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為國取士:范仲淹、王安石對北宋科舉制度的兩次改革

自隋唐採用科舉制選拔人才以來,開科取士成為政府獲取人才、收攬天下讀書人之心的主要手段。宋太宗就曾說:“

朕親選多士,殆忘飢渴,召見臨問,觀其才技而用之,庶使田野無遺逸,而朝廷多君子爾。”

趙宋開國,仍然延續和繼承了唐代的科舉制度。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取士方式,一是貢舉,二是制舉,三是學選。“宋初承唐制,貢舉雖廣,而莫重於進士、制科,其次則三學選補”。

貢舉,最遠可追溯到漢代的察舉制,是實行最為久遠的考試方式。宋代的貢舉一般包括進士、明經、九經、五經、通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法等科目,但其中進士最為普遍、選拔的人才最多,“進士得人為盛”

制舉,非常設性考試製度,在國家需要某一方面的專門人才時,才會由皇帝下詔開制舉考試。

學選,是通過學校教育和層層考試,選拔優秀的學生進入官僚集團,一般以太學生為主。北宋的學選興盛於王安石變法之後,南宋仍然保留。

考試選拔人才,目的在於為政權服務、為政治服務,因此選拔制度也會隨著政治需要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改變。

在北宋時期,先後兩次對科舉制度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以期選拔的人才能夠適應當時的政治需求。一次是仁宗慶曆年間范仲淹進行的改革,另一則是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變法中的科舉改革。兩次改革對北宋的人才選舉和政治走向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為國取士:范仲淹、王安石對北宋科舉制度的兩次改革

科舉考試場景

【一】宋代進士科怎麼考?

宋初沿襲唐代的制度,貢舉所設各科仍然較為齊全。但其實唐朝後期的考試就基本上只剩下進士、明經兩科了,其他科目都被廢棄。宋代雖恢復舊制,但無力改變風氣,以至於除了進士之外的其他各科逐漸被社會所輕視、拋棄,進士一科就逐漸成為貢舉的主要科目

宋真宗景德年間,針對進士科考試頒佈了兩項重要的規定《考校進士程式》、《親試進士條制》,對進士科的考生選拔、考試程序、考試結果等進行了規範。考試頻率由初期的一年一次,到宋仁宗時改為兩年一次,宋神宗時又改為三年一次。

(1)考試內容

在改革之前,進士科考試內容包括:①作詩、賦、論各一首,②針對時事的策論五道,③按照《論語》帖經十帖,④筆試十道出自《春秋》或《禮記》的問答題

值得一說的是“帖經”,其含義是把舉子平時所讀經書,選取其中某一頁,遮住幾個字,然後讓舉子把所缺的字背出來,並解釋上下文的含義。主要考試舉子的背誦功力,在宋太宗時期曾經廢止,後又很快恢復。

《宋史.選舉志》:凡進士,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凡《九經》,帖書一百二十帖,對墨義六十條。凡《五經》,帖書八十帖,對墨義五十條。凡《三禮》,對墨義九十條。凡《三傳》,一百一十條,凡《開元禮》,凡《三史》,各對三百條。凡學究,《毛詩》對墨義五十條,《論語》十條,《爾雅》、《孝經》共十條,《周易》、《尚書》各二十五條。凡明法,對律令四十條,兼經並同《毛詩》之制。

(2)應試程序

應試程序一般包括三個階段,秋試、省試、殿試。

① 秋試

各縣將轄區內品信、學識優異之人,推薦保送給所在地州。州長官及副長官進行復核,確認各縣保舉之人不存在德行缺失和其他劣跡,然後送往各路考試官。

針對各州送來的舉子,各路在秋季先舉行一次考試(秋試)。經考試合格的士子,由各路上貢或者推舉給禮部。秋試合格的士子,一般也稱為“貢士”或“舉人”。

② 省試

全國各地秋試合格的貢士、舉人,冬季前往京城禮部報道,等到來年春季禮部將舉行考試,即所謂“省試”(禮部代表尚書省主持考試),也叫“春試”。

考試合格者,則進入下一輪考試,也就是“殿試”。省試第一名,成為“省元”。如果在省試中,發現文理不通的,即視為作弊。要追究各路秋試主考官的責任。“若省試而文理紕繆,坐元考官”。

