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1生造了20個字,此時19個被廢除,只留了1字為何無人敢用?

JOJO悠


武則天,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她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十四歲時被唐太宗李世民選中,賜號“武媚”,後世一般稱她為“武媚娘”。

在唐太宗時期,武則天並沒有得到李世民的寵愛。不想,武則天與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唐太宗駕崩後,武則天被送進感業寺為尼,李治繼位。

王皇后為了討好李治,打擊蕭淑妃,想法讓武則天再進宮,不想害人害已,自己反丟了性命。

690年武則天昭告天下,改唐為周,自立為帝。當上皇帝的武則天有一個特殊的喜好,那就是造字。

她認為只要將人或物的名稱改變就能影響其一生的走向。比如說,她將王皇后的“王”字改名為“蟒”,蕭淑妃的“蕭”字改姓為“梟”,以此來侮辱王皇后和蕭淑妃,讓她們永世不得翻身。

武則天原名武照,她登基後,把“照”改為“曌”字,陰陽一體,日月當空,代表日月普照大地,陰陽合體也非常符合女人治世的心境,同時武則天是信佛之人,“明空”有佛意在裡面。不管這個字是不是她自己所創,反正她覺得這個字很好,從此成為她的專用。

為了彰顯“武周”的新氣象,為改革文化,創造了則天文字。部分文字還傳到日本、韓國,甚至成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

除了“曌”字外,還有“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

其中“國”字有兩種,“月”字有兩種,“人”字有兩種,從古代借用的,如“天、地、證、國”。

武則天非常喜歡,遍請天下名僧以新字抄制經文。

則天文字復古了3個字,發明了17個字,為何這些字消失了呢?

一是辨識度低,沒得到文人的推廣

從最早的甲骨文到秦始皇統一文字,再從古繁文,到現在的簡體字,文字的發展有它自然規律,不是誰造一個字都會被流傳的。

這20個字之所以沒被流傳,有書君認為主要是這些字書寫複雜,辨識度低,既不好寫也不好認,不具有普適性。當時除了經書上使用之外,文人並不使用,得不到推廣。不能廣為流傳的字,其生命力也很短暫。

二是這些字不符合文字的發展規律,全是以繁代簡

武則天發明這些文字主要是政治上的考慮,她造字的方法也是現有漢字的組合,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發明創造。改姓氏和造字都是武則天加強皇權的重要手段,是打擊政敵與樹立權威的法寶!

儘管有些字有一定的寓意,但不符合文字由繁到簡的發展規律,還帶有封建迷信思想,傳播受限。比如武則天為了讓臣子對君主更加忠心,改革“臣”字為上“一”下“忠”,寓意臣子對君主應該忠誠專一。改“君”為“天大吉”三字合體,寓意武則天為人君,從此天下大吉。

“地”字,武則天改為“山水土”,看似非常合理,闡述的大地之上有山、有水、有土。然而書寫上面卻增加了難度。

三是受封建禮教影響,後世將其廢除

這些字的含意已經有更簡化更貼切的字存在,它沒有實際存在的價值和必要。隨著儒家文化思想佔統治地位,後世更多的是對她的批判。因此,對她所造的文字直接被廢除。

這些字差不多都消失在歷史中,只有“曌”這個字保留了下來。因為正史以“武曌”稱呼武則天,所以“曌”這個字得於保留,現在新華字典裡還有這個字,中文輸入法也能打出這個字來。

最後說說“曌”字為何後人不敢使用。

1.因為尊敬及避諱

在古代,後人不得稱父母與祖父母的名諱,以表示尊敬。

比如著名文豪蘇東坡的祖父名字是“序”,作為一個名作家,必須寫很多序,他只好每次改稱為""引""。

在《史記》這部宏偉鉅著中,我們找不到一個“談”字,因為司馬遷的父親名談。

武則天后面的幾個皇帝都是她的子孫,自然不能使用“曌”這個字。

為了顯示帝王的無上權威及獨一無二,帝王的名諱其他人也不能用,甚至禁寫。

如有使用往往也要改名,否則會以大不敬之罪誅三族。

科舉考試時,考生的名字之中若有一個字與當朝已駕崩皇帝的名字相同,會被逐出考場,失去前途不說,還有可能丟命。

“曌”作為武則天的名,因為禁忌,後世的人不敢使用它。

2.受封建禮教的制約

自唐以後,儒家學說佔上風,認為武則天一個女人當皇帝違背天理,是紅顏禍水,人人對她進行口誅筆伐,“曌”字被文人墨客所摒棄。即使有想使用的人,也怕受到跟武則天同樣的辱罵和聲討。

