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李清照談一場婉約的戀愛,就怕配不上她

想跟李清照談一場婉約的戀愛,就怕配不上她

本來我不太感冒宋朝,我總是輕視這個朝代,一群文人誤國,沒有漢朝的氣概,沒有唐朝的豪邁。更沒有南北兩晉的不羈。後來我發覺自己還是太年輕,對歷史知道的程度基本就在幼稚園水平。

宋朝可能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具現代意義的朝代,西方歷史學家無比驚訝中國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的超級現代性特徵,《劍橋中國史》中是這樣描述宋朝的,“歷史進入了宋朝就好像從古代進到了現代”。

如果你是一個宋朝人,從你被懷在母親肚子裡開始,到你出生,到你受教育,到生老病死。你都會得到宋朝國家全民福利政策的照顧。

這是人類一直夢想的全民福利和全民教育政策!在宋朝基本實現了!

西方大部分歷史學家估算,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北宋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165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50.2%,至北宋仁宗時期,中國GDP總量達到2689億美元,佔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81.7%!人均GDP為1450美元,頂峰時為1658美元,均超過當時西歐人均的105美元,而1820年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人均GDP才為1607美元,還沒有達到宋朝人均最高水平!

想跟李清照談一場婉約的戀愛,就怕配不上她

奇怪為什麼總是外國人指出,中國的專家們沒給我們普及過這個知識呢?

在我們一些人的觀念裡,古人的教育的重視就是男性為主。宋朝教育的普及自然很高,但是女子無才便是德我看在宋朝就不是什麼金科玉律,要不然也出不了像李清照這樣的大才女。

我個人覺得整個古代的女子,才華出眾的肯定很多,但是唯獨這位李姐姐可以流芳千古,不得了啊!

即便她生在並不是最好的宋朝年代,她依然讓人覺得魅力四射無法阻擋。

我們知道宋朝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文學時代,唐詩宋詞,唐人把好的詩歌都做完了,宋人再才華橫溢都難以企及,但是沒用問題,詩不如你,我的詞可是獨步天下。如果說唐朝是一個律動的時代,宋朝就更加達到全民嗨歌的時代。我總覺得宋詞要唱不要讀。不用音樂來唱的宋詞是沒有靈魂的。

想跟李清照談一場婉約的戀愛,就怕配不上她

宋詞的國家隊專業戶多的很,男性以蘇東坡,歐陽修,柳永等為主,而女的恐怕只有李清照了,她在我心裡就是天后級的人物,絕對女神。

我腦海裡的她,絕對不是唐朝的豐滿,也不是當代追求的骨幹,古典氣質更加像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混合體。多愁善感只是作為一個女人魅力的體現,在她,絕對不是一種病態。

我厭倦去敘述她的經歷和那些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造成的人生軌跡偏離。至少在少女和青年時代,或者在她的另一半表現懦弱不堪的時候,這個女人是幸福的,可惜這個趙明誠,真的有點辜負這樣的女子了。

作為一個富二代和官二代雙重身份的她,大概老天的眷顧過了頭,朝廷內部激烈的新舊黨爭把李家捲了進去。被罷官後的李格非,只得攜眷回到原籍明水。朝廷黨爭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黨人”的罪名竟株連到李清照身上。

想跟李清照談一場婉約的戀愛,就怕配不上她

我們曾經從李清照《上樞密韓公詩二首》詩序中讀到"父祖皆出韓公門下",可知其父祖輩皆為"蚤有盛名,識量英偉"(《宋史·韓琦傳》)的學士韓琦的門下士。雖然她結婚後,趙明誠進入仕途,雖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但夫婦二人仍然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

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原本恩愛的夫妻,正是因為他父親的原因不僅面臨被拆散的危險,而且偌大的汴京,已經沒有了李清照的立錐之地,不得不只身離京回到原籍,去投奔先行被遣歸的家人。

政治風雲變幻,世事翻覆莫測,趙李兩家與蔡京鬥,三起三落,最後被迫離開京城隱居。李清照只好隨趙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開始了屏居鄉里的生活。大約在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或者以後,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在極度孤苦、淒涼中,悄然辭世,享年至少73歲。

想跟李清照談一場婉約的戀愛,就怕配不上她

可是他的丈夫卻過早的離開了他,雖然他過世是四十九歲,李清照已經四十六歲,但是膝下沒有一兒半女,這真是讓我感到詫異的事情,是趙的無能,還是李的不生,我們無從考證了,趙明誠雖然跟李清照三十年夫妻,但是總覺得他愛的不夠深,而且沒有李清照的那種骨氣和擔當。在李清照所有的詩詞當中,有一首如果不刻意指出,很難看出是李清照寫的,這首就是《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雖然有氣概,但是作為第一個讀者,李清照的丈夫可不是一件愉快的閱讀體驗。當年王亦叛亂,自己的男人臨陣脫逃,李清照估計就已經心亡了,一個奇女子,居然沒有配到偉丈夫,對她來說就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李清照看出自己男人懦弱,雖然並無爭吵,但往昔的魚水和諧已經一去不返,她從此冷淡疏遠了趙明誠。

後來這首詩,也表達了她對男人的自我恆定標準,可惜趙明誠做不到啊。

正如《一代宗師》裡葉問說:如果人生有四季,四十歲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

可惜李清照的春天早早就退場了。

以後的日子,只有自己孤芳自賞。李清照不管是處於時代的原因,還是真的愛過,她並沒有因此而另外選擇他人,一來這樣的人不好找,二來她骨子裡應該還是有那份難得的忠貞,這輩子就這樣了,但是我也不再做他人婦。

想跟李清照談一場婉約的戀愛,就怕配不上她

所以: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最後只能是:“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宋朝就像李清照的很多詞,美的不行,但是總是躲不掉那段哀愁和煩憂。最後斯人已去,只留給我們後人無盡的哀傷。

我想愛上李清照的人可能會很多,能跟這樣的女子談一場戀愛,才不負人生來一場,但是請問現在的我們又有幾個能配得上她呢?

我們成不了項羽,卻更多的變成了怯懦的趙明誠,這才是人生的無奈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