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因為在安徽而放棄報考中科大的現象普遍嗎?

座標廣東農村。基於隱私,部分具體細節做了改動。

當年分數出來,考慮科大,浙大,南大。一心想當科學家,所以十分傾心科大,就來了。沒有外在因素干擾。

家裡沒有一點反對,其實有些出乎意料。1. 雙親農民,文盲,不認識字,不會說普通話。因經濟原因哥哥也只有初中畢業,自然也不知道什麼高校好。2. 村裡大部分人只知道清華北大(復旦十分勉強可以加上),因為地域緣故外加中山大學,其他基本一概不知。3. 另外,“安徽人”這一詞在我們方言裡隱含乞丐的意思--僅陳述事實,知友的評論也證明這在廣東一些方言區普遍存在。我本人沒有歧視,不然不會選擇科大。大部分人不知道安徽在哪,舊印象就是窮,以前逃荒乞討的多。4. 基礎學科,以後不好掙錢。

為什麼沒有反對呢?我爸媽雖然不認字,但是十分開明。正是由於這種家庭環境,從小到大,我自己時間也都由自己安排,該玩玩,該學習學習。他們覺得我讀到高中,見識和眼界都比他們廣,所以不干涉我的決定。反而是親戚朋友知道我平時讀書不錯,紛紛打聽去哪。有聽到中科大以為是中大的,有勸我報中大以後好找工作的,也有聽到在安徽就沉默了的。讓我哭笑不得的是,當我到達合肥第一次打電話回家時,我媽小心翼翼問我那裡是不是周圍都是山。等到本科畢業時,我帶著我媽在科大東區遊覽,她連連感嘆科大校園原來這麼美,還說要是我以後能留在科大工作就好了。直到現在,我媽和村裡人聊起來,都對科大的環境讚歎不已-_-|||

我本科後拿到獎學金到美帝讀博,村裡人終於對我讀的大學開始有所改觀。因為在我之前村裡有個前輩考上了清華,後來到美帝讀博,依此類推我讀的大學應該也不太差。混跡美帝7年後,我在北清某所找到了教職。村裡人說,這家人大字不識一個,居然出了個XX大學教授。不過直到現在,包括我的家人在內,村裡還是沒有幾個人能叫出科大的名字:)他們只說,哦,合肥那個學校。

僅僅是因為在安徽而放棄報考中科大的現象普遍嗎?

在美帝多年,我得到一個很重要的結論,自己認為對的路,要堅定去走。中國社會一個普遍現象是喜歡對他人的選擇指指點點,農村尤甚。殊不知,人生只有一次,也沒有人來代你過這一生。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投入自己所有熱情和努力,這是度過自己一生最好的方式。科大是一所特別的學校,它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它適合我。我至今對科大心存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