3.女子取名習慣

古代女子一般沒有名字,有名字的也是一些很普通的名字,比如說是第幾個閨女就喊幾丫頭,後來多是桃花、桂花、翠花這樣的名字。說明女子本賤,有輕視的意思。

當然也有好養活的意思,古人認為名字取得也賤也越好養活,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野草般生生不息,自然生長。“曌”字太過霸氣,一般人無福消受,用了怕有性命之憂。

同時,受使用習慣的影響,當時文字中本身已有意思相同的“照”字存在。“曌”字複雜,即使要用也有同意思的簡體字“照”來代替。“照”字明顯沒有那股霸氣,更適合女孩子。你想想,要是李清照的名字改成“李清曌”,明顯失去那份詩情畫意、那份清秀的意境。

當然現代人取名沒有這麼多禁忌,可以用“曌”字來取名。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褒貶不一,爭論頗多。不管怎樣,雖然造字是出於她的政治目的,但還是可以看出她厲害之處。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武則天所造的文字,比較主流的說法是18個,也有17,19,21,23等說法。武則天所造的文字十分複雜難用,武則天死後,自然基本無人使用,今天還為大家比較熟悉的只有一個曌字,但實際使用的也很少。

武則天所造的文字太過於生僻,輸入很難,只能用圖片表示。武則天所造的18個字如下圖,圖中新字的那兩行就是武則天所造的文字。大家實際看下,就能體會到武則天所造的文字何等生僻蛋疼,難怪後來無人使用。

(武則天文字)

武則天所造的這批文字被稱為專門稱為則天文字。這批文字最初有12個,後來陸續增加到18個(也有其它數目的說法)。

把這批文字說成是武則天個人生造,只是個通俗說法,造字也需要相當水平,武則天沒有那麼高的學問。這批文字實際製造者是當時的宰相宗秦客為討好武則天所造。

宗秦客是山西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和武則天有點親戚關係,宗秦客的母親是武則天的堂姐,因此這層親戚關係以及刻意討好武則天,收到了武則天的重用。

宗秦客有個弟弟宗楚客,和詩仙李白是一家人。宗楚客的孫女,是李白的第二任妻子。

宗秦客和兩個弟弟做官都做到了很高位置,但下場都比較悲慘。宗秦客本人做到了宰相,弟弟宗楚客後來也成為宰相,弟弟宗晉卿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司農卿。宗秦客本人後來因為唐贓枉法被貶為縣尉,死在了被貶的地方。宗楚客和宗晉卿則在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后和安樂公主時被殺,兩人當時都是韋后黨羽。

題目中說到了只留一字無人使用,指的應該是曌字,這個字是被武則天用作自己的名字,寓意日月當空統御天下。在古代,武則天之後自然不會有人用這個字作為女性的名字,其它場合都可以用照字,不會有人用曌字。

在今天,給女孩子起名當然可以用曌字,只是這個字過於生僻,不建議使用。


仁勇校尉


武則天是中國女權運動的先驅者,雖然她的女權運動以失敗而告終,但給歷史發展留下的震撼卻是深遠的。是非功過,眾說紛紜,有人說她因殘酷冷血鎮壓政敵、個人生活放蕩不羈而臭名昭著,但也不得不承認,她是一個有開創精神的一代女皇。





武則天一生之中,曾自創20個字,卻幾乎全在她死後廢除,不能不說是她的被後世諷的所謂“新文化運動”的失敗。而人們對此更感興趣的是,有一個字沒有被廢除,但是,又從來沒人“敢”用這個字,更不用說以之為自己的名字了。這個字,就是“曌”。

這是她造的第一個字,而且是為她自己的新名字所造:武曌(zhao)。 當然,武則天是沒有語言文字天賦來創造這個奇特漢字的,這是她的老鄉,時任中書侍郎的宗秦客為拍馬奉承而創造出來,並獻之於武則天的。



