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国产片已经很久没有出现9分朝上的连续剧了。

距离最近的一次,还是4年前的《琅琊榜》。国产片能登顶9分的,基本上都是靠古装片和近代剧“撑腰”。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而现代剧从上个世纪,TVB没落,内地《重案六组》《插翅难飞》之类的连续剧过去,在最近几年,现代剧基本上已经被偶像剧和家庭剧各分了半壁江山。

偶像剧负责少女幻想;

家庭剧负责鸡毛蒜皮。

(最近热搜王《都挺好》倒是摆脱了一地鸡毛的传统家庭剧情)

总之,敏感的,都没有。

如果现在有一部电视剧出现:

电影院随机杀人;

精神病犯罪;

新闻媒体暗箱操作……

以上的任何一个关键词,那这部剧首先肯定得排除国产片。

但是这句话在24号《我们与恶的距离》播出之后就成了屁话,因为上面的这些敏感词都来自这部剧的关键词。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而《我们与恶的距离》才播出两集,就在IMDb上获得了9.1,豆瓣9.3的高分。播出四集,网上就飞满了各大影评人的点评。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所以最近你们一定有被这部频繁刷屏、推荐,先不说贾静雯时隔15年后再次出演电视剧,就说以最近社会犯罪事件做题材,这部剧在国产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赢了。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但是《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新,还不仅仅只是大胆用了社会犯罪事件,还有它特殊的角度。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听说了一则枪杀案的新闻,一定会是怒不可歇,恨不得自己变成键盘侠,“用键盘敲死他丫”。但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却选择了双向的视角:

被害人家庭宋乔安一家和凶手家庭李晓文一家在案发后的生活状态。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在我们眼中,杀人事件在凶手被捕判刑后就结束了。但这恰恰是《我们与恶的距离》(下称《我们》)的开始。

贾静雯饰演的宋乔安是一名新闻媒体人,她是雷厉风行的执行者,每天要和无数个社会新闻打交道,筛选我们这些观众流量最大、最感兴趣的新闻。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其中有一幕,助理李大芝(李晓文)将职工薪资作为头条新闻后,就立刻被打回去重做。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仔细思考,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新闻都是别人愿意让我们看到的,社会事件的全貌早就在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被整容”。那些我们自以为打抱不平的事件,也不过是筛选后的“安全的,在可曝光范围内”的信息。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而在这个铁面无私的背后,宋乔安刚刚失去她的儿子。因为痛不欲生,所以只能用工作和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经。

在电视剧收视率、平台差评都能造假的年头,受害人家属竟然正好是舆论导向性的新闻媒体人?

而为了能正常工作把名字改成李大芝的李晓文却阴差阳错的成了宋乔安的私人助手。

不得不说,这部剧的人物设定真的很斯国一。

如果让你给犯罪人家属送三个字,你会说什么?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舆论和我们绝对会说:去死吧。

因为愤怒,因为痛恨。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但是《我们》的编剧,十元(吕莳媛),却让剧情走向了一个模糊的答案:

李晓明被判刑后,李家因为顶不住舆论压力,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关掉面馆,像个见不得人的狗一样,戴着口罩偷偷摸摸的生活,而李晓明的妹妹——李晓文还没大学毕业。

小编记得有一幕,在枪击事件后,李家三个人去到被害人的葬礼。在看到受害九人摆在灵台上的遗照后,李家的爸爸终于忍不住跪倒在葬礼门外,哽咽的说:这么多的人,我们怎么道歉,怎么赔偿……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在第三集里,李晓明的辩护律师请求李妈妈再试着和李晓光沟通,试着拿到李晓明的犯罪动机。这个从案发后就一直支撑腐烂的家庭的李妈妈,也绷不住崩溃大喊:

全天下哪个父母会花20几年去培养一个杀人魔。

到底什么是坏人,什么是好人?

答案在这部剧里变成了一个双向答案,或者应该更准确的说,是没有答案。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因为犯罪本身就是关于心理问题,《我们》也选择了聚焦近几年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的“精神病犯罪”。

精神病犯罪,是我们最熟悉的非专业名词。

因为精神病可钻法律空子,精神病也成为了很多犯罪事件中的“常客”,也成为了社会公认的“害群之马”。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即使没有精神病,只要有端倪就会被强制住院。不到一周,没病的人也疯了;而有精神疾病的人,就会被社会唾弃。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污名化,成了精神病人的“常客”。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告别八点档的婆妈剧,他们终于拍出了9.3分的高分国产片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不会知道。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剧把这些社会现象说出来了。

看到第四集,小编突然有点明白,《我们与恶的距离》能拿这么高的评价,除了聚焦社会敏感事件,更重要的是,它把我们国产片的信仰——人文关怀,找回来了。

这才是我们的国产片,最正确的食用方式。

以上图片皆来自网络

如违规请联系删除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