范仲淹詩詞》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