他以武則天本名“武照”為基礎,將“照”字改為“曌”。 這個字,看似複雜,但意思卻又非常簡單明瞭,武則天一看就明白,“曌”字日月合一,陰陽一體,無非就是日月同輝,當空普照大地。也就是說,她武則天既是天空的太陽,又是天空的月亮,無論白天黑夜,無時無刻,都在照耀大地,其實,也就是每日每時,都在統治著國家,赤裸裸暴露出稱皇作帝的野心。而且,她集女人男人智慧能量於一身,當然也就能統治天下男男女女,當女皇,是天經地義的。

那麼,“曌”字得以流傳後世,而且現在電腦也可以打出這個字,但為什麼後世的人卻從不使用這個字,更沒有以此為名呢?

首先這個字,是專為武則天創造的,也就是說,這個字只能作為她的名而存在,別無他途。於是人們也只能在提到她時用到這個字,而在其他語言環境中,這個字什麼意義也沒有。

既然沒有任何實際的語言表達功能,人們不使用這個字用於文字表達也就很正常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存在敢與不敢的說法。 既然“曌”字就是武則天的同義語,那麼人們就更不可能用這個字來作自己的名字。因為很多人認為武則天在歷史上名聲不好,殘忍致極,用這個字作自己的名字,等於自討其辱。特別是傳統說法,武則天當女皇就像“母雞報曉”,很不吉利,是不祥之兆,更讓人取名時避之三舍,無人敢問其津。

其實,不敢“曌”字為名,也非不敢,應該說也緣自中國人的某種對帝王名字的避諱。如當代就沒人叫“劉邦”“李隆基”“趙匡胤”“朱元璋”。甚至連王邦、趙隆基、張匡胤、宋元璋也沒人敢叫。為什麼?名字太大了,叫了不吉利。特別是小孩子,叫了大太的名字,不容易養得活。

從這個角度說,人們還真是不敢以“曌”等帝王專用或者用過的字為名。有趣的是,武則天創字改名倒形成了一種帝王取名文化,後來還有效仿者,如南漢的劉龑(劉龑、劉陟、劉巖、劉紵)、北宋的趙炅(趙匡義、趙光義),都學習她而改名。

當然,武則天造字,也是她政治鬥爭的一部分,是為她實行專制統治服務的,也是她個人獨斷專橫品性的體現。她一生迷信文字,認為改變人或物的名稱就能影響其走向。於是在宮廷鬥爭中,將王皇后的“王”改為“蟒”,將蕭淑妃的“蕭”改“梟”,顯然出自侮辱仇恨心理。 但是,歷史文化傳統是有強大生命力的,不會因某個人的喜惡而隨心所欲加以改變。

武則天的改字,只是歷史的一場鬧劇,而這唯一留傳下來的“曌”字,與其說是她創字傑作,不如是她破壞文化的證據。


小小嬴政


一代女皇武則天,不但是唯一女皇帝,也是造字大師,她一生造了18個字,是歷史上有記載除倉頡以外造字最多的人,不過她造的18字如今只剩1個為人熟知,還基本沒人用。

武則天為什麼要造字?

武則天造字開始於她登基為帝前,當時她已經具備稱帝的實力,但一個女人想要堂而皇之當皇帝,必須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為達到這個目的,武則天用了很多辦法,包括改東都洛陽為神都,百官改名,改元等一系列看似“除舊佈新”的手段,為下一步行動營造氛圍。

武則天之心,路人皆知。在這種背景下,鳳閣(原中書省)侍郎、山西人宗秦客不失時機地拍起了武則天的馬屁,他別出心裁,造了12個全新的文字獻給武則天。

武則天一看,甚合吾意,於是採納,又下令讓人造了6個字,然後公佈天下。

武則天造了哪些字?

