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圖為92歲的黃賓虹(1955年2月4日,胡一川來探望黃賓虹,見黃賓虹已重病明顯消瘦,仍伏案孜孜作畫,遂拍下當時情景)

黃賓虹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愛好詩書、篆刻和繪畫,青年時輾轉求學,反覆臨摹前人之畫,尤愛石濤作品。中年因激於時事,響應“公車上書”和擁護戊戌變法、辛亥革命而被人告發,幸事先聞訊,倉惶出走。後長期居住上海、北京、杭州。

黃賓虹是20世紀傳統中國畫(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四大家之一。有“再舉新安畫派大旗,終成一代宗師”之譽。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 黃山圖 | 157×121cm

他一生大部分生活極不安定,但數十年如一日,以頑強執著的精神,不知疲倦地奔走於大江南北從事繪畫創作和藝術教育事業,進行了大量的編撰工作。曾與宣古愚(人哲)合辦宙合社,又發起組織“藝觀學會”、“爛漫社”、“百川書社”等藝術團體,還主持“神川國光社”、“商務印書館”美術部編審工作多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所長等職。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 閩江泛舟 | 149x79cm

黃賓虹山水畫的成就,得益於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研究以及他“讀萬卷書”的學識,“行萬里路”的經歷。他50歲前廣學古人,孜孜研磨;至70歲,遍歷名山大川,實地寫生積稿盈萬;70歲後大變其法,開創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道路,卓然成為一代山水畫大師。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 擬董巨二米大意 | 173.5×91.5cm

黃賓虹的山水畫,具有蒼健、渾樸、厚重、華滋、沉凝等特點。他研究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曾總結出“平、圓、留、重、變”五種筆法和“濃、淡、破、潑、積、焦、宿”七中墨法,追求“黑、密、厚、重”的藝術效果。他追求以書法入畫,力圖以質量樸厚的筆墨風格造成新的氣象,達到遒勁而不纖弱、高雅而不粗疏的境地。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 山舍夜坐 | 175.5x92cm

他下筆重,運筆狠,筆法多變,尤喜用濃淡不同的彩墨,層層積染,使畫面充實而有份量。

一幅畫只有“乾裂秋風”,就會索然無味,因此既要“乾裂秋風”,又要“潤含春雨”。他晚年畫山,有時全用渴筆焦墨,但在這些渴筆焦墨痕跡中,他往往點之以水,或者鋪以水,使畫面渾厚又華滋。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 蜀遊山水151x82cm

他不再按勾、皴、擦、點、染的傳統程序作畫,而是變成了印象式的整體把握,東一筆,西一筆,縱橫馳騁,常常勾中帶皴,皴中帶擦,也常常點皴結合,有時皴染交錯,有時點染難分。勾皴擦點染的靈活運用再加之數種墨法和水法的相互參用,使層層積染的畫面更加自然融洽,也更具抽象意味。“畫之分明難,融洽更難。融洽仍是分明,則難之又難。大名家全是此處見本領”。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 無聲詩思32x258cm

黃賓虹說:“ 我用積墨,意在墨中求層次,表現山川渾然之氣。有人既以為墨黑一團,非人家不解,恐我的功力未到之故。積墨作畫,實畫道中的一個難關,多加議論,道理自明。”李可染也曾說:“ 畫山水要層次深厚,就要用‘積墨法’,但此法最易出現板、亂、髒、死的毛病。黃賓虹最精此道,甚至加到十多遍,愈加愈覺得渾厚華滋而愈益顯豁光亮。”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 五十萬卷樓圖117.5×52.8cm

有次客人見到黃賓虹只用水去點,以為忘了用墨,於是特地把硯臺送過去。老人見了,風趣地說:“我是用水滅火,不要再點火了。”客人未解其意,他擱下筆笑著說:“墨是火燒的煙,畫上了墨,點上了水,這不是滅火嗎?”其實他的這幾句風趣的話,正好說明畫上用水的重要性。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 武夷山水136x66cm

60年過去了,黃賓虹的畫作早已成為了博物館常年展出的館藏珍品,當人們看到他晚年的作品時,都會產生種種猜測:有些作品似乎帶有強烈的法國印象派氣息,而創作手法又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隨筆點染。儘管大多數觀眾覺得這些極其相似的山水畫晦澀難懂,但是最讓人費解的還是畫面上那種黑乎乎的筆墨。

黃賓虹 :我不負墨,墨將許我

《黃山湯口圖》是黃賓虹最後一幅絕筆精品,筆墨蒼勁嚴實堅厚,給人有重量之感,更顯老辣功力。2017嘉德春拍,創出3.45億元天價。

縱觀中國山水畫發展史,幾乎每一次山水畫的變革都伴隨著積墨技法的豐富與創新。黃賓虹 “黒密厚重、渾厚華滋”山水畫風格的形成,與他提出的“五筆、七墨”繪畫理論中的 “積墨”表現得關係最為直接,可以說,沒有其獨特的“積墨”表現,就不會有其獨特的山水畫風格。中國畫要繼承更要發展,對黃賓虹積墨畫風的恰當解讀,對未來山水畫的發展或許有些積極的借鑑作用。

“筆力透入紙背,是用筆之第二妙處,第一妙處,還在於筆到紙上,能押得住紙。畫山能重,畫水能輕,畫人能活,方是押住紙。”“古代書畫之所以寶貴者,固非其為古董而寶貴,乃其精神存在,千古不磨。”

——黃賓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