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高開悶殺元凶是誰

新的一週滬深股市開門黑,上週五盤後公佈的超預期的3月金融統計數據,促使三大指數大幅高開,經過短暫的衝高橫盤,股指持續震盪下挫,最終均告收跌。日K線收了近乎光頭的陰線,比較難看。量能方面,兩市合計成交額7758億,比上週五增長18%。分市場看,滬市成交額環比增23.1%,深市成交額環比增14.1%。

盤面上,個股跌多漲少,整體漲跌比為1:2.7。43只非ST股漲停,是近期最少的一天,上週最少一天也有52只漲停。8只非ST股跌停,少於上週五的24家。銀行保險、酒店餐飲、交通設施、家用電器等板塊漲幅領先;證券、日用化工、造紙、環保、互聯網、農林牧漁等板塊跌幅居前。

資金動向,今日滬股通淨流出6.82億,深股通淨流出10.95億,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出17.77億。另外,上週北上資金淨流出129億元,創歷史第三大周度淨流出紀錄。融資融券方面,截至4月12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5811.6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20.44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3759.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7.55億元;兩市合計9571.0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27.99億元。至此,融資餘額已兩連降。

上週五盤後聊股的標題是“盤後重磅消息亮瞎眼 或引發下週大A劇烈波動”,大家注意用詞是“劇烈波動”,而非“大漲”、“紅色週一”等帶有看漲意味的詞語。文中還特別提出了擔憂:“不知道週末是否還有其他消息,單就這條來說,週一恐怕市場會有衝高的過程。不過,說實話,依靠這種大放水刺激起來的行情,總感覺不那麼令人踏實,適當多留一份謹慎,且漲且珍惜吧。”

對照來看,擔憂的確成真了。首先,今早高開的太多,要想支撐指數繼續高走,必須得有極為顯著的量能放大來支撐。迪哥N次強調過“量在價先”的重要性。指數在高開點位附近橫盤震盪了一個半小時,量能並未有令人振奮的放大,只是勉強可以維持住大盤。這期間,觀望的短期獲利盤和套牢盤眼見指數上不去,便陸續加入到拋售陣營中,使得實時多空力量對比發生逆轉,震盪下行已在所難免。

從全日的成交額也能看出,超預期的金融數據,又經過週末兩天的發酵,加上央行副行長日前表示中國股市正顯示出觸底和復甦跡象的“打氣”,兩市全天成交額才7700多億,連8000億都不到!這點兒量別說支撐大盤那麼大幅度的高開了,就是平開,然後小衝高一下能否維持住都難說。高開低走太正常不過了!

年後行情,第一波攻勢的天量是1.18萬億,滬綜指衝高3129點,第二波攻勢的峰值是1.067萬億,指數摸到3288點,可以看出量價是背離的。今天大幅高開摸到3253點,量能連8000億都不到了。說明市場真的有些“累”了,需要休整積蓄動能。

向下調整的目標位(也是支撐位),滬綜指自然是先看20日均線、30日均線。目前著兩條均線相距30個點,都在3100點上方,並以每天5-7個點的速率上行。深成指已迫近20日均線,也不排除考驗30日均線支撐。創業板指更難看一些,30日均線已跌穿,先看能否在3月底低點1616點上方企穩、組織反擊。

市場自身修復、休養生息是一方面,消息面政策面能否有新的刺激也很關鍵。回看年後N次“紅色星期一”,哪次是離了消息面的強力刺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