武則天批准並支持造字,但字卻不是她個人造的,而是上面那位宗秦客。

第一批12個字是:

“照、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載、年”,其中月有2個新字寫法,這些都是舊字,也就是原本的寫法,新字由於太複雜,只能用圖片呈現。

第二批6個字是:

“正、授、證、聖、國、人”,這些也是舊字。

這些字在史學家一般被稱為“則天文字”、“則天新字”、“武后新字”、“則天遺字”,反正冠名權都是武則天的,發明專利權人宗秦客慘遭無視。

武則天新字的命<strong>運

武則天在位時,靠著強制力把這些新字頒佈公告天下,要求使用,但她一死,立刻就被翻篇了,因為這些字實在太複雜太複雜,比什麼上古的小篆、隸書都要複雜,完全就是人類文字誕生之初的模樣,根本就不具備任何實用性,所以到了唐朝以後就被淘汰了。

這18個新字很快就被歷史遺忘,惟有其中一個很多人都知道——曌。

曌據說是武則天親自造的,但史學家更傾向是那位宗秦客的手筆。

曌,是個典型的會意字,取“日月當空”之意,很明顯是把武則天比喻成“日月當空,普照天下”,這馬屁拍的悄無聲息,又效果奇佳,極端高大上。

曌字還有一個深意,日,象徵陽,男人;月,象徵陰,女人;日月當空,陰陽一體。

古代認為女人不能當皇帝,否則是陰陽不合,乾坤顛倒,必定遺禍無窮。

“曌”這個字象徵陰陽一體,很好解決了武則天女人身份這個問題,深得武則天歡心,於是把這個字當作自己的名字,取名叫武曌。

據說武則天曾規定曌是自己一人專用,任何人不得使用,所以這個字只偶爾在一些石刻、碑文上出現。到後來,一說起“曌”,大家就把讓它和武則天聯繫在一起,成了專屬文字。

其實唐朝滅亡以後,誰也不會再把武則天的規定當回事,只是“曌”這個字,由於和武則天緊密聯繫在一起,男人取名肯定不會用,因為這是女人用的名字;女人也不會用,因為誰要是用了豈不是表示自己想當皇帝?所以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不敢用的說法。

參考資料:《新唐書》、《唐大詔令集》、《通志·六書略》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中國遠古早期有倉頡造字,但是武則天造字卻鮮為人知。

史書記載武則天執政期間不僅在科舉制基礎上開創增設了武舉和殿試、首創了科舉糊名制,這位女皇還首創漢字,但是基本上都不為後人所沿用。

歷史上的武則天,可謂是中國歷史從古至今、迄今為止最為傳奇的一位女性。首次開創了女性政治的天下,創下了女性政治的範例,雖然在唐姓基礎上建立的武氏政權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其確實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添上了濃妝談抹的一筆。


關於大唐的歷史,我們大可用“盛世繁唐”這四個字來形容歷史上那氣勢磅礴的唐朝,當然指的是前期的唐朝。說到唐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貞觀遺風”等盛世景象便會首先映入眼簾。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提起唐朝,我們也不禁會想起兩個女人:“一代女皇武則天,禍國殃民楊玉環”,其二人可是眾多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但是武則天成為了傳奇,建立了武姓天下,開創了“貞觀遺風”。獨獨楊玉環遭受歷史諷刺,成為玄宗禍國殃民的由來。

那麼女皇武則天究竟派人造了哪幾個字呢?根據周武墓碑銘以及後世整理的“則天文字”記錄,武則天大概造字十八個。他們分別是“照、天、地、日、月、星、君、臣、初、載、年、正、授、證、聖、國、人”。其中,據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記載:“天授元年十一月,太后享萬象神宮,赦天下……鳳閣侍郎河東宗秦客,改造‘天'’地‘等十二字以獻,丁亥行之。”


由此可知,前十二字是由宗秦客製造,並不是武則天本人所造。為何其餘的17字都陸陸續續被淘汰呢?其一,後世的皇帝認為武則天是一代女性,當皇帝本來就不符合歷來的規矩。

其二,武則天所創的這些字,基本上都違背了中國漢字由繁到簡、由難到簡的規律,所以被後世文人墨客所不容;其三,則天文字中有絕大多數字辨識度低,不符合千百年來中國人識字標準。

另外,歷史唯獨留下了一個“曌”字,其實並不存在敢用不敢用的說法,因為武則天用“曌”當做自己的別名,所以在當時,這個字也是被禁止使用的。再有,“曌”字由武則天群獨創獨擁,武則天這個人在當時比較崇信佛法,曌字裡邊的“空”內含六根皆淨、四大皆空的內涵。在當時唐朝後期以及宋、元、明、清都是崇尚儒學,打壓佛法的,所以“曌”字也就顯得更為陌生可。最後,基本上到了當代,“曌”字相對於我們來說,就異常生僻難識了。