③ 殿試

唐代的殿試只是偶爾為之,宋初也沒有殿試程序。到了宋太祖開寶年間,有省試落第者聲言考試不公,因此皇帝親自主持覆試,也就是殿試,從此之後成為定例。

根據《宋史.選舉志》,殿試成績分為五等

:第一等“學識優長、詞理精絕”,第二等“才思該通、文理周率”,第三等“文理俱通”,第四等“文理中平”,第五等“文理疏淺”。

核定考試成績等別之後,會有一個“臨軒唱第”,也就是公佈成績授予稱號的程序。一、二等稱為進士及第,三等稱為進士出身,四、五等稱為同進士出身

殿試之後,就可以按照成績分別予以錄用授官,不必再通過吏部的考試了。

為國取士:范仲淹、王安石對北宋科舉制度的兩次改革

科舉考試閱卷


【二】慶曆年間范仲淹的科舉改革

唐代以詩詞歌賦為重點來取士,宋代因循舊制在考試內容上並未做太多改進,以至於造成所考取的士子傾向於浮誇和輕薄。同時,同時科舉考試一考定終身,對於是否有真才實學,在北宋中期開始越來越受到質疑。

因此,改革科舉考試的內容、以及加強與科舉考試有關的教育制度,已經勢在必行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仁宗拜范仲淹為相。范仲淹隨後開始了所謂的慶曆新政,其中關於科舉和教育的改革政策被稱為“精貢舉”

改革的核心要義,一是改變科舉考試的內容,由原來的的詩賦為主,變為策論為主,重點選取對時事有見解、經世致用的人才;二是加強學校教育,詔令各州縣必須立學校,參加“秋試”的士子必須達到在校學習300天以上、學校操行評價合格的基本要求

范仲淹的取士方法改革和學校教育改革,主要是針對當時西夏連年侵擾,北宋內憂外患日趨嚴重的深層次問題,期望通過取士制度改革,求得更多的實用型人才,改變“積弱”的局面。

然而,范仲淹和宋仁宗的改革決心和毅力都不夠堅定,因此不到一年就罷相而去,改革也因此夭折。

為國取士:范仲淹、王安石對北宋科舉制度的兩次改革

范仲淹畫像


【三】熙寧年間王安石的改革

王安石變法,雖以王安石冠名,但其實歸根結底是宋神宗的變法,因為他支持、推動了整個變法。

針對科舉制度的變法和改革,也不例外。《宋史.選舉志》說,“神宗篤意經學,深憫貢舉之弊,且以西北人材多不在選,遂議更法。”神宗對科舉存在的問題弊病深有感觸,尤其是西北邊地抵禦西夏的人才不在科舉之中,讓他覺得必須要改革科舉制度了。

雖然蘇軾等人提出反對意見,也曾讓神宗有所動搖。但是王安石的話,讓他堅定了信心。王安石說,“今人材乏少,且其學術不一,異論紛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則修學校,欲修學校,則貢舉法不可不變。……閉門學作詩賦,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習,此科法敗壞人材,致不如古。

針對上述問題,神宗和王安石提出了改革辦法。

一是順應形勢,裁撤本就不受重視的很多科目,只保留進士科;二是進士科的考試內容大幅度調整,主要考經義策論,把帖經、墨義改為大義,變背誦為闡述,不再考試詩賦;三是增設取士渠道,用“三舍法”把優秀的太學生直接入仕;四是新設明法科作為過渡,來不及改修進士科的士子,也不至於猝然改科無法考試。

科舉考試科目的改變、以及考試內容的改變,影響極為深遠。自此以後,宋元明清各代的科舉考試,都只考進士科,而且進士科的考試內容都以經義為主,只不過把王安石的《三經新義》改為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而已。

所謂“三舍法”,就是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個部分,相應的學生分為三個等級,初入太學的為“外舍生”,每年考核成績一、二等的學生成為“內捨生”,“內捨生”則修學兩年後考試合格升級為“上舍生”。

“上舍生”畢業時,由朝廷安排主考官進行考試,類似於“省試”。考試成績分上中下三等,上等畢業生等同於進士合格者

“三舍法”開啟了學選制度,幾乎把取士的權力和標準,都統一到政府的框架內,對於加強集權統治、統一思想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宋徽宗蔡京當政時期,一度用“三舍法”取代了“進士科”,但南宋又恢復了進士科。

為國取士:范仲淹、王安石對北宋科舉制度的兩次改革

王安石畫像


宋代上承隋唐、下啟元明,其考試製度在隋唐的基礎上大幅度改革,對後世的考試製度影響至深。尤其是宋神宗、王安石的改革,獨留進士科、只考經義的方式,幾乎被後來的元明清全盤繼承,影響接近千年。


參考書目:

《宋史》

《中國考試製度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