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汉武帝近乎一样的经历,为何武帝称千古帝王,乾隆却屡被戏说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作为具有开创性开疆拓土意义的帝王,秦始皇嬴政,毫无疑问是可以排在首位的,但汉武帝和乾隆作为定义今日中国疆域最重要的两个皇帝,对他们的评价却风评甚远,说起武帝便是开疆拓土,而乾隆却屡屡被戏说,这又是何种原因呢?

乾隆与汉武帝近乎一样的经历,为何武帝称千古帝王,乾隆却屡被戏说

汉武帝

汉武帝南吞百越,东并朝鲜,北击匈奴,西征大宛,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对新疆的统治,为大一统的地理范围奠基,更是在对匈奴上实施报复政策,一改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颓势。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更在于“汉人”、“汉族”的自我认知与民族构建之中。

乾隆与汉武帝近乎一样的经历,为何武帝称千古帝王,乾隆却屡被戏说

汉武帝时疆域

乾隆时隔千年收复新疆,进而收复西藏,乾隆朝的金擎抽签制度即使是现在还在用。

汉唐缺西藏,元明缺新疆,历史上第一个同时控制新疆、西藏、台湾的皇帝就是乾隆!虽然我们在现实中一直鄙薄清朝末期的丧权辱国,但若没有清朝的大一统就不会有今日的新疆,西藏。可以说正是清朝的大一统,为现在的自古以来提供了法理依据。不用谦逊的说,没有乾隆的丰功伟绩,也就不会有今日中国之版图。

乾隆与汉武帝近乎一样的经历,为何武帝称千古帝王,乾隆却屡被戏说

乾隆

乾隆有康熙、雍正先辈为他开路,康乾盛世的余晖,也是农耕文明在现有生产力基础上,面对土地资源增长近乎枯竭,而人口暴涨的马尔萨斯陷阱的最后挣扎。

乾隆与汉武帝近乎一样的经历,为何武帝称千古帝王,乾隆却屡被戏说

乾隆前期清帝国地图

汉武帝难道不是携文景之治?通过文景之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更让在经历了战乱后,减少的人口户数,急速增长。为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乾隆晚年颇为诟病,汉武帝在位时何尝不是大多数事件烽火连天,到了晚年不也把汉朝玩的经济衰退,民 怨 迭 起写了罪己诏?

乾隆与汉武帝近乎一样的经历,为何武帝称千古帝王,乾隆却屡被戏说

乾隆帝

那么为何两人风评差这么多?

就因为汉武帝写个罪己诏?

“乃以边为援,使内郡自省作车,又令耕者自转,以困农烦扰畜者,重马伤秏,武备衰减;下吏妄赋,百姓流亡” 《史记·汉书》

关于汉武帝的《罪己诏》,其详细的讲述了其穷兵黩武,造成的惨烈社会现状。府库枯竭,流民四起,民不聊生。

但在其后更是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其一改往日作风,在民间推广先进的农具和种植方法,托孤霍光,防止干政,赐死刘弗陵的生母。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则又实现了汉朝的重新稳定。

乾隆与汉武帝近乎一样的经历,为何武帝称千古帝王,乾隆却屡被戏说

汉武帝

乾隆在经历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后,在添补了雍正朝与准格尔部的国库、军力损耗后,更是在在位期间,消灭准格尔帝国,一部《乾隆王朝》便是明证(虽有出入,但基本上无伤大雅)。

乾隆与汉武帝近乎一样的经历,为何武帝称千古帝王,乾隆却屡被戏说

乾隆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对两位明君的风评差距如此之大呢?

乾隆朝有史无仅有的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而汉武帝则更不遑多让有震惊朝野的“巫蛊之案”,可见这亦不是造成两者风评差距的原因。

至于说,是不是民族之别呢?其实这不能说没有影响因素,但其实作为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大家庭,这个因素其实是在一直的削弱的。

那么是不是双方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的呢?

其实,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而这 也恰恰是造成他们风评不一的最为重要的地方。

地方和官僚实力太强,会导致中央效率太低。地方和官僚实力太弱,会导致中央拥权自重。武帝时候的需求是加强中央集权,乾隆时候的需求则是简政放权。一个顺应时代,一个逆潮流而行,同样的事情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这也是造成他们双方风评差异最大的症结。

对此,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参考资料:《二十四史》、《史记》、《清史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