那麼武則天為何造字呢?我總結了最為直接的兩點政治性目的。

其一,武則天造字是為了公開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威嚴,向當時或者後人來展示其文識淵博,因為造字這件事以往過去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沒有嘗試過,她儼然成為第一位女皇帝,想要彰功顯德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其二,武則天造字則是為了暗喻她所開創的武周霸業的繁衍昌盛,意義著武氏政權的永久。


小鎮月明


真是名人趣事多多!又是無字碑,又是造字等等。

經專家考查發現,在河南新安縣的一塊古代石頭上面,記載著武則天當時創造的漢字,,剛發現這件事情後,立馬成了頭條熱點,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討論和關注。

原來,史書記載武則天稱帝后,為了給後世留下深遠的影響,造了20個字。


實際上,武則天沒有語言文字天賦來創造這個奇特漢字的,而是她的老鄉宗秦客為了拍馬奉承而造出來獻給她的。

因為這些字書寫起來複雜,除“日,月,星,地,臣,人”這幾個外,其它的都看得人發慌。武則天活著的時候或許強為所用,唐朝恢復後,為了消除武氏之影響,也就不再使用,慢慢的就丟進了廢紙簍裡了。

而這些字中,流傳最廣的就是“曌”這個字。“曌”即是“照”的意思。武則天在新字發明後就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了“武曌”,寓意普照大地。


武則天去世後,“則天文字”漸漸被遺忘。只有“曌”這個字在使用,而且直到現在。因為這個字真的太形象了。將“曌”字拆開就是“日,月,空”,即日月當空,光明普照,字如其意。

這個字成了武則天的專屬,而這個字流傳至今也幾乎沒有人敢使用,畢竟如此大氣有意境的字眼,也是令人佩服。如今我們只是把這個字當成娛樂來看,但是在千年前,武曌的確是改變了歷史,流傳下來這一個字。

到後來,一說起“曌”,大家就把它與武則天聯繫起來。其實,唐朝滅亡後,誰也不會再將武則天的規定當回事。

只是“曌”這個字,由於跟武則天有緊密的聯繫,男人取名肯定不會用,因為這是女人用的名字,女人也不會用,因為誰如果用了,哪不是表示自己想當皇帝嗎?

所以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不敢用的說法。

期待您的關注!請賜評。


史裡淘聲


武則天一共發明了18個字,後世統稱“則天文字”,其中有許多字至今仍然被中國和日本使用,絕對不止一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首位女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即便是男女尊卑觀念並不強烈的唐朝,武則天的稱帝也給全國帶來了極大地震動。

為了給自己稱帝造勢,在登基之前武則天大興土木,建造神都洛陽,修建萬象神宮,並允許臣民參觀。接著她又更改官名,營造出一番新朝氣象。而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則暗自命人在一塊白石上鐫刻:“聖母臨人,永昌帝業”,並將其獻給武則天,號稱在洛水中發現的。武則天見之大喜,將這塊白石取名“寶圖”,之後武則天加尊號為“聖母神皇”。

公元689年,在武則天稱帝的前一年,武則天準備效仿秦始皇統一文字之舉,授意鳳閣侍郎的宗秦客製造了12個新字,這12個新字是:

“照”、“天”、“地”、“君”、“日”、“月”、“星”、“臣”、“載”、“初”、“年”、“正”,這12個字即所謂則天文字。

次年690年,武則天正式稱帝,該國號為“周”,後世稱“武周”,而這些新字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使用。後來經過近代學者施安昌的考證,他又發現了6個則天文字,分別是:授、證、聖、國、人、月。其中“月”這個字有兩種則天文字,於是到目前為止,人們發現的則天文字為18個。

(則天文字)

在武則天所創造的新字中,流傳最廣的就是“曌”這個字。“曌”即是“照”的意思。武則天在新字發明後就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武曌”,寓意普照大地。

此後的武則天的下臺雖然導致“則天文字”被人漸漸遺忘,但“曌”這個字仍舊作為“照”的異體字在使用,因為這個字真的太形象了,將“曌”字上下拆開就是“日月當空,光明普照”的意思,字如其意。

(我覺得“曌”這個字還是蠻好看的)

如今“曌”字作為“照”的同意字可以繼續使用,只不過後世都把這個字當成了武則天的專屬名字了,所以使用的人可少,但這個字不屬於異體字,日常電子設備顯示毫無壓力。

則天文字發明出來之後,不僅在中國使用,也傳到了日本和朝鮮半島。例如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名,水戶藩第2代藩主就叫德川光圀,他就是使用了則天文字的“圀”(國)字。相比於“曌”字,“圀”字也非常形象,寓意著一統八方。

(德川光圀)

如今的則天文字雖然很少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但是這些則天文字都是可以在電腦上顯示的,不會出現亂碼。


千佛山車神


這個字到現在也不是無人敢用,我身邊有個朋友單名就是個“瞾”字。小時候,我們還說她名字筆畫多來著,也沒見她有什麼問題,挺好的。只能說這個名字比較大,看她的命道受不受得起罷了,還是比較多人用的,沒那麼可怕。

被廢除的十九個字,也不是不敢用,而是沒有什麼實際的用處。比如有個類似“臣”字的,是一個忠字上面加一橫,表示臣子要一心一意的對待君上,不得有異心。這個字帶有武則天濃重色彩,她性格多疑,對臣子猜忌頗多,所以造了這個字,但實際的用處不大,所以沒有流傳下來。

還有一個國字匡內,有個武字,這個字就稍顯狂妄。武則天雖然是中國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君主,是非常了不起,但不至於她創造的字就都是好的。用自己的姓造字,還這麼多個,實在有些多餘。所以,也沒有能流傳下來。

而“瞾”字,作為武則天的名字,也符合她的作為,才流傳了下來。其他的十九個字大都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也太過狹隘,故流傳不下來。


阿楚故事


一農民在嵩山腳下發現一塊金片,上交國家後發現,那塊金片竟然是武后自制名片,內含自制十八字,其中有十七個被廢除,剩下的一個字無人敢用。

封建社會時期一直是男權為上,女人的地位一直很低下。然而半路卻殺出來了武則天,她以一個女人的身份,卻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在當時的條件下,想要達到這樣的位置,也是絞盡腦汁。

至於為什麼要創造這18個字,還是為了彰顯自己特殊的地位。別人沒有做的我來做了,而且還受到了當時人的恭維。發現這18個字,還和嵩山腳下的一個農民有關。

由於嵩山位於登封境內,被譽為天下的正中心。因此很多皇帝登基之後,都喜歡來這裡封禪。武則天封禪的時候已經73歲高齡,在經過嵩山封禪之後,才把年號改為了萬歲登封元年。

在武則天登基四年之後,又再次來到了嵩山。此次宴請群臣,但是自己卻染上了風寒。回去之後一病不起,險些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意外的是沒過多久,自己竟然痊癒了。

於是武則天就把這一切的功勞都歸到了嵩山上面,認為它這是暗地裡面保佑自己。於是大病初癒的她,立刻組織人員前往嵩山還願。甚至為此,還特意打造了一片金度牒。開頭上書:

大周國主武曌(照),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宮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武則天之所以會打造這塊金簡,是因為他知道自己女性當權,於情於理都有點說不過去。所以整天誠心惶惶,生怕上天降劫,懲罰自己。於是就寫了上面一通話,來表示自己的忠心。(胡超是小太監)

他本來是想投給天庭,但是沒想到在千年之後,卻落到了一名農民的手上。該名農民在耕地的時候發現這塊金簡,隨後交給了文物專家。專家鑑定之後,發現上面有很多字並不熟悉,原來這些基本上都是武則天造的。


有關於武則天究竟造了多少字,歷來的說法都不一。有人說是18個,有人說20個,還有人說二十幾個,但是最主流的還是18個。不過這裡並不是說武則天多有文化,而是為了統治的需要。

因為裡面很多的文字都是牽強附會,一般認為製造的字簡體分別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照字最複雜,放到最後解讀,其他的簡單分析幾個。

臣:本來好好的臣字,被武則天改成了忠心的忠,上面加上一橫,意思是告誡屬下一定要忠心不二。

年:改成了由千千萬萬壘起來字樣,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大周千千萬萬年都存在。

證:寓意永主久王,永遠的主人,長久的皇帝,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人:他和臣改的比較相似,就是在生的下面加了一個橫。如果拆開讀就是一生,也就是指代人了。

地:拆開了讀就是山水土,這個也很好理解。就是有山有水的地方,而且地當然也離不開土,所以下面就加了一個土。



國:改成了圀。本來的想法是:“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請以武鎮之。”也就是中間的玉字換成武,用武則天去鎮壓。

但是考慮到這樣一改,有點把武則天困住的意思,就改成了上八下方的樣子。寓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面八方的人,都要受到武則天的管轄。

其他的我就不多介紹了,基本上只要拆開都是一個原字。這些字的原意組織起來,就成為了一個新的字。如果造字這麼簡單的話,其實我也可以造。

其實造字並不是武則天的專利,當時唐朝很多皇帝都喜歡造字。比如說李隆基他也曾經造過字。當年距離長安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叫做豳州的地方。但是李隆基認為這個字和幽很像,認為很不吉利。

於是決定把豳州改為邠州,倘若後來不是在《詩經》當中發現了豳州七篇,可能很多人都忘記了這個地方吧。

我們重新迴歸正題,還是說說那個最重要的字“曌”,也是後世之人不敢使用的字。這個字也是堆砌起來的,拆開了就是日月當空照。

有人說是因為武則天的原名叫武照,後來順著造字的風。有下面的大臣提出意見,把照字也改了,就成了上面的樣子。意思是日月當空,照亮天下所有人。

據說還有一種寓意,是日代表著太陽也就是男人,越代表著月亮也就是女人。武則天作為千古以來第一個女皇帝,希望能和男人的地位一樣,可以照耀當空,所以才有了這個字。

考慮到武則天的獨特性,這一個和他關係最密切的字,則被後世留了下來,也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廢除掉的。之所以後人不敢用,是因為犯忌諱。

雖然武則天是以女性稱帝,但是好歹也是一個皇帝。很多人起名字都會有所避諱,如果自己的命夠硬,才能夠撐得起這個字。


史之策


武則天一生共造出來的漢字只有18個,其餘都是後人捏造,這是河南省新安縣通過《千唐志齋》中的唐代志石中說考證的。

(圖為武則天造的18個漢字)

但是很多人一致認為武則天創造了20個漢字,甚至有人編寫出20字歌“天地日月星,載初授政聖,國臣正年月,萬君瞾人生”,且不管她究竟創造出多少字,也不談論她創造字的緣由,這無疑是中國歷史的一種文化。

武則天造字大多采用的古字,也有會意字,最讓人驚訝的是她打破了古人書寫漢字以“方塊結構”為主的潮流,比如他創造的圓體結構字:

“0”圈就表示“星”字
“卍”字放在一個“0”圈裡邊為“月”字;
“乙”放在一個“0”裡邊成為“日”字;

然而武則天創造出來的這些字全都沒有得到應用,唯一在字典最終可以查到的只有一個字,其他全部被廢除,這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推廣力度不夠,因為她創造這些漢字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

這個唯一留下來的漢字就是“曌”(zhao),那麼為何唯一留下的這個字還沒人敢用呢?

再者之前要說一個關於她造字的故事,唐朝星象學家袁天罡,在第一次看見武則天時就說“此女有君臨天下的王相”,從此武則天便產生了這種慾望。

14歲被選入宮,然而並不受寵,之後李世民去世,李治登基,武則天搖身一變成了皇后,最後竟然還登上了皇位,正如袁天罡所料。

武則天登基後一直樹立自己的形象,她將自己的形象和佛的形象聯繫在一起,以此提高自己的形象,以至於在龍門西山南部半山腰有一塊以武則天的形象雕刻的佛像,當地人稱“武則天像”、

這座像在建好之後取名“盧舍那”,意思是光明普照之意,後來武則天干脆給自己取名武曌,即“日明當空人”,暗示自己是彌勒菩薩轉世,天下人都要跪拜。

這種造字看似糊塗,十分荒唐,因為沒用多久都被廢除,主要是很難推行,當時也只是規定朝中大臣使用,民間百姓誰學這些,時至今日,就連唯一一個流傳下來的“曌”字恐怕也很少人知道,甚至很多人至今都沒有寫過這個字。

所以說現在沒人敢用,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很多人不知道有這個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更是數不勝數,有誰能說自己認識所有的漢字;

二是“曌”的寓意太大(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民間認為一般人承受不起,所以即使有認識這個字的人也不會用來取名,就如同很少有人用“朕”當作自己的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